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大附中屆高三生物上學期摸底前練習試題(一)(含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0-08-30 來源: 不忘初心 點擊: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大附中 0 2020 屆高三生物上學期摸底前練習試題(一)(含解析)

         一、選擇題

         1.糖類和脂質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糖類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B. 分布在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具有緩沖作用 C. 維生素 D 能促進人體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 D. 素食者主要通過分解植物中的纖維素獲得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綜合考查細胞中糖類和脂質的種類和功能,需識記相關知識點進行答題。

         【詳解】A. 糖類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A 正確;

          B. 分布在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在機體內臟受到外力沖擊時具有緩沖作用,B 正確; C. 維生素 D 屬于脂質,能促進人體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C 正確;

          D. 人體消化道中沒有分解纖維素的酶,不能分解纖維素,D 錯誤。

         2.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線粒體的外膜和內膜上均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 B. 溶酶體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細菌 C. 高爾基體膜成分更新與蛋白質的合成與分泌無關 D. 細胞核核膜消失和重建只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綜合考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且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原體;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和動物體分泌物的形成有關;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會消失和重建。

         【詳解】A. 線粒體的外膜上不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A 錯誤;

         B. 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細菌,B 正確; C. 高爾基體膜成分更新與蛋白質的合成與分泌有關,C 錯誤; D.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核的核膜和核仁都會發(fā)生消失和重建,D 錯誤。

         3.在線粒體的內外膜間隙中存在著腺苷酸激酶,它能將 ATP 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 ADP。以下有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A. 腺苷酸激酶的數(shù)量影響葡萄糖分子進入線粒體 B. 腺苷酸激酶極有可能是一種 ATP 水解酶 C. 腺苷酸激酶與細胞內 ATP 與 ADP 的平衡維持有關 D. 腺苷酸激酶發(fā)揮作用時伴隨著高能磷酸鍵的斷裂與形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為信息分析題,通過題意“腺苷酸激酶能將 ATP 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 ADP”可知,該酶可以催化 ATP 分子的水解。

         【詳解】A.葡萄糖分子不能進入線粒體,A 錯誤; B. 據(jù)分析可知,腺苷酸激酶能促進 ATP 的水解,極有可能是一種 ATP 水解酶,B 正確; C. 腺苷酸激酶能促進 ATP 水解的同時形成 ADP,故腺苷酸激酶與細胞內 ATP 與 ADP 的平衡維持有關,C 正確; D. 腺苷酸激酶能將 ATP 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 ADP,故腺苷酸激酶發(fā)揮作用時伴隨著高能磷酸鍵的斷裂與形成,D 正確。

         【點睛】ATP 既是貯能物質,又是供能物質,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鍵中儲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時又釋放出大量能量;ATP 在活細胞中的含量很少,因 ATP 與 ADP 可迅速相互轉化;細胞內 ATP與 ADP 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應一般與ATP 的分解相聯(lián)系,放能反應一般與 ATP 的合成相聯(lián)系。

         4.研究發(fā)現(xiàn),冬小麥在秋冬受低溫襲擊時,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續(xù)的冷害使根生長遲緩,吸收能力下降,但細胞內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顯的提高。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強,有利于抵御寒冷 B. 持續(xù)低溫使根細胞呼吸減弱,吸收礦質營養(yǎng)能力下降 C. 低溫時細胞內結合水的比例上升,有利于適應低溫環(huán)境 D. 持續(xù)低溫使線粒體內氧化酶活性增強,促進淀粉分解為可溶性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溫度對呼吸作用強度的影響。冷害初期細胞呼吸增強,釋放能量增多,有利于抵御寒冷;持續(xù)低溫使線粒體內氧化酶活性減弱,使細胞呼吸減弱,氧化酶與可溶性糖合成淀粉無關;低溫使細胞內自由水含量降低,結合水含量增加,以適應低溫環(huán)境。

         【詳解】A.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強,釋放能量增加,利于抵御寒冷,A 正確; B.持續(xù)低溫使線粒體內氧化酶活性減弱,使細胞呼吸減弱,供能減少,吸收礦質營養(yǎng)能力下降,B 正確; C. 低溫使細胞內結合水含量增加,自由水含量降低,細胞液濃度升高,有利于適應低溫環(huán)境,C 正確; D. 持續(xù)低溫使線粒體內氧化酶活性減弱,使細胞呼吸減弱,氧化酶與淀粉分解無關,D 錯誤。

         5.圖表示某生物處于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數(shù)量和 細胞中的 DNA 含量。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DNA 數(shù)為 2 時表明細胞正處于分裂間期 B. DNA 數(shù)為 4 時染色體的數(shù)量增加了一倍 C. DNA 數(shù)為 2 時適于計數(shù)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 D. 此圖表明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數(shù)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間期包括 G 1 、S、G 2 期。分析曲線圖:圖示表示某二倍體生物處于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數(shù)量和細胞中 DNA 含量,細胞中 DNA 相對含量為 2 時,

         細胞處于 G 1 期;DNA 含量由 2~4 時,細胞中正在進行 DNA 分子的復制,細胞處于 S 期;DNA含量為 4 時,細胞處于 G 2 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詳解】A、細胞中 DNA 數(shù)為 2 時,細胞處于分裂間期中的 G 1 期,A 正確; B、DNA 數(shù)為 4 時表明細胞中核 DNA 含量增加一倍,此時細胞處于 G 2 期、分裂期,只有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量增加一倍,B 錯誤; C、計數(shù)染色體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是中期,此時細胞核中 DNA 相對含量為 4,C 錯誤; D、此圖只能說明分裂期較短,但不能表明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數(shù)量少,D 錯誤。

         故選 A。

         【點睛】解題關鍵是讀取題干和題圖信息:橫坐標表示細胞中的 DNA 含量,因此只有分裂結束及 DNA 復制前細胞中 DNA 含量為 2,末期時細胞中出現(xiàn)兩個核,但仍是一個細胞,此時細胞中 DNA 含量應為 4。

