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申紀蘭:一輩子“太陽底下曬的人”] 申紀蘭雷語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2009年10月1日,共和國60華誕,在國慶觀禮臺上二,“國家級”勞模申紀蘭不時被攝影機“特寫”,是那樣引人注目,她是“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的人物”之一,也是唯一一位連任11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面對各種榮譽和機會,她固守著樸素的心愿,“我是一個農民,我的根在西溝村”。這種堅守,也讓她的信仰有了一輩子的方向。
          
          勞動者的榮耀
          
          申紀蘭嶄露頭角,是在李順達的互助組發(fā)展成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農業(yè)合作社的時候,1951年12月,她說服了公婆,動員全家?guī)ь^人社。合作社成立大會上,她當選為副社長,社長是李順達。那時的西溝村,婦女的自我覺醒意識并沒有普遍萌芽,傳統(tǒng)習俗還是“好男走到縣,好女走到院”。申紀蘭的任務,就是動員村里婦女和她一樣,下田勞動。
          1952年4月,申紀蘭展開了她的全村總動員,連裹了小腳的女人都被她動員起來。當時合作社規(guī)定,男人下田一天記10分工,女人只記5分。申紀蘭帶領婦女和男人們開展勞動競賽,證明女人干活絕對不輸給男人。她由此幾次向社里提出要求,“男女干一樣的活,應該記一樣的工分”。
          論爭后,西溝合作社重新制定了男女“同工同酬”的記工辦法。當年秋天,長治地區(qū)召開互助合作工作會議,申紀蘭成為婦女代表!度嗣袢請蟆酚浾咚{?敏感地報道了申紀蘭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故事,寫成通訊《勞動就是解放,斗爭才有地位》,發(fā)表在1953年1月25日的《人民日報》上。申紀蘭的名字,也就從偏僻的小山溝,傳到了全國各地。一個多月后,1953年3月,她當選為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參加第二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從西溝騎騾子到平順。然后換卡車到太原,再換火車去北京!彪m然社里替她刻意打扮了一番,但站在一堆代表中,她的“藍色掩襟布衫”、“寬腰大襠褲”和“綁腿”還是格外扎眼。
          這次會議結束,申紀蘭又當選為第二次世界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從北京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正式的中國婦女代表團在國際亮相。如同一項政治任務,每人的衣著飾物都由國家配備,還要進行專門的外交禮儀訓練,包括衣食住行、坐立行走等各種細節(jié)。最讓申紀蘭發(fā)愁的是化妝,好在代表團里的人很快意識到這個樸實姑娘的難處,尤其是電影演員田華,熱情地主動攬下了幫她化妝的任務。
          西溝展覽館里,保留了幾張當年申紀蘭出席世婦會的照片,那個一襲旗袍的短發(fā)姑娘,細眉彎彎,嘴唇紅潤,端莊典雅里透著幾分羞澀,不輸給任何一個大明星。只是完成這項“政治任務”,回到西溝村第二天,申紀蘭就把旗袍這些行頭塞進了柜子里,此后再也沒有穿過,也找不著了。
          如今80歲的申紀蘭,往事記憶很少停留在關于衣食住行的瑣碎細節(jié)上,要通過當年的照片,再三追問,才會一星半點流露兩句當年情景。她的回憶里始終清晰和激動的部分,只有一種場景――受到領導人接見――那個年代至高的榮譽和驕傲。
          從1954年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始,申紀蘭在后來的50多年里,不僅先后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也受到了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那些合影,在申紀蘭的家里滿滿當當地掛了兩面墻。這些照片,取代了普通的全家福,成為申紀蘭最溫暖的財富。
          
          人民代表的記憶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210人的名單里,山西代表團26人,只有4個女代表:勞模申紀蘭、歌唱家郭蘭英、劉胡蘭的母親胡文秀和基層干部李輝。申紀蘭還記得,穿著裙子、燙了頭發(fā)的郭蘭英“最漂亮”。當時她的想法很簡單,“想參加一次會議,見見毛主席就行了,其他就不想了”。當她知道代表的任務是要選國家主席,心思更篤定,“一定要把毛主席選上”。在選票上毛澤東的名字下面畫上一個圈,成了申紀蘭和許多人心中最神圣的使命。
          1958年,“大躍進”浮夸風盛行時期,她和7個女社長到北京開群英會,周總理請她到家里座談了3小時!八麊栁,你煉鐵了沒有?我說煉了,我是連長,我說還煉出來了,扇那個土風箱。”“總理說。哎呀不怎么樣吧?我說周總理怎么知道這個?他說,機器煉還出廢鐵呢,你山上那個能煉好?我也只能說是煉出來了?偫硎裁炊贾!
          還有1975年,第四屆人大會上,周總理帶病做最后一次報告。很多人都跟她一樣,掉著眼淚聽總理報告。“瞧見他瘦成那個樣子在那兒做報告,他坐下了,大家還鼓掌,一直鼓掌,這就是大家心里頭的領導人呀?偫矶嗪醚,我們流著眼淚,見了總理那一次,再也見不上了!
          1978年之后,新的精神和決策,老人理解起來并不太容易,但申紀蘭始終堅信黨的方向,“自己不能理解,那是自己的水平覺悟低”。如果再追問,老人會慷慨激昂地把手揚起來說,“就是黨和毛主席,領導四萬萬人民翻身做主人,黨不會錯”。正因為如此,連續(xù)11屆的全國人大會上,申紀蘭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
          從1978年的第五屆開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固定下來,5年一屆,人大代表要承擔的職責,也不再是畫個圓圈那么簡單,他們要拿出自己的議案或者建議。對1978年已經50歲的申紀蘭來說,此后的30年,并不容易。這個從沒念過書,不識字的勞模,由此開始認字寫字,聽新聞、看報紙,領會黨的新文件、新精神。她堅持每天看《新聞聯播》,她還花了40天時間,每天早起,一字一句抄寫完黨的“十七大報告”。當年那個會為報告發(fā)言急得團團轉的小媳婦,就這樣,一點點成長為不用稿紙都能連續(xù)講上幾小時黨課的模范黨員。這些都讓她身邊的人感慨,“雖說沒念過書,理論水平高著呢”。
          老人也感慨,現在的全國人大會議“變化太大了”。如果一定要她列舉一些具體細節(jié),她想了想說,“以前是舉手表決,現在是按鍵,電子計票,先進多了”。還有,“現在的代表都有文化,水平都很高”。
          
