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閱讀答案【濕地閱讀試題及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8-11-21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根據《國際濕地公約》,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濕地通常具備三個要素:水成土、臨時或長期的水淹條件、耐濕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這就將人們慣常理解時,僅指水域與陸地之間過渡地帶的濕地概念,擴大至在空間上與之緊密相連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使其形成整體,這有利于濕地生態(tài)的綜合保護。濱海濕地和由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構成的內陸濕地,屬于自然濕地;為滿足人類需要而建成的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屬于人工濕地。我國濕地資源豐富,占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地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fā)展休威相關。濕地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包括許多瀕危物種)的“家園”,是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巨大基因庫。濕地也是蓄水防“海綿”,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質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時間內蓄積洪水,然后慢慢將水排出。濕地還是有毒辣物質的降解容器。當人類活動造成的各種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時,許多濕地植物和濕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對其進行降解和轉化,凈化環(huán)境。這是濕地享有“地球之腎”美譽的重要原因。
濕地資源豐富,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濕地提供的動物產品。如魚蝦等,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產自濕地的谷物養(yǎng)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濕地的蘆葦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的水資源不僅為人類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濕地資源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換能量,如水力或泥炭發(fā)電。另外,濕地景觀獨特,是人們理想的旅游、休閑場所。
但長期以來,人類對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認識不足,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濕地資源。例如,將大量濕地排水后改作他用,導致濕地面積銳減;過度捕撈、采挖濕地動植物,破壞了濕地生態(tài)平衡;上游濕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積,濕地蓄洪功能下降;工農業(yè)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嚴重污染濕地水體,F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濕地的緊迫性,并積極探索科學的方法。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農業(yè)帶產生的大量硝酸鹽和其他化學物質,不僅導致流域水質惡化,刺激藻類泛濫,還在入海處的墨西哥灣形成一個面積20000平方千米的無氧區(qū)。專家們認為,流域內濕地的大量喪失導致入海役流氮負荷過重,是造成無氧區(qū)的主要原因。有專家提出,解決問題的根辦法是在全流域進行大規(guī)模濕地生態(tài)重建,全面恢復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這個建議已得到認可。
由于濕地類型多樣,其功能和價值不盡相同,因此濕地生態(tài)的恢復和重建要有具體目標,因“地”制宜。例如,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濕地可大量種植蘆葦、香蒲、莎草等植物,通過收割再利用或沉積的方式去除水體中大部分的營養(yǎng)鹽,這是分散和凈化工農業(yè)及生活污水的有效辦法。作為鳥類或魚類棲息地的濕地,其生態(tài)保護要特別注意保持自然狀態(tài)下的“原型”狀貌。以水文調節(jié)為目的的濕地建設,重在加強濕地的帶水能力。為人們提供旅游休閑場所的濕地建設,則更應重視優(yōu)美環(huán)境的營造。當然,各類濕地生態(tài)的構建在承擔主要功能的同時,完全可以實現多種功能的有機融合。
6.下列對“濕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濕地指長期被靜止或流動的水體覆蓋的地域,如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濕地中的人工濕地有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與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密切相關。
C.濕地通常被認為是指水域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只是對濕地的一種狹義理解。
D.濕地中的水體與濕地的其他組成部分難以分割,共同構成了濕地整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7.下列對“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地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fā)展休戚相關”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自然環(huán)境獨特的濕地,為許多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家園”,也為人們提供了理想的旅游、休閑場所。
B.自然資源豐富的濕地,是人類的“衣食父母”,為人類生存發(fā)展提供了所有物資,如食物、飲水、能源等。
C.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善的濕地,就像一塊天然“海綿”,既有很大的蓄水量和很快的蓄水速度,又能將水慢慢排出。
D.生物構成多樣的濕地,可以利用生物自身的功能有效降解和轉化有毒物質,因而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濕地面積的銳減,將會對與之相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安全構成威脅,帶來嚴重的后果。
B.捕撈和采挖濕地動植物破壞了濕地的生態(tài)平衡,從而導致濕地生態(tài)功能的減弱。
C.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整體性,上游濕地生態(tài)的破壞必然帶來下游濕地水質的污染。
D.各類濕地生態(tài)功能完全不同,因此濕地生態(tài)的恢復和重建必須要有具體的目標。
9.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我國濕地資源豐富,占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國淡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
B.人類應當汲取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犧牲濕地的教訓,不要再為自身利益去利用濕地資源。
C.只要大量種植蘆葦、香蒲、莎草等植物,就能充分保持濕地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原型”狀貌。
D.只有著眼于全面地恢復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對各類濕地生態(tài)的恢復和重建才會真正有效。
參考答案:
6.A(該題主要考查閱讀科普文,“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A項中“長期”與文中“長久的或暫時”的表述相異。文中對“濕地”的定義是:“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保
7.B(該題主要考查閱讀科普文,“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B項“為人類生存發(fā)展提供了所有物資”的表述有誤,是以偏概全。文中的相關意思是“濕地提供的動物產品,如魚蝦等,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等。“所有”一詞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8.A(該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B項“捕撈和采挖濕地動植物破壞了濕地的生態(tài)平衡”的表述不準確,原文是“過度捕撈、采挖濕地動植物”,“過度”縮小了判斷范圍。C項“上游濕地生態(tài)的破壞必然帶來下游濕地水質的污染”中的“必然”太過武斷,原文的表述是“上游濕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積,濕地蓄洪功能下降”,主要強調“濕地蓄洪功能下降”。D項“各類濕地生態(tài)功能完全不同”言過其實,原意是“由于濕地類型多樣,其功能和價值不盡相同”。)
9.D(該題主要是考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A項“因此我國淡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錯誤,原文只說“我國濕地資源豐富,占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而我國人口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數,人均濕地會大大下降。B項“不要再為自身利益去利用濕地資源”錯,人類對濕地資源是可以利用的,只是不能“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濕地資源”。C項“就能充分保持濕地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原型’狀貌”言過其實,文中信息是“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濕地可大量種植蘆葦、香蒲、莎草等植物,通過收割再利用或沉積的方式去除水中大部分的營養(yǎng)鹽,這是分散和凈化工農業(yè)及生活污水的有效辦法!保
相關熱詞搜索:濕地閱讀試題及答案 濕地蘆花閱讀答案 保護濕地閱讀答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