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森的獲救與抵達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牟森其人
劉震云把他最稀罕的作品《一句頂一萬句》的舞臺劇改編交付給了牟森。這兩位的強強組合,讓這部戲備受期待。不只因為小說好,但改編難度大,也因為它被認為是牟森離開戲劇舞臺二十年后的回歸之作。
牟森是誰?論活躍度和當下的影響力,作為戲劇導演的牟森確實在大眾視野中缺少些存在感。尤其對于80、90后的觀眾而言,在他們尚未成年之時,牟森已經(jīng)歷了他的創(chuàng)作巔峰,隨后便隱退了。
但牟森絕對是中國戲劇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是中國實驗戲劇的開拓者,在上世紀80、90年代,他的作品都極前衛(wèi)、具有突破性。把“先鋒話劇”帶火了的孟京輝,最早參與戲劇的記錄就是在牟森的戲里做演員。
1993年的《彼岸》可以說是現(xiàn)象級作品。它來自牟森在北京電影學院主持的一個演員實驗訓練班,三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訓練了5個月,《彼岸》做為結業(yè)劇目。它在北京電影學院的排練室里連演了7天,當時,京城藝術圈的人幾乎都來了,極轟動。戲里,學生們在交織的繩子中間掙扎、攀爬,一邊喊著:“現(xiàn)在有一條河,而不是一根繩子,在我們面前,我們要渡過這條河,到達彼岸!”張楚看完后,彈吉它給演員們演唱他的名作《姐姐》。崔健也深受觸動,特別為此寫了一首歌,就叫《彼岸》。戲劇排練、演出的過程被記錄在了同名記錄片《彼岸》里,這是牟森那段輝煌時期極為稀少而珍貴的影像記錄。
牟森1980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大學期間他就對戲劇著迷。八十年代是中國話劇的黃金年代,院團多、劇作家多、導演多、演出多,牟森幾乎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劇院。1984年,牟森排了他的第一部戲《課堂作文》,是中文系80級的畢業(yè)演出,在學校食堂兼禮堂里上演。后來原著作者、西德劇作家埃爾文·魏克德收到他們的劇照和信深受感動,給他們回了信。這次經(jīng)歷讓牟森認識到了自己的導演能力,魏克德的來信更鼓舞了他。
大學畢業(yè),牟森去西藏話劇團工作了一年,之后回來成了北漂。1987年,他創(chuàng)建蛙實驗劇團,排演尤奈斯庫的《犀!、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奧尼爾的《大神布朗》。紀錄片《流浪北京》中記錄下了牟森那時的生活狀態(tài):留著圓寸,戴厚厚鏡片的黑框眼鏡,眼神里有一種不服氣,用北京話說,挺“葛”的,同時言語中也流露出不安。他與藝術家張大力蝸居在一起,當時漂在城市里沒有穩(wěn)定工作的人被稱作“盲流”,牟森就是個盲流導演。
鏡頭前,牟森篤定地說:“我沒想過我不干戲劇干別的會怎么樣,有一個小說叫《你別無選擇》,我覺得這個名字特別好。我曾經(jīng)給自己看清了三種選擇:第一種就是死,自殺,但我承認我做不到;第二就是混,但不存在這個問題,沒法往下混,這混甚至包括結婚生孩子過日常生活,我肯定做不到;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那我就喜歡戲劇!
牟森
曾經(jīng)的戲劇導演,現(xiàn)任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主任,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研究院創(chuàng)意媒體“劇集”方向和空間設計與敘事工程“巨鉤”方向碩士生導師。近年來,致力于“重構”中國近代史“進程”和“變遷”的敘事工程,在空間方向和時間方向同時開展新創(chuàng)作品類“巨構”和“劇集”。參與項目有2010上海世博會深圳案例館《深圳,中國夢想實驗場》(敘事總導演)、2013上海西岸建筑與當代藝術雙年展開幕演出《上海奧德賽》(總敘事)、2016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終端站作品《存在巨鏈-行星三部曲》(總敘事)和九零后家庭編年史劇集項目《天堂所允許的一切》(2016,總敘事)。
1994年,牟森走上了世界舞臺。他為首屆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jié)排演的委約作品《零檔案》首演即引起轟動,之后差不多接到了當年全世界所有重要藝術節(jié)的邀請,并進行了世界巡演。
戲里,“工人拉下焊接面罩,抓起粗粗的鐵枝,一根一根地焊到鐵板上。一張工作臺上亂七八糟地堆著電線零件等雜物和一臺老式錄音機,長臺后站著一位男子,持續(xù)地敘述。詩歌從錄音機中不停地傳出。又有一位年輕的女子沉默不語,她的目光冷靜而尖銳。觀眾身后的放映機放著無聲的影片,一個嬰兒正在接受心臟手術。
最后一場是愛情戲。年輕的女子帶著一籃子蘋果和西紅柿上臺了,它們被插到布滿舞臺的鐵枝上,好似一個奇怪的花園。舞臺右邊的鼓風機呼呼地怒號。突然,年輕女子尖叫起來,在金屬和蘋果組成的密林中,焊接工人和講故事的男子瘋狂地猛沖,扯下蘋果和西紅柿,在工作臺上碾碎,砸在旋轉的扇葉上,果汁四處飛濺。年輕女子返回,向臺上扔成堆的蘋果,演出在憤怒和瘋狂中結束。”
這樣的表演即使在當下也是震撼和前衛(wèi)的。
命運的禮物
然而,1998年后,牟森卻悄然隱退了。
問他原因,他說,很簡單,“就是覺得不能超越自己。那時太年輕,1994、1995年時機遇特別好,邀約特別多,我不知道省力氣,最多時差不多2年排5個戲。那時戲叫作品,作品跟產品是有區(qū)別的。產品要保證它品質的穩(wěn)定I生,有穩(wěn)定的受眾,不能隨便變的。可是作品不一樣,一重復自己就難受得要死。從《彼岸》到《零檔案》、《與艾滋有關》,到1995年的《紅鯡魚》等,每一部戲都在往前走?傻搅1996年就覺得吃力了,不能一個比一個好,就覺得不舒服!
到2018年,正好二十年。其實牟森并沒有完全和戲劇隔絕。2002年他還受林兆華邀請到人藝出任了劇目總監(jiān)。2003年非典期間,他又為廣州話劇團排了一部抗擊非典的主旋律作品《最高利益》。戲劇之外,他則花了十年時間研讀歷史!拔40歲的時候有了巨大的困惑。比如對于本人所屬的種族、社會,有了很多困惑,自己就要去解決,就讀史,十多年后就沒有困惑了!2007年,他給南方都市報寫歷史專欄,叫“刀兵記錄”,講二十四史里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從周一到周五,每天600字,寫了10個月,“有時為了趕‘deadline’寫得直胃疼,但是收獲特別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