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心理學研究方法試題【漢語的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要 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為探討語言的心理機制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使得人們對心理詞典的認識日漸深入。該文著重介紹了漢語方面的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語義系統(tǒng)、語音輸出詞典、語音輸出buffer的信息表征方式,以及漢字的書寫機制與閱讀機制。
          關(guān)鍵詞 漢語,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漢語失語癥。
          分類號 B842
          
          1引言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功能,研究語言是探索人類本質(zhì)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此,對語言機制的研究一直是許多領(lǐng)域的熱點之一。心理學界也不例外,也在不斷探討語言信息在人腦中的表征(存儲)和加工的心理機制。人們一般把人腦中的這一表征和加工系統(tǒng)稱為心理詞典(mental lexicon)。在過去,心理學家多數(shù)是通過研究正常人的行為反應(yīng)(如反應(yīng)時)來考察心理詞典的機理。但近年來,人們又發(fā)展出了一種新方法,即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的方法,它通過考察語言障礙者的損傷模式來深入細致地揭示正常心理詞典的內(nèi)部機制。這種方法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一些腦疾病會造成患者選擇性地損傷或保留某一或某些特定的語言功能,研究人員通過探討這些損傷模式的產(chǎn)生機制,便能夠推知正常心理詞典系統(tǒng)的表征和加工原理。舉例來說,Miceli等人[1]曾報道了一位病人IOC,他對顏色本身的知識保存得很好(如能夠正確識別或命名各種顏色),但對物體的顏色知識卻受到了損傷(如不知道煤是什么顏色的),可是對物體的其它屬性知識(如形狀、大小、功能)保留的完好無損。也就是說,IOC只是特異性地損傷了有關(guān)物體顏色方面的知識。由此推測,在正常人的詞典系統(tǒng)中,物體的顏色知識具有相對獨立的表征或/和機制。事實上,患者損傷的功能越細微,我們能夠揭示的心理機制也就越細致。有關(guān)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可參閱相關(guān)文獻[2],F(xiàn)以證明,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的方法是傳統(tǒng)方法的一個很好補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它已經(jīng)使人們對心理詞典的認識日趨深入。
          目前,人們基本上認同心理詞典的功能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如圖1所示,其中語義系統(tǒng)(semantic system)中存儲著有關(guān)詞匯意義方面的信息,語音輸入詞典(phonological input lexicon)和語音輸出詞典(phonological output lexicon)分別存儲著詞匯輸入和輸出時的語音信息,字形輸入詞典(orthographic input lexicon)和字形輸出詞典(orthographic output lexicon)中分別存儲著詞匯輸入和輸出時的字形信息,語音輸出buffer(phonological output buffer)和字形輸出buffer(orthographic output buffer)分別臨時存儲語音輸出和字形輸出有關(guān)的信息。例如,聽覺詞匯理解時,聽覺刺激先激活語音輸入詞典中的語音輸入信息,然后激活語義系統(tǒng)中的語義信息,從而實現(xiàn)對詞匯的理解;口語詞匯產(chǎn)生時,語義信息先激活語音輸出詞典中的語音輸出信息,之后把相關(guān)的語音信息臨時存放在語音輸出buffer中,最后把詞匯的語音依次說出來。在該理論的基本框架下,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家目前正在進一步深入探討這些機制內(nèi)部更詳細的心理機制?偟目磥恚@方面的學術(shù)成果主要來自對西方拼音文字系統(tǒng)的研究,而對漢語的研究卻相對較少。但是,漢語屬于非拼音文字語言系統(tǒng),它有諸多鮮明獨特的屬性,這便為我們研究語言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所以對漢語的深入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世人比較關(guān)注的熱點之一。近年來,已有學者們開展了一些有關(guān)漢語方面的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本文將這些成果做一概述,希望對后續(xù)的相關(guān)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由于這些成果相對比較零散,不很系統(tǒng),所以我們只介紹其中幾個比較有代表性方面的研究,包括語義系統(tǒng)、語音輸出詞典、語音輸出buffer的信息表征方式,以及漢字的書寫與閱讀機制。
          
