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斯密,老子與哈耶克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著眼的是第三世界的經濟現(xiàn)實和國際競爭環(huán)境,是生產者立場和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的體現(xiàn),反映的是市場競爭依賴“體系化實力”的時代特征。而斯密則是服務于把經濟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向國外擴張,是銀行和財政體系不能充當社會人力物力資源動員體系作用的時代局限下的視野,是第一世界的競爭方略,是資本主義初期和新興行業(yè)早期有部分可能出現(xiàn)的競爭特點,和著眼于第三世界純粹消費者---如同地主老財一樣---當前利益最大化的理論。
老子對管理和“非自然秩序”的批評,是非常富有洞見的,直到今天的國家管理和微觀管理的歷史與事實,仍然可以印證老子的看法。哈耶克的批評在與老子相同的意義上是成立的,但是哈耶克故意回避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為什么會在一個管理體系里會出現(xiàn)非預期后果,這個結果的出現(xiàn)與優(yōu)勢階層的主導和利益是什么關系、特別是這個精英階層利益應不應該被抑制的關鍵問題被哈耶克回避了,并且哈耶克所喜歡的自發(fā)秩序代表的是什么(很顯然不是“道法自然”),在他所主張的自發(fā)秩序中有沒有他所極力批判的那些問題。哈耶克與老子相比,老子沒有意識形態(tài)與階層利益偏向,也沒有對職業(yè)利益的執(zhí)著,哈耶克顯然不能這樣為自己辯解。而今天中國精英主義者在對哈耶克的解讀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傾向,特別需要給予足夠的警惕。
一、斯密的時代局限與國家競爭方略
在斯密生活時代的英國,租稅是用來為貴族和國王提供豪華生活的,基本上不是服務于投資和生產業(yè)務的,當然例外還是有的,比如英國女王就曾經在一個著名鴉片販子的“航海事業(yè)”中秘密投資。英格蘭銀行雖然已經于1694年成立,實際上比錢莊也好不到哪里去,所謂的銀行功能和排場---如同今天西方國家的銀行體系那樣具有大進大出和呼風喚雨的能力---是完全沒有的,只不過是聊勝于無的擺設罷了,換言之銀行也和財政一樣,不可能具有提供足夠資本或者在資本背后所體現(xiàn)的動員社會資源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的能力。資本家如果需要集中資源用于發(fā)展企業(yè),必須在財政和銀行體系之外去想辦法,這其實就是斯密不恰當?shù)赝瞥缡袌龊汀翱床灰姷氖帧钡母驹颍@個推崇其實無法反映斯密本人的理性選擇和考慮,而是在現(xiàn)實之前的無奈屈從,是一種典型的時代局限---除了市場別無選擇。
在斯密生活的時代,英國已經通過長期無節(jié)制的海盜行為葬送了荷蘭的“海上馬車夫”地位,成為海上霸主,而且由于在經濟技術方面,英國已經開始領先于歐洲競爭對手。斯密面臨的問題是需要在國家競爭的意義上,運用這個優(yōu)勢去爭取最大實際利益,這其實就是自由競爭與自由貿易主張背后最重要的理性考慮---揚長避短,斯密的這一主張并不高明,迅速就受到德國李斯特的揭露和批評。
對于斯密理論中出于競爭方略方面的考慮,在認識上進行識別并不困難,但是在采取對應措施方面卻不那么簡單。對李斯特進行反駁乃至人生迫害的,并不是基于單純的認識分歧,而是基于現(xiàn)實的利益考慮。德國的純粹消費者群體如容克地主階層,就愿意采納斯密的學說,因為自由貿易能夠給自己帶來價廉物美的消費品,而保護政策則需要消費者購買質次價高的本國處在學習階段初期的產品,經濟意義就是要消費者分攤生產者的學習和進步成本,最后的經濟依據(jù)不僅僅是財富的生產力比財富本身重要,而且在于競爭力就是資源分配最強有力的杠桿,一個國家能夠維持一個什么樣的發(fā)展水平,最后都由這個國家的工業(yè)和技術競爭力來決定。所以對于容克地主階層而言,他們的長遠利益與李斯特主張是一致的,而短期利益則與李斯特的主張相反。
今天中國熱中于新自由主義的那些人,實際上就是一些純粹的消費者群體,如大學教授、國家機構的工作人員,壟斷機構內就職的新聞記者等等,這些人的短期利益與自由貿易是一致,但是這些人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只能是與中國的發(fā)展水平一致,而不可能把自己發(fā)展利益寄托在買辦化上。他們所極力宣傳的基點就是一味拿人們的消費者地位煽情,但是社會上的絕大多數(shù)人卻首先作為生產者,然后才能成為具有購買力的消費者的,這是一個極大的區(qū)別。今天中國的工人農民處境的惡化,國有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舉步維艱,實際上就是中國主流輿論和經濟政策長期由純粹消費者主導,然后又從純粹消費者立場出發(fā),制訂國家經濟政策所必然要產生的政策效應。
