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出處 [日光之下無新事]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快翻年了,又有一部坦克上街的電影。三聯(lián)書店出過,旅居法國的伊朗裔女作家瑪贊?莎塔碧的自傳體漫畫《我在伊朗長大》,包括了《面紗》、《安息日》、《流落奧地利》和《回家》。老掉牙的黑白動畫片,竟在去年戛納電影節(jié)上獲得評委會大獎,就因為黑白分明,而世界混沌,一如伊朗婦女的服飾,也一如1980年代的伊朗世界。
在哪里長大都可能愛上這部電影,齊秦和齊豫唱:“你在天空飛翔,我在地面游蕩,看似兩個地方,其實都是一樣!钡玫教炜盏模ゴ蟮;困守城池的,苦苦仰望。今天下午,當(dāng)我蹲在地上,找到瑞典樂隊Club 8的新專輯《停不了做夢的男孩》,就想起電影里的少女瑪贊,在德黑蘭街頭的黑市上,買朋克樂隊Iron Maiden的磁帶,被警察抓。區(qū)別只是Club 8的音樂那么平緩,比黑白動畫還要陳舊。而Iron Maiden的吼叫,卻如帝國大廈頂端絕望的金剛。曾有一回去帝國大廈,在外面仰望了一陣,心想,同樣是街頭的夢魘,金剛和坦克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對瑪贊來說,伊朗和世界的區(qū)別又是什么?全盤西化過,共產(chǎn)主義過,革命過,鎮(zhèn)壓過,共和國過。最后,霍梅尼上臺,“不要西方,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但政教合一的體制,布滿道德警察的宗教化,又怎可能帶來真正的信仰復(fù)興。宗教,不過成為全面失憶的身份危機中,一個刻舟求劍的記號,一個民族的LOGO。以最反潮流的方式應(yīng)對潮流,仿佛一根稻草,不是為拯救,只為搶注商標(biāo)。就如以色列人被擄歸回之后直到公元1世紀(jì)這400年間,在外邦人的殖民下,他們既沒了君王,也沒了先知,于是持守律法的宗派就日益興盛起來,嚴(yán)苛的戒律,成為對生命意義的一種臨摹。這和今天伊斯蘭世界的某種堅持頗為相似,和今天某些鼓吹儒學(xué)國教化或祭孔大典的人士也異曲同工。
當(dāng)年國王被趕跑,示威被鎮(zhèn)壓;革命之后,什葉派的戒律傳統(tǒng),成為20世紀(jì)末的一張波斯帝國的名片,斮澋臓敔斒俏挥谢适已y(tǒng)的王子,叔叔是流亡蘇聯(lián)的革命家。8歲時她就手持標(biāo)語在自家客廳游行,一二三四地去睡覺。這部電影動人,因為它以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見證伊朗30年歷史。它一得獎,伊朗電影機構(gòu)就宣稱它“沒有真實反映伊斯蘭革命偉大成就”。然而童言無忌,在少女瑪贊看來,所謂革命,就是舞不能照跳馬不能照跑;就是8歲到80歲的女人都穿得一模一樣,耐克球鞋成為西方腐朽文化的代表;就是半夜開舞會,被警察逼得跳樓身亡;就是老師帶頭撕掉課本講國王的頁碼,撒謊說現(xiàn)在沒有政治犯。但瑪贊站起來說,我叔叔被絞死了。有國王時有3000政治犯,沒有國王后變成了30萬,“您怎么能用謊言來欺騙我們呢?”
父母設(shè)法把瑪贊送去維也納讀書。影片的第二個動人,是以往那個在海報、電影、磁帶和日用品中的西方世界,結(jié)果也在瑪贊的流浪中動搖了。她夢想的世界她融入不了,也割舍不下。她的身份在伊朗和歐洲之間,像一只股票隨行就市。奧地利同學(xué)說,“生活本身就毫無意義。”難道和伊朗相反的,只有一種可能?來自伊斯蘭世界的瑪贊,平安夜真的與她無關(guān),她哭著打電話給母親,說我要回來,但你什么問題都不能問。
母親說,回來吧,我什么都不問。電影的黑白風(fēng)格,此時釋放了它強大的感染力。一個伊朗人,怎么可能重新成為一個人,卻仍然是伊朗人?在哪里成長不都這樣嗎?每個有信仰的人都面對破碎,和一個被更新的民族身份。北京一個穆斯林朋友說,他在書店,站著讀完了《我在伊朗長大》的漫畫,邊讀邊流淚。而在石門坎,連文字都是傳教士為他們創(chuàng)設(shè)的。彝族人說普通話,看新聞聯(lián)播,星期天去教堂,《色,戒》如何動人,又與他們何干?
第三個動人的,是法國與伊朗的對比。瑪贊第二次從伊朗落荒而逃,就一直住在法國。她喜歡法國可以隨便抽煙,可以隨便罷工。盡管常常沒有車坐,沒有電用,她也不想回去了。胸口散發(fā)茉莉花香的奶奶已經(jīng)去世,一位曾經(jīng)的準(zhǔn)王妃,一位真正的穆斯林,一個不需要槍口和道德警察的保守主義者。瑪贊第二次在街頭因沒戴面紗而被警察盤問,她胡亂指責(zé)旁邊一位男子,說受到性騷擾。她對奶奶說,我沒得選擇。慈祥的奶奶卻說,我只能看你是娼妓。你有選擇,任何情況下都有。
瑪贊在伊朗失去天空,在歐洲失去大地,在伊朗失去自由,在歐洲失去道德感。電影動人,不但在于她充滿了幽默和小女孩的自嘲感,也在于這一份漂泊的張力,她沒把喜歡呆著的法國當(dāng)作伊朗的未來,呆著只是呆著而已。法國的穆斯林已達人口的六分之一,族群認(rèn)同的混亂,日益成為它最嚴(yán)重的社會問題。我曾在那里見過許多官員。一旦問起禁止在公立學(xué)校表露信仰的《頭巾法》,他們態(tài)度都很生硬甚至反感,說這是保護政教分離,不是侵害信仰自由。一位國民議會的顧問還差點跟我吵起來。但法國政府惟一的宗教事務(wù)辦公室也告訴我,在2006年的民意調(diào)查中,承認(rèn)自己有種族歧視的法國人,已占到三分之一。
我沒見到瑪贊對《頭巾法》的評論?蛇@是什么世界啊,在那頭上學(xué)你不可以不戴頭巾,在這頭上學(xué)你不可以戴頭巾。地上的城,一座連著一座,你在這里成長,我在那里成長。只是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除非人有確信,不然過去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后來的人也不記念。
就如齊豫《九月的高跟鞋》:“脫下疲倦的高跟鞋,赤足踩上地球花園的小臺階,我的夢想不在巴黎、東京或紐約,我和我的孤獨,約在微涼的、微涼的九月!
寂寞是最流行的盾牌。但地上有不動產(chǎn),天上有永存的房屋。人若看自己是客旅,是寄居的,人還有回去的機會。瑪贊更美的家鄉(xiāng),的確不在伊朗,也不在巴黎。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日光 新事 日光之下無新事 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意思 日光之下無新事原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