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校師范生公修教育學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發(fā)布時間:2019-08-09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要】學習《公修教育學》是每個師范生應該有的素養(yǎng)學習,對于一個準教師來說,教育學的知識尤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師范生公修教育學課程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并不是一兩個學校的個例,師范生們不重視這門公修課的學習,教師們也得過且過。
【關鍵詞】公修教育學 課程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8-0026-01
教育學是所有高校師范專業(yè)的一門重要課程,旨在增加師范生在教育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基本教育素養(yǎng),另一方面讓師范生了解教育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教育問題,遵循教育規(guī)律,形成堅定的教育信念,并以此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鍛煉自己的教學技能。
高校師范生教育學不僅僅需要給師范生一個分析邏輯的知識體系,而是通過教師的經(jīng)驗、學生的體驗展示給師范生一個生動的教育生活世界。讓“準教師”認識到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育的本質、教育與個體的發(fā)展、德育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等他們以后實際工作中要用到的理論和遇到的問題,教育學課堂就是幫助師范生叩問教育的意義,尋求對教育意義的整體理解。對于高校師范生的教育學課程而言,教育學的實踐性質決定了它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引領未來教師分享對教育問題的“識見”[1]。然而課程實施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作為高校師范生的一門公修課,直接關系到師范生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和教育能力的發(fā)展,是保證高等師范教育師范性、職業(yè)性的前提,不斷提高師范教育的效能。
什么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將課程方案付諸實踐的過程。實施達到預期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實施焦點是實踐中發(fā)生改革的程度和影響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2]。課程實施的實質是:縮小現(xiàn)有的實際做法與課程設計者所提出的實際做法之間的差距。美國學者奧恩斯坦(A·C·0rnstein)等人指出“課程實施是一個‘做’ (doing)的過程,它致力于改變學習者個體的知識、行為和態(tài)度。是一個創(chuàng)造課程方案者和傳遞課程方案者之間的互動的過程”[3]。
作為高校師范生的一門公修課,直接關系到師范生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和教育能力的發(fā)展,是保證高等師范教育師范性、職業(yè)性的前提。但是公修教育學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仍有很大的問題:
一、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1.在很多師范生的心中,這門課僅是一門公修課,完成任務式的上課的不在少數(shù),學生在玩手機、談戀愛、學專業(yè)、備考研,教與學嚴重疏離脫節(jié),上課從來不做筆記,不聽講的學生大有人在。
2.輕視課程設計,不少教師只是在教教材,不是在教學生,只是在讀課件,而不是在生成新知相當一部分老師心中,對這門課所倡導的理念缺乏正確的認識,應付思想嚴重,評價形式單一,放水較為嚴重。
3.大學教育的功利化淡化了公修教育學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認知等綜合方面的功能。
二、課程目標不夠清晰
1.公修教育學課程目標不明確,僅僅處在講授理論和書本層面,缺乏思想碰撞與深層對話。
2.目標較為單一,對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很少提及。
三、課程內(nèi)容單一
1.過分強調學科的知識結構,很多教材中舉例幾乎沒有,純理論的講授讓學生難以接受。
2.教材中的理論和實際不能接軌,學生不感興趣,實效性差。
高校師范生公修教育學課程實施問題的對策:
1.提高思想上的認識,從2016級師范生開始,全國教師資格證需要進行統(tǒng)一的考試,師范資格證不再是師范生畢業(yè)的“標配”,師范生要同非師范生一樣,參加全國的考試,教師資格證難度的加大,會自然使得師范生重視這門課。
2.任課教師提高重視授課的意識,教師資格證的改革意味著任課教師不能再“老生常談”、讀ppt等,而是要扎扎實實做好功課,認真負責的上好每一節(jié)課。
3.課程實施中設計活動的多樣性,這門課本就是提高師范生知識和技能的一門課程,所以要在課程實施中多設計環(huán)節(jié),讓每節(jié)課深入人心。
總之,高校師范生公修教育學的課程實施從方方面面都存在一些問題 ,這就需要教師、學生一起努力,讓這門課真正意義上幫助到每個師范生,讓這些準教師們有師范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孫惠利.高師公修《教育學》課程建設的探索[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
[2]黃甫全.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67.
[3]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1998).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Thir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 292.
作者簡介:
趙麗雯,1988年9月生,青海省西寧市人,青海師范大學教師,2013年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現(xiàn)教授科目:師范生《公修教育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