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陳平原:《大學何為》自序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將近年所撰關于大學的文章結(jié)集成書,總該有個理由。比如,跟本人已刊諸書相比,是否有所推進?相對于學界同仁的著述,又有哪些特點?即便沒能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起碼也得在學術(shù)思路或?qū)懽鞑呗陨巷@示自家面目。記得小時候過年,最常見的對聯(lián)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可這不能成為爆竹聲中編排新書的充足理由。還是略為回顧各文的寫作經(jīng)過,也算是給自家著述添加若干略帶廣告性質(zhì)的注腳。

          作家查建英采訪時,曾追問我在2003年北大改革論爭中的立場:“那場爭論當中,人文學者是反對張維迎改革方案的主力,而社科學者,特別是經(jīng)濟學家們,則是支持的主力。我覺得你的態(tài)度在人文學者里比較少見,你始終保持一個溫和的調(diào)子來討論問題,你贊成的似乎是一種‘保守療法’,一種穩(wěn)健的逐步的改革!保▍⒁姳緯段业摹鞍耸甏薄芬晃模┻@是一個很敏銳的觀察。確實如此,我談北大改革四文,雖然也入各種集子(如沈顥主編《燕園變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
        博雅主編《北大激進變革》,華夏出版社,2003年9月;
        錢理群、高遠東編《中國大學的問題與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甘陽、李猛編《中國大學改革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但不是這場論爭的代表性論述。因為,針對性不強,基本上是自說自話;
        作為論辨文章讀,不過癮。

          為什么?并非不曉得報章文體傾向于“語不驚人死不休”,只因我更欣賞胡適創(chuàng)辦《獨立評論》時所說的,作為專家而在公共媒體上發(fā)言,要說負責任的話,既不屈從于權(quán)威,也不屈從于輿論。大學改革,別人說好說壞,都可以斬釘截鐵,我卻深知茲事體大,休想快刀斬亂麻,畢其功于一役。歷史證明,那樣做,不只不現(xiàn)實,而且效果不好。

          相對于論戰(zhàn)諸君,我之立論稍微不同,很大原因在于,我對百年中國大學(尤其是北大)有過若干研究。已經(jīng)刊行的《北大舊事》《老北大的故事》《北大精神及其他》《中國大學十講》等,不敢說有多精彩,但起碼讓我對中國大學的歷史與現(xiàn)狀有較多的了解。理解大學問題的復雜性,理解改革的代價,也理解各種冠冕堂皇的口號背后,很可能隱含著利益爭奪甚至各種卑污的權(quán)謀。因此,與其說我在參加論戰(zhàn),不如說我在延續(xù)已有的叩問與思考——叩問大學的歷史與現(xiàn)實,思考大學的理念與實踐。

          正如德里達說的,“大學存在于它企圖思考的世界之中”,要想承擔起歷史責任,組織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抵抗——“抵抗一切(政治、司法、經(jīng)濟等)(對大學)的重占企圖,抵抗一切其他形式的主權(quán)形態(tài)”(參見杜小真、張寧主編《德里達中國講演集》134頁),其實是十分艱難的。尤其在當代中國,談論大學改革,涉及理想與現(xiàn)實、中國與西方、制度與精神、個人與國家等,遠不只是制訂若干操作手冊那么簡單。

          在《大學三問》中,我特別強調(diào):“今天談論大學改革者,缺的不是‘國際視野’,而是對‘傳統(tǒng)中國’以及‘現(xiàn)代中國’的理解與尊重。”而在《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中,我又認定:“大學不像工廠或超市,不可能標準化,必須服一方水土,才能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百年北大,其迷人之處,正在于她不是‘辦’在中國,而是‘長’在中國——跟多災多難而又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一起走過來,流血流淚,走彎路,吃苦頭,當然也有揚眉吐氣的時刻。你可以批評她的學術(shù)成就有限,但其深深介入歷史進程,這一點不應該被嘲笑。如果有一天,我們把北大改造成為在西方學界廣受好評、擁有若干諾貝爾獎獲得者,但與當代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進程無關,那絕對不值得慶賀!比绱藦娬{(diào)大學植根于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情境,無法簡單復制,故全書以《大學之道》起興,而不以關于北大改革諸文開篇。在我看來,后者只是波瀾壯闊的中國大學改革的一個小小的插曲,好戲——或者爛戲——還在后頭呢。

          “中國經(jīng)驗”,尤其是百年中國大學史,是我理解“大學之道”的關鍵。我當然明白,今日中國的大學制度,主要是“旁采泰西”而不是“上法三代”的結(jié)果。因此,在思考及論述中,除了孔夫子以降的歷史經(jīng)驗,更倚重西賢有關論述。比如,關注“大學的理想”(參見約翰·亨利·紐曼著、徐輝等譯《大學的理想》,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也探究“大學的功用”(參見Clark Kerr著、陳學飛等譯《大學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思考“學術(shù)責任”(參見唐納德·肯尼迪著、閻鳳橋等譯《學術(shù)責任》,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
        也努力“走出象牙塔”(參見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譯《走出象牙塔——現(xiàn)代大學的社會責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進入“美國校園文化”(參見亨利·羅索夫斯基著、謝宗仙等譯《美國校園文化——學生·教授·管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也面向“21世紀的大學”(參見詹姆斯·杜德斯達著、劉彤等譯《21世紀的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教育學家的著述固然精采,以下三段關于大學的評說,同樣或者更讓我感動:

