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變革與困境:德國軍隊的海外維和|維和部隊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前不久,圍繞德國聯邦國防軍海外維和的新聞接二連三地在媒體出現。先是在中東維和的德軍戰(zhàn)艦與以色列戰(zhàn)機“擦槍走火”;再是駐阿富汗德國維和士兵玩弄人頭骨的圖片見報曝光。恰在此時,德國又推出了新版《國防白皮書》,海外派兵問題占了相當篇幅。這些事件也反映出冷戰(zhàn)后德國參與維和行動日趨頻繁且引人矚目的現實。
          
          海外維和:國防政策調整與軍隊改革的產物
          
          德軍維和行動的產生與演變,是與冷戰(zhàn)后德國國防政策的調整與軍隊的相應改革分不開的;而這又應最終歸因于德國外部安全環(huán)境的根本性改變。
          一方面,隨著蘇東劇變、兩德統一和北約、歐盟的相繼東擴,德國已從原先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前線國家”,變成被友邦環(huán)繞的“歐洲中心”;直接性的大規(guī)模入侵威脅消失。但另一方面,歐洲乃至全球的動蕩和不安定因素仍然很多:素為歐洲“火藥桶”的東南歐地區(qū)及前蘇聯地區(qū)被冷戰(zhàn)掩蓋、一朝復蘇的民族、宗教矛盾及領土糾紛,層出不窮的地區(qū)性危機和局部沖突,以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恐怖主義肆虐和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非傳統安全威脅,都令德國難以獨善其身。特別是“9?11”事件后,國防軍正式把應對國際危機作為國防安全政策的優(yōu)先方面,國土防御和集體防衛(wèi)降到次要地位。2003年5月,國防部公布的《國防政策指導》斷言,要實現“確保德國的和平、自由和獨立”這一國防政策的最高目標,就要“著眼于承擔未來歐洲和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責任”,并達到“根據《聯合國憲章》為世界和平與國際安全服務、在危機時刻提供援助”等具體目標。參與國際維和,又是德國實現“確保本國的和平、自由和獨立”這一國防政策最高目標之必需。
          為應對冷戰(zhàn)后歐洲的安全局勢,以及適應維和行動較冷戰(zhàn)期間出現的一系列新特點,德軍的建設思想也隨之大變。國防軍自1955年建軍以來,一直扮演充當抵御蘇東集團西進的“絆馬索”的角色,以重裝部隊為主力;國防軍在根據兩德統一的有關協定大幅裁減的同時,開始向以“輕裝、機動、快速反應”為特征的“國際干預力量”轉變。冷戰(zhàn)結束至今,德軍連續(xù)進行重大改組。1992年到1995年底,德軍分成了兩種類型的部隊,即:參與北約和歐盟在遠距離地區(qū)危機干預行動的快速反應部隊,以及主要用于本土防衛(wèi)的機動防御部隊。
          按計劃,到2010年,國防軍將進一步削減至25萬軍人和7.5萬以平民身份服役的志愿人員(服役期9個月),并完成從義務兵役制軍隊向職業(yè)化部隊的轉變;同時,將取消現行的陸、海、空三軍體制,將原有的五大軍兵種(陸軍、空軍、海軍、醫(yī)療救護部隊和后勤部隊)演化為三支涵蓋不同軍種的新型部隊:一是3.5萬人的快速反應部隊,用于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和歐盟指揮下的各快速反應戰(zhàn)斗分隊,執(zhí)行短期、高烈度的強制性聯合維和行動;他們將“優(yōu)先在陸、海、空、天和信息空間全方位領域以最小的代價,迅速戰(zhàn)勝敵人”。二是7萬人的“穩(wěn)定部隊”,負責參加中低強度的、持續(xù)較長時間的多國聯合性維和行動;他們將“以最小的損失,戰(zhàn)勝軍事化程度不高的敵人”。三是其余14.75萬官兵組成的“支援部隊”,它將為前兩支部隊提供醫(yī)療救護及后勤保障等支持,并執(zhí)行訓練、指揮和控制及本土日常執(zhí)勤等任務。
          2006年10月25日公布的新版德國《國防白皮書》,在基本沿襲上述思路的同時,進而指出,最近的軍事改革,將是1955年聯邦國防軍成立以來“規(guī)模最大、層次最深、涉及面最廣”的一次改革,將力圖把國防軍建設成一支“反應快速、機動性強、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并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現代化軍隊,其未來的任務將主要是預防國際沖突、解決國際危機及與國際恐怖主義作斗爭;因此,德軍在未來將繼續(xù)參與國際軍事行動。
          