         6.觀察3 H 標記核膜的變形蟲,發(fā)現(xiàn)分裂期形成許多帶放射性的單層小囊泡。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核大小與母細胞核相近,每個子細胞核放射性強度基本相同。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核膜是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的 B. 核膜在分裂間期裂解為許多小囊泡 C. 子細胞核膜完全來自于母細胞核膜碎片 D. 核膜重建過程中某些部位會發(fā)生內外膜融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細胞的細胞核由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質組成;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核膜被標記上了放射性,其在分裂期形成了許多帶放射性的單層小囊泡,且分裂結束后形成的每一個子細胞的放射性基本相同。

         【詳解】核膜有兩層,因此其是由四層磷脂分子組成的,A 錯誤;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可知,核膜在分裂期裂解為許多小囊泡,B 錯誤;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形成的每一個子細胞核的放射性強度基本相同,說明母細胞核膜在每一個子細胞中是均等分布的,也說明了子細胞核膜不可能完全來自于母細胞核膜碎片,C 錯誤;核膜重建過程中某些部位會發(fā)生內外膜融合,D 正確。

         7.M13 絲狀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單鏈閉合的 DNA,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M13 的 DNA 分子中嘌呤數(shù)等于嘧啶數(shù)

         B. M13 的 DNA 復制過程涉及堿基互補配對 C. 可用含35 S 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 M13 以標記蛋白質 D. M13 的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外殼的場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M13 絲狀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單鏈閉合的 DNA,其基本單位是四種脫氧核苷酸,不同的脫氧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

         【詳解】M13 的 DNA 分子是單鏈的,因此其嘌呤數(shù)不一定等于嘧啶數(shù),A 錯誤;M13 的 DNA 復制過程是親本 DNA 形成子代 DNA 的過程,該過程涉及到堿基互補配對現(xiàn)象,B 正確;M13 絲狀噬菌體是病毒,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不能用含35 S 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C 錯誤;M13 絲狀噬菌體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其不可能有核糖體,D 錯誤。

         8.下圖是 tRNA 的結構示意圖,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tRNA 是相關基因表達的產(chǎn)物 B. tRNA 分子一定含有氫鍵 C. tRNA 分子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鍵 D. 不同 tRNA 攜帶的氨基酸一定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 tRNA 的結構示意圖,關于 tRNA,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1)結構:單鏈,存在局部雙鏈結構,含有氫鍵;(2)種類:61 種(3 種終止密碼子沒有對應的 tRNA);(3)特點:專一性,即一種 tRNA 只能攜帶一種氨基酸,但一種氨基酸可由一種或幾種特定

         的 tRNA 來轉運。

         【詳解】tRNA 是相關基因轉錄的產(chǎn)物,A 正確;據(jù)圖分析,tRNA 分子一定含有氫鍵,B 正確;tRNA 分子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鍵,C 正確;不同 tRNA 攜帶的氨基酸可能相同,D 錯誤。

         9.孟買血型是由兩對等位基因 I/i(位于第 9 號染色體)和 H/h(位于第 19 號染色體)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使 ABO 血型的表型比例發(fā)生改變,其機理如下圖所示,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 H 基因表達 產(chǎn)物是 A、B 血型表現(xiàn)的基礎 C. 父母均為 O 型血時,可生出 B 型血的后代 D. 根據(jù) ABO 血型可以明確判斷親子關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買血型是由兩對等位基因 I/i(位于第 9 號染色體)和 H/h(位于第 19 號染色體)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故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詳解】A、由分析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 正確; B、由圖可知:凡是基因型為 hh -- 的個體都是 O 型血,說明 H 基因表達的產(chǎn)物是 A、B 血型表現(xiàn)的基礎,B 正確; C、基因型為 hh -- 和 iiH_的個體都是 O 型血,父母均為 O 型血時,可生出 B 型血的后代,如 iiHh與 IB ihh,C 正確; D、在一些特殊條件下,血型是可以發(fā)生變異的。因此在判斷親子鑒定時,不可以只依據(jù)血型來判斷,D 錯誤。

         故選 D。

         10.一項關于唐氏綜合征(21-三體)的調查結果如下表,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母親年齡(歲)

         20~24 25~29 30~34 ≥35 唐氏患兒發(fā)生率(×10-4)

         1.19 2.03 2.76 9.42

          A. 抽樣調查時應兼顧地區(qū)差異等因素,以增大取樣的隨機性 B.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21 號染色體未分離可使子代患唐氏綜合征 C. 新生兒患唐氏綜合征只與母親年齡有關,與父親年齡無關 D. 應加強 35 歲以上孕婦的產(chǎn)前診斷以降低唐氏綜合征患兒出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據(jù)表格分析,唐氏綜合征的發(fā)生率與母親的年齡有一定的關系,在實驗年齡范圍內,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唐氏綜合征的發(fā)生率不斷增加,尤其母親年齡大于等于 35 歲后發(fā)生率更高。

         【詳解】對于唐氏綜合征的抽樣調查應該兼顧地區(qū)差異等因素,以增大取樣的隨機性,A 正確;唐氏綜合征是由于患者體細胞中 21 號染色體比正常人多了一條引起的,因此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21 號染色體未分離,可使子代患唐氏綜合征,B 正確;根據(jù)表格信息只能說明唐氏綜合征的發(fā)生率與母親年齡有關,但是并不能說明與父親年齡無關,C 錯誤;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當母親年齡大于等于 35 歲后,唐氏綜合征的發(fā)生率更高,因此應加強 35 歲以上孕婦的產(chǎn)前診斷以降低唐氏綜合征患兒出生率,D 正確。

         11.某大豆突變株表現(xiàn)為黃葉(yy)。為進行 Y/y 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用該突變株做父本,與不同的三體(2N+1)綠葉純合體植株雜交,選擇 F 1 中的三體與黃葉植株雜交得 F 2 ,下表為部分研究結果。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母本 F 2 代表現(xiàn)型及數(shù)量 黃葉 綠葉 9-三體 21 110 10-三體 115 120