          圖1 心理詞典的功能結(jié)構(gòu)簡圖
          
          2 漢語的認知神經(jīng)學研究
          
          2.1 語義系統(tǒng)的信息表征方式
          語義系統(tǒng)是心理詞典的核心成分之一,其內(nèi)部信息的存儲是毫無規(guī)律的,還是按照特定方式組織起來的,備受當今研究者的關(guān)注。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語義范疇特異性損傷(semantic category-specific deficits)的個案為回答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力證據(jù)[3]。Han等人[4,5]曾采用完全相同的測試材料和任務(wù),對兩位漢語病例(WJX和WD)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WJX加工有生命類的項目比無生命類項目的能力差,而WD卻與其恰好相反。比如,在圖形命名任務(wù)中,他們共從事了三種分析,分析一是在所有的項目中,比較了患者命名72個有生命類和160個無生命類項目的成績;分析二是剔除一些對范疇分類有爭議的項目(人體器官、樂器項目)后,比較剩余的70個有生命類項目和130個無生命類項目的成績;分析三是從中選出有、無生命類各45個項目,兩個類別間嚴格匹配了詞頻、熟悉性、獲得年齡、
          
          圖2 WJX和WD在圖形命名中對有、無生命類項目的正確率
          
          命名一致性、表象一致性等混淆因素,比較它們的命名成績。三種分析都一致發(fā)現(xiàn),WJX命名有生命類項目的正確率差于無生命類項目(均p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表明,在語音輸出詞典中,不同詞類的語音表征可能具有相對獨立性。也就說,在該詞典中,動詞、名詞、形容詞等詞類間的語音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分離。支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證據(jù)來自詞類特異性損傷(grammatical category- specific deficits)的患者。這類損傷的主要癥狀是,患者對某個或某些特定詞類(如動詞)的認知能力受損,而對其它詞類(如名詞)相對較好或不受損。
          Bates等[10]和Zhou等[11]最早對漢語的詞類特異性現(xiàn)象進行了探討,并展開了一系列討論。最近,Bi等人[12,13]也加入了這一討論行列,他們深入探究了一位名詞特異性損傷的命名性障礙患者ZBL。該患者的語義系統(tǒng)是相對正常的,但存在嚴重的圖形命名障礙。在圖形命名中,研究人員設(shè)計了兩類圖形材料,一類為名詞/實物圖形(如豬、飛機),另一類為動詞/動作圖形(如跑、擊劍)。動、名詞圖形間匹配了圖形的數(shù)量、圖形名稱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名稱一致性值、概念一致性值和熟悉性以及標準名稱的基本頻率和相對頻率等。結(jié)果表明,ZBL對動詞的命名正確率明顯高于名詞(p 0.05)。由此說明,ZBL的名詞特異性損傷是通道特異性的,即僅限于語音輸出通道,而沒有延伸到字形輸出通道。但是,ZBL的名詞差于動詞的結(jié)果不能簡單歸因于測驗材料的混淆因素控制不當。這是因為,如果是材料本身造成名詞難于動詞完成,那么ZBL在圖形寫名時也應(yīng)該具有名詞不及動詞的表現(xiàn),而實際并未如此。另外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jù)是,韓在柱等[14]用相同的材料卻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位患者MPJ,他表現(xiàn)出動詞顯著差于名詞(p   
          圖3 WLZ在直接抄寫和延遲抄寫漢字時的書寫樣例
         。ㄌ摼圈示替換的錯誤部件)
          
