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 要:被人需要、能為他人付出是一種幸福,一種油然而生的滿足感。對于小學生也一樣,當他被人需要時,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領悟到自己幼小的生命也很重要、很偉大,并產(chǎn)生強烈的責任感。我長期在低年級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請孩子們幫忙時,他們會特別欣喜。讓孩子感覺“被需要”,比我們要求孩子做什么更重要,更能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和動力。
關鍵詞:被需要 價值 責任 更努力
“被需要”是一種來自他人對自己的需要并折射到自我心理上的驅(qū)動力,能使人產(chǎn)生幫助他人、探索世界的行為。被人需要、能為他人付出是一種幸福,一種油然而生的滿足感。對于小學生也一樣,當他被人需要時,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領悟到自己幼小的生命也很重要、很偉大,并產(chǎn)生強烈的責任感。
一、被需要,有利于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
在課堂上,老師們經(jīng)常會說到:請你來幫某某解決這個問題,好嗎?此時,孩子們的積極性會特別高。是的,這就是“被需要”。記得為鞏固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我把練習設計成“送小兔回家”,特意讓一只叫85的小兔沒有對應的算式,我說:這小兔回不了家,多可憐啊,現(xiàn)在有一個辦法,你們說出得數(shù)是85的算式,說得越多,王老師的能量就越大,就會給小兔變出一個家來。孩子們一下子進入角色,幾十雙小手高高舉起,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躍躍欲試,一道道算式從孩子們的嘴里蹦出。我脫口而出——“變!”下課后,孩子們都圍過來跟我說,為了讓小兔有一個家,拼命想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算式,還真的幫小兔變出了家,好開心。有一小才女還不忘記總結(jié)一句:“愛心,讓我們更細心。”被需要是一種幸福,我長期在低年級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請孩子們幫忙時,他們會特別欣喜,會更努力地去做好這件事。是啊,低年級孩子能力小,幫助別人的機會相對會少,當被需要時尤其高興。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常會有意識地給孩子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比如:“星期天,陽光明媚,小朋友們準備去郊游,可是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帽子了,你能幫他們算一算、找一找嗎?計算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哦,算錯了帽子會被風吹跑的!”“加油哦,算對了小雞就可以從蛋殼里鉆出來啦!薄凹毿狞c,不要讓小馬掉河里了哦!薄
二、被需要,有利于行為習慣的轉(zhuǎn)變
一個人如果長期不被需要,就會感到孤單、失落,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沒有意義,各種負面情緒就會產(chǎn)生。因為有時候人必須通過滿足別人的需要來認識自我意義、實現(xiàn)自我價值,感覺到自己被人需要,并且努力去實現(xiàn)這種需要,這就是責任感。記得有一個孩子,從上學開始就沒有學習熱情,不愛寫作業(yè),越到高年級越是叛逆。跟同學相處經(jīng)常渾身帶刺、打架鬧事時有發(fā)生,上課時無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老師,只求他不惹事就萬事大吉,睡覺、打盹就是最好狀態(tài)了。家長更是沒任何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吃。一次期末考試,不知跟父母發(fā)生了什么事,他一到學校就揚言:從沒見過誰科科“0”分的,今天我來試試,還真就除了姓名科科一個字都不寫。五年級時我去這個班代課,或許是對新老師的好奇,上課居然沒睡覺也沒惹事,偶爾還會看我兩眼,兩天平靜地過去了,第三天早上,大家都去做操了,我留在教室里改作業(yè),沒墨水了,我抬頭看到教室里還有他,就說:孩子,能借支紅筆給我嗎?他愣了一下,很快給了我紅筆。一會他又走上了講臺,把作業(yè)本輕輕地放到我面前。我震驚了,其實這兩天他都有寫作業(yè)。感謝筆沒有墨水,因為“被需要”,打開了他封凍的心靈,疏通了師生溝通的渠道。從此,我有各種需要都找他,慢慢地他有了強烈的“被需要”感,逐漸充滿自信,樂觀開朗了!氨恍枰备袑τ诤⒆拥某砷L,尤其是防止懶惰情緒至關重要!
三、被需要,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產(chǎn)生
對每個人來說,“需要”和“被需要”是一雙有力的翅膀,前進的力量,這兩種力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與孩子相處的時日里,我在關心、愛護、幫助他們的同時,也會經(jīng)常讓孩子感覺到我需要他們,讓他們幫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先是我請他們幫我送作業(yè)、拿東西,打掃衛(wèi)生等等,每次我都會說:謝謝!有你真好。慢慢地,下課后孩子們會主動幫我捶捶背、揉揉肩……被孩子關心照顧的感覺真的很美妙!其實,教育中,我們真的很“需要”孩子,讓孩子感受自己“被需要”的自豪感,師生關系自然無比融洽,親其師而信其道,各種良性循環(huán)也自然形成。
“祖國需要我”、“事業(yè)需要我”、“家里需要我”、“孩子們需要我”……這些表述都在于解釋自己肩負的責任以及自己具有的價值,這就是“被需要”!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要學會“使用”孩子,學會“需要”他們,把滿足別人需要的機會給了他們。而當孩子“鞍前馬后”地完成了你的“需要”時,不要忘記鼓勵一聲:謝謝!有你真好!有你就是不一樣!讓孩子感覺“被需要”,比我們要求孩子做什么更重要,更能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和動力。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