          A. F 1 中三體的概率是 1/2 B. 三體綠葉純合體的基因型為 YYY C. 突變株基因 y 位于 9 號染色體上 D. 可用顯微觀察法初步鑒定三體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該大豆黃葉突變體基因型為 yy,與不同的三體綠葉純合子(YY 或 YYY)雜交,產(chǎn)生的子一代三體植株的基因型為 Yy 或 YYy,再與突變體黃葉 yy 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黃葉(yy):綠葉(Yy)=1:1 或黃葉(1yy):綠葉(2Yy、1YYy、2Yyy)=1:5。根據(jù)表格分析,當母本為 9-三體時,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為 21:110≈1:5,說明母本基因型為 YYY,則說明Y、y 在 9 號染色體上;當母本為 10-三體時,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為 115:120≈1:1,說明母本基因型為 YY,則說明 Y、y 不在 10 號染色體上。

         【詳解】三體產(chǎn)生一半正常配子、一半多一條染色體的配子,因此三體與突變體植株黃葉 yy雜交,后代中有一半是三體,A 正確;三體綠葉純合體的基因型為 YYY 或 YY,B 錯誤;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突變株基因 y 位于 9 號染色體上,C 正確;三體比正常植株的體細胞中多了一條染色體,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到,D 正確。

         12.雄性藍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敵的能力下降,但這一特性對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 使大尾屏個體的交配機會增加,并使該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孔雀開屏是在向異性傳遞化學信息,有利于種群的繁衍 B. 藍孔雀種群進化的實質是突變和基因重組 C. 對配偶的選擇屬于種群內部因素,不會影響種群基因頻率 D. 雄性藍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絕對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題意知,雄性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敵的能力下降,對生存不利,但這一特性對雌孔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使大尾屏個體的交配機會增加,雌孔雀選擇大尾屏個體的交配,會使后代中大屏尾基因頻率增加,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

         【詳解】A、孔雀開屏是在向異性傳遞行為信息,有利于種群的繁衍,A 錯誤; 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B 錯誤; C、雌孔雀選擇大尾屏個體的交配,會使后代中大屏尾基因頻率增加,而小屏尾個體由于交配機會少,小屏尾基因向后代傳遞的概率低,進而使后代小屏尾基因頻率降低,C 錯誤; D、由題意知,雄性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敵的能力下降,對生存不利,但這一特性對雌孔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使大尾屏個體的交配機會增加,對繁殖有利,故說明雄性藍孔雀大尾屏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絕對的,D 正確。

         故選 D。

         【點睛】本題的知識點是生物進化的實質,影響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理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的知識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并應用相關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判斷的能力。

         13.圖為探究 2,4-D(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對洋蔥生根影響的實驗及結果,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適宜濃度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分裂從而促進根仲長 B. 調節(jié)洋蔥生根的激素全部來自施加的 2.4-D 溶液 C. 培養(yǎng) 6 天的實驗結果未體現(xiàn)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D. 促進洋蔥芽生長的最適 2,4-D 溶波濃度也是 10-8 mol/L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曲線可知,培養(yǎng) 6 天生根長度最長,并且每條曲線都是在 10-8 mol/L 左右促進生根效果最好。據(jù)此分析結合各選項問題判斷。

         【詳解】A、適宜濃度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的生長從而促進根伸長,A 錯誤; B、調節(jié)洋蔥生根的激素一部分來自于自身產(chǎn)生的生長素,另一部分來自施加的 2,4-D 溶液,B 錯誤; C、據(jù)曲線可知,培養(yǎng) 6 天的實驗結果未體現(xiàn)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C 正確; D、據(jù)圖可知,促進月季枝條生根的最適2,4-D溶液濃度在10-8

         mol/L附近,但不能確定10 -8 mol/L就是最適濃度,而且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D 錯誤。

         故選 C。

         14.在冬季長跑過程中,人體會進行復雜的穩(wěn)態(tài)調節(jié)。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大腦皮層和下丘腦參與體溫調節(jié)過程 B. 皮膚血管舒張,機體散熱量大于產(chǎn)熱量 C. 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以維持血糖平衡 D. 下丘腦既接受神經(jīng)信號也接受激素信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寒冷環(huán)境→皮膚冷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增加產(chǎn)熱(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縮、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

         【詳解】體溫調節(jié)中樞在下丘腦,同時受大腦皮層的調控,A 正確;寒冷條件下,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機體產(chǎn)熱量與散熱量相等,B 錯誤;葡萄糖分解加快以增加產(chǎn)熱量,導致葡萄糖濃度降低,則機體調節(jié)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以維持血糖平衡,C 正確;寒冷條件下的體溫調節(jié)為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下丘腦既接受神經(jīng)信號也接受激素信號,D 正確。

         15.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有多個成員,其中對胰島素敏感的是 GLUT4,其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GLUT1~3 幾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組織細胞,它們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島素的影響,其生理意義在于維持細胞對葡萄糖的基礎轉運量。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 GLUT1~3 轉運的葡萄糖,可保證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需要 B. 當胰島素與蛋白 M 結合之后,可以提高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 C. 葡萄糖經(jīng) GLUT4 進入細胞后可用于合成糖原也可轉化為非糖物質 D. 若信號轉導出現(xiàn)障礙,可以加速含 GLUT4 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題圖: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有多個成員,GLUT1~3 幾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組織細胞,它們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島素的影響,其生理意義在于維持細胞對葡萄糖的基礎轉運量。其中對胰島素敏感的是 GLUT4,當胰島素與蛋白 M 結合之后,可以提高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

         【詳解】A、GLUT1~3 幾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組織細胞,它們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島素的影響,其生理意義在于維持細胞對葡萄糖的基礎轉運量,因此 GLUT1~3 轉運的葡萄糖,可保證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需要,正確; B、胰島素與蛋白 M(胰島素受體)結合后,激活蛋白 M,經(jīng)過細胞內信號轉導,引起含 GLUT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從而提高了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如果信號轉導障礙,則不利于含 GLUT4 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正確; C、血糖濃度較高時,葡萄糖經(jīng) GLUT4 進入細胞后,可用于合成糖原,也可轉化為非糖物質,從而增加葡萄糖的去路來降低血糖,正確; D、胰島素與蛋白 M(胰島素受體)結合后,激活蛋白 M,經(jīng)過細胞內信號轉導,引起含 GLUT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從而提高了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如果信號轉導障礙,則不利于含 GLUT4 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錯誤。

