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知道歐洲歷史【歐洲,還會燒柴取暖嗎】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這個冬天,歐洲格外寒冷。異常的氣候就像是在給惡劣的經(jīng)濟形勢為虎作倀,讓人身心俱涼。而年初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天然氣爭端,20多個歐盟國家更因“缺氣”、“少氣”而雪上加霜。還好,俄烏“斗氣”暫告一段落,歐洲居民不至于在冰天雪地中燒柴取暖了,但歐洲能源困境因此而愈發(fā)凸顯,再次敲響歐洲能源安全的警鐘。
歐洲能源困境來自歐盟外部和內(nèi)部兩個方面。
外部困境一:高度依賴進口。歐洲是全球能源消費第二大戶,歐盟27國的能源消費現(xiàn)已占到世界總能源消費的17%。歐洲能源進口量位居世界第一,超過50%的能源需要進口。天然氣和石油是歐洲最主要的能源消費品種,而61%的天然氣和80%的石油消耗主要依賴進口。歐洲的能源進口主要集中在俄羅斯、挪威、中東和北非等地區(qū),僅從這四個地區(qū)的能源進口量就占到了歐洲能源進口的41%。而隨著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其對外依存度還將進一步增加。據(jù)歐盟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歐洲能源消費中的65%將依賴進口。天然氣的進口比重將進一步上升至84%。
外部困境二:能源進口地頻起波瀾。俄羅斯是歐洲的第一大能源進口國。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歐洲現(xiàn)在天然氣中的40%和石油中的1/3依靠俄羅斯。德國天然氣供應中的40%來自俄羅斯,這一比重據(jù)預測在2020年將達到60%。一些歐洲國家。如斯洛伐克、芬蘭、希臘等國天然氣供應的80%-100%都來自俄羅斯。
近幾年,隨著俄羅斯國力的恢復和大國意識的重新覺醒,出于國家利益的需要,俄常常將能源與政治掛鉤,頻頻對其周邊國家舉起能源大棒,意在對世界宣示其勢力范圍。2003年1月俄羅斯曾以管道故障為由切斷了對拉脫維亞煉油廠的石油供應。2006年1月俄羅斯關閉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同年7月,俄羅斯中斷了對立陶宛的石油供應。2007年初,斷供事件又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發(fā)生。2009年新年伊始,俄羅斯借天然氣價格和費用問題不斷升級俄烏天然氣爭端。雖然歐洲視俄羅斯為其能源領域合作的首要對象,但在許多歐洲人眼里,控制俄羅斯天然氣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已成為“能源恐嚇”的代名詞。
作為歐洲第三大能源供給來源的中東地區(qū)則一直為戰(zhàn)爭、恐怖主義和政治動蕩所困擾。伊拉克的石油生產(chǎn)至今尚未恢復到戰(zhàn)前水平。仍有恐怖組織破壞石油管道和相關生產(chǎn)設施。伊朗一再對外威脅如果其核能項目受阻將切斷石油供應。巴以沖突不斷,中東地區(qū)安全局勢直接威脅歐洲能源進口的供給安全。
外部困境三:能源供應線受俄影響較大。近些年。歐洲通過積極向里海產(chǎn)油區(qū)國家提供財政援助和技術支持,幫助這些國家開發(fā)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并為西方石油公司向這些國家投資創(chuàng)造條件。但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這一地區(qū)處于俄羅斯的勢力范圍。而且,針對歐洲多元化能源輸送線路的努力。俄羅斯不可能無動于衷。
歐洲曾不顧俄羅斯的激烈反對,積極參與建設了巴庫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汗輸油管線和巴庫一第比利斯一埃爾祖魯姆天然氣管道。因為這兩條繞道俄羅斯和伊朗的管線的建設將有助于降低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在2008年8月的俄一格沖突中俄羅斯的炸彈就曾落到了巴庫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汗油管的附近,意在表明俄羅斯有能力在企圖繞開俄羅斯的能源項目上挑戰(zhàn)西方能源安全。而且,針對這兩條線路,俄羅斯提出了符合其利益的布加斯一亞歷山德魯波利斯管線。針對歐洲提出的興建納布科天然氣管道項目。俄羅斯相繼提出和開工了藍溪、藍溪Ⅱ和南溪管線。
