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陳行之:“雷池”考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1

          

          我查了一下“雷池”這個詞匯的來源,“雷池”竟實有其地,就在安徽省望江縣東南10公里處,緊靠長江北岸,面積100平方公里,入江處為雷港。資料記載,因古雷水自湖北黃梅縣界東流至此,積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東晉時置大雷戌,為江防要地。明天啟間(1621-1627年)雷池口為大量流沙所塞,雷水改道從望江縣華陽鎮(zhèn)流入長江。

          “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個成語又是怎樣來的呢?《晉書•庾亮傳》記載說,咸和二年(327年)歷陽(今和縣)鎮(zhèn)將蘇峻聯(lián)合壽春(今壽縣)鎮(zhèn)將祖約叛亂,向京都建康(含南京)進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溫嶠欲火速統(tǒng)兵去保衛(wèi)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權(quán)的庚亮得知后,擔心當時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因此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币馑家獪貚(zhèn)原防,不要越雷池而東。

          后來,人們就用“雷池”來比喻某種不能逾越的事物本身或者說事物的范圍,也就是說,“雷池”是某種獨立于人類精神意識的存在,是某種超然于人又作用于人的某種強力。

          我在最近開始撰寫的一部作品中,集中思考了生存與強力的問題,突然發(fā)現(xiàn)“雷池”是一個體現(xiàn)強力的概念,它幾乎存在于任何空間和時間,存在于每一個人的生存過程之中,所有人都在越還是不越雷池中踟躇著,思索著,就像面臨生死抉擇的哈姆雷特那樣。人類在雷池面前的抉擇既決定著個體的處境,也決定著人類整體的未來,甚至可以說,人類發(fā)展到今天,正是對逾越還是不逾越雷池選擇的結(jié)果。

          既然這是一種在宏觀意義上影響歷史發(fā)展方向的選擇,那么,我們不妨從歷史發(fā)展中選取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

          人類只有不斷逾越雷池才能夠發(fā)展和健全起來,只要我們稍微正視一下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人類杰出的思想創(chuàng)造力都是在不斷逾越雷池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超越雷池的先行者,往往要付出巨大的精神代價。在人類進化史和科學發(fā)展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原始人類中一個不安分的家伙有一天突然異想天開,直立起身子行走,他的頭領(lǐng)和同類一定無情地嘲弄了他,認為這個家伙傷風敗俗,因為直立狀態(tài)暴露了人的私處,甚至還有展示的意思,這就構(gòu)成了對于人的原始道德的挑戰(zhàn),我們甚至不排除那個人被其他人圍攻致死。然而,直立行走畢竟是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情,人類無法拒絕它帶來的進步,哪怕是從生存的意義上說。于是,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向傳統(tǒng)挑戰(zhàn)的人,這些人的命運和第一個人也許完全相同,也許完全不同,比如,懲罰越來越輕微,直至最后完全寬容。寬容既認可,認可既支持,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直立了起來,一個偉大的時代就此開始,人類終于自豪地宣布自己脫離了動物界,真正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主宰。當整個世界都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時候,人類文化不可能不受這種認識的影響和局限,譬如15世紀末期,地球中心說就構(gòu)成了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chǔ),構(gòu)成了宗教的精神支撐點。這時候,有一個叫哥白尼的人遵從于科學精神,在深入觀測和研究的基礎(chǔ)上,出版了劃時代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提出了日心說,即:太陽不是7個運動著的天體中的一個,而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被降了一級,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圍繞太陽運轉(zhuǎn)的第三顆行星;
        月亮不是緊隨著太陽,而是地球的衛(wèi)星。日心說逾越了雷池,對人類知識構(gòu)成了嚴重挑戰(zhàn),宗教領(lǐng)域則用百般的仇恨對待它,把它視為蔑視上帝的異端邪說。幸虧哥白尼是在其去世的那一年發(fā)表《天體運行論》的,否則,很難說這個偉大的科學家會不會招來殺身之禍。哥白尼學說的追隨者、意大利哲學家布魯諾發(fā)展了日心說理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
        他反對經(jīng)院哲學,主張人們有懷疑宗教教義的自由,結(jié)果被宗教裁判所判處死刑,在羅馬被活活燒死。這是逾越雷池的人經(jīng)常有的下場。

          1859年,英國倫敦出版了一本書,印數(shù)是1250本。正是這本書,改變了整個世界,這本書的名字是《物種起源》。它的作者是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這本偉大的著作提出了這樣一個重要理論:地球上所有物種都是從已經(jīng)存在的物種演化而來的。這個理論在目前已經(jīng)成為常識,但是在《物種起源》出版的那個年代,它卻與基督教教義發(fā)生了尖銳的對立和沖突。基督教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了一切,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物種都有自己單獨的起源并保持穩(wěn)定的形式。達爾文預見到了這本書的風險,所以,沒有在書中對人類進化進行任何評述。在后來的版本中,他也只是含蓄地加了這么一句話:“人類最終將會弄清楚人類和歷史是怎樣起源的!钡搅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的血統(tǒng)》一書中,才對這一問題做了詳盡的描述。

