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三大新變化 [紀實特稿的新變化]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報刊的紀實特稿(有人稱之為“大通訊”“社會紀實”“新聞紀實”等)得到了空前繁榮。在讀者大量閱讀需求下,這類版面以特有的親和力直接刺激到了報刊的影響力和發(fā)行量。在這當中,以紀實特稿為主的雜志,如《家庭》《知音》的發(fā)行不斷擴容,相繼增加了“半月版”“月末版”,而以“每天一個特稿”在全國打出聲勢的《華西都市報》,則引起國內40多家媒體及全國特稿記者的極大關注……
然而,綜觀當今全國特稿的現(xiàn)狀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特稿繁榮的形勢不減當年,可是就其選材、內容以及寫法上都較以前大不同。
越來越注重新聞性
幾年前,紀實特稿有相當大的比重是人物類報道。紀實特稿一般五六千字,以故事性見長,而人物類特稿則大多講述一個人幾年、幾十年的一系列動人的故事。還有一類就是綜述性的,以幾個板塊的故事說明一個問題或提示一種新的社會現(xiàn)象。而近年來這兩類報道已經(jīng)越來越弱,所占據(jù)發(fā)表的份額越來越小。兩年來,《家庭》雜志一直在做讀者調查,其中發(fā)現(xiàn),讀者對人物類的稿子越來越不買賬―即使是當紅明星一類的稿子也難逃這樣的命運。難怪這家雜志的負責人這樣說:“調查中我們得知,發(fā)表一些人物稿簡直是做了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而本刊一些有震憾力的新聞紀實特稿卻在讀者中反響強烈!笨梢,一些震憾力強的新聞背后全景式的故事更受讀者喜愛和歡迎。因此,紀實特稿在讀者口味的變化下越來越注重新聞性。
特稿選材方面更大程度地從“寫一個人的若干件事”轉變到了“寫一件新近發(fā)生的精彩故事”,這是近年來紀實特稿最大的變化。因為讀者閱讀新聞的需求越來越高,如果不適應這一點,特稿版面就會顯得呆板,沒有活力。筆者曾細致地做了一項調查,5年前《華西都市報》特稿版具有新聞性的特稿比例約為20%。而兩年前則上升到80%。即使本來不注重新聞性的《家庭》《知音》雜志,也在抓更多具有新聞性的特稿。因為在當今社會的閱讀中,新聞最具有沖擊力,特稿的選材中新聞性已是第一大要素。
題材越來越追求新型化
幾年來,做特稿的記者感到越來越累,大都有一種不堪其苦的感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新聞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需要不斷追求新型題材。有人說,在特稿方面,讀者的閱讀興奮點每隔一段就要轉移,而且這種周期呈現(xiàn)出越來越短的趨勢。不少特稿編輯說:現(xiàn)在的讀者對新型題材更感興趣,而對一些老舊題材越來越不屑一顧。的確,有的特稿即使寫得很好,事情也感人,但只要這個類型的稿件出現(xiàn)過,讀者可能就很難為之興奮。細細品味不難發(fā)現(xiàn),特稿辦得好的報刊在選材上都具有獨到之處。比如《知音》兩年前設立的“愛心行動”欄目,雖然一直每期都在發(fā),但幾乎每一個都較以前有很大突破。最近,這家雜志還設立了“走近科學”欄目,要求每期有一個與科學前沿有關的新聞事件。比如:“豬心換人心”的醫(yī)學科技、“中國首位數(shù)字男人誕生”“心臟取針手術揭示千古‘體內針游’假說”等等,都是在此之前沒有過的全新報道。求新,已經(jīng)像一個加速度越來越大的快車一樣考驗著記者們的腦力。
報道對象越來越趨都市化、年輕化、通俗化
近年來,紀實特稿的報道越來越側重都市生活,使報道對象呈現(xiàn)出趨于都市化傾向。這樣,一些農村題材越來越不受歡迎。同時,報道中的主人公越來越側重年輕人。這是因為近年來報刊的發(fā)行渠道主要集中在城市,而讀者構成中也以年輕人為主體。
上世紀90年代,紀實特稿受80年代文學氣候的影響,在寫法上較為講究文學性,在細節(jié)方面講究文學化,在思想性方面更講究深度挖掘―類似“報告文學化”。經(jīng)歷了十多年空前發(fā)展和繁榮之后,在讀者群體文化層次大幅度提升的今天,其寫法上越來越向通俗化、平民化:敘事線條簡單,運筆通俗易懂,少了語言的雕琢華麗;思想性深度的挖掘更是講究深入淺出,反對成堆說教……這種反差值得人反思。兩年前,對一家雜志的調查發(fā)現(xiàn):好多讀者、包括一些本科文化水平的讀者,并不喜歡文學性強的紀實特稿。一位讀者這樣對筆者說:“我更需要原汁原味的故事,不喜歡作者的任何修飾和加工,否則就顯得文章假,讀起來也累!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盡管人們的文化層次在提高,一位讀者這樣說:“我們的思想是成熟的,不用寫文章的人來左右,還是我們自己見仁見智好。”這一切,都是造成紀實特稿在寫法上通俗化、平民化的真正原因。
相關熱詞搜索:特稿 紀實 新變化 紀實特稿的新變化 紀實文學 紀實散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