          不斷擔負國際性任務的德國國防軍
          
          軍隊轉型的同時,國防軍走出國門,不斷參與在北約、歐盟和聯合國授權下的國際行動。1993年至今,國防軍的足跡幾乎遍布全球各主要熱點地區(qū),擔負著海上巡邏和船只檢查、人道主義援助、保衛(wèi)戰(zhàn)后重建、停火觀察等多種維和使命。
          1993年5月16日,德國首次派出武裝人員參與執(zhí)行防區(qū)外的人道主義任務:一支運輸和支援分隊參與了聯合國在索馬里的第二期維和行動。此后,在經過了一場異常激烈的國內大辯論后,德國人終于普遍接受了這樣的共識:使用軍事手段可以阻止戰(zhàn)爭升級和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發(fā)生。
          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這是德國國防軍參與的首次作戰(zhàn)行動,國防軍也因之經歷了頗有爭議的重要轉折點:真正變成了一支國際性干涉武裝。當時,在德國國內掀起了一場關于“武裝干涉科索沃事務是否符合國際法”的大辯論,但聯邦憲法法院抵制住了所有試圖阻止國防軍卷入這次行動的努力;迄今,尚有近3000名德軍在科索沃執(zhí)行自戰(zhàn)爭結束后開始的科索沃多國維和行動。
          2001年“9?11”事件后,阿富汗戰(zhàn)爭爆發(fā)。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后,在北約組建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中,德國出兵最多,不僅領導著費札巴得和昆都士兩省的重建分隊,還派出特種部隊參與了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動。2005年9月,德國議院批準,把在阿富汗執(zhí)行任務的軍隊人數增至3000人。目前,德國已是阿富汗北方地區(qū)維和行動的統一規(guī)劃者。按照德國官方的說法,德軍將在阿富汗至少駐扎到2015年。
          如今,在國防軍的行事議程中,參與在北約、歐盟和聯合國授權下的國際行動被擺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2004年12月3日,德國聯邦議院通過一項新法律。其中,執(zhí)行“低烈度任務”的批準程序已被大大簡化:只要議會內的任何一個政黨在7天以內不對該事項提出質詢,該行動就因自動得到議院授權而被批準;如果面臨的威脅迫在眉睫,或面對的事態(tài)“性命攸關”,那么議院可在出兵已成事實后再追加批準程序。德國向海外派兵的靈活性隨之大增。德軍在過去15年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已演變成一支參與國際維和任務的主力部隊。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已先后有超過20萬人次的德軍在海外執(zhí)行過任務。
          
          意義和影響重大
          
          如上所述,海外維和行動是冷戰(zhàn)后德國保衛(wèi)本國安全的重要舉措。然而,德國熱衷于向海外派兵,除維護本國安全外,顯然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首先,這有利于德國在安全方面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歐洲人在波黑和科索沃兩場“家門口”的局部戰(zhàn)爭中的束手無策,以及“9?11”后美國單邊主義的盛行,使德國的政治家們痛感實現自主防務的必要性。到海外維和,不僅可以鍛煉軍隊的實戰(zhàn)能力,還能改換軍隊的新式武器裝備;國防軍實力的增強,是對由“法德軸心”倡導的歐盟防務一體化建設的有力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國主導下的北約對歐洲安全的操控程度。
          其次,可以借“維和”的名義擠壓俄羅斯的戰(zhàn)略空間。歷史上,德俄曾多次為東歐這片“戰(zhàn)略緩沖地帶”明爭暗斗。冷戰(zhàn)結束后,盡管俄勢力大幅消退,且德俄在共同抗拒美國建立“單極世界”及應對前蘇東地區(qū)不穩(wěn)定因素等方面有利益契合點,但德對俄的防范乃至遏制之心仍存。從2005年7月1日起,德國空軍就應剛加入北約的波羅的海三國的“安全之需”,沿著三國與俄的邊境巡邏和實施空域監(jiān)視。而德國在阿富汗北部大片地區(qū)的駐軍,也對俄的南翼傳統勢力范圍中亞地區(qū)形成了戰(zhàn)略壓力。
          第三,有助于提高德國的國際地位和政治影響力。由于在多國維和部隊所提供軍事力量的不斷增多,德國已先后獲得了在科索沃、阿富汗北部等地的多支維和部隊的指揮權,這不僅凸顯了它在北約和歐盟中的地位,也增添了它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的砝碼。施特魯克曾說,“德國的國防行動也正在(阿富汗東北部的)興都庫什山麓進行”。在與德國相隔萬里的地方搞“國防”,其政治含義顯然遠重于軍事意義。
          不可否認海外出兵給德國帶來的好處。首先,德國及其軍隊大大改善了自身形象,這是德國徹底成為“正常化”國家的必經之路。德國二戰(zhàn)后一直在反省和批判當年的侵略歷史和戰(zhàn)爭暴行,政府非常重視對國防軍的正確引導與嚴格管理,并設有專門機構從事軍人的思想教育工作。鑒于二戰(zhàn)的教訓,政府強調,國防軍官兵不能“僅僅是服從命令”,還要明白自己所執(zhí)行的任務的含義,并將“道德”二字時刻牢記心中;這就是國防軍獨特的建軍之本――“道德原則”。這也是國防軍在過去10多年里參加維和的表現受到廣泛好評的重要原因。總體而言,德國的海外駐軍善于與當地民眾和睦相處,因而很受歡迎。由此,就不難明白德國從政府到公眾對“骷髏門”丑聞涉案者發(fā)出一片“嚴懲”聲的緣故,也可以理解以色列人總理,為何如今卻表示歡迎德國人來中東維和、并就“誤擊”事件主動道歉。
          其次,海外維和使“歐洲的德國”扮演了世界性角色。德國是在聯合國授權的前提下、在北約和歐盟等多邊合作框架中出兵的,這種以國際機制“自我束縛”之舉,既打消了世界特別是歐洲鄰國對德國的疑慮,又巧妙地在“師出有名”的背景下彰顯了德國奉行的多邊主義政治思潮、政治理念的成功實踐,顯然有利于德國實現成為世界性政治大國的夙愿。
          
