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趙晨:自由政府間主義的生命力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內(nèi)容提要] 歐洲聯(lián)盟是“人類設計出的最復雜的政體”,分析歐洲一體化需要有力的理論工具。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安德魯·莫勞夫奇克是研究歐洲一體化理論繞不開的一位學者,他的代表著作《歐洲的選擇:從墨西拿到馬斯特里赫特的社會目標和國家權(quán)力》(1998)是他的自由政府間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體現(xiàn),同時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歐洲一體化史著作。本文在《歐洲的選擇》一書的基礎上,對自由政府間主義的基本觀點、理論框架、繼承和突破做了介紹和分析;
        并結(jié)合歐洲一體化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變化,以自由政府間主義如何應對新理論的挑戰(zhàn)為線,概覽歐洲一體化理論最新的演變格局;
        最后筆者闡釋了一些自己對歐洲一體化理論未來發(fā)展趨勢的看法和見解,認為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歐洲一體化理論,從理論“工具箱”中選取合適的理論,解釋不同時段、不同問題領域的歐洲一體化現(xiàn)象。

          [關鍵詞]一體化理論;
        自由政府間主義;
        理論工具箱

          

          歐洲聯(lián)盟是“人類設計出的最復雜的政體”[2],也可以說是“19世紀德國建立社會民主福利國家以來,一百年中惟一發(fā)展、繁榮的全球性的新的政治形式”[3]。如何看待歐洲一體化這一嶄新的歷史進程,為什么會出現(xiàn)歐共體和歐盟這一全新政治體,既需要進行歷史考察,也需要理論構(gòu)建和闡釋。如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所說,如果沒有理論模式,“所有事實就會看起來都有關聯(lián)”[4],也就無法厘清歷史事件的邏輯關系。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安德魯·莫勞夫奇克(Andrew Moravcsik)是研究歐洲一體化理論繞不開的一位學者,他的代表著作《歐洲的選擇:從墨西拿到馬斯特里赫特的社會目標和國家權(quán)力》(1998)[5]完整闡述了他的自由政府間主義理論,并用1955年《羅馬條約》談判以來的歐洲一體化史做了驗證。該書出版后影響很大,被一些著名歐洲學者認為“對歐盟發(fā)展史做了精煉(fine-grained)的政治分析”[6],不僅具有理論意義,同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學意義。

          莫勞夫奇克秉承了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普世性特點,并不認為他的自由政府間主義僅適用于歐洲,堅持也可應用在其他區(qū)域研究之中。除了此書外,他還在《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共同市場研究》(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等美歐著名期刊上發(fā)表了諸多有影響力的論文[7]。對很多從《國際組織》這本雜志入手研究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動向的中國國際關系學者和學生來說,莫勞夫奇克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國內(nèi)也早有學者在介紹區(qū)域一體化、歐洲一體化理論時提及莫勞夫奇克的自由政府間主義[8],特別是陳玉剛和肖歡容兩位博士的專著《國家與超國家:歐洲一體化理論比較研究》和《地區(qū)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都花了不小的篇幅講述自由政府間主義的主要觀點,對它在20世紀一體化理論體系中的位置,及其解釋限度做了一定的歸納。[9]在歷史演進到21世紀,歐盟的體積(不論是面積上的擴大,還是結(jié)構(gòu)一體化的深化)增大,歐洲一體化理論出現(xiàn)新的對話和辯論格局的情況下,回頭看去,《歐洲的選擇》一書“體現(xiàn)的仍是最全面,理論性最復雜的政府間主義一體化理論”[10],是理解認識歐洲一體化“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種。

          本文將結(jié)合《歐洲的選擇》一書所追述的從50年代《羅馬條約》到90年代《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歐洲一體化史,以及這段時間最主要的一體化理論發(fā)展,介紹自由政府間主義的理論背景、基本觀點和理論框架;
        并擬在歐洲一體化理論20世紀90年代發(fā)生新變化的情勢下,以自由政府間主義如何應對新理論的挑戰(zhàn)為線,概覽歐洲一體化理論的新演變格局;
        最后筆者闡釋一些對歐洲一體化理論未來發(fā)展趨勢的看法和見解。

          

          (一)誰是中心行為體:“新功能主義”與“政府間主義”

          

          莫勞夫奇克的一體化理論以國家為中心行為體,屬于“政府間主義”陣營,同時他又認為經(jīng)濟利益,特別是商業(yè)利益對歐洲一體化發(fā)揮了最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對于其他看重地緣政治利益和觀念的政府間主義,他將自己的理論命名為“自由政府間主義”。莫勞夫奇克的《歐洲的選擇》一書很大程度上是以一體化過去的主流解釋方法——“新功能主義”為標靶的,下面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新功能主義”這一“政府間主義”的“對峙理論”。

          新功能主義在歐洲一體化初期一直占據(jù)著主導理論的地位,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里奧·林德博格(Leon Lindberg)、約瑟夫·奈(Joseph Nye)和菲利普·施密特(Philippe Schmitter)[11]等代表學者都將一體化視為一個不斷變化、自我強化的進程,認為一體化會產(chǎn)生意料不到的效果,一旦一體化啟動,就會產(chǎn)生不斷地自我強化的“滾雪球”效應,即“外溢”效應。

          這種“外溢”既包括“功能外溢”,即最初的政府間合作成果,比如50年代初實行煤鋼聯(lián)營,法德將煤鋼產(chǎn)業(yè)置于一個共同機構(gòu)的管理之下后,就自然產(chǎn)生了匯率、稅收、薪金等其他問題上的共同管理問題;
        也包括“政治外溢”,象歐共體委員會這樣的超國家行為體和成員國內(nèi)的利益集團這樣的次國家行為體施加額外的政治壓力,推動一體化進一步前進。一體化符合他們的利益,久之,一體化會形成跨國結(jié)盟和共同解決問題的局面。新功能主義具有很強的“專家治國論”傾向,認為超國家機構(gòu)和個人發(fā)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在合作的開始階段,技術官僚們達成共識,應當繼續(xù)推進一體化,擴大一體化的范圍,授予共同體機構(gòu)更多的權(quán)力,鼓勵各種社會團體行動,支持加大國家對經(jīng)濟生活的干涉力度。國際機構(gòu)的建立,也使得權(quán)力集中到超國家機構(gòu)官員手里,他們的‘企業(yè)家精神’促進了一體化進一步向前發(fā)展!盵12]