         故選 D。

         16.下圖表示巨噬細胞攝取、加工和呈遞抗原的過程,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巨噬細胞吞噬細菌需要受體的識別和 ATP 供能 B. 巨噬細胞 MHC-II 將細菌的抗原呈遞給效應 T 細胞 C. 圖示過程可發(fā)生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中 D. MHC-II 加工及定位體現(xiàn)了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據(jù)圖分析,圖示為巨噬細胞攝取、加工和呈遞抗原的過程,巨噬細胞通過胞吞的方式將細菌吞入細胞,然后與溶酶體結合;MHC-II 分子在核糖體合成后,先進入粗面內質網(wǎng)進行初步加工,然后進入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加工。

         【詳解】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方式是胞吞,需要受體的識別和 ATP 供能,A 正確;巨噬細胞MHC-II 將細菌的抗原呈遞給 T 細胞,B 錯誤;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都會發(fā)生巨噬細胞攝取、加工和呈遞抗原的過程,C 正確;MHC-II 加工及定位體現(xiàn)了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性,D 正確。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圖示吞噬細胞攝取處理病原體以及呈遞抗原的過程,明確在特異性免疫中唯一不識別抗原的是漿細胞(效應 B 細胞),唯一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是吞噬細胞,唯一能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是漿細胞(效應 B 細胞)。

         17.熱帶雨林中的木蟻經(jīng)過森林地表時,常會感染一種真菌的孢子。一經(jīng)感染,便會脫離蟻群,爬到距地面較近的樹葉下面,咬住中央葉脈一動不動,形成“僵尸螞蟻”。木蟻死亡后,真菌從頭部萌發(fā),孢子成熟后被釋放到雨林地面。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 真菌可能通過釋放某些化學物質控制木蟻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B. “僵尸螞蟻”所在樹葉溫度、濕度適宜真菌的萌發(fā)和生長 C. 木蟻和真菌是互利共生關系,兩者相互選擇共同進化

         D. “僵尸螞蟻”體內的有機物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營養(yǎng)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被某種真菌感染后的木蟻變成了“僵尸螞蟻”,而真菌利用木蟻的營養(yǎng)物質并從木蟻的頭部萌發(fā),待孢子成熟后被釋放到雨林地面,說明真菌與木蟻之間的種間關系為寄生。

         【詳解】被真菌感染后的木蟻便會脫離蟻群,爬到距地面較近的樹葉下面,咬住中央葉脈一動不動,說明真菌可能通過釋放某些化學物質控制木蟻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A 正確;木蟻死亡后,真菌從頭部萌發(fā),說明“僵尸螞蟻”所在樹葉溫度、濕度適宜真菌的萌發(fā)和生長,B 正確;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真菌與木蟻之間的種間關系為寄生,C 錯誤;“僵尸螞蟻”體內的有機物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營養(yǎng),所以真菌可以從其頭部萌發(fā),D 正確。

         18.對不同經(jīng)營強度下毛竹林土壤動物類群進行調查,結果如下表。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經(jīng)營強度 土壤動物類群(種/m2)

         雜食 腐食 植食 捕食 總計 粗放經(jīng)營林(低強度)

         2 4 5 3 14 筍竹兩用林(中強度)

         3 3 3 3 12

          筍用林(高強度)

         1 3 3 1 8

          A. 常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B. 土壤中的腐食動物作為分解者有利于物質循環(huán) C. 結果表明過度經(jīng)營會降低土壤動物的物種多樣性 D. 不同的經(jīng)營強度會改變自然群落的演替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據(jù)表格分析,不同經(jīng)營強度下的物種豐富度不同,筍用林(高強度)的物種豐富度最低,

         粗放經(jīng)營林(低強度)的物種豐富度最高。

         【詳解】由于土壤小動物的體積較小,因此一般不適宜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動物類群的豐富度,A 錯誤;土壤中的腐食動物為分解者,且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為無機物,有利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B 正確;根據(jù)表格分析已知,筍用林(高強度)的物種豐富度最低,粗放經(jīng)營林(低強度)的物種豐富度最高,說明過度經(jīng)營會降低土壤動物的物種多樣性,C 正確;表格中不同的經(jīng)營強度下的物種豐富度不同,說明不同的經(jīng)營強度會改變自然群落的演替方向,D 正確。

         19.以下有關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可以選擇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或黑藻葉片觀察質壁分離 B. 可以選擇雞血或香蕉進行 DNA 粗提取與鑒定的實驗 C. 利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質時需要水浴加熱 D. 利用鹽酸解離根尖,利于將組織細胞分散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質壁分離指的是原生質層與細胞壁的分離;含有 DNA 的生物組織均可作為 DNA 粗提取與鑒定的實驗材料,且 DNA 含量越高越好;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產(chǎn)生紫色反應;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裝片的制作過程: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詳解】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黑藻葉片細胞含有綠色的葉綠體,兩者都使得原生質層具有一定的顏色,便于質壁分離現(xiàn)象的觀察,A 正確;雞血細胞、香蕉細胞都含有細胞核,DNA 含量較高,都可以作為 DNA 粗提取與鑒定的實驗材料,B 正確;利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質時不需要水浴加熱,C 錯誤;利用鹽酸和酒精組成的解離液處理根尖,利于將組織細胞分散開,D 正確。

         20.以下關于細胞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是植物細胞全能性 B. 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是動物細胞核全能性 C. 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 D. 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需要利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細胞工程分為植物細胞工程和動物細胞工程,植物細胞過程包括植物組織培養(yǎng)、植物體細胞雜交,動物細胞工程包括動物細胞培養(yǎng)、動物細胞融合、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核移植技術等。

         【詳解】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A 正確;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是細胞增殖,B 錯誤;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最大的優(yōu)點是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C 正確;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需要利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該過程中需要用一定的方法誘導骨髓瘤細胞與 B淋巴細胞融合,D 正確。