          圖4 拼音文字系統(tǒng)的口語詞匯閱讀模型
          
          2.5漢字的口語閱讀機制
          口語閱讀(oral reading)是把文字從形到音(from print to sound)的加工過程,有關(guān)漢字口語閱讀機制的探討主要是借鑒了西方拼音文字系統(tǒng)(如英語)的研究成果。過去人們認為英語詞匯的閱讀至少可以通過三條通路完成,它們是語義通路(semantic route)、亞詞典通路(sublexical route)和直接的詞典通路(direct route)(見圖4)。語義通路是視覺詞匯通達詞匯的語義,然后再提取詞匯的語音。存在語義通路的證據(jù)之一是深層閱讀者(deep dyslexic patients)在閱讀時犯大量的語義錯誤,即把目標詞讀作了與其語義相關(guān)的詞,如把cat(貓)讀為了dog(狗)。由此表明這類患者在閱讀時借用了從字形到語義再到語音的這條語義通路。另一條是亞詞典通路(sublexical route)或GPC通路,它通過形-音轉(zhuǎn)換(grapheme-to-phoneme conversion,簡稱GPC)規(guī)則從亞詞典單元建構(gòu)語音,通過從字素(grapheme)到音素(phoneme)簡單的拼讀規(guī)則,把詞的相應(yīng)讀音拼出來。例如,閱讀英文詞匯tea通過拼讀字素t和ea分別對應(yīng)的音素/t/和/i:/,便把語音/ti:/得到了?梢,對于規(guī)則詞(符合拼讀規(guī)則的詞,如heat/hi:t/)來說,可以利用這條通路獲取正確語音,而不規(guī)則詞(不符合英文拼讀規(guī)則的詞,如head/hed/)在這條通路上獲取的語音是相對不可靠的或完全錯誤的。存在亞詞典通路的證據(jù)之一是淺層閱讀障礙者(surface dyslexic patients)在閱讀規(guī)則詞和非詞(符合拼讀規(guī)則的假詞)是好的,而閱讀不規(guī)則詞差。同時,也犯大量的規(guī)則化錯誤(regularization errors),把不規(guī)則的詞按規(guī)則直接拼讀出來,如把head/hed/讀做/hi:d/。這表明患者在利用亞詞典的通路來閱讀。存在一條直接的詞典通路的證據(jù)之一是有些病人[22]在語義通路和亞詞典通路都受損的情況下,仍能把詞匯(包括不規(guī)則詞)正確讀出來,人們認為這些患者就是利用了從字形輸入詞典到語音輸出詞典的直接通路,獲取了正確的目標語音。
          與拼音文字系統(tǒng)的研究結(jié)果相類似,也有人提出漢字的口語閱讀也可能存在類似的三條閱讀通路。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漢語中的深層閱讀障礙者犯大量的語義錯誤,淺層閱讀障礙者犯大量的規(guī)則化錯誤[23],以及語義受損的患者仍能夠正確閱讀漢字包括不規(guī)則漢字[24]。然而,最近Han等人[25,26]主張漢字的閱讀不一定要借助以上三條通路才能完成,事實上,只需要語義通路和另外一條通路,通過這兩條通路間的交互作用就可以解釋已有的閱讀現(xiàn)象。他們認為,通過語義通路激活與目標詞(如媽)語義相關(guān)詞條的語音表征(如/ma1/、/ba4/、/yi2/、/gu1/等),而通過另外一條通路激活與目標詞語音相關(guān)詞條的語音表征(如/ma1/、/ma2/、/la2/、/mu1/等)。在語音輸出過程中,來自這兩條通路的信息相互累加整合。在正常情況下,整合的最終結(jié)果是由于目標語音/ma1/受到了兩條通路的同時激活,最早達到閾限,先行被輸出,發(fā)出正確讀音。這種理論就是Hillis和Caramazza提出的Summation假說[27,28]。
          最近,Han等人[25,26]通過一位病人閱讀漢字的表現(xiàn)為兩條閱讀通路間的交互作用提供了證據(jù)。該病人是一位老年性癡呆患者WJX,他的語義系統(tǒng)受到了損傷(參見Han等[4]),也就是他的閱讀的語義通路已經(jīng)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Han等人[25,26]所用的主要實驗材料為三類字:規(guī)則一致字(如,蝗)、規(guī)則不一致字(如,清)、不規(guī)則不一致字(如,猜)。每類包含50個漢字。在此,規(guī)則字和不規(guī)則字分別是指該字聲旁的讀音與其整字的讀音完全相同和不同,一致字和不一致字分別是指包含該字聲旁的所有漢字的讀音相同和不同。例如,對于“蝗”字來說,它的整字“蝗”和它的聲旁“皇”都讀/huang2/,所以“蝗”是一個規(guī)則字。又由于帶聲旁“皇”的字(如蝗、湟、煌、隍、徨、鰉、篁,等)都讀相同的音/huang2/,所以“蝗”字也是一個一致字?梢姡瑵h字的規(guī)則性和一致性主要反映了漢字聲旁的性質(zhì)。如果閱讀中出現(xiàn)了規(guī)則性效應(yīng)(閱讀規(guī)則字比不規(guī)則字好)和/或一致性效應(yīng)(一致字比不一致字閱讀好),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讀者采用了亞詞典通路進行閱讀。Han等人[25,26]的測驗任務(wù)是先定義后閱讀,即每呈現(xiàn)一個字,要求WJX先大聲說出這個字的確切含義,然后把它正確讀出來。WJX對該字定義得準確與否體現(xiàn)了他對該字語義理解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該字閱讀時語義通路提供信息的程度。閱讀中的規(guī)則性/一致性則體現(xiàn)了他利用亞詞典通路進行閱讀的情況。結(jié)果分析時,研究者把WJX的定義成績分為三類:完全正確(對字義的描述是精確的)、部分正確(描述出了部分語義信息)和完全錯誤(描述完全錯誤或無任何反應(yīng))。把WJX的閱讀成績分為兩種:正確和錯誤。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位患者對那些完全理解和部分理解字義的漢字都能讀對(正確率為100%),而對那些完全理解錯誤的字,顯示出了顯著的一致性效應(yīng),對規(guī)則一致字的閱讀正確率(69%)明顯高于規(guī)則不一致字(37%)和不規(guī)則不一致字(32%)。研究者共做了兩次測試,都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結(jié)果模式。由此可以看出,語義通路和亞詞典通路之間的交互作用。具體來說,對于那些理解完全錯誤的字來說,由于沒有了語義通路的任何支持,患者主要借助亞詞典通路進行閱讀,從而體現(xiàn)出了一致性效應(yīng)。而對于那些理解部分正確的字來說,不僅有亞詞典通路的信息,還有部分語義信息的幫助,所以能夠獲得它們的正確讀音。而對于那些理解完全正確的字來說,既有亞詞典通路的信息,也有精確的語義信息的支持,便得以順利通達目標語音。
          