          在20世紀50、60年代初,歐洲一體化進展順利的時候,新功能主義理論的“外溢”觀點顯得很有解釋力,但60年代中到80年代初,歐洲一體化停滯不前,戴高樂上臺后,1965年至1966年法國代表拒絕參加理事會會議,發(fā)生“空椅子危機”,都體現(xiàn)出成員國政府的主角地位。1966年,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提出民族國家遠未“過時”,相反非常“頑強”,這一點在戴高樂的表態(tài),英國、愛爾蘭和丹麥1973年加入歐共體問題上都體現(xiàn)得很明顯,成員國拒絕逐步向歐共體轉(zhuǎn)讓主權(quán),而且歐共體決策最主要地也是成員國意愿的反應。[13]霍夫曼第一次提出了以國家為中心的政府間主義。歷史學家阿蘭·米爾沃德(Alan Milward)也認為在歐盟的發(fā)展歷史中,是成員國政府而非超國家組織起了核心作用,一體化加強而不是削弱了成員國政府的地位。[14]

          80年代,在德洛爾擔任歐共體委員會主席期間,歐洲一體化煥發(fā)了活力,簽署了“單一市場法令”,大步邁向歐洲經(jīng)濟貨幣聯(lián)盟,這時新功能主義聲勢再起,許多學者都認為德洛爾這樣的“超國家企業(yè)家[15]”是一體化取得突破的關鍵因素。[16]90年代,針對新功能主義,莫勞夫奇克在霍夫曼和米爾沃德政府間主義觀點的基礎上,對新功能主義進行更為系統(tǒng)的批駁。他認為新功能主義的一點根本性錯誤,就是它把熱情傾注在追蹤一體化的內(nèi)生演變力量(如不斷增加的反饋力、計劃外的結(jié)果、隨時間而產(chǎn)生的變化等),它沒有考慮一體化還存在很多的外部限制(如國家的經(jīng)濟利益、政治制約以及委托授權(quán)等),實際上只有在這些外部條件作用之下,一體化才可能得以前進。[17]

          莫勞夫奇克繼承了政府間主義主要觀點,即國家是理性提議、掌控一體化進程的基本行為體。政治一體化的范圍、形式和實質(zhì)都是各國政府商談出來的,反映了各國政府偏好和實力的集合。為了證明國家政府和超國家機構(gòu)誰是一體化的基本行為體,他運用博弈論對由新功能主義延伸出的超國家主義和政府間主義做了對比分析,考察了信息的分配,“企業(yè)家”完成任務的表現(xiàn),談判的效率和分配性結(jié)果三個方面。超國家主義認為成員國政府在技術、政治以及法律方面缺乏信息和先進的理念,而歐共體官員具有較強的中立性,他們有政治技巧,技術經(jīng)驗,行政上有凝聚力,在跨國網(wǎng)絡中處于中心地位;
        在談判過程中,由于缺乏信息和觀念,各國政府不可能制訂出最佳的共同體政策。而超國家機構(gòu)和個人則能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建議,在各國間進行調(diào)解,并能充分動員國內(nèi)聯(lián)盟團體;
        談判結(jié)果會向超國家行為體的意愿傾斜,達成帕累托最佳協(xié)議也需要超國家機構(gòu)的干預。政府間主義的觀點則正好相反,認為國家政府發(fā)揮了關鍵作用。[18]

          通過對50年代《羅馬條約》到90年代《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等五次大的歐共體發(fā)展談判史的分析,莫勞沃其克舉出大量歷史事實證明政府間主義理論的正確性。信息始終是充足的,各國能獲得廣泛的信息,信息在各國間的分配是對稱的。一般情況下,超國家官員并未擁有特別的信息和觀念。經(jīng)常是最感興趣的國家政府擁有的信息最多。技術上,歐共體委員會反而非常依賴各國的官員,特別是在“共同農(nóng)業(yè)政策”和貨幣政策這樣的復雜事項中,有時歐委會自己不能(或被允許)進行技術談判。歐共體委員會和歐洲議會官員的政治信息和判斷更不可靠。超國家機構(gòu)官員往往無視政治制約,對他們傾心的選項的政治可能性過于樂觀。

          在談判過程中,雖然超國家機構(gòu)一直扮演著政策發(fā)起人、調(diào)解人和動員者的角色,但歐共體委員會官員和歐洲議會議員們成功提高談判效率只有一次,就是“單一歐洲法令”談判;
        但即使這次,他們也沒能對收益分配施加影響。實際上是積極的國家政府保證了談判的效率。主要的歐共體談判都是由感興趣的成員國政府或者個人,而不是超國家機構(gòu)官員發(fā)起及調(diào)節(jié)的。各國政府和私人團體通常都會遞交數(shù)十份、有時甚至是上百份提案。如果一個國家政府不滿意原有提議,它會遞交特別的替代方案,有時甚至自己制訂整個條約草案。

          分配結(jié)果也遠不符合歐委會和歐洲議會的愿望,而是不對稱相互依賴的反映:最強烈支持協(xié)定核心內(nèi)容的國家政府為了達成協(xié)議,愿意在邊緣地帶,對不情愿的國家政府做出讓步。[19]莫勞夫奇克用大量論據(jù)證明,總起來看,由超國家官員們構(gòu)成的集合體總是表現(xiàn)得無用而多余,有時候甚至起了負作用。[20]

          

          (二)經(jīng)濟動機最為重要:用自由主義“改造”的“政府間主義”

          

