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博評級只標注真品 《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編者釋解
發(fā)布時間:2020-03-07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從朱熹語錄、文集中選文分類輯錄其論道論政言論,是一部重要典籍。關于該書編者,古今著錄分歧較大,或為南宋滕珙,或為南宋馬括等。從該書宋版中的兩篇序言和馬括生平等方面分析,該書編者應為馬括!吨袊偶票緯俊贰覉D書館及近年來的中華再造善本目錄等將該書編者著錄為宋滕珙,當為錯誤,應予改正。
[關鍵詞]經(jīng)濟文衡 編者馬括滕珙
[分類號]G239.29
《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下文簡稱《文衡》)從朱熹語錄、文集中選文分類編次,凡72卷。此書對研究朱子之學、南宋理學、宋代評點等有重要價值,是中華再造善本工程的選目之書。筆者在使用中華再造善本《文衡》(下文簡稱“再造本”)時,發(fā)現(xiàn)其將該書編者署名為宋滕珙,而影制原書中有黃?序和馬括序,兩序皆明確表明該書編者為宋代馬括,全書無一字提到滕珙。再造本的編者署名和原書之序所表明的編者明顯相異。筆者產(chǎn)生疑惑,普查其他文獻中有關此書編者署名,發(fā)現(xiàn)甚為分歧,故對此進行考辨。
1 不同文獻著錄《文衡》編者多有分歧
1.1 不著編者
一些著作提到《文衡》時不著編者。如元代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卷2、《文淵閣書目》卷1、《萬壽盛典初集》卷58《朱子經(jīng)濟文衡》條下均不署編者。日本大庭修著《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只記“文公十三世孫朱崇修訂梓行之書”,也未指明編者。《四庫全書》中此書前的提要首句說“原本不著編輯人名氏”,可見四庫館臣所見原書也未著輯者姓名。
1.2 宋滕珙 筆者所見文獻大多數(shù)著錄為此。如《續(xù)通志》卷160著錄《文淵閣著錄》:“《分類標注朱子經(jīng)濟文衡》75卷,宋滕珙編。”《續(xù)文獻通考》卷173、《宋元學案補遺》卷69均著錄為滕珙。四庫館臣亦傾向于滕珙所編!吨袊偶票緯(集部?上)》著錄了7種版本,也說是“宋滕珙輯”。
1.3 宋馬括
少數(shù)著錄為此。如《天祿琳瑯書目》卷六、《千頃堂書目》卷11。清華大學圖書館亦如此著錄!端膸烊珪偰刻嵋a正》引邵懿辰《半巖廬日記》云:“此書宋人馬季機所編,取朱子文集分類纂輯,前有淳佑口年黃晷序。四庫書目稱朱子門人滕珙所編,與黃序不合。未知何據(jù)?”胡玉縉案:“《提要》蓋誤據(jù)楊刻本程恂序耳!
1.4 未定作者
此種著錄亦較多。著錄者對《文衡》編者存有疑惑,不能確定究竟為誰。如《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九著錄:“《經(jīng)濟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續(xù)集二十二卷。舊本題宋滕珙編,或又題明馬季機編,未之詳也!蓖踔孛瘛吨袊偶票咎嵋分浥c之相近:“《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殘。存后集八卷續(xù)集十二卷。二冊(《四庫總目》卷七十二)(北圖)元刻本[十三行二十三字(15.7×9.7)]舊本或題滕珙編,或題馬季機編。凡存后集卷十至十七,續(xù)集卷十一至二十二!
1.5 宋滕?和滕珙
只有《江南通志》一書著錄為此,其卷190云:“《朱子經(jīng)濟文衡》,朱門滕?及弟珙同編!
1.6 元馬括
《中國古代的學校、書院及其刻書研究》著錄:“梅溪書院(古邢張氏)泰定元年,(元)馬括《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前、后集50卷,續(xù)集22卷!