         21.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晶體蛋白(Bt)與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CpTI)殺蟲機理不同。在轉Bt 基因作物種植區(qū),發(fā)現(xiàn)棉鈴蟲種群抗性基因頻率顯著上升。科學家嘗試用轉雙基因煙草對2 齡幼蟲進行多代抗性篩選。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利用 DNA 分子雜交技術不能檢測煙草植株的抗蟲性狀 B. 單基因抗性篩選與雙基因抗性篩選導致棉鈴蟲種群基因庫不同 C. 種植轉雙基因煙草可避免棉鈴蟲產(chǎn)生抗性基因 D. 轉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種植應考慮可能造成的生態(tài)風險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驟是:目的基因的獲取、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詳解】利用 DNA 分子雜交技術可以檢測目的基因,但是不能檢測煙草植株的抗蟲性狀,A 正確;單基因抗性篩選與雙基因抗性篩選導致棉鈴蟲種群基因庫不同,B 正確;棉鈴蟲產(chǎn)生抗性基因是自然產(chǎn)生的,而種植轉雙基因煙草可淘汰該基因控制的性狀,C 錯誤;轉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種植應考慮可能造成的生態(tài)風險,以防止產(chǎn)生不必要的后果,D 正確。

         22.以下關于微生物發(fā)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經(jīng)常開蓋放氣 B. 利用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制作果酒 C. 醋酸桿菌利用線粒體供能進行果醋發(fā)酵 D. 腐乳發(fā)酵后期密封處理利于毛霉繁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發(fā)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如制饅頭、做面包、釀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桿菌,利用青霉能提取青霉素。

         【詳解】乳酸菌是厭氧菌,其產(chǎn)生的物質是乳酸,沒有二氧化碳,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不需經(jīng)常開蓋放氣,A 錯誤;酵母菌無氧呼吸可以產(chǎn)生酒精,B 正確;醋酸桿菌屬于一種細菌,其細胞內沒有線粒體,C 錯誤;毛霉的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因此腐乳發(fā)酵后期密封處理不利于毛霉繁殖,D 錯誤。

         23.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異性 H-Y 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養(yǎng)液中添加 H-Y 單克隆抗體,篩選胚胎進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應器進行生物制藥。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H-Y 單克隆抗體可由雜交瘤細胞分泌 B. 發(fā)生抗原抗體陽性反應的為雄性胚胎 C. 利用篩選出的雄性胚胎做胚胎移植 D. 用 H-Y 抗原免疫母?色@得相應抗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單克隆抗體的相關知識。效應 B 細胞能夠分泌抗體,但是不具有增殖能力,而骨髓瘤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因此利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將效應 B 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利用該細胞制備單克隆抗體。該雜交瘤細胞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并且單克隆抗體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可大量制備等特點。

         【詳解】A. H-Y 單克隆抗體可由效應 B 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分泌,A 正確;

          B. 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異性 H-Y 抗原,發(fā)生抗原抗體陽性反應的為雄性胚胎,B 正確; C. H-Y 單克隆抗體是利用乳腺生物反應器進行生產(chǎn),應利用篩選出的雌性胚胎做胚胎移植,C 錯誤;

          D. H-Y 抗原免疫母牛,體內產(chǎn)生體液免疫,產(chǎn)生相應的漿細胞,獲得相應抗體,D 正確。

         24.在核酸分子雜交技術中,常常使用已知序列的單鏈核酸片段作為探針。為了獲得 B 鏈作探針,可應用 PCR 技術進行擴增,應選擇的引物種類是

          A. 引物 1 與引物 2 B. 引物 3 與引物 4 C. 引物 2 與引物 3 D. 引物 1 與引物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 PCR 的相關知識。PCR 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 DNA 的核酸合成技術。PCR 的原理是 DNA 復制,需要的條件包括:模板 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wěn)定 DNA 聚合酶(Taq 酶)。PCR 擴增 DNA 的過程包括:高溫變性、低溫復性、中溫延伸過程。

         【詳解】要獲得 B 鏈,則要獲得引物之間的 DNA 片段,根據(jù) PCR 中子鏈延伸方向為 5, 到 3 ,,故需選擇引物 2 與引物 3 進行擴增,選 C。

         25.辣椒素作為一種生物堿廣泛用于食品保健、醫(yī)藥工業(yè)等領域。辣椒素的獲得途徑如圖。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中需要加入有機營養(yǎng)和植物激素 B. 用高壓蒸汽滅菌法處理外植體和培養(yǎng)基 C. ①和②分別表示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 D. 果實細胞的基因型與外植體基因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題圖:①和②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其中①是脫分化過程、②是再分化過程。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為無菌環(huán)境,為防止雜菌的污染,所用的外植體需要經(jīng)過消毒處理。

         【詳解】植物組織培養(yǎng)所用的固體培養(yǎng)基大多數(shù)由無機營養(yǎng)、有機營養(yǎng)、植物激素和瓊脂四部分組成,A 正確;培養(yǎng)基需要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外植體需要用酒精溶液和次氯酸鈉溶液消毒處理,若用高壓蒸汽滅菌法處理外植體,外植體將失去活性,B 錯誤;根據(jù)分析可知,①和②分別表示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C 正確;植物組織培養(yǎng)屬于無性繁殖,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故果實細胞的基因型與外植體基因型相同,D 正確。

         故選 B。

         二、非選擇題

         26.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動物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主要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

         (1)神經(jīng)元未受刺激時,細胞膜靜息電位為________。通常情況下,當突觸前神經(jīng)元釋放的GABA 與突觸后膜上的________結合后,Cl- 通道開放,Cl - 順濃度梯度內流,從而產(chǎn)生抑制性效應。

        。2)研究大鼠等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胚胎發(fā)育早期未成熟神經(jīng)元時發(fā)現(xiàn),GABA 的生理效應與成熟神經(jīng)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內 Cl- 濃度顯著________于胞外, GABA 作為信號引起 Cl -

         ________(填“內流”或“外流”),從而產(chǎn)生興奮性效應。

         (3)在個體發(fā)育的不同階段,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 GABA 的通道型受體的特性(既是 GABA 受體,也是雙向 Cl- 通道)并未改變,GABA 的兩種作用效應與細胞膜上兩種 Cl - 跨膜共轉運體 NKCCl 和 KCC2有關,其作用機制如圖 1 所示。(圖中共轉運體的大小表示細胞膜上該轉運體的相對數(shù)量)

