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的建設】公共空間設計優(yōu)秀案例
發(fā)布時間:2020-02-1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馮碩,歌德學院(中國)公關(guān)事務部主任。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研究方向為德國文學文化。曾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交流學習。組織策劃“德中同行”廣州、沈陽和武漢站的“文藝亭”項目。
當人們擁有共同空間和交流場所時,社會才能更融洽和諧。
公共空間,顧名思義就是屬于所有公眾的場所,無論男或女、老或少、窮或富,任何人都可以進人的領(lǐng)域,是市民進行公共交往活動的開放性場所。它可以為建筑學中的實體空間,如城市中的廣場、禮堂、街道、公園、圖書館等,也可以為虛擬空間,如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虛擬社區(qū),以傳播、溝通為宗旨的大眾傳媒自然也可充當公共空間。
在西方,城市中心廣場是城市公共空間的典型。早在古希臘時期,廣場就是人們集會的場所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隨著時代的變遷,廣場成為了城市的標志和象征,廣場周圍的建筑物更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
2007~2010年,“德中同行”大型友好交流活動走訪中國的南京、重慶、廣州、沈陽、武漢和上海六大城市,以“可持續(xù)的城市化發(fā)展”為主題與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探討未來城市的解決方案。在每座城市中心廣場舉行的“德中大道”活動將每站的活動推向高潮,并為“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與利用”貢獻了源自德國的創(chuàng)意。
2009年11月在武漢結(jié)束的“德中大道”活動迎來了60多萬武漢市民的參與,是迄今為止武漢與德國規(guī)模最大的交流活動。“德中大道”建在了漢口的江灘公園,由十幾座竹制展亭構(gòu)成,這些可再生材質(zhì)構(gòu)成的“亭子”輕盈得如一葉葉扁舟,與綠蔭相互掩映,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
由歌德學院(中國)主辦的“文藝亭”更是創(chuàng)造性地闡釋了“公共空間”這一概念。中國旅德藝術(shù)家李繼偉創(chuàng)作的名為“浮動空間”的建筑裝置,從外形上看像一片浮動的落葉,流動、開放、似在不斷變化。亭子內(nèi)的設備與廣場矗立的一個3米高的戶外LED屏幕相聯(lián),隨時進行視頻直播或放映。依靠這些基本設施,文藝亭每天舉辦六七個不同的公共活動。
來自德國和武漢的作家、藝術(shù)家和知識分子與觀眾面對面,圍繞一個主題展示他們的作品并展開討論。不管是話劇表演、行為藝術(shù)、朗誦會、攝影展、短片放映還是現(xiàn)場手工藝術(shù)創(chuàng)作、學德語等活動,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
武漢“月亮化石實驗劇社”的四位演員只用椅子作為道具,表演了現(xiàn)代版的 《格林童話》,詮釋出童話殘酷血腥的一面;作家劉震云、方方和鮑爾吉-原野朗讀他們在德交流時的博客,大家講述各自的體驗和收獲;在“邊界模糊的電影”為主題的那一天,在場嘉賓放映他們拍攝的紀錄短片,引發(fā)了關(guān)于公共空間中的影像權(quán)利和接受程度的激烈討論;武漢當?shù)啬贻p攝影師還舉辦了一個“念舊的武漢”攝影展,勾起市民對于這個城市的共同記憶;武漢搖滾界元老、 “生命之餅”主唱吳維與研究新音樂的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賈國平對話,引起音樂愛好者對大眾和小眾、主流和非主流概念的提問;文藝亭外的小廣場上,凌云焰身體影像實驗室即興進行了一場肢體表演,在場圍觀了幾百位市民,他們差不多都是第一次在戶外觀看先鋒實驗表演,有質(zhì)疑,有不解,但幾乎所有觀眾從頭看到尾,有些觀眾甚至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文藝亭內(nèi)舉行關(guān)于“藝術(shù)和公共空間”主題的對話,觀眾自發(fā)地將椅子搬進文藝亭,全身心地投入對話。活動的最后一天,文藝亭請來了著名作家余華、池莉、漢學家阿克曼以及洪晃女士開展一場關(guān)于“女性一文學一社會”話題的討論,很多觀眾站在亭子外的大屏幕觀看直播至結(jié)束。
應市民的強烈要求,德方在閉幕式上向武漢市贈送了“德中大道”文藝亭作為永久紀念。到今天,文藝亭依舊坐落在江灘公園,等待再次被激活。盡管“文藝亭”留在了武漢,我們并沒有就此停止對公共空間可能性的探討。今年,李繼偉設計的幾把透明椅將伴隨“歌德沙龍”論壇活動游牧于北京的公共空間,專門為“德中同行”上海世博會設計的網(wǎng)上虛擬文藝亭也即將啟動。
不斷創(chuàng)造、建設新的公共空間無疑是為了創(chuàng)造平臺實現(xiàn)對話與交流,在不同文化之間,最根本在于人與人之間。它不僅僅是個地理或建筑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進入空間的人們,及其在空間中進行的活動。不在乎其規(guī)模大小,形式繁簡,而在乎是否以人為本,是否開放、自然。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建設 空間 公共空間的建設 公共空間手繪效果圖 公共空間設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