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緝思:美國全球戰(zhàn)略的調整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將國家安全列為全球戰(zhàn)略的首要任務
布什政府全球戰(zhàn)略的調整,首先表現在戰(zhàn)略側重點的調整上。同克林頓把對外經濟關系列為外交的首要支柱不同,布什政府把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列為其全球戰(zhàn)略的首要目標!9·11”后布什政府發(fā)表的一系列政策報告和領導人講話,都深深刻上了右翼保守、單邊主義、追求絕對霸權的印記。在當前,美國要全力以赴打擊恐怖主義和伊斯蘭極端勢力;
而從長遠來看,還要阻止任何國家挑戰(zhàn)美國“領導地位”的企圖或努力。2002年9月發(fā)表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將恐怖主義和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及其技術的結合確定為美國面臨的“最嚴重威脅”,提出美國“最迫切的任務”是“摧毀全球范圍內的恐怖主義組織以及任何試圖獲得或使用大規(guī)模毀滅性武器及其制造材料的恐怖主義分子或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把國際恐怖主義和和所謂“邪惡軸心”掛鉤,是布什的國家安全政策的一個重要特征。2002年1月布什在國會發(fā)表的“國情咨文”提出,恐怖主義是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還指稱伊拉克、伊朗和朝鮮構成了世界上的“邪惡軸心”,而且“他們可能向恐怖主義分子提供這些武器,讓他們得到發(fā)泄仇恨的手段”。
“事實證明,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與試圖開發(fā)或獲得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是同樣一些國家”,這樣,布什政府就更加明確地把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邪惡國家”和恐怖主義聯系起來,提出要防止它們“聯姻”。后來美國還指責古巴、利比亞、敘利亞、蘇丹支持恐怖主義活動,把這些國家也列入“黑名單”。
美國用武力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以后,又把防止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目標鎖定在伊朗和朝鮮兩個國家身上。伊朗對聯合國核查機構采取了較為合作的態(tài)度,而朝鮮則堅持要在美國提供安全保證和經濟援助的前提下,才考慮放棄其核武計劃。因此,朝核問題在美國戰(zhàn)略中十分突出。
但是,朝核問題現在還不可能發(fā)展為美國對外戰(zhàn)略的中心問題!9·11”后的一系列事態(tài),特別是美國發(fā)動的伊拉克戰(zhàn)爭,進一步激化了美國同伊斯蘭世界的矛盾。世界范圍內的伊斯蘭教激進勢力,成為美國眼中的主要安全威脅。為了對付這一長期威脅,布什政府企圖通過一些阿拉伯國家的“重建”,在中東地區(qū)推動“民主化”,以“改造”伊斯蘭國家。
“9·11”之后,美國決策者在伊斯蘭世界和全球范圍推出“非友即敵”的“布什主義”。但出于策略考慮,避免打擊面過寬,美國未將恐怖主義同伊斯蘭直接掛鉤。它把朝鮮放在“邪惡軸心”中,后來又把古巴加進“支持恐怖活動”的“黑名單”里,既反映了對這兩個國家特別是對朝鮮的敵視和警惕,又有掩人耳目的考慮,即避免給人以美國僅僅以伊斯蘭世界為敵的印象。其實,無論從客觀上看,還是從美國戰(zhàn)略家的主觀意識上看,西方世界同伊斯蘭世界之間的“文明沖突”都是難以掩蓋的事實,是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和情結。當然,這種沖突不僅僅是長期的民族、宗教矛盾積累而成,而且有經濟、社會矛盾的深厚基礎。但是,出于種種的政治和戰(zhàn)略考慮,這一層薄薄的窗戶紙,美國決策者是不能捅破的。因此,為打擊穆斯林激進勢力,美國人不惜編造伊拉克同本·拉登勾結的口實,并縱容以色列以暴易暴,軍事進攻巴解組織。然而只要美國堅持偏袒以色列的中東政策,它在伊斯蘭世界就會繼續(xù)觸犯眾怒,所謂“改造伊斯蘭”的目標就根本無法實現。
在單邊主義抬頭的同時
明確了同其他大國長期合作的意愿
布什政府在2002年9月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有利于自由的權力平衡”的概念,作為大國合作的基礎。
西方傳統國際政治理論中的權力平衡概念,主要是指在各個強權之間,通過實力較量、縱橫捭闔形成的一種均勢狀態(tài),或者追求這種狀態(tài)的一種政策,以圖維持和平與秩序。今天美國提出的權力平衡概念,是把“握有無可匹敵力量”的美國擺在這種平衡之外,即美國要高高在上,自己不需要受別國的制約,而其他國家必須受制于美國,并且它們之間還要相互制約。所謂“有利于自由”,說穿了,就是有利于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在這里,布什政府把意識形態(tài)引進了“權力平衡”的觀念之中。
