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天堂的模樣|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同時擁有書籍和黑夜,這絕對是個悲情的諷刺。 視覺、聽覺、觸覺是人類尋求知識、傳播思想的三條路徑。盲人的求知欲并未因失明而消失,反而在各種信息管道不足的情況下,顯得更為迫切。
1824年。法國人布萊爾發(fā)明了以6個圓點的凸凹來表達意義的盲文,為全世界的盲人打開了獲取知識的大門。三年后,第一部盲文圖書在英國出版,大多數(shù)國家開始陸續(xù)建立盲人圖書館。1994年10月,中國盲文出版社設立了我國第一個盲文圖書館――中國盲文圖書館,向全國盲人提供免費借閱服務。
很快,盲文圖書館(室)成為中國大多數(shù)城市信息無障礙建設的標準配置。但從現(xiàn)實層面上看,受制于場地、館藏資源、技術等限制,這種服務還流于形式。
中國每分鐘增加1個盲人和3個低視力患者。中國的視力殘疾患者接近1700萬人,超過世界盲人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居全球之首。與這一數(shù)字極不協(xié)調(diào)的是60000:1,這是中國現(xiàn)有盲人總數(shù)與人均擁有盲文出版物種類的比例。150名盲人一年只能共讀一本書!而正常人年均擁有圖書40種。盲人在文化教育上的后天不足,會導致他們成為“雙重盲人”,一個是視覺上,一個是文化上的。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指出,“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從這個角度說,公共圖書館不只是借書讀報的地方,更是一種教育制度,一種生活方式,是知識和信息的再分配。盲人是否平等地享有獲得知識的機會,檢驗著一個圖書館、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人文精神與氣度。
2011年6月28日,位于北京西城區(qū)南緯路的中國盲文圖書館(中國視障文化資訊服務中心)正式建成開館。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盲文圖書館,這里將成為中國盲人的文化、科技、教育資源中心和知識服務中心,也將發(fā)揮一個標桿的力量。
平等、無障礙
“我失去的僅僅是事物毫無意義的外表,然而我依然想著文字,想著玫瑰。如果有天堂,那應該是一座圖書館的模樣!卑⒏D書館館長、盲人文學大師博爾赫斯的話語被后人不斷引用。
天堂圖書館應該是什么模樣?
35歲的北京按摩醫(yī)院小兒科醫(yī)師、盲人李巧蓮這樣設想:交通便利,無障礙設施齊全,專業(yè)書籍豐富。身為人母的她,想讀到市面上熱賣的家庭教育類圖書,還想和家人“看”一場電影,由于丈夫也是重度低視力患者,女兒的哈利?波特之夢一直只能放在心里。
無障礙導航服務系統(tǒng)覆蓋了整個圖書館。防滑地面、低位扶手、觸手可及的盲文標志顯現(xiàn)著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在導航儀的智能語音系統(tǒng)提示下,無需他人陪伴,李巧蓮可自主地在館內(nèi)行走。
盲人閱覽區(qū)位于三層,共設8個閱覽室,分別是盲文社科與文藝閱覽室、盲文科技與醫(yī)學閱覽室、低視力大字本及親友閱覽室、盲童閱覽室等,根據(jù)服務內(nèi)容不同而設。在一排排書架構成的“迷宮”中穿行時,李巧蓮欣喜地嗅著書香。閱讀用的桌椅是為盲人特別定制的,由于盲文書比較厚重,桌下裝了專門的托書盤,桌邊有放盲杖的凹槽。桌面四周設計了圓滑的凸起,盲字筆這些小東西不會輕易滑落。
言語間,李巧蓮無意識地將頭轉向溢滿陽光的窗外。這里是北京市的南二環(huán)中心地帶,步行可至天壇公園、陶然亭公園,距天安門廣場僅7公里。下了地鐵站,不到一公里的距離,散步就能到了。
上個世紀,盲文圖書館解決了許多盲人讀書難的問題,但老館位于北京宛平古城文物保護區(qū)內(nèi),場地狹小、設施陳舊、交通很不便利。2010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調(diào)研后,要求有關部門盡快抓好圖書館異地遷建工作,為廣大盲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新的圖書館很快就在這里生根發(fā)芽。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國管局等部門的一連串關懷輔以“中國速度”,2010年8月26日款項到位,2011年6月28日新館建成并投入使用,本著“邊服務邊完善”的原則,盡早讓盲人受益。
聽書的自由
把大篇幅的作品轉換成盲人凸字版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空間,盲文書的厚度比一般版本大概厚三倍。再者,越來越多的新生盲人、中途失明者不曾接受復雜的盲文教育,有聲讀物對他們來說是必需的。據(jù)統(tǒng)計,一般人約有45%的時間花在聽的方面,對于盲人或低視者來說,聽覺更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和手段。
自2002年以來,中國盲文出版社一直由擁有碩士學歷的盲人何川擔任信息無障礙中心主任,而輔助用品用具研究所引進的都是中科院、清華大學等院校的專業(yè)人才,盡可能把資源放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上,盲人電子閱讀器“陽光聽書郎”、“陽光讀屏軟件”等盲用產(chǎn)品不斷升級。
李巧蓮和北京市第二福利院前來參觀的盲童們一飽“耳”福,以觸覺操作各項高科技盲用輔助用品。
盲人電子閱覽區(qū)主要為盲人提供網(wǎng)上閱讀服務,必備的輔助工具就是讀屏軟件和點顯器。鼠標點擊之處,一個悅耳的聲音會提示盲人此時正在進行何種操作,并將所點擊的文字完整讀出。而點顯器能夠將電腦上的信息用盲文同步顯示,上面的盲文按點會自動凸起,便于盲人摸讀。
閱讀普通書籍,只需用掃描棒在書上掃一遍,再把存儲卡安到“聽書郎”上,掃過的內(nèi)容就可以讀出來了,“健全人能看的書,我們都可以聽著讀了!”