          莫勞夫奇克雖然不贊同新功能主義以超國家機構(gòu)為根本行為體的觀點,但卻同意它經(jīng)濟因素是一體化主要動因的看法。斯坦利·霍夫曼和阿蘭·米爾沃德提出的傳統(tǒng)的政府間主義理論都可以歸為現(xiàn)實主義范疇,他們認為各國政府有綜合全面的外交政策目標,這些目標決定了在各具體問題上(包括歐洲一體化)它們的偏好和態(tài)度,而且它們能夠不受國內(nèi)社會壓力的影響,獨立看待問題和追求目標的實現(xiàn)。[21]莫勞夫奇克則有不同意見,他將各國政府的一體化動機分為“地緣政治利益和觀念”和“經(jīng)濟利益”兩大類,運用史實力圖證明對一體化進程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經(jīng)濟利益,地緣政治利益和意識觀念也經(jīng)常發(fā)揮重要影響,但其作用只能排在第二位。

        莫勞夫奇克列出的地緣政治因素較寬,計有四類:對蘇聯(lián)威脅的反應;
        對全球威望和地位的認知;
        德國帶來的集體安全難題;
        歐洲聯(lián)邦觀念[22]。這其中既有地緣政治威脅(比如蘇聯(lián)和德國問題),也有地緣政治利益(比如英法追求全球威望和地位,德國50年代追求成為正常國家和80年代希望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還有歐洲主義和民族主義這樣的觀念之爭(特別體現(xiàn)在贊同歐洲一體化的科爾和反對歐洲一體化的撒切爾夫人這樣的大國領導人身上)。莫勞夫奇克很精辟地指出:“用地緣政治解釋經(jīng)濟合作中的國家偏好,關鍵在于將經(jīng)濟政策和深層的政治軍事目標聯(lián)系起來。(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其關注點在經(jīng)濟一體化的間接后果”。[23]在現(xiàn)實主義者看來,經(jīng)濟一體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高級政治”(high politics)運作的一種方法。一國政府更愿意與那些可以與之聯(lián)手追尋特定地緣政治目標的國家進行經(jīng)濟合作。

          莫勞夫奇克認為上述地緣政治解釋并不充分,經(jīng)濟才是歐洲各國政府緊密合作,推進一體化的根本原因。經(jīng)濟利益是歐洲各國政府領導人的最核心追求,“歐洲一體化是民族國家領導人為了追求經(jīng)濟利益,進行一系列理性選擇的結(jié)果”[24]。他認為,各國經(jīng)濟利益不斷趨同是戰(zhàn)后國際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根本潮流之一,戰(zhàn)后工業(yè)化國家間興起了一場長達50年之久的貿(mào)易和投資增長熱潮,發(fā)達國家將商業(yè)關系的重點從對世界邊緣地帶轉(zhuǎn)移到對發(fā)達國家自己,同時資本流動性日益增強,這樣貿(mào)易自由化、規(guī)制一體化和貨幣穩(wěn)定化成為不可抵擋的趨勢,不管是不是歐共體成員國,歐洲的工業(yè)化國家政策都受此影響。所以,歐洲各國之所以一體化,是要為了通過協(xié)調(diào)政策,來適應技術和經(jīng)濟政策的發(fā)展趨勢[25]。這里很明顯,莫勞夫奇克的觀點與新自由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一脈相承,歐洲一體化的實踐證明了在新技術變革發(fā)生和新經(jīng)濟浪潮興起后,無政府狀態(tài)下國家的合作是可能的[26],歐洲一體化也是相互依賴的產(chǎn)物。

          在各國國內(nèi),商界利益是影響政府偏好和決策的最根本因素。這里莫勞夫奇克采用的是政治經(jīng)濟學解釋方法,而不是經(jīng)濟學解釋方法,即政府偏好是國內(nèi)各方利益和考慮加總綜合后的結(jié)果。為什么就一體化而言,這個加總結(jié)果總是正值?他采用的是博弈分析方法:“整個一體化都有一種政治偏向,有利于生產(chǎn)廠商集團,不利于消費者、納稅人、第三國生產(chǎn)者,還有那些未來生產(chǎn)者,之所以有這種偏向,是因為生產(chǎn)廠商集團的利益更集中,更確定,更有組織,更有制度代表性!盵27]而消費者、納稅人、第三國生產(chǎn)者等無法從一體化中獲益的團體則無法有效組織起來進行抵抗。

          經(jīng)過對德、法、英三國在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的五次歐洲一體化關鍵博弈的歷史分析,莫勞夫奇克的結(jié)論是:每次協(xié)定達成過程中,都有壓倒多數(shù)證據(jù)支持政治經(jīng)濟動機,地緣政治利益和觀念則處在次要位置。對一些過去史學界普遍認為地緣政治事件和人物是根本原因的觀點,莫勞夫奇克做了充分的辯駁,比如,對戴高樂的歐洲政策,如否決英國加入歐共體、提出“富歇計劃,以及發(fā)動令一體化停滯的“空椅子危機”,過去的主流看法是戴高樂追求“法國的偉大”的獨特個性使然,但莫勞夫奇克則舉出大量史實,推斷實際上戴高樂主要是基于法國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特別是為了給法國的富余農(nóng)產(chǎn)品尋找出口市場,“小麥”是戴高樂歐洲政策最重要的動力,而那些地緣政治言辭和舉動只是戴高樂“故意設局”而已。

          不過要注意的是,莫勞夫奇克并未完全否定地緣政治利益和觀念的作用,他這里采取的是一種加總的多因解釋結(jié)構(gòu),即經(jīng)濟利益,特別是商業(yè)利益是最持久、最有力的因素,但地緣政治和觀念也非常重要!叭绻麤]有同時出現(xiàn)的有利或不利于歐洲一體化的地緣政治偏好的話,歐共體的建設恐怕會呈現(xiàn)出另一幅景象。”那樣的話,可能歐洲就會出現(xiàn)“一個近于英國不斷主張的自由貿(mào)易區(qū)式的貿(mào)易安排,再加上一系列多邊貿(mào)易和投資的雙邊和全球協(xié)定! [28]

          

          (三)各國政府為什么選擇一體化:一個中觀、多因混合的三重組合框架

          

