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解放思想首先要解放言論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這次解放思想運動有點突兀,一來是因為十七大剛開完,十七大報告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提出了一整套方略,好像現(xiàn)在咱們的主要任務是如何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而不是解放思想。(胡錦濤總書記十七大后在中央黨校的報告中提出解放思想那是對路的,那是要為十七大報告作理論與思想準備。)二來是解放思想一般是因為出現(xiàn)了困難與問題,甚至很大的困難與問題,原來的路子走不下去了,需要改弦更張,這時,執(zhí)政者才會大聲疾呼解放思想,一者集思廣益,二者也可能是為自己大概已經(jīng)暗中謀劃好的新思路做點鋪墊,目的是統(tǒng)一思想而不是解放思想,如同當年鄧小平先生所做的那樣。
所以,當我看到今年來中央領導和汪洋先生等高級領導人如此高調(diào)地號召解放思想,心中未免納悶。當然中國大概是不會再搞什么引蛇出洞了,但是我想我的疑惑也許是在相當多的人心中存在,所以,解放思想盡管在全國又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但我估計不會取得什么太大的結果。我并不驚訝地看到各地的領導人在解放思想的各種活動中,大多把它歸結到發(fā)展經(jīng)濟、關注民生等實事上面,而許多有識之士,基本噤聲,因為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說了上面的話,別引起看官誤會,我并不是不贊成當下搞這場解放思想的活動,相反,我認為它很有必要。但問題是方法不對。比如,從上面說的解放思想的第二種背景來說,其實中國人包括中央領導和我們這些最基層的老百姓都知道,我們的社會與形勢并不像媒體上宣傳得那么好,我們面臨的發(fā)展中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也或清楚或模糊地感覺到,按照現(xiàn)在這條路子走下去,恐怕中國的問題會越來越大。十七大報告當然很好,但它畢竟是一個各種意見“集思廣益”的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要在一些問題上作些妥協(xié)的,因此就先進性而言,也不會是完美無缺的,特別是在治國的某些大思路上本身就不會特別地解放思想。比如于建嶸先生就指出它雖然提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但它卻 “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沒有提到,這就是如何真正建立民意表達機制。[1]”因此,我是擁護在當前、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時候,來一次全面的解放思想的運動或者活動的。我認為中國的發(fā)展確實到了這樣一個關口:積累的問題已經(jīng)到了要真正解決的時候了,如果不做大的調(diào)整與變革,不但走不下去,而且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
任何一種有價值的新思想的產(chǎn)生,甚至小至一個人、大至一個國家的生存與發(fā)展,都是起于憂患。中國文化元典《易經(jīng)》的誕生,就是起于憂患!兑住は缔o下》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居安思危,常存憂患之心,這樣一種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不但是中國思想家那些偉大思想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動力,而且是一切偉大的政治家處繁任劇、鞠躬盡瘁的最終原因。物極必反,從極盛走向衰敗,那是很容易的。唐玄宗的開元天寶年間,是唐朝的極盛時期,但一下子轉入安史之亂,從此唐朝一蹶不振。古今中外,這樣的歷史教訓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
但是,解放思想,首先要解放言論。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道理。思想是由言論來體現(xiàn)的,你不讓人放開來說話,哪有解放思想?言者無罪,是解放思想的前提。過去毛澤東時代,還提倡“三不主義”(不揪辮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來聽取各方意見呢,雖然做得是不大好,但是這層關系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人是清楚的。不搞言論自由,只許特定的人說話,只許自己認可的觀點發(fā)表,如此之解放思想,不搞也罷。中國已經(jīng)不缺少假冒偽劣,就不用再增加此一項,為天下人笑了。
放開言論,就必然會暴露問題。決策從問題始。只有承認問題,才能分析原因,討論解決的思路與辦法。雖然中國的那些嚴重的問題,上上下下都知道,心里都明鏡,但真要把它公開,那還是有諸多障礙。它會影響到各級執(zhí)政者的政績和威望,甚至它的合法性。這是我擔憂此次解放思想流于形式的主要顧慮所在。30年前不一樣,那時中國剛從文革的浩劫中走出來,問題成堆,而這些問題又不由號召解放思想的鄧小平等新的領導人來承擔。所以,解放思想是障礙不大的。當然那一次解放思想也是有邊界的,號召解放思想的鄧小平先生,一看有越界的苗頭,立即宣布了四個堅持,也因此導致一些解放思想的先驅者的個人悲劇。不過總的說,那時的領導人,在搞解放思想運動時,是很少負擔的,因此這個利器在手,一下子打開了改革開放的閘門?墒墙裉,情況有根本的不同。當今中國的問題,與改革開放以來的幾代領導人,都有關系。今天在位的領導人,即便能夠不計自己的得失,恐怕也難以在那些老一代領導人許多還在世的時候,在他們的政治力量還很雄厚的時候,搞這種“清理”。
