傳承優(yōu)良家風永葆純粹黨性專題黨課講稿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來源: 對照材料 點擊:
傳承優(yōu)良家風永葆純粹黨性專題黨課講稿
傳承優(yōu)良家風永葆純粹黨性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按照要求,今天由我為大家講一堂黨課。這次黨課,我以“傳承優(yōu)良家風?永葆純粹黨性”為主題,與大家共同進行學習交流。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國家”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國”和“家”緊密相聯(lián),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家是國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治國從治家開始。“家規(guī)”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今天,我們就圍繞金溪陸氏家族傳承的優(yōu)良家風,談談如何樹家風、正黨風、促政風。
一、家風有傳承——“陸氏義門”的家風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家族的發(fā)展和家風的傳承密切相關,清廉、勤勞的家風能夠保障家庭幸福美滿,恩澤后代兒女,而貪腐、奢靡家風則會斬斷家族命脈,殃及后世子孫。江西陸九淵家族“兄弟六人皆才俊,一門儒風傳千年”的故事,正印證著家風的重要性。
南宋時期,江西金溪縣陸九淵的家庭,代有名儒,家庭和睦,人才輩出,財貿興旺,被旌表為“義門”。金溪陸氏
從始祖陸德遷遷至金溪,到南宋陸賀(陸九淵父),一直數(shù)代同堂,未分田畝,合灶吃飯,保持著“詩禮簪纓”的大家遺風。“其治家之制,大綱有正本制用四編,小紀有家規(guī) 18條,本末具舉,大小無遺。且為歌寓警戒之機,三代威儀盡在于此。”
陸氏這些“大綱”“小紀”,說理深刻,要求具體,態(tài)度慈藹,用心良苦,其鮮明的特色我們主要從如下兩處觀察,即可有所領悟和收益。
1. 讀書不以“得官”為目的。象山先生一生致力于講學育人,他指出“人不可不學,猶魚之不可無水”,“學能變化氣質”,但反對死讀書,讀死書,倡導悠游而學,“讀書不必窮索,平易讀之,識其可識者,久將自明,毋恥不知”,力倡“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提出了以德養(yǎng)學“尊德性”的育人途徑。他強調讀書不能以“得官”為目的,“程文之外,另有學問;科場之外,另有人生”。學習的動機要純正,目的要高尚,否則,一個心術邪惡的人知識再廣也做不好一個人。
大儒朱熹在為陸九淵大哥九思所著《家問》作跋時說:“《家問》所以訓飭其子孫者,不以不得科第為病,而深以不識禮義為憂。”陸家的這種見識,實質是不以社會地位的高低、財富的多寡論人,發(fā)自內心的教人崇德向善,是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的部分,充滿社會正能量。
2.“鼓磬聚合,為歌寓警”。陸九韶把訓戒之詞編為韻語,供家人謁祖先祠唱誦。金溪陸譜稱此歌為《梭山公每日清晨警眾歌》,歌詞通俗淺白,易記易誦。它貼近生活,貼近人性,對最普通的民眾傳遞了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和處世原則,根本精神是儒家理學進德修身的基本要義,是家規(guī)家法的精煉表述,都可具體做到。它教人一是不能懶惰,二是不能貪圖酒肉享受,三是要有敬畏之心,心存孝悌,不要妄思損真性。應該說這都是做人的初心和底線。
金溪陸氏家訓及其治家成效,是寶貴的精神遺產,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不論社會如何變化,經(jīng)濟技術發(fā)達到何等程度,教育后代、治理家庭、服務社會三者,始終是考驗人生的大課題,恪守道義、奉行孝悌、報效國家,永遠是需要繼承并光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家風有故事
黨員的家風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作風,并與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相互作用?梢哉f,家風是黨員作風的試金石,是折射黨風、政風、人品的三棱鏡。
在中國歷史的群賢譜上,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家風。譬如“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馬光的家風;“勤奮、儉樸、求學、務實”是晚清重臣曾國藩的家訓家風;“做官不許發(fā)財”是抗日民族英雄、
愛國將領吉鴻昌的家風;“不經(jīng)商、不賺錢、低調做人、清廉”則是開國領袖毛澤東的家風;“做自立、誠實和正直的人”是劉少奇的家風;“守法,低調”是鄧小平的家風等。在這里,向大家講述三位革命先烈的家風故事。
1.焦裕祿臨終前囑托妻子道:“我死后,你會很難,但日子再苦再難也不要伸手向組織上要補助、要救濟。”“你要把孩子們教育成為紅色的革命接班人。”這是丈夫的遺訓,也是焦家的家規(guī)。從 32 歲失去丈夫,拉扯著 6 個孩子、侍奉著兩位老人,幾十年里,徐俊雅始終堅守一條:符合老焦這兩句話的事就做,不符合的“說出個天來也不行”。
2.谷文昌去世后,愛人史英萍便拆除了家中的電話,連同谷文昌的自行車,一并上交:“這是老谷交代的,活著因公使用,死后還給國家。”老谷走后,史英萍繼續(xù)過著清貧的生活,省吃儉用之余熱心公益。7 年多時間里,她從微薄的離休金中擠出兩萬元資助了 18 位特困大學生。這么多年來,谷文昌的家人從來沒有找過縣委、縣政府幫忙辦事,縣里多次邀請他們全家回東山走走看看,他們都婉拒了,每年清明節(jié)來給谷文昌掃墓,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從來沒有讓地方上提供方便。
3.楊善洲在擔任施甸縣委書記時,就多次謝絕了組織的好意,沒有將家人轉為城鎮(zhèn)戶口。如今,大女兒仍在家務農,二女兒、三女兒分別是小學教師和煙草公司的普通員工。“現(xiàn)
在,只要我想起爸爸,浮現(xiàn)在眼前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參天大樹,他沒有彎下腰,把媽媽和我們姐妹護衛(wèi)在懷抱里,而是張開雙臂,為老百姓遮風擋雨了一輩子。”女兒楊惠蘭說。
治國先齊家,領導干部只有首先正身齊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才能一心在公,用好權力、干好事業(yè)。然而,有的領導干部卻不能擺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在關系。一些落馬的官員不僅沒能“正身律己”,沒有守住公權的邊界,反而溺愛子女、縱容家人,任其將職權當特權,拿公權換私利,最終導致身敗名裂、跌入深淵。領導干部當以此為鑒,讓好家風成為為官從政的“護身符”。
1.把溺愛當疼愛,配偶子女成為“圍獵”的突破口。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蘇利冕出身貧寒,早期一心撲在事業(yè)上。但隨著職務的提升和年齡的增長,開始追求物質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風敗壞禍及配偶、子女。蘇利冕在懺悔錄中寫道,“我家無論經(jīng)商、收受禮金禮卡,甚至受賄的錢物,家庭成員都或多或少有所參與,特別是我兒子參與其中的程度較深,從小逢年過節(jié)收受禮金禮物,到國外讀書收受老板贊助的零用錢。回國后經(jīng)商辦企業(yè)的本事沒學會,而我的不良習氣卻在他身上暴露無遺。”如今身陷囹圄的蘇利冕坦言,僅從物質上滿足子女是種溺愛,為教好兒子沒少磨過嘴皮子,但自己貪圖享樂,喝洋酒、吃大餐、穿名牌、收賭資,
沒做出好榜樣,說教一百遍也沒有用。事實一再印證,自身不正,極易釀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