鑒于對《文衡》輯者眾說不一的情形,筆者細致考究。上述第6種著錄卷數(shù)、刊刻時間與再造本相同,但編者著錄為元馬括,“元”字當為誤著,因再造本中黃異之序、馬括自序(見下文所引)皆證明馬括為南宋之人。第五種著錄為滕磷和滕珙,唯有清代于成龍、王新命等編《江南通志》(康熙二十三年刊)如此著錄,且未說明所據(jù)文獻出處,查真德秀為滕磷所作墓志銘中亦無記載,故此說不可信。其余幾種分歧焦點集中于滕珙、馬括兩人。
2 《文衡》編者當為馬括
《文衡》編者究竟是滕珙還是馬括?筆者經(jīng)過分析考證,認為其編者當為馬括,理由如下:
2.1 再造本所存收的宋人黃羿序已明確表明馬括為此書輯者
此序四庫全書本未收。黃?之序云:
文章天下之公器也,況文公先生之文析經(jīng)之微,探道之賾,皆鑿鑿精實語,海內士子孰不誦之?其間以意次葺而資場屋之用者不知其幾家矣。季機馬兄所編《經(jīng)濟文衡》乃其一也。其用工也深,故采擇精;其歷年也久,故條目備。簡而不遺,詳而不冗。學者得之,豈不為發(fā)策決科之第一義乎?余昔嘗語季機宜刊行之,季機靳不從。近書來告我日:《文衡》今為公器矣,子盍序之?余日:文公之文,余何敢序?此書必傳之,亦何待序?序與不序,皆不足為《文衡》之輕重。惟次輯有法,所謂同中之異,視它集尤粹焉,而或者未之知也,此不可以不序。然季機方將取書中精切之語類而編之,以為后集云。淳?辛亥中秋后學黃?序。
由此序可知,馬季機為《文衡》的編者;由馬括自序(見下文所引)知,季機為馬氏之字。黃異此序中還說明馬氏刊刻《文衡》前集后,“方將取書中精切之語類而編之以為后集”。據(jù)黃?序意,當時此書尚只有前集,但馬括已計劃編后集。由于黃?作序時間為淳?辛亥(1251)中秋,則此書前集當輯于此時。再造本錄存木記“時景定甲子春刊于梅溪書院”,說明此版刻于景定甲子(1264),黃序當為可信材料。
2.2 再造本所收馬括自序更表明此書輯者為馬括
此序也是四庫全書本所未收者。馬括自序云:
括自兒時侍古洲伯父與環(huán)溪吾翁,授以文公先生之書。迨弱冠始知用力于此。嘗采其上孝廟、光皇、寧考三朝要語,日封事、日奏?、日奏狀、日?子、日經(jīng)筵大學講義,類而編之,附以年月,加之標注。間一二士友得之,用是策熏場屋者有矣。好事者因題其端日“經(jīng)濟文衡”。歲在辛亥,寓館于崇川之上,遂刻諸梓。余表玉林黃君叔嚦又為之序。余竊謂讀文公之書推之以用天下國家者,吾黨之志也;刊文公之書以為四方學者用者,非所獲已也。雖然,先生之惠后學宏矣,詎可徇其名而沒其實哉!是歲九月朔后學馬括敬書。
序中馬括詳說其選編、標注、刊刻《文衡》始末。馬括最初自己并未給選集取名,“好事者”題書名為“經(jīng)濟文衡”,辛亥(1251)于崇川刊刻。又由此序知,馬括伯父號古洲,父親號環(huán)溪。其父輩重視家庭教育,重視朱熹之學,選取朱熹之書教育馬括。馬括與黃舁兩人為表兄弟。馬括自序時間也署淳?辛亥(1251),則此書輯刻前集時間必為此時。
綜合黃序和馬序及其他文獻資料可知,馬括當為《文衡》的編者,其前集成書于淳?辛亥(1251),書名為“經(jīng)濟文衡”。再造本為前集、后集、續(xù)集均有,刻于景定甲子(1264),此時距黃、馬作序的初刻年(1251)已有14年之久,當是馬括繼前集之后又編好后集、續(xù)集,由梅溪書院將它們與前集一并刻之,并更名為《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
2.3 后世文獻如《千頃堂書目》、《天祿琳瑯書目》等記載也證明馬括當為《文衡》編者
如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11著錄:
馬季機《經(jīng)濟文衡》前集,又后集,又續(xù)集,(缺)卷,皆輯朱子文字及問答要語。楊一清序。正德四年刊。