橙色革命后,烏克蘭一直想扮演俄羅斯對歐能源出國重要中轉樞紐的角色。目前俄羅斯對西歐天然氣出口的80%、約1200億立方米由烏克蘭輸往歐洲。但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幾乎完全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控制。而且,俄羅斯已經(jīng)提議要新建繞開烏克蘭的北溪和白溪管線。
外部困境四:能源安全有賴于美國。美國在實現(xiàn)歐洲能源安全方面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巴庫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汗油管和巴庫一第比利斯一埃爾祖魯姆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如果缺少美國的鼎立支持將無法實現(xiàn)。雖然歐盟成員國各國有其各自的軍事力量,但是在政治動蕩和地區(qū)沖突發(fā)生時,對歐洲來說,保障歐盟以外及跨國境的能源輸送管道的惟一可行的力量是由美國領導的北約。歐洲為了實現(xiàn)自身能源安全必須積極尋求美國的支持和幫助。奧巴馬政府對歐洲能源供給多樣化和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等國脆弱的民主化進程給予支持,將對保障歐洲能源安全十分重要。
內(nèi)部困境一:能源政策不統(tǒng)一。雖然歐盟成員國讓渡部分國家主權給歐盟,但是能源政策仍為各個成員國所獨立制定。石油和天然氣的購買、能源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能源的消費結構等問題是由各個成員國所獨立決策。歐洲各個成員國往往會出于各自利益的考慮而與能源供給國簽署雙邊協(xié)議。在過去的幾年中,來自意大利、奧地利、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國家的公司就紛紛與俄羅斯能源公司簽署了多項雙邊能源供給和購買協(xié)議。但是很少有公司在與俄羅斯簽署協(xié)議時針對俄羅斯的壟斷和能源政治行為提出附帶性的約束條件。歐盟成員國各自為政的能源政策嚴重削弱了歐盟對外能源政策的一致性和影響力。而未來保障歐洲能源安全的出路還在于歐盟各成員國加強政治上的聯(lián)合,就相關政策尤其是涉及能源問題進行充分協(xié)調(diào)。
內(nèi)部困境二:能源市場缺乏競爭。歐洲市場一體化進程雖然不斷深入,但是歐洲能源市場為寡頭壟斷的局面并沒有根本改變。小規(guī)模的能源生產(chǎn)企業(yè)很難涉足能源行業(yè),更不用說是提供跨國能源服務。自2007年7月以來,根據(jù)新的歐洲能源動議,歐盟居民有權自由選擇天然氣和電力供應商,但是可供選擇的范圍卻非常有限,在一些地區(qū),甚至只有惟一選擇。歐洲能源市場競爭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能耗的相對較高,增大了能源的外部需求。
內(nèi)部困境三:提高能效的努力差強人意。2006年歐盟明確提出歐洲能源效率行動計劃,各成員國也相應在立法、能耗標準、降耗目標等方面制定和采取了諸多具體措施。但是對歐洲能效的實證研究表明。雖然近年來歐洲能源使用效率以年均1.3%的幅度在不斷提高,但歐盟及其成員國能效提高的效果與預期仍差強人意。如與日本相比,2005年歐盟27國的能源密度為182噸標準油佰萬歐元,高于同期的日本的能源密度為139噸標準油佰萬歐元。
內(nèi)部困境四:能源目標過于宏大。歐洲自1974年成立國際能源機構,到1991年簽署《能源憲章宣言》、1994年簽署《能源憲章條約》,再到2006年可持續(xù)、競爭和安全能源戰(zhàn)略的提出、2007年歐盟峰會提出要加強歐盟國家間能源政策協(xié)調(diào)、2008年11月歐盟提出旨在加強歐盟能源安全和團結的行動計劃,一直試圖在能源貿(mào)易、投資、過境運輸、能效、能源環(huán)境以及能源供應的安全性等領域為歐洲能源安全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但是從最近的俄烏斗氣風波可見。其取得的進展要遠低于預期設想。
此外,受制于降低碳排放量的承諾,歐洲目前的能源政策過于集中于不太現(xiàn)實的能源目標上,如依靠風能來保障歐洲能源安全,但目前歐洲能源消費中的80%是化石能源消費,且在短期內(nèi),新能源的提升空間有限。英國風能協(xié)會最近承認。對于風能在降低碳排放量方面的作用被大大地高估了。目前歐洲能夠供給的一個現(xiàn)實選擇仍舊是核能。正如英國《經(jīng)濟學家》雜志所說的“歐洲低碳能源的出路在于核能”。而德國等國家卻對核能在本國的開發(fā)和利用大加限制。
相關熱詞搜索:還會 歐洲 取暖 歐洲,還會燒柴取暖嗎 燒柴取暖 無煙取暖燒柴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