         據(jù)圖可知,大鼠成熟神經(jīng)元中含量相對較低的 Cl- 共轉運體是________。

        。4)為探究 GABA 興奮性效應對神經(jīng)元發(fā)育的影響。將不同基因分別轉入三組大鼠胚胎神經(jīng)組織。待幼鼠出生后第 14 天,顯微鏡下觀察神經(jīng)元突起的數(shù)量及長度(圖 2)。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幼鼠單個神經(jīng)元________,由此證明 GABA 的興奮性效應保證了神經(jīng)元正常發(fā)育。通過檢測實驗組 EGFP 的分布及熒光強度以確定 KCC2 蛋白的________。

        。5)在患神經(jīng)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經(jīng)元中也檢測到 GABA 的興奮性效應,推測該效應與 KCC2和 NKCC1 表達量有關。研究者以“神經(jīng)性病理痛”模型大鼠為實驗組,用________技術檢測KCC2 和 NKCC1 的含量。若結果為________,則證實上述推測。

        。6)該系列研究其潛在的應用前景為________。

         【答案】

         (1). 外正內負

         (2). (特異性)受體

         (3). 高

         (4). 外流

         (5). NKCC1

         (6). 數(shù)量和總長度顯著降低

         (7). 位置(分布)和含量

         (8). 抗原-抗體雜交(蛋白質電泳)

         (9). 實驗組NKCC1含量高于對照組或(和)KCC2含量低于對照組

         (10). 開發(fā)新的鎮(zhèn)痛藥物

         研究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基因選擇性表達機制

         研究損傷后神經(jīng)元 GABA 興奮性效應的意義 【解析】

         【分析】

         興奮在神經(jīng)元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在神經(jīng)元之間通過化學信號傳遞;神經(jīng)元之間的結構為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組成,當興奮傳導突觸前膜時,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結合,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神經(jīng)遞質到突觸間隙,再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興奮或抑制。

         【詳解】(1)神經(jīng)纖維未受刺激時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根據(jù)題干信息已知,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種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其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會引起突觸后膜上,Cl- 通道開放,Cl - 內流,使得膜電位外正內負的相對值變大,從而產(chǎn)生抑制性效應。

        。2)根據(jù)題意分析,已知大鼠等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胚胎發(fā)育早期未成熟神經(jīng)元中 GABA的生理效應與成熟神經(jīng)元相反,說明其胞內 Cl- 濃度顯著高于胞外, GABA 作為信號引起 Cl -

         外流,從而產(chǎn)生興奮性效應。

        。3)據(jù)圖 1 分析,由于神經(jīng)元 1 氯離子通過 GABA 受體出細胞,而神經(jīng)元 2 氯離子通過 GABA

         受體進細胞,說明神經(jīng)元 2 是成熟的神經(jīng)元。又因為圖中共轉運體的大小表示細胞膜上該轉運體的相對數(shù)量,則大鼠成熟神經(jīng)元中含量相對較低的 Cl- 共轉運體是 NKCC1。

        。4)據(jù)圖 2 分析,與對照組(甲組)相比,實驗組(乙組)幼鼠單個神經(jīng)元數(shù)量和總長度顯著降低,說明 GABA 的興奮性效應保證了神經(jīng)元正常發(fā)育。通過檢測實驗組 EGFP 的分布及熒光強度以確定 KCC2 蛋白的位置(分布)和含量。

        。5)KCC2 和 NKCC1 是相關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因此可以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它們的含量;若結果為實驗組 NKCC1 含量高于對照組或(和)KCC2 含量低于對照組,說明上述推測是正確的。

         (6)該系列研究其潛在的應用前景為:開發(fā)新的鎮(zhèn)痛藥物、研究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基因選擇性表達機制、研究損傷后神經(jīng)元 GABA 興奮性效應的意義等。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并分析 GABA 的作用機理,弄清楚其在未成熟神經(jīng)元與成熟神經(jīng)元作用機理的差異,并能夠據(jù)此判斷圖 1 中兩種神經(jīng)元的種類,進而結合題干要求分析答題。

         27.轉座子是指能從基因組的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 DNA 片段。Ac 片段能編碼轉座 酶,可自主移動。DS 片段需在轉座酶作用下,才可以從原來的位置上切離下來,然后隨機 插入到所在染色體的其他位置或其他染色體上。

        。1)用________酶將 DS 片段構建在 Ti 質粒的 T-DNA 片段上,再用含有該重組質粒的 ________轉化水稻,自交篩選獲得 DS-T-DNA 純合體(甲)。以同樣方法獲得 Ac-T-DNA 純合體水稻(乙)。

          (2)甲、乙雜交獲得 Ac/Ds 雙因子轉座系統(tǒng)水稻,在其后代中篩選到一些淡綠葉突變體。

         利用淡綠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甲)進行系列雜交實驗,________代獲得野生型和 淡綠葉水稻植株分別為 442 株和 130 株,分離比符合 3:1,初步推測淡綠葉突變是單 基因的________性突變。將 442 株野生型植株單株收獲和播種,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的 植株占________,則進一步確認上述推測。

         (3)為進一步確定突變性狀與 Ds 切離轉座的相關性,設計 6 種引物(如圖 1),對上述 572 株子代的 T-DNA 進行 Ds 轉座的 PCR 檢測。

          ①檢測原理:Ds 未發(fā)生切離 DNA 位點,通過引物________可得到 400 bp 的擴增產(chǎn)物;Ds 已發(fā)生切離的 DNA 位點通過引物________可得到 870 bp 的擴增產(chǎn)物。

          ②擴增產(chǎn)物的電泳結果如圖 2,據(jù)此判斷________類型為淡綠葉突變體。

          若 A 類型:B 類型:C 類型=_______,則突變性狀產(chǎn)生與 Ds 片段的切離轉座有關。

         【答案】

         (1). 限制酶和 DNA 連接酶

         (2). 農(nóng)桿菌

         (3). 子二(F 2)

          (4). 隱

         (5). 2/3

         (6). b、d

         (7). c、 d

         (8). B

         (9). 2:1:1 【解析】

         【分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轉座子是指能從基因組的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 DNA 片段,DS 片段從原來的位置上切離下來需轉座酶的作用。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 DNA 連接酶。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水稻細胞常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