“9·11”之后的形勢表明,世界主要大國之間雖然有分歧,但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布什政府稱,大國不僅因共同面臨恐怖主義暴力和混亂的危險,而且“因擁有共同的價值觀”而站在美國一邊。布什政府認為,俄羅斯、中國正在發(fā)生積極轉變。美國可以與俄羅斯、中國、印度和美國的傳統盟國共同努力,建立有利于美國、有利于“自由”的權力平衡,但“美國的國家利益不會由其他國家的立場來決定”。
美國在大國間玩的這種“平衡游戲”,具體做法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要同時和中、俄、印、日、歐盟國家同時拉近關系,目的是不讓這些國家之間任何一對關系的緊密程度超過它們同美國的關系。這樣,就不會出現其他大國結成反美聯盟的情況。二是在地區(qū)內部形成各國相互制約的局面,例如,企圖讓日本、中國、韓國和朝鮮在東北亞互相制衡,讓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亞相互制衡,讓歐洲國家中獨立色彩較強的法國、德國和同美國緊密合作的英國、意大利相互制衡,美國從中漁利。雖不能說“權力平衡”思想里不包含美國需要同其他大國合作以共同維持國際秩序的含義,但更多地是體現了一種處于超強地位的謀略,是企圖把別的國家當成砝碼,由它去擺平,搞的是“單極霸權穩(wěn)定論”,或者叫“美國強權治下的和平”。
擴大美國軍事優(yōu)勢
企圖達到“絕對安全”
2002年的美國國家安全報告說,“我們的軍隊要強大到足以阻遏潛在的敵手,使它們不致在追求軍事力量增長時,抱有能夠超過美國力量或與其相匹敵的希望!
美國擴大軍事優(yōu)勢的政策,使同軍工有關的利益集團對美國政治、經濟、外交、國防政策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反過來又促進美國的安全戰(zhàn)略向更強硬的方向轉變。在新武器的研發(fā)和購置、新的海外軍事部署(如在中亞)、電子戰(zhàn)等新的作戰(zhàn)手段等方面,美國也在加快步伐。美國增強軍事力量采取的具體步驟有:
——大幅度增加軍費,2002年2月,布什向國會提出2003年財政預算案,其中軍事預算增加到3790億美元,比2002年度增加2.7%,是20年來軍費的最大增幅。美國2004年度的軍事預算更高達4000億美元。到2006年,美國軍費可能達到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軍費的總和。
——調整核戰(zhàn)略和海外軍事部署,加快軍隊轉型的步伐。美國在東亞等地區(qū)的駐軍正在進行重新部署,以加強其機動性和從海上發(fā)動進攻的能力。
——退出可能束縛其手腳的“反導條約”,繼續(xù)推行導彈防御計劃的實驗和實施。以防止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為理由,限制其他國家發(fā)展軍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將軍事存在擴展到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qū),蠶食俄羅斯的傳統勢力范圍,對中國形成戰(zhàn)略壓力。
——提出“先發(fā)制人”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布什聲稱,冷戰(zhàn)時的威懾和遏制戰(zhàn)略已經不完全適合“9·11”之后的形勢,美國必須準備對“恐怖分子和暴君”進行“先發(fā)制人”的打擊。提出先發(fā)制人戰(zhàn)略,并不說明說美國要放棄冷戰(zhàn)時期形成的對大國的威懾戰(zhàn)略。至于“先發(fā)制人”的對象是誰,美國在官方文件中指出了兩種敵人,一種是非國家的恐怖組織和恐怖分子,另一種是反美的所謂“無賴國家”。2003年發(fā)動的伊拉克戰(zhàn)爭,就是這種“先發(fā)制人”戰(zhàn)略思想提出后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
在對外經濟和社會政策中
貿易保護主義和反移民情緒抬頭
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緩慢,南北關系和西方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摩擦,經濟全球化遇到了一定挫折。美國經濟不景氣,失業(yè)現象嚴重,于是就尋找替罪羊,指控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向美國“傾銷”勞動密集型產品,搶了美國人的飯碗。在2004年的美國大選爭奪戰(zhàn)中,布什政府為了國內政治的目的,緩和對其外交政策的批評和壓力,會將公眾的注意力轉向國內經濟。這樣,美國國內關于就業(yè)問題的爭論更為激烈,對外的貿易保護政策和措施也更加嚴厲。與此同時,美國的移民政策也進一步收緊。
來源: 學習時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