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西津:哈佛:100%供需0%設獎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漫步哈佛校區(qū),始建于1677年、重建于1766年、如今作為教室和講座廳的哈佛堂,近300年的馬薩諸塞學堂,200多年歷史的新生宿舍霍里斯和斯托頓,上百年的用“哈佛磚”建筑的約翰斯通門,工業(yè)革命時期帕默天文臺的館所,泰坦尼克號遇難者遺贈的威德納主圖書館,還有古老的教堂、紀念牌,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名字,記述著一段曾經(jīng)的故事。
散步時我又看到哈佛的一組數(shù)據(jù):哈佛學院建校時殖民政府年撥款400英鎊,加上哈佛的捐贈,到獨立戰(zhàn)爭時學院基金連同地產(chǎn)租金不足1700英鎊;
獨立戰(zhàn)爭結束之后10年,哈佛大學的基金超過18.2萬美元;
至1800年達24.2萬美元;
1909年達2000萬美元;
1971年已超過10億美元;
今年哈佛管理公司管理的捐贈基金則在349億美元左右;
哈佛的校友捐款率達48%。
“有界多口,外比內(nèi)廣”,是哈佛校園的特點,也適合哈佛的教育理念。哈佛是一個私立大學,也是一個非營利機構,它的學費非常高,但同時有一套發(fā)達的學費減免和經(jīng)濟資助制度。哈佛對學生的公開資助計劃聲稱:100%滿足必要資助需求,消除所有合格學生及其家庭的經(jīng)濟障礙。2004年,哈佛宣布家庭收入低于4萬美元的學生一概免收學費;
2006年這一標準提高到6萬美元,并準備提高到8萬美元。在此基礎上,2007年哈佛開始加強對中到中上收入家庭的資助,標準是收入在6萬美元至18萬美元之間的學生學費負擔不超過家庭收入的10%。這就是哈佛學費對家庭經(jīng)濟負擔的“0~10%”標準。年收入18萬以上的家庭,如有特殊情況,特別是供多個孩子讀書,也有可能獲得部分助學金。略須說明的是,2007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線50223美元,18萬美元標準屬于7%的高收入階層。目前,約一半學生獲得因需而獲的助學金,大約70%的哈佛學生獲得學校資助,總額接近1億美元。2004年全年,學校10%的經(jīng)費用于助學金或學生資助,共2.63億美元。
除學費減免和助學金作為主要途徑以外,學校還提供工作機會。有專門的學生工作辦公室(不是做學生工作的辦公室,而是為學生提供工作機會的辦公室)和咨詢導師幫助學生尋找適宜的工作,補貼學費。學校保證提供與學期相符的工作機會,而且大多對其學習生涯有所助益,比如家教、研究助理、幫實驗室、圖書館、校園、辦公室或者老師工作等,學校導游也是其中一種。
第三種經(jīng)濟幫助途徑是在校期間的無息貸款。不過,貸款被歸為“自助”資金部分,各學校競相宣布努力減少貸款比例的目標。普林斯頓在2001年成為了全美第一所“無貸款”學校,哈佛也正努力實現(xiàn)不需要貸款。學校工作的這些“成績”和聲明對我聽起來頗有意思,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助學貸款屬于“國家資助”,提供貸款是重要的工作成績。比如我們的教育部2008年9月10下發(fā)的《認真做好2008年高校新生資助有關工作通知》明確指出:國家助學貸款“仍然是主要的資助措施之一”,“是維護黨和政府形象、維護廣大學生和家長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xiàn);
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保證我國高等教育持續(xù)、協(xié)調、健康發(fā)展,維護高校乃至社會穩(wěn)定大局的重要措施”,目前“各高校要主動與經(jīng)辦銀行密切配合,切實做好國家助學貸款的申請和發(fā)放工作,確保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應貸盡貸”。
我覺得以上兩種思路里至少有三點不同:第一,貸款屬于“國家資助”還是“學生自助”?美國的大學認為,貸款實際是學生預支自己未來的資金,所以它屬于“自助”部分。第二,貸款是教育機制的目標還是其消除的目標?對于美國的大學,既然貸款屬于“學生自助”部分,教育有責任減少學生未來的經(jīng)濟負擔,所以各大學以消除貸款作為自己工作值得自豪的成績。第三,作為一種目標,是通過“不許”還是“不需”來達成?我們常?吹秸邥扇 安辉S”、“嚴禁”、“務必”等強調再強調的方法來落實目標,而對于美國有助學貸款的學校而言,“零貸款”的目標卻不是“減少”、“不再發(fā)放”的結果,而被表述為“新助學計劃成功減少了貸款需求”,也就是說,在他們的思路里,一種不滿意的現(xiàn)象也是理性的選擇,所以既不是因為它存在就肯定它好,也不是改變?nèi)说睦硇苑裾J它存在,而是通過發(fā)展條件使它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在2005~2006學年,學費、租房、食宿、保險及其他個人開支,一年約需44350美元,一個國外學生的中等助學計劃,大致有26500美元助學金、2000美元工作收入與1650美元貸款。哈佛不斷發(fā)展的趨勢是助學金覆蓋面與額度的大幅度增加,而貸款逐漸消除。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哈佛不設獎學金。它堅持“經(jīng)濟狀況盲取”和“入學后因需而定的經(jīng)濟資助”兩條原則,從而認為:錄取的學生都具有卓越的優(yōu)異性,在這樣情況下,以評優(yōu)為基礎的獎學金將有失公平。不過,哈佛學生常能獲得外界各種獎項,據(jù)校長介紹,去年他們共計獲得一千萬美元的各種獎勵金,加強了他們自己在校的資金支持!爸璨华剝(yōu)”,倒令人想起中國教育古訓:“有教無類。”
現(xiàn)任校長佛斯特在今年的畢業(yè)典禮上說:“我們必須謹記,不最廣泛地把人才吸收進來,就不再是一個優(yōu)秀的大學。高等教育在一個自由民主社會必須扮演‘機會發(fā)動機’的角色,美國高等教育的特質在于將廣泛可及和識別卓越智慧結合起來!薄斑@是為什么哈佛過去的五年都在大力改進學費和資助制度的原因,它要真正讓來自經(jīng)濟收入光譜不同層次家庭的孩子都上得起,同樣重要的是,哈佛教育應被理解為對任何有才華學生的現(xiàn)實的可能性,不論他的經(jīng)濟條件!
在消除經(jīng)濟障礙、開放教育機會方面,普林斯頓、耶魯、斯坦福、芝加哥等很多學校都有類似計劃,有些比哈佛做得更早、更完善。這種機制與事業(yè)性教育機構又不同,它是學費和資助分明的——高昂學費,是教育產(chǎn)品的價值;
大量資助,是公平教育機會的理念。前者是市場自由的規(guī)律,后者是保障自由延續(xù)的制度。對于從計劃事業(yè)轉向市場經(jīng)濟的體系而言,用“可分性”與“排他性”來管理教育有偏頗。教育的“公共”價值,除了經(jīng)濟學家的計算,還含有一種人類的理念:人,生而平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