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叢義:“腐敗預期”加速腐敗,呼喚“制度防腐”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腐敗預期”,是指人們對未來時期腐敗態(tài)勢的預測和評估。之所以想說這樣一個題目,是因為有感于眼下的“現狀”:一方面,反腐倡廉的呼聲越來越高,查處腐敗案件速度越來越快,揪出的贓官越來越多,制裁的手段越來越嚴,遏制腐敗的力度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貪污之風卻越來越盛,腐敗領域越來越廣,贓款數額越來越大,贓官級別越來越高,貪者越來越不計后果。于是,人們對現狀充滿困惑、激憤和不平,對未來產生消極乃至悲觀的預期――我們的國家還能不能走出歷代興亡更替的宿命?我們的黨還要帶病運轉到什么時候?國家機器還要帶病運轉到什么時候?國有企業(yè)還要帶病運轉到什么時候?民族和百姓還要等待和期盼到什么時候?我們的社會何時才能實現“持續(xù)、穩(wěn)定、協調”發(fā)展?
說“帶病運轉”,大概不會有人反對――黨也好,國家也好,社會也好,都象有機體一樣,一定會染病的。所不同的,是病情的輕重,是“良性”還是“惡性”,是“有治”還是“沒治”。沒人否認黨的組織在帶病運轉,沒人否認國家機器在帶病運轉,沒人否認整個社會都在帶病運轉;
沒人否認我們一直在“醫(yī)治”和“療救”,但也無法否認“病情”一直在“加重”。所有這些,大家都感到了,大家都看到了。人們禁不住要問:貪者為什么會越來越不計后果?
筆者認為:腐敗現象之所以愈演愈烈,一是根源于現行制度的先天不足,即沒有一種內生的“自我權利約束”機制,極權和權力壟斷必然與腐敗相伴生,這是腐敗之“根”;
二是在選擇改革走向、路徑和確定轉軌策略、次序上存在失誤,如推行激進的私有化和國企實施MBO等等,致使“產、學、媒”各界與“政治精英”聯手形成“壟斷利益集團”,他們在公共選擇和資源占有中處于絕對強勢地位,這無疑又為腐敗提供了“土壤”和“溫床”;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于腐敗現狀的“悲觀的反腐預期”。
在上述三點中,如果說第一點是腐敗的“根源”,第二點是腐敗的“條件”,那么第三點則相當于腐敗的“催化劑”。如果不痛下決心從鏟除腐敗根源入手實行“標本兼治”,那么,社會就會進一步強化“悲觀的反腐預期”,即普遍對“反腐敗”的前景不看好,這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加劇腐敗的程度,加速腐敗的進程。本文分析腐敗預期對腐敗及其進程的加劇和加速作用,凸現和揭示腐敗的制度性根源,主張通過“制度防腐”形成“樂觀的反腐預期”,進而培育和構造腐敗的控制機制。
腐敗現狀決定了腐敗預期,腐敗預期又反過來強化腐敗現狀
官員腐敗何以日眾?
那是因為,市場化的改革取向雖然沒有錯,但因為與“好的市場經濟”實在相差太遠,“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的“經濟人”眾生,滿眼看到的都是“有權即可為已謀利”。未貪者認為:既然已經是“貪者遍地,多如牛毛”,今后也就未必禁得住,更未必抓得完,或者干脆“法難責眾”了。所以便預期――以后腐敗會越來越嚴重,被抓出來的不過是“少數”,不貪也是白不貪,貪了也未必會“犯案”。于是,更多官員加入腐敗行列。
贓款數額何以日巨?
那是因為,“小貪”者每聞又有“數以億計”的大案暴出,便覺“少也是貪,多也是貪”,反正也是上了“賊船”。人家都不怕,我卻怕何來?貪風已經如此熾盛,多貪才能把事“擺平”。所以便預期――“小貪”更易失手,“巨貪”反倒“保險”。于是,“小貪”者紛紛變成“巨貪”。
贓官級別何以愈高?