         【詳解】(1)將 DS 片段構建在 Ti 質粒的 T-DNA 片段上,需要先用限制酶切割,再用 DNA 連接酶連接,接著用含有重且質粒的農(nóng)桿菌轉化水稻,自交篩選獲得 DS-T-DNA 純合體(甲)。以同樣方法獲得 Ac-T-DNA 純合體水稻(乙)。

        。2)根據(jù)題意分析,利用淡綠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甲)進行系列雜交實驗,子一代為雜合子,子二代中出現(xiàn)性狀分離,野生型和淡綠葉水稻植株分別為 442 株和 130 株,分離比接近 3:1,符合一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自交實驗的性狀分離比,說明淡綠葉突變是單基因的隱性突變。如果上述推測是正確的,則雜交后代中 442 株野生型植株中純合子:雜合子=1:2,將這 442 株野生型植株單株收獲和播種,只有雜合子自交后代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即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的植株占 2/3。

        。3)①檢測原理:由于 PCR 擴增中子鏈是沿著引物的 3,延伸,因此 Ds 未發(fā)生切離的 DNA位點,通過引物 b、d 可得到 400 bp 的擴增產(chǎn)物;Ds 已發(fā)生切離的 DNA 位點通過引物 c、d可得到 870 bp 的擴增產(chǎn)物。

         ②擴增產(chǎn)物的電泳結果如圖 2,據(jù)此判斷 B 類型為淡綠葉突變體。

          若 A 類型:B 類型:C 類型=2:1:1,則突變性狀產(chǎn)生與 Ds 片段的切離轉座有關。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因的分離定律及其實質,能夠根據(jù)后代的性狀分離比推測野生型與淡綠葉突變的顯隱性關系。

         28.營養(yǎng)缺陷型大腸桿菌需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添加某些物質才能生長。

         A 菌株為甲硫氨酸(met- )和生物素(bio- )缺陷型突變體,B 菌株為蘇氨酸(thr - )、亮氨酸(leu - )、硫胺素(thi - )缺陷型突變體。用 A、B 兩種菌株進行 4 組實驗,培養(yǎng)條件和結果如下圖所示。

        。1)培養(yǎng)基為細菌生長提供水、無機鹽、________。乙組培養(yǎng)基出現(xiàn)菌落的頻率為 10-7 , 大腸桿菌單個基因發(fā)生突變的幾率約為 10-7 ,科學家判斷乙組出現(xiàn)菌落不是基因突變 的結果,其理由是________。推測基本培養(yǎng)基出現(xiàn)菌落是由于基因的轉移和重組,丁 組實驗結果說明這種基因的轉移需要兩種菌株細胞________。

        。2)科學家用某種藥物處理 A 或 B 菌株使其停止分裂(但不致死), 混合并培養(yǎng),過程及 結果如下。

        、瘢禾幚磉^

         B 菌株+未處理的 A 菌株→基本培養(yǎng)基上無菌落

        、颍禾幚磉^的 A 菌株+未處理的 B 菌株→基本培養(yǎng)基上有菌落 結果說明兩菌株 DNA 轉移的方向是________。

         a.A→B

          b.A←B

         c.A?????? B

          d.不確定

        。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菌株擬核上有一段 DNA 序列(F 因子),其上有復制原點(oriT)。

         細菌混合后,F(xiàn) 因子的一條鏈由供體菌逐步轉移至受體菌,在受體菌中復制后整合到擬核 DNA 上,發(fā)生基因重組。留在供體菌中的 F 因子單鏈通過自我復制恢復雙鏈。若無 F 因子則不能發(fā)生 DNA 轉移。

         ①由此推測上述(2)中實驗 I 基本培養(yǎng)基無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谏鲜 DNA 轉移和復制過程可用下圖________表示。

          (4)A 菌株(met- 、bio - )對鏈霉素敏感,B 菌株(thr - 、leu - 、thi - )具有鏈霉素抗性。將 A、 B 菌株混合,在不同時間點攪拌混合菌液,以中斷 DNA 轉移。之后將各時間點中斷轉移的菌液接種在含如下物質的基本培養(yǎng)基上選擇培養(yǎng),分別記錄出現(xiàn)菌落的短混合時間。

         培養(yǎng)基 所含物質 最短混合時間 1 鏈霉素+亮氨酸(leu))+硫胺素(thi)

         9min 2 鏈霉素+蘇氨酸(thr)+硫胺素(thi)

         11 min 3 鏈霉素+蘇氨酸(thr)

         +亮氨酸(leu)

         18 min

          ①培養(yǎng)基中均加入鏈霉素的目的是________。1 號培養(yǎng)基出現(xiàn)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谠谶x擇培養(yǎng)基上出現(xiàn)菌落所需的短混合時間反映了相關基因與 oriT 間的距離。在下圖中 oriT 右側畫出 A 菌株 thr+

         、leu +

         、thi + 基因在擬核上的位置。

         ____ 【答案】

         (1). 碳源和氮源

         (2). 若是基因突變,則出現(xiàn)菌落的頻率應為 10-14 或 10 -21

          (3). 直接接觸

         (4). a

         (5). B 菌株無 F 因子

         (6). b

         (7). 淘汰 A 菌株或篩選出 B 菌 株

         (8). thr+基 因 已 經(jīng) 轉 移 到 受 體 菌 ( B 菌 株 )

         (9).