這個問題有解嗎?有解。就是那些還健在的老一代領導人,自己能夠有個表態(tài),能對解放思想有個支持。如果他們能夠從《國歌》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一句里得到震撼,能夠看到如果中國這樣走下去,恐怕所有的人都會同歸于盡,或者雖然他們的后人可以跑到外國去,但是他們的一世英名會被掃蕩一空。那么,我想他們應當站出來,說一些話,以發(fā)揮一種歷史的正面作用。說句實在話,這樣的話也是好說的,因為這些領導人當權的時候,中國取得了如此巨大的進步,中國絕大多數(shù)人民是受益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有了極大提高的,F(xiàn)在的問題不過是前進中的問題,如果能夠很好解決,會將他們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推向前進,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我想,這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
中國現(xiàn)在的問題,已經(jīng)不是哪個領導人個人的優(yōu)秀與否的問題了。它是一個體制的問題。前不久我參加一個座談會,一位民營企業(yè)家說,中國并不缺少好官員,但問題是中國缺少好政府。我自己有許多官員朋友,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確實是好人,問題在于好人有時不能辦好事。而且我發(fā)現(xiàn)這些朋友,在慢慢發(fā)生變化。當然還要指出一點:即便是一些腐敗的官員,我們也看到他們也是能做一些好事的。問題是我們的體制,越來越使得這個政府成為與人民利益相對的政府。我們想一想今天的政府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政府對人民的態(tài)度與辦事效率,是進步了呢,還是退步了呢?當然,這幾年黨中央和國家越來越多地關注民生,但是,老問題的解決總是比新問題的產(chǎn)生來得慢,另外一些飽受批評的老問題如三公消費的問題解決無望——這就是問題所在。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jīng)達到5.12萬億元,再加上各級政府的預算外收入,我估計會在七八萬億元,甚至更多。中國政府已經(jīng)不是一個窮政府了,但中國的問題為什么還這么多呢?也許話可以反過來說,政府錢越多,問題越大。
今年中國的高通貨膨脹是一個警訊:積累多年的經(jīng)濟的深層次的問題終于浮上水面。當然經(jīng)濟問題并不必然導致中國經(jīng)濟的崩潰,但它所折射的社會各方面的問題卻讓人不能忽視:社會分配不公和兩極分化在加;
社會矛盾的處理與管治機制、甚至自然災害的危機處理機制都極其薄弱;
民生問題解決了一些,但揚湯止沸,效果不理想;
土地、生態(tài)、節(jié)能減排等這些決定科學發(fā)展觀落實的重大要素仍然大多在惡化,等等。這些問題都指向中國的體制。它在提問:過去五年來的經(jīng)濟發(fā)展真的是那么健康么?難道這五年不是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進行的么?除了這些體制性的問題外,中國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發(fā)展模式問題:它的“小康社會”的建設絕無可能照搬西方所謂現(xiàn)代化的模式,中國人多地少、資源不豐富以及后起的國情(中國已經(jīng)不能走領土或產(chǎn)業(yè)資本野蠻擴張的路),決定了它不可能抄襲西方的現(xiàn)代化模式進行持久的發(fā)展。
以上這些問題,只有如實面對,充分討論,才能得出比較高明的、合乎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結論,才能使中國繼續(xù)前進。如果說,30年前,中國的發(fā)展主要地依靠杰出領袖的個人稟賦,那么,今天,這種領袖的杰出稟賦的重要性絕不比當年低。我這樣說,大概與許多人的看法不一樣。我的意思是,今天要帶領中國繼續(xù)正確地前進,其難度比30年前大得多。
中華民族久經(jīng)憂患,現(xiàn)在的確是處在一個近代史上最好的歷史發(fā)展時期。我們當年在解放思想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問題與困難同在,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確實是這樣。也許今天困難更大,挑戰(zhàn)更大,最好的方法,是像美國和日本那樣,時刻有警悚之心,憂患之思,永遠把自己的問題放在第一位,甚至刻意地夸大問題的嚴重性。這樣,國家才能進步,人民才能幸福。
——這樣做的首先的標志就是,放開言論!白屓苏f話,天塌不下來!薄@不是我的話,這是當年主張解放思想的鄧小平先生的話。
--------------------------------------------------------------------------------
[1]于建嶸。中國的騷亂事件與管治危機[J]。
社會學家茶座,2008年(1),34。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