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友:談談學術倫理——署名混亂,學術失范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發(fā)表文章,出版著作,有個署名問題。研究成果的署名,既表明產(chǎn)權所有,也表明對此負責。最近,一起署名事件使某大學校長卷入了一場其博士生剽竊他人科研成果的風波。盡管校長本人說不知道這事,但其申辯仍然受到懷疑。
在一次學術會議上,中國社科院一位研究員曾批評當前學術界署名混亂的現(xiàn)象。但不少與會者并不以為然。原因是許多學者并不覺得這是個嚴重問題,當然也包括一些人對署名混亂現(xiàn)象已見慣不驚。剛發(fā)生的大學校長署名事件,則使這個問題凸顯出來,讓人無法回避。署名不是小事,它涉及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倫理問題,不可小視。
我認識一位博士,在讀時與導師合作搞一項課題研究,文章大都是他寫的,但發(fā)表時聯(lián)合署名。后來他畢業(yè)了,繼續(xù)從事該項研究,導師不再參與,可發(fā)表文章時他仍恭恭敬敬把導師的名字署在前面。最終出了一本研究著作,導師的名字仍排在他前面。為什么,導師一直過問這件事,出版社也是導師聯(lián)系的?墒,書中文章幾乎都是他寫的。這樣的事例在學界并不少見。
署名混亂問題,不僅學界存在,政界亦然。不少署了領導名字的書,就是由秘書或以政研室為主的寫作班子一手炮制的。報紙上發(fā)表新聞圖片,如果有署名兩人攝影者,就遭到細心讀者質(zhì)疑:兩人攝影,莫非一人拿相機,一人按快門?但文章聯(lián)合署名就不好亂猜疑。其實,兩個或多個人分工合作,商定某文章的主旨、框架和內(nèi)容,分頭寫作,然后合并、修改,最終定稿,是常有的事。由導師或領導指導甚至擬定文章綱目,學生或秘書寫作,交由上級修改定稿也很常見。因為常見,所以也給冒名漁利、頂替摻假提供了方便。一些人沒有付出勞動,但出于評職稱、提官職的考慮,從中作假,堂而皇之署上自己的名字,這無疑是一種變相的剽竊。
就文章的真實作者來說,之所以署上其他沒有付出勞動的人的名字,或者干脆隱去自己的名字,大體有這樣幾種考慮:比如傍名人。如果導師在學界是名人,署上導師名字就可以利用導師的資源,也容易使自己聲名遠播。也有是利益訴求,或者為了多得到些課題經(jīng)費,或者為自己發(fā)表文章、出版著作等提供方便。諸種考慮使真作者與假作者之間達成了默契,讓人真假莫辨,從而使這種變相剽竊成為可能。
正像社會奉行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一樣,科研也講究一定的道德倫理,這就是學術倫理。學術研究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半點虛假,這是學術倫理所要求的底線--\"知識真誠\",即以理性為指引,尊重客觀事實,不弄虛作假,不曲學阿世。不做事卻署真名的變相剽竊行為,不但侵害他人權益,也破壞學術規(guī)范,損害學術倫理。試想,以這種弄虛作假的不科學態(tài)度,又怎能使自己在學術研究中做到科學,做到實事求是?又怎能做到\"知識真誠\"?這背后,透露出的是當前某些領域急功近利、華而不實的不良風氣。不管是學術還是政績,建基于這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之上,必將是不牢靠、不長久的。學界和政界一些人應以此自警。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