從序中可見黃氏著錄的《文衡》為明正德四年刊本,編者亦為馬括。此為又一佐證。
《天祿琳瑯書目》卷六著錄兩部《文衡》云:
《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一函六冊,宋馬括輯,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續(xù)集二十二卷,共七十二卷。前宋黃?序,括自序。馬括,《宋史》無傳,宋人諸書目亦不載是書。其序作于淳{;占辛亥,按辛亥為宋理宗淳?十一年。書中蓋取朱子所著論者類而編之,加以標注。黃?序稱括字日季機,而未詳其爵里。?,《宋史》亦無傳。著有《中興詞選》,字日叔嚦,號日玉林,又號花庵。胡德方為之序,稱其早棄科舉,吟詠自適,秋房樓公刊泉石清士目之。馬括當時纂輯此書似未刻梓。是本前集總目后有“時泰定甲子春刊于梅溪書院”木記。按泰定甲子為元泰定帝御極之元年,板式系仿宋巾箱本,而未能如宋槧之工也!额惥帢俗⑽墓壬(jīng)濟文衡》一函六冊,篇目同前,此書即前版樵印,亦出一時,周大訓印無考。
《天祿琳瑯書目》著錄清皇宮所藏宋元以來精刻精鈔善本書籍千余種,此處明確著錄《文衡》為“宋馬括輯”,所記《文衡》卷數(shù)等版本特征與再造本完全相同,應為同一版本,其記編輯者為宋馬括當為有力之補證。此著錄中另有兩誤:一是“馬括當時纂輯此書似未刻梓”當誤,因馬序中已言“遂刻諸梓”;二是木記“時泰定甲子春刊于梅溪書院”中“泰”字應為“景”字,此涉及《文衡》刊刻時間,因與本文關系不大,筆者已另撰文,此不贅言。
通過以上考證,可見馬括當為《文衡》的編者無疑,言滕珙為編者所據(jù)不足為憑。著錄《文衡》輯者為滕珙的諸多書籍中,只有四庫館臣說明了其所據(jù),其他皆未言所據(jù),故下面只針對四庫全書著錄討論!端膸烊珪偰俊分泝蓚版本,卷92中著錄:
《經(jīng)濟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續(xù)集》二十二卷(安徽巡撫?進本)。不著編輯者名氏。初刻于正德辛巳,有楊一清序,但稱先儒所輯。再刻于萬歷丙午,有朱吾弼序,但稱為董崇相家藏本,亦不能指作者何人。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則載是書為馬季機編,所列《前集》、《后集》、《續(xù)集》之目,亦皆相合。乾隆乙未,南昌楊云服重刻,程恂序之,稱為宋滕珙編?茧钭值抡拢柮升S,婺源人。淳熙十四年進士。官合肥令。與兄磷俱游朱子之門。朱子銘其父墓,稱二子皆有聲州縣間。又稱珙廷對甚佳,蓋亦新安高弟也。今觀是書,取朱子語錄、文集分類編次!肚凹方哉搶W,《后集》皆論古,《續(xù)集》則兼二集所遺而補之。每一論必先著其緣起,次標其立論之意,條分縷析,條理秩然。視他家所編《經(jīng)世大訓》之類,或簡而不詳,或繁而少緒者,迥乎不同。即不出于珙手,要非學有淵源者不辦也。惟是朱子平生學問大端,具見于此,而獨以經(jīng)濟為名,殆不可曉。即以開卷一篇論之,太極無極有何經(jīng)濟可言耶?其門目亦太煩碎,多不應分而分之!肚凹酚壬酰酁橐昏。讀者取其宏旨可耳。
《四庫全書總目》卷95中儒家類存目一著錄:
《分類標注朱子經(jīng)濟文衡》七十五卷(江蘇巡撫探進本),宋滕珙編。其原本已著錄。此本為明朱吾弼重刊,即珙之書而標其要語于簡端,以備苔策之用。殊為猥陋。