          3 結(jié)語
          
          與其它認知功能(如感知覺、注意、記憶)相比,語言只是物種進化中的一個新型產(chǎn)物,但就是這一產(chǎn)物使得人類能夠自由準確高效地交流思想,進而創(chuàng)建了有史以來最輝煌最高度發(fā)達的文明社會。語言這一如此功能強大的認知功能到底是如何得以實現(xiàn)的呢?從語言產(chǎn)生的物質(zhì)基礎(chǔ)來看,就是人腦中的神經(jīng)元細胞。那么這些細胞又是如何構(gòu)建并得以承載語言功能呢?從其功能來看,有聽、說、讀、寫。為了實現(xiàn)這些功能,語言信息又是在人腦中如何表征和加工的呢?無疑,懷著對這些科學問題的好奇,許多研究者開始著手探索語言的心理學奧秘。
          可以看出,人們對漢語的心理學機制的了解還只是冰山一角,亟待從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拓展研究。其中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的研究將有更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其實,它不僅是一種新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另外,我們只有把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研究結(jié)合起來,才能更加有效。它們相輔相成,彼此驗證,互相不可取代。另外,我們之所以要對漢語進行研究,絕不是僅限于想知道漢語本身的機制,而是想通過漢語這一獨特的語言樣例來洞悉整個人類語言系統(tǒng)的內(nèi)部機制;蛘哒f,一個人腦在先天遺傳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后天不同語言環(huán)境的作用如何發(fā)展形式不同的語言應(yīng)用技能。在人腦內(nèi),哪些語言機制是所有語言系統(tǒng)都共有的,哪些又是語言特異性的,即語言不同,機制也有所改變,并闡明其中的緣由。
          