極端推崇“看不見的手”的斯密教條,不僅是一種受時代局限的想當然,而且在現(xiàn)實中也幾乎就從來沒有真正落實過。實際上在19世紀初期,英國本土生產的布匹,在價格上根本就無法與印度和中國的土布競爭,英國對印度的貿易平衡一直都是乞靈于非對稱的關稅壁壘;
直到鴉片戰(zhàn)爭前后,英國對中國的貿易仍然有非常大的逆差,如果把鴉片走私數(shù)量另計,英國與中國的貿易由于英國逆差太大,根本就無法維持下去。實際上斯密希望的經濟技術優(yōu)勢和市場競爭,也一樣無法實現(xiàn)英國資本家所必須完成的資本積累過程,最后資本家們只好另行采用高明手段。這些手段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主要幾種的就是在美洲開辦使用奴隸勞動的種植園,在非洲獵取奴隸,在亞洲種植和販賣鴉片,在英國國內搞圈地運動。這個過程今天被中國精英主義者稱為“海洋文明”所具有的優(yōu)越性,被稱為是中國近代以來落后于西方的“傳統(tǒng)文化障礙”。這個過程被德國大胡子馬克思稱為“資本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還因此預言資本主義不可能不迅速滅亡。
真正的市場競爭主張是在西方完成原始積累,工業(yè)和技術革命深化的19世紀后期,才慢慢開始出現(xiàn)一些形成理論氣候的,西方的工業(yè)品開始具有價格和品質方面的競爭力,能夠在對殖民地的農礦產品的交換中取得比較可觀的剪刀差,具有排斥傳統(tǒng)手工業(yè)產品的市場優(yōu)勢;
但是即便是這樣,八國聯(lián)軍仍然不忘打進中國勒索一回戰(zhàn)爭賠款,搶一回燒一回。競爭不僅一開始就是不自由的,而且是以武力為后盾的,“看不見的手”沒有起到英國資本家所指望的作用,在整個19世紀,真正起作用的都是炮艦。直到20世紀初期,炮艦政策的運用頻率和效果仍然遠遠超過市場競爭的作用。1921年美國自認為企業(yè)力量已經足夠了,可以在世界市場上占到大便宜,不需要炮艦政策的作用了,所以在華盛頓主持召開會議,討論并制訂“九國公約”,主張“利益均沾、門戶開放”,但是仍然有日本自認為企業(yè)實力不行,需要仰賴炮艦政策和直接控制才能獲取足夠的經濟好處,不肯輕易聽任實施九國公約,后來的擴大侵華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就是對九國公約的回答,新舊殖民主義的對決最后還是在戰(zhàn)場上分出勝負的,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才最后斷送了舊殖民主義,但是并沒有因此完全放棄炮艦政策。
在戰(zhàn)后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的盛行,大蕭條之后西方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的完善過程,都大大地加強了西方跨國公司的競爭支持體系,今天的跨國公司已經是腰桿子夠粗,所以形成了“華盛頓共識”,要合西方所有國家之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并通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向全世界推銷以“小政府主義”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而新自由主義就是從斯密教條發(fā)展起來的。新的斯密教條主張政府退出對經濟和市場的干預,充分讓西方國家的跨國公司與第三世界國家的中小企業(yè),公平地一決雌雄,目前妨礙跨國公司發(fā)揮壟斷優(yōu)勢的最大威脅力量不再是那些第三世界國家的企業(yè),也不是第三世界的三腳貓金融和資本市場的力量,而是以“有組織地使用暴力”為依托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國家政權,這已經是跨國公司競爭路上的唯一心腹大患,所以政治民主不可能不包括一個核心內容就是“國家要從市場中退出”。我們國家的主流經濟學家,特別是北大的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正在那里接力鼓吹國家退出的重大好處,而他們的工作價值也明顯受到西方“友好人士”的高度贊賞和大力支持,包括經濟支持。
二、毛澤東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毛澤東對炮艦政策具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并提出“先生為什么總是打學生”的問題供人們參考,所以他認為國際競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捍衛(wèi)國家獨立,目的就是要使得各種形式的炮艦政策無法起作用;