由上兩文可知,館臣著錄的《經(jīng)濟文衡》和《分類標注朱子經(jīng)濟文衡》,雖然書名不同但實為一書。館臣著錄時并未看到《天祿琳瑯書目》著錄的有黃、馬兩序的版本。他們著錄《經(jīng)濟文衡》只是轉引《天祿琳瑯書目》的著錄,而根據(jù)清代程恂序推測《經(jīng)濟文衡》編者為滕珙,但也未完全確定,并退一步推測“即不出于珙手,要非學有淵源者不辦也”;到著錄《分類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時就明確著錄為宋滕珙編。由此可見,《四庫全書總目》給《經(jīng)濟文衡》署名滕珙也僅是根據(jù)推測,并沒有充足證據(jù)。再進一步考查館臣所據(jù)的程恂序,程序也并未道出其署名之所據(jù)文獻。依當時情況推測,程恂應該是未看到《天祿琳瑯書目》著錄的有黃、馬兩序的版本,當是據(jù)南昌楊云服所藏本上所標輯者而言,該書宋版在清代罕見,楊云服的本子當是明代的版本。《四庫全書總目》卷61說:“明代刊書者往往竄亂舊本,而沒所由來!辈苤吨袊偶姹緦W》對此言之甚詳。明版在某書作者或輯者名氣不大的情況下,經(jīng)常刪去本序,偽造署名,往往以一有名氣之人冒充編作者。就此書而言,輯者馬括名氣不大,而滕珙是朱子弟子,名氣比馬括大得多。故程恂所見明刻本偽署滕珙的可能性很大。退一步說,即使以滕珙為輯者確系程恂之意,程恂本為清朝人,遠隔宋代,徒言而未出具版本證據(jù),所言之可信度必定不如宋人黃異、馬括所言,況四庫館臣以此序推測滕珙為《文衡》輯者,主要是根據(jù)滕珙曾從朱熹學推測,看似有道理,但實不足為憑。
至此,可以肯定地說《文衡》為宋馬括所編。《續(xù)通志》卷160記載《文淵閣著錄》、《續(xù)文獻通考》卷173、《宋元學案補遺》卷69、《四庫全書》、《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國家圖書館、中華再造善本目錄所錄等將該書編者署名為宋滕珙,當為錯誤。
3 馬括其人
馬括的生平事跡各種歷史文獻皆不詳載,筆者根據(jù)黃序、馬括自序及其他材料推測出以下方面:
馬括字季機。由上文所引黃?序中稱馬括為季機可知。
馬括為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馬序中言伯父為古洲,考馬古洲,《宋史》亦無載。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一九“馬古洲”條下記“古洲馬莊父”,黃?《中興詞選》卷六記載:“馬莊父,字子嚴,自號古洲居士,建安人”。從馬古洲為“建安人”可推知馬括亦為建安人。黃舁為福建建陽人,常與建安人魏慶之等交游,那么與這位愛好朱熹之書的建安表兄馬括交游當為可信之事。
馬括約生于淳熙末紹熙初,1251年仍在世,卒年不詳。馬括為黃?之表兄,今人張健考證黃?生年在1196年左右。方彥壽認為黃?生活年代在1190至1252年間。由此推定馬括也大約生于淳熙末年紹熙初年。他1251年為《文衡》寫序,說明此年仍在世。
最后為使馬括生平更為清楚,筆者為馬括做一小傳:馬括,約生于淳熙末年紹熙初年,淳祜辛亥(1251)仍在世,卒年不詳。字季機,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伯父馬古洲為南宋孝宗、寧宗時著名詩人、詞人。兒時得伯父、父親以朱熹之書教授,20歲左右著力研究朱熹著作,與表弟黃?等人交游。有《經(jīng)濟文衡》。淳祜辛亥(1251)曾經(jīng)在崇川居住,是時初刻《經(jīng)濟文衡》,黃?序,馬括自序。
通過以上考證可得到以下啟示:利用善本來進行文獻考辨的方法,應當持久運用。中華再造善本是進行文獻考辨應當采用的新文獻庫。
相關熱詞搜索:編者 標注 經(jīng)濟 《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編者釋解 類編標注文公先生經(jīng)濟文衡 宋代文章評點本考錄pdf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