          參考文獻
          1 Miceli G, Fouch E, Capasso R, et al. The dissociation of color from form and function knowledge. Nature Neuroscience, 2001, 4(6): 662~667
          2 韓在柱, 舒華, 柏曉利, 等.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的基本假設(shè)和研究方法. 心理科學, 2002, 6: 271~272
          3 韓在柱, 柏曉利, 舒華. 語義范疇特異性損傷的理論研究進展. 心理學科學進展, 2002, 10(1): 15~20
          4 Han Z,Shu H, Bai X, Bi Y. Category-specific semantic deficits: A case study. Acta Psychologia Sinica, 2003, 35(Special issue): 23~28
          5 周筠, 韓在柱, 舒華, 畢彥超, 曹德騰. 語義范疇特異性損傷. 中國臨床康復(fù), 2006, 10(18): 7~9
          6 周曉林, 柏曉利, 舒華, 等.非語義性命名障礙: 一個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的個案研究. 心理科學, 1999, 22(4): 289~292
          7 柏曉利, 熊漢忠, 徐忠寶, 畢彥超,韓在柱, 舒華. 失語癥患者口語命名障礙中語義錯誤的原因初探.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04, 37(4): 311~314
          8 韓在柱, 舒華, 畢彥超. 漢語口語產(chǎn)生障礙的起因辨析:一項個案研究. 心理學報, 2005, 37: 927~932
          9 Caramazza A, Hillis A E. Where do semantic errors come from? Cortex, 1990, 26: 95~122
          10 Bates E, Chen S, Tzeng O, et al. The noun-verb problem in Chinese. Brain and Language, 1991, 41: 203~233
          11 Zhou X L, Ostrin R K, Tyler L K. The noun-verb problem and Chinese aphasia: comments on Bates et al (1991). Brain and Language, 1993, 45: 86~93
          12 Bi Y, Han Z, Shu H, et al. Are verbs like inanimate objects? Brain and language, 2005, 95(1): 28~29
          13 韓在柱, 舒華, 畢彥超, 等. 名詞特異性損傷的個案研究. 心理科學, 2005, 28(4): 909~911
          14 韓在柱, 舒華, 張玉梅, 等.一例動詞特異性損傷的原發(fā)性進行性失語個案.中國臨床康復(fù), 2005, 9(4): 58~59
          15 Bird H, Howard D, Franklin S. Why is a verb like an inanimate object? Grammatical category and semantic category deficits. Brain and Language, 2000, 72: 246~309
          16 Shallice T, Rumiati RI, Zadini A. The selective impairment of the phonological output buffer.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0, 17: 517~546
          17 Shu H, Xiong H, Han Z, et al. The selective impairment of the phonological output buffer: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patient. Behavioral Neurology, 2005, 16(2-3): 179~189
          18 Law S P. Writing errors of a Cantonese dysgraphic patient and their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Neurocase, 2004, 10: 132?140
          19 Law S P, Yeung O, Wong W, et al. Processing of semantic radicals in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Data from a Chinese dysgraphic patient.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5, 22: 885~903
          20 Law S P, Leung M T.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characters in Chinese writing: Evidence from a case of acquired dysgraphia. Psychologia, 2000, 43: 67~83
          21 Han Z, Zhang Y, Shu H, et al. The orthographic buffer in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Evidence from a dysgraphic patient.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7, 24(4): 341~350
          22 Funnell E. Phonological processes in reading - new evidence from acquired dyslexia.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3, 74: 159~180
          23 Yin W, Butterworth B. Deep and surface dyslexia in Chinese. In: Chen H, Tzeng O, Eds.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hinese.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92. 349~366
          24 Weekes B, Chen M, Yin W. Anomia without surface dyslexia in Chinese. Neurocase, 1997, 3: 51~60
          25 Han Z, Bi Y, Shu H, et 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mantic and sublexical routes in reading: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Chinese. Brain and Language, 2005, 95(1): 235~236
          26 Bi Y, Han Z, Weekes B, et 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mantic and the non-semantic systems in reading: Evidence from Chinese. Neuropsychologia, 2007, 45: 2660~2673
          27 Hillis A E, Caramazza A. Mechanisms of accessing lexical representations for output: Evidence from a category-specific semantic deficit. Brain and Language, 1991, 40: 106~144
          28 Hillis A E, Caramazza A. Converging evidence for the interaction of semantic and sublexical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accessing lexical representations for spoken output.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1995, 12: 187~22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漢語 認知 神經(jīng) 漢語的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 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