第二個問題就是要在內部增強競爭所絕對依賴的“體系化實力”方面下苦工夫,發(fā)奮圖強。在發(fā)展路線上毛澤東主張的是“三面紅旗”,三面紅旗落實到經濟現(xiàn)實中就是,把全國人民組織起來進行艱苦奮斗,少吃飯多干活,大躍進高積累,以實現(xiàn)農業(yè)生產條件的迅速改善和快速工業(yè)化,最后的目標是要解決中國20世紀的三大難題:民生極度困難、捍衛(wèi)民族獨立、工商業(yè)成長沒有出路。
由于中國是第三世界國家,單純依靠企業(yè)自己在市場上的作為,是不可能集中足夠的資源的。由于發(fā)展生產,增加投資,完成新產品開發(fā)與技術學習過程的,這個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人力物力資源的支持,也都是具有巨大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單個企業(yè)是難以面對這樣的市場風險和資源集中角色的。
基本上可以認為,沒有金融或者是財政體系支持的單個的中小規(guī)模的企業(yè),無法在競爭性的市場上,集中足夠的資源來發(fā)展和壯大自己,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在外國具有更大競爭力的老企業(yè)的威脅下,而跨國公司又是在強大的金融與資本市場的支持下來進行體系化優(yōu)勢發(fā)揮的,中國最近20年來企業(yè)境況的與日俱下,就是因為中國企業(yè)在體系化的實力上與外國競爭者不是處在一個檔次上。今天的競爭早已不是那種個人英雄在市場上單槍匹馬的競爭,而是一種體系化的實力較量,換言之,誰能夠集中足夠的優(yōu)秀的人力物力資源,并能夠具有足夠的實力把市場的競爭對手排除掉,誰將能夠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從西方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的行為模式看,競爭手段早已不是單純依賴什么提供貨物服務的低價格和高質量,而是綜合實力的對比,甚至根本就是利用經濟實力直接地從市場上排除和消滅競爭對手。
非常清楚的是,今天的企業(yè)競爭模式,早已不是斯密時代那種“企業(yè)憑借產品技術和成本優(yōu)勢---打敗競爭對手---通過市場集中足夠的經濟資源---發(fā)展和壯大自身”的模式了,今天在中國向民眾宣傳和輸灌這種觀念的,是中國的純粹消費者群體(如同當初在德國迫害李斯特致其自殺的容克地主階層一樣)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短期利益,所提出不符合市場實際的虛假基礎理論。
毛澤東開始規(guī)劃中國經濟發(fā)展道路的時候,中國的銀行體系的力量和功能都是不足的,資本市場基本上服務于投機目標的。從西方經驗看,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金融和資本市場體系,沒有上百年的工夫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而且如果遇到資本短缺,銀行體系的服務和監(jiān)督功能根本就沒自發(fā)完善的可能性,基于中國改革之后的商業(yè)銀行的經營方式更加象舊式錢莊作風的事實,從這一點就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來。從蘇聯(lián)經驗看,一個支持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財政支持體系,是可以很快起作用的,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夠發(fā)揮巨大作用,其實這才是所謂的“蘇聯(lián)模式”的生命力所在。美國經濟學家格申克龍所指出的“遲發(fā)展后果”,說的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發(fā)展中國的經濟,必須采用增強體系化競爭實力為前提,以企業(yè)能夠獲取足夠的資源完成投資和技術學習過程為條件,以企業(yè)進步的學習成本能夠順利通過市場或者財政體系分攤出去為最后目的。毛澤東時代,為了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除了需要組織農民大力開展水田水利建設之外,還需要全社會分攤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而產生的成本;
為了加快工業(yè)化進程,需要全社會分攤工業(yè)技術進步的成本,需要全社會“節(jié)約鬧革命”以加快積累速度。在發(fā)展為誰的問題上,由于廣大的工人農民收入水平很低,個人沒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經濟資源,因此個人在面對不確定性和風險時無法抵御,因此就需要把排除他們在生活上的不確定性作為一個優(yōu)先考慮的目標,這就是“鐵飯碗”和“生產隊”,是通過政策承諾和擴大生產組織規(guī)模以達到相互保險的目的(今天保險事業(yè)的設計理念其實都是平均主義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所以中國進行改革的話,應該是首先把精英階層的鐵飯碗打破,因為在人均資源不足的中國,只有精英階層具有一定的積蓄和相當?shù)恼、經濟和文化?yōu)勢,可以獨立承擔自己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不至于基本生存條件受到競爭和不確定性的破壞。