          從以上兩部分介紹了“自由政府間主義”的稱謂由來,以及為什么莫勞夫奇克會將其代表作命名為《歐洲的選擇》,即歐洲并未出現(xiàn)一個能替代民族國家的歐洲“利維坦”,國家政府仍是最主要的行為體,歐洲一體化只是它們?yōu)榱私?jīng)濟利益,理性選擇的結(jié)果!皻W共體,在大多數(shù)時候,是各國政治家和公民為了實現(xiàn)通過傳統(tǒng)外交方式無法達到的經(jīng)濟利益而故意創(chuàng)造出來的[29]。”

          莫勞夫奇克反對新功能主義這樣的歐洲一體化“宏大理論”或者說“經(jīng)典理論”,認為它們在解釋歐共體時,或者只對一個俯視全局的因素進行分析,或者就把一些松散相連的變量揉成一個混合物,以為達到了理論的理想境界。但結(jié)果卻是,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歐共體研究”脫離了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和比較政治經(jīng)濟學的大發(fā)展,發(fā)明了一批“獨特的自成一體”的術語,成為一個只總結(jié)自己圈內(nèi)理論和經(jīng)驗的學科。他認為,應該提倡“中觀理論”的思路,即那些關注問題較窄但可以廣泛應用解釋的理論,具體地說,就是借用國際合作領域里的經(jīng)濟利益理論、博弈論和制度選擇理論來解釋歐洲一體化。[30]

          他吸收了20世紀80年代理性選擇、集體行動和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的最新成果,在政府間主義的基礎上,運用自由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和對國際制度的理性分析,再加上一些利益壓力集團政治等國內(nèi)自由主義內(nèi)容,給出一個理性主義的三重組合框架。實際上這個三重框架也是三個階段:即國家偏好形成階段,國家間博弈階段和選擇國際制度的階段。莫勞夫奇克通過考察歐共體發(fā)展歷史上五次最主要的談判來驗證他的理論框架,分別是:1957年《羅馬條約》談判,60年代建立關稅同盟和共同農(nóng)業(yè)政策的談判,1978-1979年建成歐洲貨幣體系的談判,1985-1986年《單一歐洲法令》談判,以及1991年建立歐洲聯(lián)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談判。

          這個框架實際上是一個國內(nèi)國際雙層博弈的結(jié)構(gòu),即首先是一國國內(nèi)各利益集團相互博弈,得出在某一問題上該國的國家偏好,然后該國政府持此偏好,代表該國與其他國家政府進行政府間博弈,博弈結(jié)果是相互間不對稱依賴程度的體現(xiàn),最后,為了鞏固談判成果,確保各方履行承諾,各國政府理性地選擇將部分主權(quán)委托轉(zhuǎn)讓給超國家機構(gòu),或者是約定日后共同投票決定未來的執(zhí)行事項,也即所謂的“匯集”(pool)。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三重組合框架實際上是多種理論的凝聚,每個階段莫勞夫奇克采用的理論都不一樣。在第一個階段,國家偏好形成階段,實際上是自由主義理論多元、經(jīng)濟要素最為重要、關注國家和社會關系等特征的體現(xiàn)。如前所述,成員國政府做出有關歐共體決策的主要動因,不是地緣政治威脅或者觀念,而是因為經(jīng)濟交換,特別是產(chǎn)業(yè)內(nèi)貿(mào)易和資本流動帶來大量的獲利機會,為了抓住它們,各國政府必須協(xié)調(diào)各自的政策。商業(yè)利益顯得特別關鍵。在每個國家內(nèi)部,不同廠商集團有自己的利益,比如貿(mào)易政策方面,出口競爭力強的行業(yè)和企業(yè)就會自己,或通過其代言組織要求放開市場,競爭力弱的則會要求保護。各方的利益需求匯總到國家政府層面,得出一個加總結(jié)果。商業(yè)利益之外,政府的宏觀經(jīng)濟政策也很重要(特別是在貨幣政策領域),有時還有地緣政治利益和領導人的觀念因素,它們一起作用,形成對未來談判的國家偏好。

          在第二個階段,國家間博弈階段。他又重回現(xiàn)實主義,假設國家是統(tǒng)一理性行為體,這一階段他的分析工具為博弈論。他不認為國際制度是影響國家間博弈的決定性因素,歐共體委員會、歐洲法院和歐洲議會這些超國家機構(gòu)的作用并不明顯,整個國家間博弈過程交易成本并不高,談判結(jié)果是各個國家相對實力的客觀反映。莫勞夫奇克認為的這種政府間博弈是一種“硬博弈”(hard bargaining)[31],即組織、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以及觀念,對其都沒有多少影響。從談判中獲益最多的政府愿意做出最大的妥協(xié),或是一定程度上彌補受損國家的利益。有的國家會威脅要排擠某些國家,或者威脅自己要退出談判,如果這種威脅很可信,或者讓對象國付出很高成本,就會讓談判結(jié)果向威脅國所希望的方向發(fā)展。[32]

          第三個階段,制度選擇階段。莫勞夫奇克認為各國政府愿意轉(zhuǎn)讓主權(quán),委托代理給超國家機構(gòu),或者匯集共享,是為了相互限制和控制,用博弈論的語言來說,是為了增強承諾的可靠性。按照國際制度功能理論,各國政府把主權(quán)轉(zhuǎn)給國際組織,可以獲得很大的合作收益。如果沒有一個集中的體制,只靠自己,很難保證別國政府也會遵守國際制度。這不是因為各國都有了歐洲觀念,也并非各國政府認可有必要把決策權(quán)集中交到治國專家計劃者的手中,而是由于各國政府感到其他國家政府(有的時候是自己國家的下一任政府)很有可能會背叛已達成的協(xié)議。

