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怎樣的歷史

        發(fā)布時間:2017-01-2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怎樣的歷史篇一:如何記憶歷史知識

        歷史課是一門綜合性、趣味性很強的科目,其學科的特點具有很鮮明的過去性。歷史是人類過去的活動,紛繁復雜、豐富多彩,但它是過去的人和事,無法重現在人們眼前,如果傳授方法不得當,往往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覺。因此要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通過教師自身素質的展示,多種教學方式的設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歷史現象再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受到感染,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形象鮮明,直接觸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師自身素質的展示

        教師的自身素質包括思想修養(yǎng)素質、專業(yè)知識素質和教學技能素質三個方面。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情操、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歷史教學工作,要不斷充實與提高自身的歷史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形象語言的使用、豐富情感的流露、教學圖片的設計等來展示教師自身的素質,以達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1、教學中形象語言的使用

        中學歷史課本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敘述史實簡略、概括,不可能象歷史演義、小說那樣生動、具體,教師若照本宣讀必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適當使用形象性的語言表述手段,使教學過程充滿感情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樣。如教授《唐朝的對外交往》一章“晁衡與鑒真”時,我就選用了李白的《哭晁卿衡》一詩,“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短短幾句,不但使人物形象鮮明,而且展示了中日兩國人民真摯友好的感情。而關于鑒真東渡,學生在小學學過,我就首先啟發(fā)學生回憶,然后作生動的描述,這樣人物呼之欲出,形象感人,親切自然,同時又寓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于歷史教學之中。

        2、教學中豐富情感的流露

        歷史課的內容豐富多彩,歷史事件有血有肉,而目前有些中學歷史教材限于篇幅,把原來生動的史實濃縮成抽象枯燥的概念,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的同時,受到強烈的思想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各種情感的流露,當然課堂上教師的語調、節(jié)奏、表情都應隨教材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在講《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與新航路開辟》一節(jié)時,我對四位航海家探索新航路的艱辛和成就,進行了著力的渲染和描述,以期達到以情感人的教學效果。在講哥倫布航海之后,我還對哥倫布航行日記和其他有關資料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其中有:大西洋上飄忽不定的綠草、閃爍不停的燈光,部下強烈的思鄉(xiāng)情緒乃至反抗,“印第安人”的相貌、生活等等,這樣的描述,加之教師忽而激動忽而憤怒,忽而慢條斯理,忽而激情高亢,仿佛把學生帶到哥倫布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大西洋上航行,共享“發(fā)現新大陸”的喜悅,這樣學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維就完全集中于教師講課之中了。而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一節(jié)中講到“和會不顧中國是戰(zhàn)勝國,拒絕接受中國代表團的正義要求,竟規(guī)定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非法權益移交給日本”時,我是這樣開頭的:“同學們,山東是誰的?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整段描述中

        憤怒之情躍于言表,加之語言抑揚頓挫,真可謂聲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教育人,以情感染人,把愛國主義的情感寓于言表之中。

        3、教學中教學圖片的設計

        初中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的限度,有時具體的形象比生動的語言更能幫助他們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在課堂上能恰如其分的運用和設計有關圖片、圖表、史料、歷史地圖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講紅軍長征時,就親自設計了一張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運用的是三層復合式地圖,第一層是紅軍長征路線箭頭示意(箭頭已挖空)、地點等,第二層是抽拉式紙條,顏色與第一層底色相同,第三層是紅色紙張貼于背后。講解時,邊介紹內容邊抽拉紙條,紅色箭頭便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新奇之中,不僅掌握了歷史的基本知識,還通過這一直觀教學,是教學內容有血有肉,趣味橫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教師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喜怒哀樂的感情色彩,輔之以形象生動的教學圖片,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習的動機,喚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是有益的,教師的教學能“俘虜”學生的全部思維,完全“占領”他們的心靈,使之達到欲罷不能的境界,這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

        二、新穎教學方式的設計

        歷史教學應針對不同教材的特點和教材各綱目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做到進行優(yōu)化選擇,綜合運用。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教學中,講述式、談話式、啟發(fā)式、提問式、討論式、競賽式等各種教學方式,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也能主動自主的發(fā)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被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取到著令人可喜的效果。

        1、虛擬歷史情境法

        對于中國古代經濟史的部分內容,以前,我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從農業(yè)、手工業(yè)、城市的繁榮或商業(yè)的發(fā)展等幾方面,把某一時期的經濟發(fā)展情況呈現給學生,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fā)展,課堂氣氛僵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在上《唐朝經濟的繁榮》一課時,我虛擬了這樣一個歷史情境:“假如我們乘著時間隧道來到唐朝,我們將怎樣生活呢?你可以是農民、手工業(yè)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經濟生活的實際”,先讓學生看教科書,再分組討論,然后分別上臺扮演角色。[學生發(fā)言附后]。整整一節(jié)課,由于虛擬了歷史情景,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了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使學生身心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效教學的時間幾乎是一節(jié)課。從課后調查來看,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