在沒有可以替代財政體系起作用的體系建成之前,是不能夠廢除蘇聯(lián)模式的,俄羅斯的經濟崩潰其實就是這個根本原因造成的。而且可以預料在俄羅斯建立起足以支持企業(yè)發(fā)展的資源動員體系(在西方是完善的金融和資本市場,在蘇聯(lián)和中國的毛澤東時代是財政體系)之前,俄羅斯的經濟是永遠不可能走出低谷的,而且俄羅斯企業(yè)由于沒有體系化的力量支持,也永遠不可能在增強競爭力上取得可觀的進步。在中國破壞企業(yè)支持體系的改革,就是在純粹消費者主導下,在吃財政的欲望下進行的,結果是損害了企業(yè)的發(fā)展基礎,破壞了整個社會的資源動員體系,結果無論是國有還是私有企業(yè)都是舉步維艱。在市場上可以引入競爭的作用,但是輕率地破壞企業(yè)發(fā)展的支持體系則是極端愚蠢和短視的。
可以說,對于在一個國家內部建立支持企業(yè)的社會動員體系而言,財政支持體系建立速度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銀行和資本市場不僅需要漫長的時間,而且需要資金相對充裕的市場條件,否則銀行將傾向于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考慮,而自覺地拒絕承擔為社會長遠發(fā)展所必須承擔的功能。
三、老子對一切“反自然秩序”的批評
由于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的分化,人們彼此之間的認同感下降,而人們本身又難以克服本能和欲望的驅使,不可能不產生消費主義,消費主義就必然導致精英主義。因此消費主義已經興起,精英主義也逐步制度化,因此反自然秩序的人為秩序與管理是永遠都不可能有根本出路的。一切激發(fā)消費主義欲望的管理措施都是愚蠢的,一切精英主義制度都是破壞認同感并給管理帶來困難和麻煩的,管理就是這樣毫無希望地處在一個陷阱里,除非回復小國寡民時代,讓已經復雜化的利益恢復到原初的簡單和原始面貌,達到可以用群眾常識進行有效輿論監(jiān)督的程度為止,管理就不可能具有根本出路。
老子的深刻洞見已經被2000多年來的國家宏觀管理實踐所證實,并且也已經被西方的微觀企業(yè)管理實踐所證實。已經為人們所普遍認識到,在管理中存在一個“職能系統(tǒng)病”---即一個管理體系職能越多、規(guī)模越大,管理將要出現(xiàn)的問題和毛病就越多,也越難以解決。這個“職能系統(tǒng)病”產生的原因在于:管理體系職能越多、規(guī)模越大,管理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越是不容易維持,同時管理體系的規(guī)模越大,管理目標和管理對象的個人利益的聯(lián)系就越小,被管理者對管理目標的認同感就越低,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職能系統(tǒng)病不可能不發(fā)生,并且越是難于求解。在這個“職能系統(tǒng)病”的反面所精確對應的,正是老子提出的“小國寡民”見解。
在毛澤東時代,毛澤東為了解決中國的三大問題,提出了“三面紅旗”的經濟和政治發(fā)展路線。三面紅旗在經濟上是著眼于最低限度的目標,但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最低目標,在政治上卻需要實現(xiàn)最高程度的組織。正是在這個政治管理體系中,發(fā)生了嚴重的職能系統(tǒng)病,韋伯所提到的科層制組織中的一切重大毛病,都在一個非常大的范圍內上演---官僚主義、僵化、簡單粗暴、浮夸風等等,并在大饑荒過程中暴露得非常嚴重。在對這些毛病原因進行判斷時,毛澤東和他的對立面發(fā)生了嚴重的分歧,毛澤東認為三面紅旗沒有問題,而且是為了實現(xiàn)最低經濟目標,不能后退,需要改進的是管理作風和加強對干部隊伍的監(jiān)督和整頓,而對立面則認為是共產黨黨綱(三面紅旗)的問題,不是共產黨黨員(管理體系)的問題,需要放棄管理目標。這個問題的分歧在廬山會議上引發(fā)了嚴重爭執(zhí),但是認識并沒有統(tǒng)一,后來反而惡化了,劉鄧后來主張的“三字一包,四大自由”,實際上還是認為問題在于三面紅旗,主張放棄最低限度的經濟發(fā)展目標,來遷就管理體系本身,這個問題最終成為文革的遠因。
