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 要:閱讀能力作為高中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價值取向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主要探討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研究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閱讀教學不僅能為學生傳遞文化知識信息,還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審美情緒和浪漫主義情懷。對于學生而言,語文閱讀能力是學生理解語言最基本的工具,對于衡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1]。
一、情境教學法概述
情境教學法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教學模式,情境即情感與背景,情境教學則是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一定的方式,有目的地將學生引進教師創(chuàng)建的帶有一定情緒色彩或有形象主題的場景中,使學生深入其景,獲得一定的體驗感,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2]。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的第一步是創(chuàng)設情境,并將學生導入情境,將學生成功引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拉近與文章的距離。教師將學生引入情境時要直觀形象,即將景象、境地與具體的場景結合,利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課內(nèi)游戲、角色扮演、音樂欣賞、詩歌朗誦等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在應用過程中要情知對稱,即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現(xiàn)階段的高中生接觸到的信息比較多元化,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過程中要以新時代媒體為切入點,既符合學生的認知,也可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導入情境的最后一步為心理暗示,即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傾向,有目的地建立各種暗示信息,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順利進入情境中。
情境教學類型一般包括情感情境、直觀情境和問題情境。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提升學生認知功能的關鍵,是實際行為的催化劑,也是師生溝通的重要紐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若沒有富有詩意的情感和審美的清泉,就不會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3]。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入具有真摯而激烈感情的教學情境,有目的地將情感傳導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感情升華,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加深學習記憶,提升情境教學質(zhì)量。直觀的情境設置是使學生獲得情境體驗的重要步驟,這可使抽象的情境變?yōu)橹庇^的感受,運用形、聲、色、景等工具,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情緒或感受,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錄像、圖片、電影片段、漫畫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創(chuàng)設直觀的情境,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教學質(zhì)量。鮑波爾說:“正是問題激發(fā)我們?nèi)W習、去實踐、去觀察!币虼嗽谇榫辰虒W中設立問題情境是使學生深入閱讀文章的關鍵,通過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從閱讀學習中尋找答案,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索能力,提高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把控能力[4]。
三、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針對性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中所蘊含的知識點以及教學大綱的需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以感情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另外教師在建立閱讀情境的過程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根據(jù)知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創(chuàng)設情境,不超過學生的理解能力,而稍高于學生的知識范圍,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
和諧性原則:教師所設置的情境要與文章的講述內(nèi)容相符合,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另外和諧的情境可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
滲透性原則:是指情境教學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將學生的感情滲入所設置的情境中,達到情與景相交融的效果,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在教學情境中滲入學生的感情,可增加學生的代入感,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質(zhì)量。
四、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根據(jù)教材選擇合適的情境設置,將學生更好地引入情境中,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養(yǎng)成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如,在講解《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老師為學生講解當時作者的處境以及社會背景,讓學生根據(jù)作者描寫的清華荷塘月色,尋找作者的感情寄托,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獨立思考能力,找到問題的答案。另外情境教學的目的是增加學生情感的體驗,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應將日常生活中學生的真實體驗融入閱讀內(nèi)容中,例如,在學習《故都的秋》這篇文章時,首先詢問學生自己對于秋天的理解,之后再將學生引入課文,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興趣。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的目的是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境,讓學生理解文章中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而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作用于學生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性的工作,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情境教學對語文閱讀的作用,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文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甜.探究原形閱讀理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運用[J].語文建設,2015(14):7-8.
[2]史洋.情境教學法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教育,2015(Z2):74-75.
[3]申夢園,李瑩瑩,劉玉振.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8):31-32.
[4]趙敏.情境教學法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9):10.
?誗編輯 李琴芳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