          可見,傳統(tǒng)和習俗的雷池足以讓最偉大的科學家望而卻步,對雷池的逾越導致的不僅僅是進步,與之相伴的還有巨大的犧牲,包括無數(shù)先行者的鮮血以至于生命,就像布魯諾那樣。

          

          2

          

          讓我們回到近代,回到我們身邊,看一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正是這些事情,比人類歷史上發(fā)生的改變歷史發(fā)展方向的事情更直接地作用了我的人生經(jīng)驗,讓我認識到一個人倘若逾越雷池會有多么危險。

          現(xiàn)在的人已經(jīng)很難了解,在文化大革命中,“雷池”之多,簡直讓人如同驚弓之鳥,草木皆兵——假如你不小心把一杯水灑在了報紙上,報紙上正好印著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的畫像,你就要倒霉了,輕則被批斗,重則被毆打致死,原因很簡單:你逾越了雷池;
        假如你在學習報紙社論的時候把“資產(chǎn)階級”念成了“無產(chǎn)階級”,學習會馬上就會變?yōu)榕窌拖衲莻不小心給大救星畫像灑上了水的人一樣,極有可能被毆打致死,原因同樣很簡單:你逾越了雷池。連這樣屑小的事情都能夠成為“雷池”,那么,大者如追隨思想自由,對社會人生進行探討,當然更是“大逆”,稍有觸及,必死無疑。所以人們才經(jīng)常說“思想者的勇氣”,是的,思想者的確需要勇氣。千萬不要用閑散之心閱讀顧準先生那些文字,那是冒著生命危險所做的思想探詢,其危險程度不亞于在鬼魅世界中穿行,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撕碎,被吞噬——顧準正是在鬼魅吞噬之后才為我們留下那些文字的。

          所以,在我少年時代的心靈里,“雷池”是一個很可怕的字眼,它經(jīng)常和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在加上當時對于它的詞源完全不了解,這兩個字也就愈發(fā)顯得恐怖,覺得一個人要是越過了雷池,那就死定了。在以后的人生經(jīng)驗中,“雷池”又有了許許多多新的具體的內(nèi)容,這個詞的恐怖色彩也就有了許許多多具體的形式,它對我產(chǎn)生的作用概括說起來就是:別瞎想。簡簡單單的“別瞎想”三個字,對于以思想與動物相區(qū)別的人來說何其難也!在所有企圖用思想而不僅僅用肉體活著的人來說,一生耗費精力最多的恰恰不是物質(zhì)意義上的生存,而是在思想在雷池面前的痛苦掙扎,多少杰出人物在這種可怕的西西弗式的勞作中耗盡生命,徒然死去。雷池是一個夢魘,是橫亙在人類精神原野上的山巖,所有人都想翻越它,真正翻越過去的人卻微乎其微。我看到山巖下面無數(shù)枯干的尸體,無數(shù)哀號著的冤魂,張志新是其中之一。

          現(xiàn)在的人也已經(jīng)很難了解張志新這個人是怎么回事了,盡管時間僅僅過去了30年,所以我必須交代得清楚一些:1975年4月4日,監(jiān)獄管理人員把政治犯張志新按倒在地,在頸背上墊上一塊磚頭,用一把普通的刀子割斷了她的喉管,她的舌頭被自己咬斷了……這不是在奴隸制的屠宰場上,不是在德國法西斯的納粹集中營里,這是在中國沈陽的一個普通監(jiān)獄里。張志新之所以被殺,僅僅因為“反對林彪、四人幫”,僅僅因為對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功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張志新說:“中國共產(chǎn)黨從誕生以來,以及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前的各個歷史階段中,毛主席堅持了正確路線。尤其是1935年遵義會議以后,樹立了毛主席在黨內(nèi)的領(lǐng)導地位,結(jié)束了第三次左傾路線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在最危急的關(guān)頭挽救了黨。毛主席在當?shù)臍v史發(fā)展中的豐功偉績是不容否定的。但我認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階段中,毛主席也有錯誤。集中表現(xiàn)于大躍進以來,不能遵照客觀規(guī)律,在一些問題上超越了客觀條件和可能,只強調(diào)了不斷革命論,而忽視了革命發(fā)展階段論,使得革命和建設(shè)出現(xiàn)了問題、缺點和錯誤。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難時期的一些問題上,也就是三面紅旗的問題上。張志新還對“文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次文化大革命的路線斗爭是建國后,1958年以來,黨內(nèi)左傾路線錯誤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并由黨內(nèi)擴大到黨外,波及到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上層建筑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斐傻膼汗菄乐氐。它破壞了黨的團結(jié),國家的統(tǒng)一,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削弱了黨的領(lǐng)導,影響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shè)事業(yè)的正常進行……”她對當時普遍存在的個人崇拜提出了批評:“無論誰都不能例外,不能把個人凌駕于黨之上!薄皩φl也不能搞個人崇拜! 有的學者認為:“張志新于1969年8月寫下的這些文字,等于提前10年用自己的生命起草了《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有關(guān)對毛澤東評價的部分!說張志新是思想解放的先驅(qū),她當之無愧。”