          制約因素不少,今后為繼不易
          
          海外維和雖可實現德國多層次的國家利益,但其前景并不容樂觀。首先是政治文化的影響。一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害人又害己的教訓,使“和平主義”思潮在德國深入人心,多數德國人頗為反感使用武力,他們堅決抵制由“單邊主義”衍生而來的“軍國主義”和“干涉主義”,認為經濟、政治和外交斡旋等手段應是推行對外政策的首選方式。二是德國公眾在克制方面比政治精英們走得更遠,他們本能地不愿讓德國扮演強國角色。進入新世紀后的民調連續(xù)顯示,70%的應答者希望德國“像瑞典或瑞士一樣”,只有不到30%的公眾相信德國最適合在安全政策上領導歐盟。這就使政界在利用維和行動擴大本國影響力時,不得不小心翼翼。
          其次是經濟狀況的限制。軍隊改制的順利進行,需要充足的軍費保障;但從2004年至今,德國的國防預算始終凍結在240億歐元上下的水平上,只占GDP的1.3%左右,連北約2%的基本標準也達不到。這是冷戰(zhàn)結束至今,在“和平思潮”籠罩下,廣大民眾不重視軍事力量的發(fā)展,對防務政策的支持率不高的結果。同時,由于德國近年來經濟狀況一直不景氣,大多數人認為,國家目前的當務之急,應是進行旨在穩(wěn)定本國經濟的大規(guī)模改革,而非軍隊的改革進程。本來就緊張的預算“銀根”大多數又用在了人員和裝備的維持上面,致使用于采購、研發(fā)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預算下降嚴重,軍隊改革步履維艱,官兵難以得到足夠的維和所必需的新裝備和訓練。這導致總兵力達27萬多人的國防軍,如今僅有1萬人可被派往國外,被國人譏諷為對危機反應遲鈍的“笨拙恐龍”和“第三世界國家軍隊”;即使新的改革計劃得以落實,國防軍也僅能同時在海外部署1.4萬人,這就使德軍加強在海外部署的回旋余地變得極為有限。
          新《國防白皮書》發(fā)表僅數天后的10月29日,國防部長榮恩就宣布,德軍海外執(zhí)行任務已近能力極限,為減輕壓力,不得不從12月起將駐波黑的7000維和官兵分批撤出。應該說,今年5月黑山的獨立及科索沃地位的長期不明確,證明巴爾干仍是需國際社會予以特別關注的區(qū)域;而德國竟連這近在咫尺的地方也感到力有不逮,可見其軍力之捉襟見肘?梢灶A見,德國進一步擔負維和義務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將長期存在。
          (本文責任編輯:王棟)

        相關熱詞搜索:維和 德國 變革 變革與困境:德國軍隊的海外維和 變革與困境 德國軍隊的海外維和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