          農民本色的取舍
          
          不管拿過什么榮譽,只要回到西溝村,換上補丁摞補丁的舊衣服,鋤頭一扛,申紀蘭就回歸了自己的本色。在她身邊工作了近20年的郭雪崗覺得,這是申紀蘭“最了不起的品質和智慧”。
          早在1973年3月,申紀蘭就被任命為山西省婦聯主任。到了婦聯,她發(fā)現,除了在公文上畫圈簽字,偶爾參加會議,自己這個主任基本上無事可做,她閑不住,只能每天早早起來打掃衛(wèi)生,幫別人灌開水,或者留在食堂幫師傅們洗碗。
          申紀蘭覺得勞動才是自己的長處,于是跟人說:“我是太陽底下曬的人,不是坐辦公室的人!币院笊昙o蘭只到婦聯來“坐會”。坐下開完會,就回,到西溝村繼續(xù)勞動。從1973到1983年,申紀蘭就這樣當了10年婦聯主任,堅持著自己的“四不”――不定級別、不轉戶口、不要工資、不坐專車。她也總結出了自己的名言,“不脫離農村,不脫離農民,不脫離勞動”。
          扎根在西溝村里的申紀蘭,這些年 里遇到過許多找上門來的人,包括全國各地喊冤的上訪者。申紀蘭堅持自己的原則,告訴上訪者們,“相信黨,走上訪程序”。她會收下那些材料,在開各級人代會的時候,把收到的材料,轉交相應的部門。但她又恪守程序,并不會給相關部門施加任何壓力。這些材料,有解決了的,也有沒解決的,稱贊和指責,申紀蘭都遇到過。
          申紀蘭自己也分析過這些年轉出去的材料,“黨還是好黨,但因為治黨不嚴,那些風氣不好的人混了進來,辦了壞事,造成了冤案”。那些冤案里傳遞出來的貪污腐敗現象,讓她更堅信,“作為一個黨員,首先就要管好自己”,“管住自己的嘴,不吃請、不請吃、不亂說”。
          她的嚴于律己,其實也成為內心深處對家庭、對子女們的愧疚,她說:“瞧人家當娘的,再看看我,小平(長子)媳婦生孩子,我只伺候了人家三四天”:“我每天去長治,但半年多了,我沒見過小娥(次女)”;“李珍(長女)在邯鄲,我去過好幾次,雖然見了人,但是在賓館,也沒有去她家一趟”……
          只有跟很貼心的人在一起,老人才會偶爾說起這些,說的時候噙著淚水。其實這3個子女都是領養(yǎng)的,她沒有生育過。她疼愛3個孩子,但從來不會主動用自己的身份替他們鋪平道路,相反,她還希望盡一切可能撇清這種影響。
          
          閑不住的勞模
          
          1983年申紀蘭從婦聯主任卸任的時候,已經54歲了,但申紀蘭覺得,為村民們尋找新的致富方向,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1984年冬天,她帶著幾名村干部一路南下考察,從河南到江蘇,再到上海郊區(qū)。河南劉莊支部書記史來賀的話讓她大開眼界:“老申,光靠種地富不了,趕快上工業(yè)吧’,西溝石頭多也是資源!边@一路下來。申紀蘭聽得最多的就是“無工不富”。
          申紀蘭和西溝村新的創(chuàng)業(yè)史也就此開始。他們嘗試過很多項目,1989年興辦了鐵合金廠,生產硅鐵,F任西溝村村主任王根考在廠里當過3年會計,他記得,“剛開始運轉很好,市場好,第一年純利潤120萬元”,“從第二年開始,效益就不太好了”。申紀蘭要親自出去跑銷路,她的面子和影響,有時候還是管用的。長治鋼鐵廠先是買產品,后來干脆承包了這個村辦企業(yè)一兩年。
          西溝村的地理條件太嚴苛,人均耕地如今只剩下一兩分,最多的也不過五六分。年輕人早就外出打工去了。其實不管是電石廠、飲料廠,還是太原的“今繡西溝”酒樓,都是如此。目前這些產業(yè)的利潤,只夠維持自身運轉,并不能充實村里和鄉(xiāng)里的賬戶,直接讓村民受益。
          只是,只要申紀蘭還在這里,西溝村的一切,無形中就都有了主心骨。
          申紀蘭一直住在西溝,子女們拗不過她,只好每周末從長治回來看她一次。
          申紀蘭現住在鄉(xiāng)政府的宿舍里,每天5點起床,打掃完衛(wèi)生。在沒有外來訪客和電話召喚的情況下,老人或者下地干活,或者在村里走家串戶拉家常,或者到村辦工廠里了解情況,這樣日復一日堅持做個“在太陽底下曬的人”。

        相關熱詞搜索:的人 太陽 紀蘭 申紀蘭:一輩子“太陽底下曬的人” 太陽底下曬的人 我就是太陽底下曬的人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