          僅僅就因為這些文字,僅僅就因為跨越了“嚴禁進行思想”的雷池,這個人就遭到如此慘絕人寰的對待!在這樣讓人驚駭?shù)氖虑槊媲,我?jīng)常懷疑歷史是不是真的在發(fā)展?我們究竟停滯在了一個什么樣的年代?以前和以后發(fā)生的無數(shù)類似事件,總是在加強我這種宿命的感覺,以至于我開始懷疑:歷史是不是真的具有一種向善的本意?

          理智一些,我當然相信歷史是在發(fā)展,這既是規(guī)律,又為我們的經(jīng)驗所征實——現(xiàn)在誰還會因為不小心給領(lǐng)袖像灑了水而遭致禍端呢?誰還會因為早晨起來沒有拿著《毛主席語錄》進行禱告而被單位領(lǐng)導批評、警告以至于被開除呢?讓人驚訝的是,人們竟然能夠利用網(wǎng)絡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要這種思想不觸及嚴禁觸及的東西,你就可以隨意交談……這都是歷史進步的結(jié)果。在一定意義上,活到今天的人以及所有生活在今天的人都是幸運的。當我們享受這種幸運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所有這一切都是那些逾越雷池的先行者用鮮血以至于生命換取來的,要記住張志新以及和張志新一樣命運的人,就像要記住哥白尼、布魯諾和達爾文一樣,沒有這些人,我們?nèi)詫⑸钤诿擅林小?/p>

          

          3

          

          讓我們再敘述一個讓人心里感到光明的例子。1940年10月,查理•卓別林主演的電影《大獨裁者》在美國上映。這部在納粹興起時秘密拍攝兩年的電影淋漓盡致地嘲笑了狂妄囂張的法西斯主義和不可一世的希特勒。這在當時不啻于引爆了一顆炸彈。

          卓別林一向?qū)Ψㄎ魉怪髁x集權(quán)制度極為反感,他總是在想做一些什么表達他的思想。他說:“我只是一個演員,對我來說,除了對這些踐踏人性的家伙大肆嘲笑外,還能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于是他這樣做了———1938年11月9日,納粹洗劫了7000多家猶太人店鋪,30000多猶太人被關(guān)進集中營,史稱“水晶之夜”。3天以后,逃亡到美國的卓別林拿著劇本大綱來到版權(quán)管理局登記備案,備案上寫著:“這是一條小魚的故事,它生活的那片海里來了鯊魚!

          《大獨裁者》是卓別林影片的精華,是世界電影史上空前絕后的杰作。影片公映的時候,美國還沒有參戰(zhàn),許多美國人還保持著中立立場,他們并不完全了解卓別林要告訴人們什么。在納粹占領(lǐng)的歐洲,《大獨裁者》因為反法西斯主義的進步思想而遭到禁映,但它仍然成為1940年世界上最成功、最賣座的影片,打破了當時英國和美國的票房紀錄。這部辛辣諷刺納粹德國的影片以它的幽默和風趣最終贏得了人們長久的喜愛。卓別林面臨著巨大的危險,要知道,這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嘲笑的是當時正甚囂塵上的納粹勢力,這樣的“雷池”是很少有人有勇氣逾越的,而促使他這樣做的,不是什么復雜深奧的東西,就是良知,一個藝術(shù)家對非正義現(xiàn)實的良知思考,他必須把這樣的思考告訴人們——卓別林在電影中說:“獨裁者是會死亡的,他們從人民那里奪去的權(quán)力會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只要我們不怕死,自由永遠不會消失!”

          一個偉大的人,就是這樣用思想而不是用肉體站立在人間的,只有這樣的人才具備逾越雷池的勇氣,只有這樣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夠說出他的思想。讓人唏噓的是,和卓別林、張志新這樣的人相比,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往往是沒有能力直立行走的人,在精神上成為侏儒的人,他們蒼白屑小,茍且偷生,不僅僅出賣自己,同時也出賣任何能夠出賣的東西;
        他們沒有勇氣面對雷池,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逾越過雷池會有什么樣的風景……可悲的是,我們正在被這些人引導著,充斥在電影院、銀屏、書店、舞臺上的電影電視、文學戲劇作品,表現(xiàn)出一種令人作嘔的犬儒主義和偽現(xiàn)實主義——卓別林講述的是小魚的故事,因為這個海域來了一條鯊魚;
        我們的藝術(shù)家、作家則在講述鯊魚的故事,因為他們看不到小魚——這些作品思想價值觀混亂,無聊、庸俗、淺薄、弱智,就像某種酸敗的食品一樣,正在敗壞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胃口。究竟是什么東西導致了這種大面積的精神陽痿?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2006-5-8)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雷池 行之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