          總起來看,莫勞夫奇克發(fā)明的“三重框架”較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政府間主義理論中國內(nèi)決策動機過于宏觀、模糊(認為國家利益和動機是先驗的,無需證明的)、或是偏重地緣政治動機的缺陷(畢竟,歐洲一體化最主要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一體化層面,最重大的突破和特點也都在經(jīng)濟方面)。阿蘭·米爾沃德經(jīng)過經(jīng)驗歷史研究,指出一體化之初,比利時支持歐洲煤鋼聯(lián)營是為了比利時煤業(yè)的利益[33],開始將國內(nèi)經(jīng)濟利益和國家行為聯(lián)系起來。莫勞夫奇克則設計了一個系統(tǒng)框架,在一系列因素中,突出較窄的商業(yè)利益,首先是促進出口,是德、法、英三國國家偏好的中心目標,并貫穿50年的歐洲一體化史,列舉翔實的史實證明其假設,邏輯性和科學性非常強。

          另一方面,這一“三重框架”也有力地糾正了新功能主義的理想主義傾向,為歐共體決策史提供了一張新的主角名單,正如肖歡容的總結(jié):“新功能主義強調(diào)國內(nèi)技術共識的地方,自由政府間主義則強調(diào)國內(nèi)集團的競爭;
        新功能主義強調(diào)提升共同利益的機會的地方,自由政府間主義則重視實力斗爭;
        在新功能主義強調(diào)國家官員在塑造談判結(jié)果的積極作用的地方,自由政府間主義則重視被動的制度與國家政府的自主作用。”[34]

          但是,自由政府間主義的理性主義前提,靜態(tài)循環(huán)式地解讀歐共體中的重大談判,忽視歐共體日常決策背后的制度因素,只講德、法、英三個大國政府,沒有給予其他國家足夠的重視,國家偏好形成階段是自由主義式的國內(nèi)集團競爭,到了國家間博弈階段國家政府就能過濾所有的不同聲音,變成一個理性的統(tǒng)一行為體(也就是說各集團最高只能到達首都層面,到不了布魯塞爾),這些都為其他理論學者所詬病。下面我們看一看新階段歐洲一體化理論對自由政府間主義的批評和它的自我辯護。

          

          (四)來自制度主義和建構(gòu)主義的批評

          

          由于莫勞夫奇克的自由政府間主義理論清晰、經(jīng)驗研究和論述有力,所以《歐洲的選擇》一書出版后,很快它就成為歐美歐洲研究界的熱議焦點。90年代,自由政府間主義繼新功能主義之后,成為歐洲一體化最重要的理論[35]。這一時期其他一體化理論都或多或少受到自由政府間主義一定影響,產(chǎn)生諸多贊同和批評意見。一體化理論界的批評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理性選擇制度主義和歷史制度主義雖然接受了莫勞夫奇克的理性主義假設,但并不認可他的政府間博弈能準確地描繪歐共體的決策進程,認為他的模型過于松散,沒有制度的影子;
        第二個方面的意見來自社會學制度主義和建構(gòu)主義,它們從方法論根源上反對理性選擇尋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假設,認為國家的偏好和觀念,至少部分上,是被歐盟的規(guī)范和規(guī)則塑造出來的。[36]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制度主義和建構(gòu)主義的意見。

        歐洲一體化理論中制度主義出現(xiàn)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略早于自由政府間主義。它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歷史制度主義和社會學制度主義,它們對制度的定義和如何影響政治都有不同的看法。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最早誕生于美國國會研究,但很快就“旅行”到歐洲研究中,它認為每個行為體都是從利益最大化的個體理性角度來衡量制訂什么樣的制度,或是否遵循制度。該理論認可自由政府間主義理論第三階段的制度委托論斷,但認為它低估了正式制度對歐盟政策結(jié)果的影響。比如,弗里茲·沙普夫(Fritz Scharpf)就談及在共同農(nóng)業(yè)政策(CAP)和其他一些歐共體政策不能有效運作,各方互不相讓,不僅僅是各國政府的問題,同具體制度,比如一票否決制的決策機制也有關系。沙普夫還指出制度會造成“聯(lián)合決策(joint decision traps)”陷阱,即成員國政府由于必須一致支持新立法或是條約修正案,(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會被迫實施它不想實施的政策[37]。喬治·蔡伯利斯(George Tsebelis)也指出,當某一特定規(guī)則只有少數(shù)國家能從中受益時,這些國家會竭盡全力阻止對它進行變更,這樣歐盟決策就保持了相當大的“政策穩(wěn)定性”。[38]

          歷史制度主義關注在“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狀況下,制度隨時間怎樣塑造理性行為體的行為。歷史制度主義非常強調(diào)“路徑依賴”和“沉沒成本”(sunk costs)兩個概念,認為制度具有很大的慣性,它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不管是超國家機構(gòu),還是成員國政府,或者是各國國內(nèi)利益集團和跨國集團,要改變它會面對很高的“制度門檻”,而且要考慮到它們過去的投入,也就是“沉沒成本”。歷史制度主義被認為是新功能主義的新發(fā)展形式,但它同早期新功能主義有很大不同:首先,歷史制度主義把政治行為體看作是短視的,不像新功能主義理論家認為的它們是有遠見的;
        其次,新功能主義理論相信最初的制度選擇能產(chǎn)生“預料不到”的后果,但行為體在行動前很清楚這些結(jié)果將會是什么,但歷史制度主義則認為由于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太復雜,參與者太多,產(chǎn)生的反饋和互動效果過于繁雜,所以即使再有遠見的行為體也難以預測到最終結(jié)果[39];
        第三,歷史制度主義者認為由于路徑依賴,政治行為體僅能從邊緣上對制度做一定的修正。這同新功能主義的理解也有異。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和歷史制度主義都同意自由政府間主義的理性主義前提假設,它們也都認可莫勞夫奇克關于社會利益是一體化最根本的動力源的說法,但它們不認為國家政府是唯一的核心行為體,國家間博弈是唯一匯聚國家偏好的互動模式。它們承認政府間會議的重要性,但堅持在兩次會議之間的政治運行和決策中,制度的作用更大,而且制度影響到舉行政府間會議的環(huán)境,這樣看上去,政府間談判不大像啟動了一體化,反而像是它的結(jié)果。[40]對此,莫勞夫奇克的回應是:歐洲一體化是“有意為之的勝利”(deliberate triumphs),而不是沒有想到的“副產(chǎn)品”,像特定多數(shù)表決制,給以歐共體委員會和歐洲議會一定的獨立性,都是各國政府有意塑造的結(jié)果,為的是增強政府間承諾的可靠性。偏好不同的成員國政府進行談判、創(chuàng)設制度的時候,目的是將相互之間的承諾用博弈規(guī)則固定,但各國不可能在每個議題上都獲得自己理想的結(jié)果。而且,如果把五次重大的歐共體決策看作一個整體,會發(fā)現(xiàn)主要國家政府在核心問題(比如共同農(nóng)業(yè)政策改革、關稅自由化、關貿(mào)總協(xié)定談判、貨幣一體化、外交和防務政策、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的權(quán)力等等)上的立場,在40年中幾乎沒有什么大變化。[41]所以,歷史制度主義所說的“路徑依賴”也沒有太大意義,因為事實上,主要國家政府主觀上并不愿意改變既有偏好和路徑。