那是因為,手中權柄越大,掌控資源越多,“拒腐”也就越難。凡官員皆要批租、批地、批錢、批官(用人)、批項目,尋租者就會挖空心思、巧立名目,以各種賄賂手段引其上鉤;
更有明拿、暗卡、追名、逐利、圖美人的官員,他們可借“工作”之便堂而皇之滿足私欲。所以,貪者的預期自然是――權位越高,謀私就越“方便”,“途徑”就越“多樣”,“形式”就越“靈活”;
權位越高,腐敗鏈條就越長,“緩沖”地帶就越寬,劣跡就越藏得住,腐敗成本就越低。于是乎,腐敗官員的級別也就越來越高。“升官發(fā)財”本是舊時科舉制度的寫照,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不料在今日也能“大行其道”,甚至是“更行其道”了。
貪者何以不計后果?
那一是因為“好官”難做――權錢本是孿生兄弟,獨善其身談何容易?你這廂尚未有意,他那里已“投懷送抱”;
倘非“坐懷不亂”君子,只好沆瀣一氣了!所以,腐敗容易,清廉卻難!
二是因為“好人”難做――變革時代,大浪淘沙,魚龍混雜;
社會價值,呈多元化。物欲橫流之際,就算你對腐敗深惡痛絕,也只有徒呼奈何的份。倘不曉得“水至清則無魚”,就很可能被認為是“不識時務”和“少見多怪”,“吃不著葡萄反說酸”。所以,“十官九貪”不足為奇,兩袖清風則成了“另類”!
三是因為貪者“犯暈”――不貪何其難?腐敗何其易!不貪白不貪,貪者能升遷!于是連貪者自己都犯“迷糊”了――這世道還正常嗎?這世道能長久嗎?貪者于是做出預期――似這等輕而易舉就成為“巨富”,象這般一人占有千萬人勞動,絕難曠日持久。倒不如快貪,多撈,然后趁早惠及兒孫親友,或者干脆把巨資往海外、國外轉移。于是,貪者成了賭徒――多撈一把是一把,“露了餡兒”算倒霉,蒙混過關是賺的!在這種預期的作用下,一批又一批高、中、低貪官,一薦又一薦大、中、小污吏,前赴后繼地以身試法,甚至大有“破釜沉舟、滅此朝食”之氣概,仿佛到了世界末日。當官員對能夠給自己帶來私利的“權力資本”實行“掠奪性”甚至“一次性”利用的時候,人們真的不知道這“現狀”和“預期”哪個更可怕了!
必須“標本兼治”,必須從源頭治腐
這幾年,一批“政治精英”不遺余力地宣稱腐敗是“次優(yōu)選擇”,是維持社會運轉的“潤滑劑”,是改革所必須付出的“必要代價”。
然而,腐敗不得人心,腐敗禍國殃民,腐敗亡黨亡國。在一陣緊似一陣“腐敗難免”、“腐敗無害”的喧囂聲中,我們還是聽到了反腐的鏗鏘之聲,還是看到了反腐的正義之舉,李金華當選2004年度風云人物就是其中一例。
我們還看到:在如此嚴重的腐敗現狀和預期之下,社會上盡管不乏行兇詐騙的“屑小之徒”,但登堂入室公然盜搶者卻也鮮有,說明老百姓對這個社會還抱有希望,說明“正義自在人間,正義自在百姓”,這是社會安定的基本保證。
我們還聽到:鄰家老太,還象幾十年前教育她的兒子那樣要求她的孫輩――好好做人,不要讓人笑話!他們是中華民族道德底線的堅守者!
珍惜這份寶貴的正義力量吧!關愛底層的勞動大眾吧!不要再讓置社會公眾利益于不顧的所謂“改革”進一步惡化人們的預期!趕快從“制度防腐”這個源頭入手,加快形成“樂觀的反腐預期”,“標本兼治”是唯一的出路。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1月11日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執(zhí)政基礎最容易因腐敗而削弱,執(zhí)政能力最容易因腐敗而降低,執(zhí)政地位最容易因腐敗而動搖!币虼,必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繼續(xù)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
再回到前面“現狀”與“預期”的話題:現狀決定預期,預期反作用于現狀。要改變預期,得先改變現狀。否則,“預期”將以“慣性”和“加速”的“導向”作用,進一步在原來的方向上加劇和惡化“現狀”。如若不然,任由“現狀”和“預期”在“惡性循環(huán)”中不斷縮短周期,加大振幅,那可真要“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國將不國”了。但愿這不是“庸人自擾”和“杞人憂天”!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