毛澤東對這個問題應該說還是具有足夠清醒認識的,他反復強調要改進干部的工作作風,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要進行定期整風,并且要干部主動深入群眾走群眾路線,甚至還提到要各省第一書記每年要有4個月下基層去“走馬觀花、下馬觀花”,還要發(fā)動黨外人士幫助政府整風。這些措施無疑是要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架設一道橋梁,進行有效的溝通,同時把政策目標定位面向全國人民絕大多數(shù)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如果群眾路線真正落實下去,無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比較嚴重的職能系統(tǒng)病,避免工作失誤和大的損失。但是這一切都受到管理體系內部的反對和蓄意阻擾,1957年進行的開門整風,就被黨務體系內部一些人利用,收集和拼湊材料給毛澤東,在毛澤東批準發(fā)展成為反右,并在執(zhí)行過程中蓄意擴大打擊面,目的就是要制造“萬馬齊喑”的局面,防止來自外部對管理體系的尖銳批評。實際上文革開始時,當時湖北省的主要領導人也還是認為這個運動就是“小四清”的擴大化,并依據(jù)管理體系本身的利益和過去的慣例,提出“槍打出頭鳥,引蛇出洞,秋后算帳”,這樣的開門整風只要是連續(xù)進行幾次,結果肯定是要達到一種沒有人干預對管理體系進行批評的“滿意”效果,所以管理體系為了內部利益,常常濫用權力強行設定的“不許批評”的天條,這才是職能系統(tǒng)病難以得到迅速調整和醫(yī)治的根本原因。精英階層在整體上是忠于精英主義的,這是職能系統(tǒng)病得不到根治的最大障礙,老子說得很清楚,毛澤東的認識也非常深刻。
四、哈耶克的偏執(zhí)、鮮明立場和職業(yè)利益
哈耶克能夠看到管理體系常常導致與管理目標相反的非預期效果,這是符合事實的,但是他僅僅把這個歸結于人們認識的局限,就不是頭腦糊涂的原因所致,而是直接服務于他所要批判和目標。而且哈耶克贊嘆的自發(fā)性秩序,并不是真正能夠避免“職能系統(tǒng)病”的自然秩序,他要求把法律的作用限度維持在保護私有財產權上,只要是超過這個限度就認為是負面意義的,這就在另外一個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哈耶克的深切用心。
哈耶克批判計劃與系統(tǒng)管理,但是維護在管理上導致深刻不認同的社會分化;
他批判國家管理體系的膨脹,不能說是違背了事實,但是他漠視西方國家影響重大的巨無霸企業(yè)內部的同樣復雜的科層制組織,卻很難辯解說在他張開眼睛的時候,這些企業(yè)統(tǒng)統(tǒng)處在關門狀態(tài),很顯然哈耶克極其支持者也不能以他的無知作為理由,畢竟哈耶克還是作為經濟學家而獲得1974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最為奇特的是,哈耶克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反應得有些過頭,他高興得老淚縱橫,說是為自己恢復了名譽(不是因為得獎而特別高興)。正是因為這個表現(xiàn),哈耶克恐怕沒有那么容易恢復名譽,很有點為了出名而偏執(zhí)(故意標新立異)、因為偏執(zhí)好出名的味道。在1930年代,哈耶克因為與波蘭的蘭克進行了一場關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大論戰(zhàn),哈耶克因為偏執(zhí)的極右翼立場,在西方學術界聲名狼藉的。
今天在中國精英主義者對哈耶克的解讀中,哈耶克被吹捧為20世紀的先知,認為他成功預言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最終失敗,但是這些精英主義者顯然忘記了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社會主義國家根本就沒有可以與1930年代的資本主義大蕭條相比經濟困難,為什么卻被認為無法繼續(xù)了呢?為什么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都經歷過大蕭條卻不一次性滅亡呢?很顯然精英主義者和哈耶克一樣,不是不明白,而是有著不便于公開述說的信念和執(zhí)著,正如西方的精英階層全力挽救制度一樣,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媸菆远ú灰频匾С志⒅髁x制度復辟的,蘇東的轉向和解體,正好說明了當?shù)氐木㈦A層為引進西方精英主義制度,實現(xiàn)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地位和經濟利益,是不惜犧牲一切除了自身利益之外的人民利益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當然也是在所不惜。中國精英主義者對哈耶克的欣賞,不是因為他睿智,而是因為他有用,哈耶克的說法,正好適應了他們的利益要求,這在一定意義也可以解讀為中國的一些精英主義者為了精英主義制度,準備和他們的蘇東同路人一樣,也是準備不惜一切犧牲的,有些精英主義者甚至在私下里表示:為了在中國實現(xiàn)精英主義制度化不惜“死一半中國人”,我們因此應該特別予以足夠的警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