          社會學制度主義則給了一個廣義的制度定義,把非正式的規(guī)范、規(guī)則和習俗也都包括進來。它們認為這樣的制度“規(guī)定”著行為體,塑造了它的認同和偏好。對于建構(gòu)主義,歐美學術界至今難以準確定義,托馬斯·瑞斯(Thomas Risse)說“也許最有效描繪建構(gòu)主義的方法,就是在以社會為本體的基礎上,堅持人類行為體不能獨立于社會環(huán)境存在,不能脫離它集體共享的各體系的意義(更廣義些說就是‘文化’),它同方法論上的理性選擇的個人主義相對立……”[42]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總結(jié)道,建構(gòu)主義者基本都同意:(1)人類關系的結(jié)構(gòu)主要是由共有觀念(shared ideas)而不是物質(zhì)力量決定的;
        (2)有目的的行為體身份和利益是由這些共有觀念建構(gòu)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43]這樣,從本體論和方法論來看,社會學制度主義也可以歸入建構(gòu)主義的范疇。

          20世紀90年代末,國際關系理論界建構(gòu)主義興起,很快也影響到歐洲一體化理論界,歐洲一體化理論也形成了包括政府間主義、理性選擇和歷史制度主義在內(nèi)的理性主義同建構(gòu)主義對峙辯論的格局(歷史制度主義也有不少與建構(gòu)主義接近的地方)。建構(gòu)主義的社會本體論與理性主義的物質(zhì)本體論不同,它的整體主義方法論和理性主義的效用最大化的個體主義方法論也不一樣,即建構(gòu)主義遵循的是“適當性邏輯”(logic of appropriateness),而理性主義遵循“結(jié)果性邏輯”(logic of consequentiality)[44]。也就是說,行為體未必偏好一定固定,而且其行為并不是只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其期望,相反,它們會考慮社會賦予它們的角色,考慮制度規(guī)則,然后尋找什么才是適合它們的行為。

          在近期的歐盟研究中,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討論歐盟的制度不僅塑造著歐洲人和成員國政府的行為,也影響了它們的偏好和認同。托馬斯·克里斯廷森(Thomas Christiansen)等學者指出“大量證據(jù)表明,作為一個過程,歐洲一體化對歐洲的國家體系及其構(gòu)成的單元產(chǎn)生了轉(zhuǎn)型影響(transformative effects)。歐洲一體化自己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有理由假設在此進程中,先是行為體的觀念,隨后是利益都同樣發(fā)生了改變。這種變化可以用建構(gòu)主義理論化,如果仍用忽視觀念形成進程和(或者)假設利益是外在給定的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我們就難以看清這些變化!盵45]所以說,一體化理論中的建構(gòu)主義的出發(fā)點就是歐洲一體化重塑了國家的認同和偏好,這同理性主義有根本區(qū)別。

          作為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莫勞夫奇克同建構(gòu)主義學者進行了辯論,他的主要攻擊對象是建構(gòu)主義的方法論。他承認建構(gòu)主義提出了一系列關于一體化影響個人和國家的有意思且重要的問題。但他認為,出于兩點原因,建構(gòu)主義者沒對理解歐洲一體化做出經(jīng)驗研究上的貢獻:第一,建構(gòu)主義沒有構(gòu)建“不同的可驗證的假設”,它們只是使用一個范圍寬廣的解釋框架,幾乎任何可能結(jié)果都可以被它解釋,所以無法通過經(jīng)驗分析證偽;
        第二,就算建構(gòu)主義學者列出了原則上可證偽的假設,但他們也沒有仔細地構(gòu)建和檢驗它們,所以無法清楚地把建構(gòu)主義的預測和理性主義的預測分開。[46]持“后實證主義(post-positivist)”立場的建構(gòu)主義學者則認為莫勞夫奇克眼中的歐盟研究太“科學”了,檢驗可證偽的假設,是理性主義者,主要是美國社會科學的過多要求[47]。

          不過,自由政府間主義和建構(gòu)主義也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仔細檢視《歐洲的選擇》一書,我們會發(fā)現(xiàn)莫勞夫奇克承認不應徹底排除意識觀念的影響力。他說“雖然可靠性承諾觀點是解釋‘專門’和‘明確’權(quán)力的委托和代理的最佳方法,但有一些更“一般的”制度性承諾,它無法解釋。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以及歐共體委員會,歐共體這樣的‘準憲政’(quasi-constitutional)形式,是從歐洲煤鋼聯(lián)營借過來的,它反映了許多歐洲聯(lián)邦主義者的想法”。

        國家偏好不全受物質(zhì)動機影響,有的國家偏好,就是觀念導致的。特別是20世紀80和90年代,總體上制度條款一直是聯(lián)邦主義意識觀念的反映。意識觀念因素在歐洲議會的例子上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德國支持歐洲議會,英法對它則帶著相當大的懷疑眼光,它們兩國都愿意理事會集中掌握權(quán)力。[48]當然他要用理性來看待觀念,因此提到“現(xiàn)代理論探討外交政策中觀念的作用時,一般都認定主觀評價會不斷接近客觀事實,它們往往把觀念視為不確定條件下的一種理性適應機制。”[49]

