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淺談消息來源 消息來源可靠嗎

        發(fā)布時間:2020-02-25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新聞寫作歷來都十分重視交代和說明消息來源,因為新聞無來源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為無根無據(jù)的東西。本文分析了消息來源的種類、表達形式、寫法,以及在報道消息源時所易引起的名譽權糾紛。并提出,記者包括其他個人,在運用被動新聞源提供的事實材料時,特別要謹慎,以免因自己的主觀隨意性而損害新聞源和誤導受眾。
          【關鍵詞】新聞寫作 消息來源
          
          消息來源,也稱新聞源或信息源,是一則新聞中所涉及的事實和觀點材料的出處,它表明事實、觀點和背景材料從何而來,由誰提供。中國新聞學先驅(qū)徐寶璜在他的《新聞學》一書中將新聞來源定義為:“新聞于何處求之?求之之處,曰新聞之來源”。2008年7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聞學關鍵概念》(富蘭克林等著)中認為,新聞來源“是指向新聞工作者提供有可能制作成新聞報道或特稿的思想和大致信息的人物、地點以及組織!
          新聞寫作歷來都十分重視交代和說明消息來源,因為新聞無來源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為無根無據(jù)的東西。尤其是報道一些影響廣泛的突發(fā)事件、重要事件揭秘、原因分析、評價事實、預示前景、認知改變等等,交代和說明新聞來源成為新聞報道的關鍵節(jié)點,對于增強新聞的可信性,說服力和客觀性大有好處。
          一、消息來源的種類
          1、來自與采訪對象的談話,或記者本人的直接觀察、親身體驗。
          2、來自新聞發(fā)布會、記者招待會或其他某些會議發(fā)言和記錄、檔案資料、宣傳品、來信來訪、論文、著作。
          3、來自通訊員、新聞線人提供的線索、素材或文稿。
          4、來自各國通訊社、各地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
          5、網(wǎng)上信息與言論。
          據(jù)調(diào)查,15年前70%的新聞從業(yè)人員以消費者身份上網(wǎng)瀏覽信息,僅有15%的人從BBS、USENET中搜索新聞線索,如今約95%的人每天一上班即打開電腦從百度、雅虎、谷歌、QQ、MSN、個人博客、微博尋找新信息,并以參與者身份,頻繁進出論壇與博客,以求從中獲得新聞線索。網(wǎng)上信息言論出自各種個體的興趣與需求,或傳言或爆料,或記事或投訴,或共享或發(fā)泄,海量信息和言論中不乏寶貴的珍珠。大體上分事實信息類和觀點話題兩大類。一旦形成熱點或氣候,傳統(tǒng)媒介立即會跟進。求證之、引導之、批評之、助推之。這一切,往往成為傳統(tǒng)媒體難得的報道題材,及時反映到版面和節(jié)目中來。有些特別重要的信息,往往來自擔負特定職責的機構內(nèi)部的“線人”。有些媒體和記者甚至不惜工本培育和尋找這樣重要的新聞來源。
          二、消息來源的表達形式
          本報訊實際上不能標志新聞的來源,但有時為了對真正的新聞來源保密(出于各種原因),“本報訊”也可以含糊其辭地代表新聞來源。除“本報訊”之外,通常使用的新聞來源有:
          1、發(fā)報式:寫出媒介及發(fā)出消息的記者姓名、時間、地點。
          報紙――本報記者(通訊員)xxx何地何時訊
          廣播――本報記者(通訊員)xxx從何地報道
          通訊社――新華社記者xxx何地何日電
          有利于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記者的責任感、并暗示消息的時效性(不僅是x日,有時標明凌晨、午夜x時x分)
          發(fā)報式由四個成分構成:媒介、采集者、時間、地點。這種格式寫法用語可靈活:如可用“本報記者何人何時從北京來電”。
          2、透露式:除標明記者和時間外,著重標明消息來源(提供者)亦即新聞內(nèi)容非記者直接現(xiàn)場采訪,而使用第二手材料,如來自權威部門、突出權威人士、知情者、檔案文書、文件記錄等等,使新聞線索更具體明確。
          消息來源要取得提供者的同意才可用,并在報道中注明。如果不便,可采用籠統(tǒng)的或虛擬的手法,“本報從有關部門獲悉”、“據(jù)權威人士介紹”、“許多讀者來信反映……”。但這種寫法不能太多,媒體上大量使用這種含糊的消息來源,常常有忽悠受眾之嫌。
          透露式消息來源的寫法,能大大提高新聞的說服力、可信度,增加其“客觀報道”的色彩,作者退居第三者寫報道,如有錯誤,可減輕責任。第一責任人是提供消息來源者,第二責任人才是媒體和記者。如果消息提供者是權威人士、負責主管的機構和部門,那媒體和記者基本上可不負責任。如出土文物,權威的研究機構說是X千年;產(chǎn)品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說不合格;案件性質(zhì),公安部門說是民事糾紛……記者引用了消息來源,一旦發(fā)生錯誤,社會基本上不會怪罪于媒體和記者。