          大學是研究和傳授科學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長的世界,是個體之間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學術(shù)勃發(fā)的世界。每一任務借助參與其他任務,而變得更有意義和更加清晰。(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什么是教育》150頁,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1)

          為了實現(xiàn)人的潛能,為了克服我們政體不易于理解各種重要政體形式的傾向,大學必須站出來幫助孤立無援的理性。大學是容納探索和思想開放的地方,它鼓勵人們不是功利性地而是為了理性而利用理性,它提供一種氣氛使哲學懷疑不至被道德風尚和占上風的勢力嚇倒,它保存?zhèn)ゴ蟮男袨、偉大的人物和偉大的思想,以使對潮流的挑?zhàn)和置疑能夠得到滋養(yǎng)。(布魯姆著、繆青等譯《走向封閉的美國精神》26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大學,與所有類型的研究機構(gòu)不同,它原則上(當然實際上不完全)是真理、人的本質(zhì)、人類、人的形態(tài)的歷史等等問題應該獨立、無條件被提出的地方,即應該無條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見的地方。(杜小真、張寧主編《德里達中國講演集》61頁,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 1883-1969)、布魯姆(Allan Bloom,1930-1992)和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這三位大學者,政治立場以及學術(shù)面貌迥異,或存在主義、或保守主義、或解構(gòu)主義;
        但作為哲學家或政治學家,他們都聚焦大學在急遽變化著的當代世界中的地位與作用,都將人文學作為大學的核心,關注其跌宕起伏的命運,這是我所感興趣的;蛟S,正因為他們不是教育專家,不太考慮技術(shù)層面的教育組織、教育管理、教育經(jīng)濟等,而集中精力在文化、精神、價值層面上思考大學問題,這樣一來,反而能在“教育名著”視野之外,開辟廣闊的思考及論述空間。而這也正是我切入“大學”的角度——在我看來,中國的大學改革,需要教育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以及一切對教育感興趣的讀書人的共同參與。

          談論中國大學,可以是專業(yè)論文,也可以是專題演講,還可以是隨筆、短論、答問等。不完全是為本書之體例駁雜辯解,假如希望兼及歷史與現(xiàn)實,確實不一定非高頭講章不可。或長槍,或短棒,或匕首,或彈弓,只要有效,不妨十八般武藝一起上。我之不薄“演講”,是因為特別看重公眾對于“大學”這一社會組織及文化傳統(tǒng)的自我反省能力。書中好些章節(jié),是作者應邀在北大、清華、華師大、首都師大等為大學生、研究生所做的演講稿!段覀冃枰裁礃拥拇髮W》的前四節(jié)是在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大學精神、大學理念與校園文化”研討會(成都)上的專題演講,后兩節(jié)則是在陜西電視臺“開壇”節(jié)目中與各民辦大學校長的對話!洞髮W之道——書院與二十世紀中國教育》以及《文學史視野中的“大學敘事”》雖是專業(yè)論文,卻也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組織的學術(shù)研討會上宣讀,并獲廣泛好評。至于在鳳凰衛(wèi)視“世紀大講堂”上所做的專題演講“中國大學百年”(文稿刊《中國大學教學》2005年10期),因主要觀點已見《中國大學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中的同名論文,這次不再收錄。

          一般說來,“演講”以及“答問”,遠不如“論文”專深,好處是體現(xiàn)一時代的文化氛圍。假如你的擬想讀者不是教育專家,而是關注中國大學命運的讀書人,那么,采用這種現(xiàn)場感很強的“對話”姿態(tài)(包括保留聽眾的提問),未嘗不是“討巧”。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教育類型、一種論述策略、一種影響極為深遠的獨特文體,“對話”是人類探索真理以及認識自我的有效途徑。不滿足于傳遞或接受專業(yè)知識,更希望學習思考,追求真理,參悟人生,那么,永無止境的“叩問”與“對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這么說,類似胡適《<嘗試集>再版自序》所自嘲的“戲臺里喝彩”。其實,將論文與隨感、演講與答問、歷史與現(xiàn)實、宏大敘事與私人記憶等摻和在一起,造成一種明顯的“對話”狀態(tài),在我,不是有意為之,而是歪打正著。本書之“未完善”,正好對應著中國大學改革的“進行時”——正因為中國大學仍“在路上”,既非十全十美,也不是朽木不可雕,這才值得你我去追蹤,去思考,去參與。

          在這個意義上,本書的“學術(shù)思路”比“著述文體”更值得重視,那就是:從歷史記憶、文化闡釋、精神構(gòu)建以及社會實踐等層面,思考“大學”作為人類社會極為重要的組織形式,是什么、有什么、還能做些什么。

          

          丙戌正月初六,是日陽光普照,最低氣溫零下十度,濃郁的水仙花香中,編定全書并撰序。

        相關熱詞搜索:自序 何為 大學 陳平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