          另一方面,建構(gòu)主義理論也在向?qū)嵶C靠攏,它們也設置了像社會化(socialization)、規(guī)范擴散(norm-diffusion)、集體偏好構(gòu)成(collective preference formation)等可證實或證偽的假設[50]。一些學者對歐盟委員會官員和參與歐盟各事務委員會的各國官員的態(tài)度做了集中調(diào)查和分析,用計量理論驗證歐洲社會化對他們態(tài)度的假設[51]。切克(Checkel)和劉易斯(Lewis)則用定性分析分別對保護公民權(quán)對歐盟和歐洲委員會,以及成員國常駐布魯塞爾代表機構(gòu)的決策做了深入分析,都設置了假設,看是否,以及在什么條件下歐盟官員被新規(guī)范、偏好和認同所社會化[52]。

          綜合來看,由于自由政府間主義強調(diào)國家是一體化進程的核心行為體,所以它在解釋政府間會議的主要制度成果上顯得特別“有力”,而理性制度主義和歷史制度主義則能更好地解釋兩次條約之間的部門一體化和垂直一體化的新進展。[53]在歐洲議會權(quán)利得到增加,歐盟啟動制憲等帶有規(guī)范意義的歷史事件上,建構(gòu)主義則明顯占有優(yōu)勢。同過去的新功能主義與政府間主義的理論對峙比起來,現(xiàn)在的理論辯論和對話更多元,也增添了更多全球化、制度化和社會化的色彩,各種理論之間解釋和預測的優(yōu)勢領域也都凸顯出來了。

          

          (五)結(jié)語:一體化理論的未來

          

          唐納德·普查拉(Donald Puchala)對歐洲一體化理論曾有一個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比喻,說諸多理論,每一種理論可能只能解釋一體化進程(大象)的一個方面[54]。莫勞夫奇克對此的解釋是:“這就是說,一體化的總體解釋不能僅僅依賴一種理論,新功能主義或是其它理論,必須發(fā)展一個多因框架,用這個框架統(tǒng)率一系列被限定的較窄的理論去解釋一體化。”[55]自由政府間主義即總結(jié)了各國關于貿(mào)易自由化的各種偏好,對國家間博弈的具體結(jié)果,以及制度委托行為進行了提煉和分析,塑造了一個有機的多因框架,在理性主義前提下,運用多種國際合作和博弈理論解釋五次大的政府間談判,這比“大而化之地對一體化進行結(jié)構(gòu)原因分析更加合適”。

          不過,從前文我們已經(jīng)看到,由于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極其復雜,盡管自由政府間主義已經(jīng)應用了組合理論(實際上它把國內(nèi)自由主義和國際現(xiàn)實主義連在了一起,而且并未完全否認觀念的作用),但其“優(yōu)勢”解釋范圍仍有一定局限性。隨著歐洲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和擴大,現(xiàn)在一體化理論界已經(jīng)很少有人聲稱要用一種理論解釋全部“歐洲一體化現(xiàn)象”了。理論的分工與合作正在成為趨勢,已有一些歐洲學者正在力圖將合適的理論組合起來解釋歐盟的某項政策、權(quán)能或者是新進展,這可能成為歐洲一體化理論與實證研究的未來方向。比如弗蘭克·施米爾菲尼施(Frank Schimmelfennig)就將建構(gòu)主義作為自由政府間主義的補充理論,用來解釋歐盟成員國為何支持東擴的決策。[56]

          還要注意的是,以上我們提及的一體化理論主要是國際關系的角度觀察、解釋歐洲一體化,認為歐洲一體化進程是從國家層面讓渡到歐洲層面,是將歐盟政體作為因變量。但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視角,就是將歐盟視作一個既定,已存在的政體形式,并考察歐盟政體對成員國和歐洲的政策及政治帶來的影響,這就是比較政治和治理理論的視角。比較政治和治理理論運用政治學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將歐盟視為一個政治系統(tǒng),有政治需求(輸入要素),行為體,公共政策(輸出要素),用效益、規(guī)制、民主、福利等國內(nèi)政治學標準衡量歐盟橫向的各部門,縱向的各層次,更深入地揭示出歐盟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所以,從理論“工具箱”中選取合適的理論,解釋不同時段、不同問題領域的歐洲一體化現(xiàn)象,還不止限于運用上述提及的歐洲一體化理論,還要將比較政治理論和治理理論包括在內(nèi)。比如,里特博格就將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社會學制度主義和民主理論結(jié)合起來,用來解釋歐洲議會的誕生和發(fā)展[57],取得不錯的效果。

          

          趙晨

          2008年元月

          

          注釋:

          

        [1]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中文版即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趙晨、陳志瑞譯。

          [2] Philippe C. Schmitter, “Some 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European Pol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uropean Public Policy”, in Y. Mény et al. (eds), Adjusting to Europe: The Impact of the European Union on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 25-40.

          [3] 安德魯·莫勞夫奇克:“歐盟憲法的本質(zhì)——仍需從自由政府間主義來理解”,趙晨譯,《歐洲研究》2005年第2期,第154頁。

          [4] 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p.15.