         【解析】

         【分析】

         分析題干信息和題圖:A 菌株為甲硫氨酸(met- )和生物素(bio - )缺陷型突變體,B 菌株為蘇氨酸(thr- )、亮氨酸(leu - )、硫胺素(thi - )缺陷型突變體。將 A 菌株、B 菌菌株單獨培養(yǎng)的甲和丙都沒有菌落產(chǎn)生,將兩者混合培養(yǎng)的乙則有菌落產(chǎn)生,而將兩者放在 U 型兩側培養(yǎng)的丁也沒有菌產(chǎn)生。

         【詳解】(1)培養(yǎng)基為細菌生長提供水、無機鹽、碳源和氮源。乙組培養(yǎng)基出現(xiàn)菌落的頻率為 10-7 , 大腸桿菌單個基因發(fā)生突變的幾率約為 10 -7 ,科學家判斷乙組出現(xiàn)菌落不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其理由是若為基因突變的結果,則出現(xiàn)菌落的頻率應為 10-14 或 10 -21 。推測基本培養(yǎng)基出現(xiàn)菌落是由于基因的轉移和重組,丁組實驗結果說明這種基因的轉移需要兩種菌株細胞直接接觸才行。

        。2)根據(jù)題干信息:用某種藥物處理 A 或 B 菌株使其停止分裂(但不致死), 混合并培養(yǎng):處理過的 B 菌株+未處理的 A 菌株→基本培養(yǎng)基上無菌落,說明 DNA 不能發(fā)生由 B→A 的轉移;處理過的 A 菌株+未處理的 B 菌株→基本培養(yǎng)基上有菌落,說明 DNA 可發(fā)生 A→B 的轉移。故選 a。

        。3)①根據(jù)題意分析推測上述(2)中實驗 I 基本培養(yǎng)基無菌落的原因是 B 菌株無 F 因子。

        、诟鶕(jù)題干信息“F 因子的一條鏈由供體菌逐步轉移至受體菌,在受體菌中復制后整合到擬核 DNA 上,發(fā)生基因重組”分析,上述 DNA 轉移和復制過程可用下圖 b 表示。

        。4)①根據(jù)題干“A 菌株對鏈霉素敏感,B 菌株具有鏈霉素抗性”,培養(yǎng)基中均加入鏈霉素的目的是淘汰 A 菌株或篩選 B 菌株。1 號培養(yǎng)基中缺少 thr 但出現(xiàn)了菌落,說明 A 菌株中的thr+ 基因已經(jīng)轉移到受體菌(B 菌株)中。

        、谠谶x擇培養(yǎng)基上出現(xiàn)菌落所需的短混合時間反映了相關基因與 oriT 間的距離,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判斷三個基因在圖中 oriT 右側的位置如圖:

         【點睛】解題關鍵是對題干信息的讀。篈 菌株為兩個基因發(fā)生突變的缺陷型突變體,B 菌株為三個基因發(fā)生突變的缺陷型突變體。大腸桿菌單個基因發(fā)生突變的幾率約為 10-7 ,將 A 菌株和 B 菌株混合培養(yǎng)的乙中有菌落產(chǎn)生,如果是 A 菌株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結果,則出現(xiàn)菌落的頻率應為 10-7 ×10 -7 =10 -14 ,如果是 B 菌株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結果,則出現(xiàn)菌落的頻率應為 10 -21 。

         29.母親孕期肥胖或高血糖會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謝疾病的風險。科學家用小鼠進行實驗,研究孕前高脂飲食對子代代謝調節(jié)的影響。

        。1)從孕前 4 周開始,實驗組雌鼠給予高脂飲食,對照組雌鼠給予正常飲食,食物不限量。測定妊娠第 20 天兩組孕鼠相關代謝指標,結果如下表。

         分組 體重 (g)

         胰島素 抵抗指數(shù) 脂肪含量 (mg/dL)

         瘦素含量 (ng/dL)

         脂聯(lián)素含量 (μg/dL)

         對照組 38.8 3.44 252 3.7 10.7 實驗組 49.1 4.89 344 6.9 5.6

        、僬G闆r下,體脂增加使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增多,瘦素經(jīng)____運輸作用于下丘腦飽中樞,抑制食欲,減少脂肪合成,該機制為_____調節(jié)。表中結果顯示,實驗組孕鼠瘦素含量_____,但瘦素并沒有發(fā)揮相應作用,這種現(xiàn)象稱為“瘦素抵抗”。

        、谥(lián)素是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激素,能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據(jù)此推測實驗組孕鼠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是________。

        。2)24 周齡時,給兩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島素,檢測結果如圖 1。

          圖 1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________,推測實驗組子鼠出現(xiàn)了“胰島素抵抗”。

        。3)研究發(fā)現(xiàn),幼鼠脂肪組織的瘦素和脂聯(lián)素含量與各自母鼠均呈正相關。測定幼鼠脂聯(lián)素基因和瘦素基因的表達量、基因啟動子所在區(qū)域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結果如圖 2。

          ①結果顯示,實驗組通過________脂聯(lián)素基因啟動子所在區(qū)域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從而________,影響脂聯(lián)素的合成,使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

         ②瘦素基因的表達量與其啟動子所在區(qū)域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呈________相關。但由于血脂過高會抑制瘦素向腦內運輸,導致瘦素抵抗,引起肥胖。

        。4)根據(jù)該項研究結果,對備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議:________

         【答案】

         (1). 體液(血液、血漿)

         (2). (負)反饋

         (3). 增加

         (4). 實驗組孕鼠脂聯(lián)素含量低,造成機體細胞對胰島素信號不敏感

         (5). 注射葡萄糖后實驗組小鼠血糖濃度始終較高,注射胰島素后實驗組小鼠血糖濃度下降幅度較低

         (6). 提高

         (7). 抑制基因的轉錄(表達)

         (8). 正

         (9). 減少脂類的攝入(合理飲食)、堅持鍛煉、控制體重,維持正常血脂水平 【解析】

         【分析】

         根據(jù)表格分析,與對照組相比,孕前高脂飲食的實驗組的后代體重、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脂肪含量、瘦素含量都增加了,而脂聯(lián)素含量減少了。

         【詳解】(1)①體脂增加使得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增加,并通過血液運輸,然后作用于下丘腦飽中樞,抑制食欲,減少脂肪合成,進而控制脂肪含量相對平衡,該調節(jié)機制為負反饋調節(jié)。根據(jù)表格分析已知,實驗組孕鼠瘦素含量增加了。

        、谝阎(lián)素是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激素,能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表格實驗組的脂聯(lián)素含量降低了,則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弱,所以實驗組孕鼠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

        。2)據(jù)圖 1 分析,與對照組相比,注射葡萄糖后實驗組小鼠血糖濃度始...

        相關熱詞搜索:海淀區(qū) 摸底 北京市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