          寫新聞要盡可能找到權威的消息來源。現(xiàn)在有不少新聞,特別是娛樂新聞,往往是拋出一個疑似的信息,帶問號的信息,然后去找一些不權威的新聞來源,故意兜圈子,擺迷魂陣。如說X明星結婚了,懷孕了,談戀愛了,或分手了,離婚了等等。然后記者找什么經(jīng)紀人、好朋友、同事、親屬等等,說一些似有若無的內(nèi)容,寫到最后仍是一頭霧水,沒有消除信息的不確定性。在一些娛樂新聞中,媒體往往用“字母”加“特征”來表達某明星的負面新聞,似有若無,隱喻影射,誘發(fā)猜測,引起爭議,從不交待消息的明確來源,也無記者的調(diào)查求證。這樣既能吸引受眾眼球,又不過分得罪明星,記者也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這種報道有時是明星或明星的經(jīng)紀人在進行事件營銷,自我炒作,拋出莫須有信息的是他們,出來否定辟謠的也是他們,媒體和記者被他們利用、愚弄,又幫助他們?nèi)ビ夼嗟拇蟊姟_@樣一時可以得逞,但歸根到底是要戳穿真相,對媒體和明星都會自毀形象,喪失公信度。所以,報道新聞一定要把好消息來源這一關。還有許多新聞不注意尋找并在報道中交代和說明具體可靠和權威的消息來源,而采用“網(wǎng)友曝”的形式,捕風捉影,照搬到傳統(tǒng)媒體上炒作一番,稱之為“網(wǎng)友曝”新聞。這樣的新聞似同兒戲,愚弄大眾罷了。新聞界應嚴肅批評這種玩世不恭、游戲人生的惡劣作風,維護媒體和新聞的公信力。
          中外新聞界都有消息來源保密的原則。凡不愿透露消息來源的記者應嚴守承諾,不能在報道時隨意透露。有三個不足取:言而無信不足取,出爾反爾不足取,陽奉陰違不足取。即使在法庭訴訟中寧可被罰款、拘禁,也不違背諾言。當記者的作證(透露消息來源)有悖于職業(yè)道德準則,并可能導致新聞源枯竭的情況下,法律一般都認可記者不予作證或拒絕提供有關材料。
          3、援引式:直接轉(zhuǎn)載轉(zhuǎn)播其他媒介的消息,在消息開頭部分注明消息的原發(fā)單位。摘要的(即經(jīng)過刪節(jié)的)應加“據(jù)”字,如: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據(jù)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不得加上“本報訊”“本臺消息”字樣,以尊重被援引媒介的報道權。
          “本報訊,據(jù)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或據(jù)外電報道)”,這種寫法不對。自相矛盾,侵害別人的報道權。否則,報刊文摘每篇新聞均可加“本報訊”,那就不是文摘了。綜合多家媒體的消息冠以“本報綜合消息”是可以的。
          記者要善于捕捉和運用多元性的消息來源,以追求新聞報道的真實、準確、公正、全面!缎侣動浾摺冯s志2011年第8期刊登的《全球化新聞專業(yè)主義操作原則》一文指出:“由于消息來源的使用會直接影響到新聞報道的平衡、公正和可信度,我們對CNN和半島(電視臺)的消息來源進行了比較細致的分析,發(fā)現(xiàn)CNN和半島在報道中使用的消息來源都呈現(xiàn)出明顯的多元性,通常每一則報道都會使用多個不同的消息來源,平均每一則新聞報道使用的消息來源不少于3個。CNN和半島對消息來源的處理都十分小心,其中大部分都是署名消息來源,甚至一個目擊的老農(nóng)民,也留下他長長的名字。若是無從驗證消息來源的信息,或是使用了匿名消息來源,在報道中均會專門說明。多元的消息來源能夠有效地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一個事件的方方面面,以期力求維系報道的公正和平衡!碑斀駮r代,經(jīng)濟全球化必然帶來媒介全球化。在世界已變成“地球村”的情況下,新聞報道對消息來源的要求無疑更嚴格了。記者應適應這種時代要求。
          我國傳統(tǒng)媒體在以國外媒體的新聞報道、文章、資料、圖片作消息來源時,一定要注意核實,注意其傾向性、導向性、不可不分青紅皂白、拿來就用,以免成為西方媒體的傳聲筒和義務宣傳員。
          近幾年新聞學術界把新聞源分為:
          1、主動新聞源(積極新聞源),即積極主動地以發(fā)表為目的向新聞單位或作者提供事實材料的人。
          2、被動新聞源(消極新聞源),是指接受采訪時,被動地甚至不自覺地向新聞單位或作者提供某些關鍵性的或受眾感興趣的事實材料的人。
          新聞源如果引起名譽權糾紛,要區(qū)分兩種情況:
          a、凡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博客、微博上發(fā)布信息,造成轉(zhuǎn)發(fā)、轉(zhuǎn)帖、轉(zhuǎn)載,影響較大,致使他人名譽受損,應負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b、因被動接受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jīng)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媒介(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新媒體)擅自發(fā)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fā)表或傳播前經(jīng)提供者審閱同意或者未提出異議即可認定表示默許,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一般應認定為負有侵害名譽權責任。
          記者包括其他個人在運用被動新聞源提供的事實材料時,特別要謹慎,以免因自己的主觀隨意性而損害新聞源和誤導受眾。
          多年前,一家權威的新聞專業(yè)類報紙理論版發(fā)表《消息來源是“外部標志”嗎?》,后來有人在該報發(fā)《消息來源不是“必要構件”》與前文商榷。這之前,一家權威刊物登載文章批評天津一位新華社記者寫的稿件沒有寫明消息來源,引起那位記者的反批評,說:消息要寫明消息來源,這是哪一本新聞教科書說的?這說明業(yè)界認識的模糊。筆者認為,如果有些采訪寫作教材還沒有寫到消息寫作一般都要交代和說明消息來源,那就趕快修訂,把這一點寫上去!
          
          (作者單位:安徽電視臺社教海外中心)
          責編:周蕾

        相關熱詞搜索:淺談 來源 消息 淺談消息來源 消息來源 新聞消息來源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