          [5]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中文版即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趙晨、陳志瑞譯。

          [6] Helen Wallace, William Wallace and Mark A. Pollack (2005), Policymak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 (5th ed.), p. 1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如Andrew Moravcsik, “Disciplining Trade Finance: The OECD Export Credit Arrange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3:1 (Winter 1989); Andrew Moravcsik, “Negotiating the Single European Act: National Interests and Conventional Statecraft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5 :1 (Winter, 1991); Andrew Moravcsik, “Liberal Intergovernmentalism and Integration: A Rejoinder,”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33: 4 (December 1996); Andrew Moravcsik, “Why the European Community Strengthens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Center for European Studie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52; Andrew Moravcsik, “Taking Preferences seriously: A Libe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1: 4 (Autumn 1997); Andrew Moravcsik, “Informal Influenc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ailure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 Wea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Working Paper Series (Cambridge, Mass., 1998);

          [8] 論文如王學玉:“歐洲一體化:一個進程,多個理論”,《歐洲》2001年第2期;
        耿協(xié)峰:“西方國際關系研究中對地區(qū)主義的不同理論解釋述評”,《歐洲》2001年第2期;
        張茂明:“歐洲一體化理論中的政府間主義”,《歐洲》2001年第6期;
        房樂憲:“政府間主義與歐洲一體化”,《歐洲》2002年第2期;
        王展鵬:“國際關系理論還是比較政治學:簡評政府間至上主義與兩種‘治理’理論在歐盟機構(gòu)問題上的分歧”,《歐洲》2002年第2期;
        陳玉剛:“歐盟制憲與歐洲一體化:國際關系的解讀”,《歐洲》2002年第5期;
        張云燕:“從功能主義到建構(gòu)主義:國際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研究的三種范式”,《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5年第4期等。

          [9] 陳玉剛:《國家與超國家:歐洲一體化理論比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3-70頁;
        肖歡容:《地區(qū)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142頁。

          [10] Frank Schimmelfennig and Berthold Rittberger, “Theori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ssumptions and hypotheses”, in Jeremy Richardson (eds.): European Union: Power and Policy-Making, pp. 78, London:2006.

          [11] Ernst.B. Haas, The Uniting of Europ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1950-1957,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Leon N. Lindberg, The Political Dynamic of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Joseph S. Nye,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noal Organ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1.

          [12]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3.

          [13] Stanley Hoffmann, “Obstinate or Obsolete? The Fate of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Cases of Western Europe”, Daedalus 95: 862-915.

          [14] Alan Milward, The European Rescue of the Nation-State, London: Methuen, 1992.

          [15] 這里“企業(yè)家”指具有積極進取精神的人。

          [16] 代表作為Wayne Sandholtz and John Zysman, “1992: Recasting the European Bargain,” World Politics 42 (October 1989); Wayne Sandholtz, High-Tech Europe: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rkeley, 1992).

          [17]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5.

          [18] 同上,第54頁。

          [19] 同上,第481頁。

          [20] 同上,第8頁。

          [21] Frank Schimmelfennig and Berthold Rittberger, “Theori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ssumptions and hypotheses”, in Jeremy Richardson (eds.): European Union: Power and Policy-Making, pp. 82, London:2006.

          [22]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29.

          [23] 同上,第27頁。

          [24] 同上,第3頁。

          [25] 同上。

          [26] 新自由制度主義的代表著作,參見(美)羅伯特·基歐漢:《霸權(quán)之后:世界政治經(jīng)濟中的合作與紛爭》,蘇長河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權(quán)力與相互依賴》(第3版),門洪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7]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36.

          [28] 同上,第477頁。

          [29] 同上,第501頁。

          [30] 同上,第19頁。

          [31] Frank Schimmelfennig and Berthold Rittberger, “Theori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ssumptions and hypotheses”, in Jeremy Richardson (eds.): European Union: Power and Policy-Making, pp. 82, London:2006.

          [32] 同上,第55頁。

        [33] Alan Milward,(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The European Rescue of the Nation-State, London: Methuen, 1992.

          [34]肖歡容:《地區(qū)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頁。

          [35] Helen Wallace, William Wallace and Mark A. Pollack (2005), Policymak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 (5t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9.

          [36] 同上。

          [37] Fritz W. Scharpf, “The joint decision trap: Lessons from German federalism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66, 1988, p. 239 – 278.

          [38] George Tsebelis, Veto Players: How Political Institutions Work, Princeton and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nd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2, p. 281-282.

          [39] Paul Pierson,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Institutionalist Analysis”, in W. Sandholtz and A. Stone Sweet (eds),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Supranational Govern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39.

          [40] James A. Caporaso,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ory: Understanding Our Past and Anticipating Our Future”, in W. Sandholtz and A. Stone Sweet (eds),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Supranational Govern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350.

          [41]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489-494.

          [42] Thomas Risse,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in Wiener and Diez (eds.),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61.

          [43] 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秦亞青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第1頁。

          [44]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 Free Press, p. 160-162.

          [45] Thomas Christiansen, Knud Erik Jorgensen and Antje Wiener (ed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urope,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1, p. 2.

          [46] Andrew Moravcsik, “Is Something Rotten in the State of Denmark,”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Vol. 6(4), 1999. Andrew Moravcsik, “Bringing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of the EU out of the Clouds: Have they Landed Yet?” European Union Politics, June 2001.

          [47] Knud Erik Jorgensen, Reflective Approaches to European Governance, London: Macmillan, p. 6-7.

          [48]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488-489.

          [49] 同上,第33頁。

          [50] Jeffrey Checkel, “‘Going Native’ in Europe? Theoriz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European Institution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6 (1/2), 2003, p. 209-231. Thomas Risse,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in Wiener and Diez (eds.),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60.

          [51] Liesbet Hoogh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Morton Egeberg, “Transcending Intergovernmentalism? Identity and Role Perceptions of National Officials in EU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Vol.3, p.456-474.

          [52] Jeffrey Checkel, “‘Going Native’ in Europe? Theoriz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European Institution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6 (1/2), 2003, p. 209-231. John Lewi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d Everyday EU Decision-Making: Rationalist or Constructivist?”,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6(1/2), 2003, p. 97-124.

          [53] Frank Schimmelfennig and Berthold Rittberger, “Theori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ssumptions and hypotheses”, in Jeremy Richardson (eds.): European Union: Power and Policy-Making, pp. 92, London:2006.

          [54] Donald Puchala, “Of Blind Men, Elephants,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10, March 1972, 267-285.

          [55] Andrew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5.

          [56] Frank Schimmelfennig, “The Community Trap: Liberal Norms, Rhetorical Actions and the Eastern Enlargement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5, No. 1, 2001, pp. 47-80; Frank Schimmelfennig, The EU, NATO,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03-208.

          [57] Berthold Rittberger, Building Europe’s Parliam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on beyond the Nation-St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相關熱詞搜索:生命力 主義 自由 政府 趙晨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