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改進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 要:哲學社會科學是高校是傳播馬克思主義人文思想的重要課程,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法治觀形成的理論基石,教學效率直接關系到哲學社會科學的掌握和先進思想的領悟,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是提升哲學社會科學教學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新時期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改進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改進教學
一、新時期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效果所處的狀態(tài)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工作,中共十八大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在中國新時期發(fā)展之中的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fā)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笨倳浀脑捠菍φ軐W社會科學理論及應用最公正最客觀的評價。近些年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這里包含著黨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廣大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辛勤汗水。應該說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效果的狀態(tài)主流是健康的、方向是準確的,哲學社會科學對大多數學生們是受益的,哲學社會科學在高校教育中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但新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的發(fā)展,中國大地市場經濟運行中時時與國際相融合,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法治觀發(fā)生了變化、正在變化和將繼續(xù)變化,大學生們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領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有時可能會發(fā)生效果不到位。一些大學生表現為不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現為上課不注意聽,課后不復習,有的大學生認為自己不用聽,自己什么都了解。上課不注意聽的,上課做與本節(jié)課無關的事,要么看別的科課,要么玩手機、要么睡覺、要么聊天……課后不復習,當天的理論內容不鞏固,只有到考試前幾天才去硬背,這還是好的,一些同學根本就不背,直接參與考試,效果可想而知。哲學社會科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是教學上的一個損失,因此,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視程度顯得非常關鍵。
哲學社會科學理論是提高思想覺悟,提升生產力促進生產力正確運行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有助于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但現在一些大學生所處的狀態(tài)是非常值得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整個環(huán)節(jié)是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這又是值得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值得思考的。這里的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工作者應包括課堂上授課的教師,同時應包括做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學生管理者,即大學學生處的工作人員。課堂上課的教師一次課時間是90分鐘,但課后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教育主要就是與大學生接觸更多的學生管理人員。學生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處理學生工作中,運用聯系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明顯。從高校層面講,一些高校重視程度欠缺,一些高校主要領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不深不精,對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的重要程度認識不上去,思想上不重視。
在一些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方面的宣傳力度不夠,空間狹窄,普及方式單一,普及對象不全面,理論宣傳、傳播途徑不到位。有一些高校宣傳了,但只注重形式,宣傳教育不科學,教育中不符合實際,忽略了效果,脫離了教育對象,違背了教育傳播的基本規(guī)律。有一些哲學社會科學教材問題嚴重,有的教材內容抽象、缺少實用性,體現不出大學生的價值需要,有一些教材編寫者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定位不準,一些教材內容嚴重脫離實際。課程理論沒有真正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大精深,現實中一些大學生、一些社會人員在思想上漠視哲學社會科學,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落地缺少制度保障,中國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制度保障和制度約束亟待完善和加強。
二、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所處的狀態(tài)的原因分析
哲學社會科學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價值性是決定是否愿意學習的重要因素,價值性是強烈的需要學習的動力之源。學習的積極性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的心理狀態(tài),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學生學習動機直接影響他們積極性的發(fā)揮和學習效果。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的價值是大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組成部分,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的價值是通過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體現出來的,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要體現出學習的價值性,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將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與執(zhí)行力相結合,嚴格按實事求是原則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無論是教師的講課還是大學生的聽課都應以實效性為目的和出發(fā)點。
現實工作中一些高校與大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哲學社會科學價值溝通,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一些向往不能深入了解,欠缺大學生整體對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價值的掌握,一些哲學社會科學教育者授課經常脫離大學生需要和興趣,常常是教師硬講,導致學生被動聽的狀態(tài)。一些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注重理論,脫離實踐,不了解實際,與現實問題嚴重脫節(jié),講課過程中常常出現與實踐相矛盾的地方,課程價值無法滿足實際需要。這種情況下一些大學生常常可能會被網絡、電視、報刊等對世界、國家、社會上的一些事件和案例陷入誤導的判斷之中,一些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治觀發(fā)生了變化,出現自私自利、享樂主義、金錢萬能主義等,可能出現違法、犯罪情況,對學習及將來就業(yè)帶了負面的影響,因此,改革哲學社會科學理論教學勢在必行。
三、新時期改進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的幾點對策
哲學社會科學理論教學任務是艱巨的,其價值定位是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治觀等思想。因此,提高教學效果其價值意義深遠。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加強加深高校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深度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推進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豐富和充實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哲學社會科學課堂教學質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