高科技軟件的應用給盲人提供了便利,但通過現(xiàn)場使用也反映出一些缺陷。比如目前導航儀的定位只限于行走,“按圖索驥”取書還有待完善;掃描棒辨識文字還存在差錯率;點顯器研發(fā)難度大,目前僅有的幾臺均是德國進口,價值不菲,若大量配備,對圖書館來說都是考驗。
觸摸文明,口述影像
1893年,美國著名盲人作家海倫?凱勒用手觸摸,完成了對芝加哥世博會的參觀。也是在圖書館的書里,李巧蓮知道了這個故事。10年前,因為青光眼導致全盲,她再沒有去過博物館。不過,盲文圖書館實現(xiàn)了她的這個愿望。
圖書館的展覽展示區(qū)建立了觸覺博物館、視障文化體驗館和盲人文化藝術展示區(qū)。觸覺博物館是目前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專門為殘障人士開辦的觸摸博物館。戴上耳機,一邊聽講解,一邊觸摸栩栩如生的老子、孔子、蘇格拉底雕像,惟妙惟肖的《清明上河圖》《最后的晚餐》《開國大典》等浮雕,造型逼真的金字塔以及火車、航站樓等模型,李巧蓮領略了人類文明的瑰麗多姿和曲折進程,又重溫了那些曾經(jīng)熟悉的事物。
“感覺到了天堂!”她興奮地說。
視障文化體驗館和盲人文化藝術展示區(qū),更多的是讓健全人通過“黑暗體驗”、參觀大量圖片和文字展覽,進一步走近和了解盲人。
館內(nèi),盲人們除了借閱圖書,還可參加教育培訓、欣賞影視、進行心理咨詢等。口述影像館擁有國內(nèi)最先進的音響和放映設備。
這是一套獨特的講解方式,每個電影的講解腳本需要至少兩周時間編排。比如描述杯子時不能只說這是杯子,而要說清楚它的形狀、透明程度、式樣等。每當銀幕“無語”時,講解員就會詳解影片的場景、描繪人物形象、關系、位置、意境、色彩、動作,讓盲人在腦海里想象、欣賞電影。當電影《建國大業(yè)》放完,李巧蓮起身,已是淚眼朦朧。這是她變?yōu)槊と撕螅翱础钡牡谝粓鲭娪啊?
盲人走進來,圖書館走出去
體驗中,記者看到了寬敞、明亮的閱覽室、先進的盲人閱讀設備、熱情的工作人員,除此之外,似乎還缺少了一個核心元素――讀者。大多是組織而來的參觀者,自發(fā)過來的盲人很少。
盡管盲文圖書館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新聞聯(lián)播》里。在盲人中仍是鮮為人知。盲人的信息本來就很閉塞,如果沒人告訴他們,根本不會知道有這么一個適合自己的閱讀去處。
這還是在首都。目前全國范圍內(nèi),省級盲文及盲文有聲讀物圖書館(室)35個,大多數(shù)的地級市尚未設立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館(室)。而在美國,一般圖書館都向盲人提供使用有聲圖書,盲人可以極低價格購得收聽有聲圖書及錄音帶的機器。
讀者不知道走進來,那圖書館就走出去。這將是圖書館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F(xiàn)實中,需要加強與盲協(xié)、社區(qū)、志愿者群體的聯(lián)絡,通過口口相傳提高知曉度。在網(wǎng)上,努力搭建一個電子圖書館,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現(xiàn)真正的無障礙閱讀。
按照中國慣有的“自下而上”變革規(guī)律,北京掀起的波瀾將逐漸影響全國。不過,實現(xiàn)盲人全面意義上的“暢讀”,不只是一座圖書館的事情,需要全社會的扶持。畢竟,參觀一座圖書館需要一小時,填充一座圖書館需要一千年的積淀,理解與接納一座圖書館需要的卻是無限。
相關熱詞搜索:觸摸 模樣 天堂 觸摸天堂的模樣 天堂的觸摸在線觀看 天堂的觸摸中文字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