        2、模擬辯論探究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戰(zhàn)爭史的內容或重大的歷史事件,講這一類內容時,我打破以前的常規(guī)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講過程(或內容),然后分析結果、影響這種單一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授課模式。我

        讓學生以當時大臣或謀士的身份,開展辯論,拿出決策。這符合心理學“當學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時學得最好”的原則。

        例如,在學《赤壁之戰(zhàn)》時,我讓學生先預習,然后搭建一個“殿前辯論舞臺”,我扮演曹操,學生演大臣,然后,請各位“大臣”就“我”能否打這一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課堂中形成了主戰(zhàn)、反戰(zhàn)的兩種力量,唇槍舌戰(zhàn),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從中歸納,主戰(zhàn)派分別說出了四個理由,說明這仗定能打贏。反戰(zhàn)派則列舉了許多不利的因素。學生的爭論過程,就是對這場戰(zhàn)爭的背景、利弊關系、戰(zhàn)爭勝負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動探究的過程,這樣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真正體味到了探究的滋味和樂趣,課堂效率明顯有了提高。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法

        從心理學角度看,與學生關系比較密切或學生比較關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學生注意和喚起學生的需要。從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來看,他們對歷史的興趣要比對卡通片的興趣淡得多,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上課時往往去掉了許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內容,因而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上課時,努力將歷史上的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現實問題掛鉤,以扣住學生的心弦,吸引學生注意。

        例如,在講科舉制時,我首先讓學生討論今天考試制度的利弊?讓他們談談對目前的考試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議?這個關系到每位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當然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學生紛紛各抒己見。盡管有的建議顯得幼稚,但也不乏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我接著說:“英國大百科全書中有這么一句話,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這里指科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最早的考試制度是如何出臺的?它在歷史上產生過什么影響?有人曾經問我: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像牛頓這樣的人?”學生覺得古代的考試制度與“中國為什么沒出現像牛頓這樣的人”有聯(lián)系,于是,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講完以后,我再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個問題,可以從古代考試制度、考試內容、人才培養(yǎng)要求甚至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飲食結構等諸多方面去探究,從而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

        4、多媒體輔助視聽法

        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教學,教師口授,學生聽記,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學生則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缺乏學習歷史的熱情,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通過聲、光、電的有機組合刺激學生的感官意識,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以次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教學中,我有時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現象,讓學生從現象中發(fā)現問題,從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思維的過程非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處在“引”和“導”的位置上,這個引導的平臺就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無須教師多費口舌,學生通過媒體的展示,喚起探究的欲望,在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知識得到了升華。

        如講到《抗日戰(zhàn)爭的相持階段》一節(jié)中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的艱苦奮斗”一目時,我先播放一首同學們熟悉的歌曲《南泥灣》,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感覺到南泥灣從“雜草叢生、沒有人煙”開辟成“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過程,使學生自然形成“南泥灣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的問題,從而學生從背景、措施等方

        面開展小組討論,通過討論,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歷史知識,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在多媒體教學中,我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學資料(包括資料數據、聲音、錄象等)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教師可以在課堂有限的時空中,使學生增加接受知識的信息量,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的空間,為學生分析問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終達到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明顯的狀態(tài)。

        總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與技巧有許多,作為歷史教師,我還需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提高,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怎樣的歷史篇二:怎樣做歷史題

        專題一怎樣做歷史選擇題?

        一、審題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題干要三看:一看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二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三看關鍵詞語,有沒有專有名詞、歷史概念。明確內涵外延。

        2.被選項要三思:認真思考每一個被選項:是否符合歷史史實、時代特征;是否符合題干要求;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

        二、解題方法

        1.篩選法:根據審題,搞清題目的基本要求,根據基本要求,把四個選項一一過濾,直到找到正確選項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確定正確選項或對考察的知識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確的,縮小選擇范圍,從而確定正確選項。

        3.簡化法:將復雜的題目簡化,可以像做語文一樣,劃出題目的主、謂、賓,依據這些關鍵詞來分析被選項。

        4.替換法:有的題干中的詞是我們平時沒有考慮過的,一時不好想,可以找一個接近的詞替換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績”可換成“積極作用”,“重大舉措”可換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聯(lián)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憶課本有關內容,尤其是通過聯(lián)想分辨時空方面或邏輯方面最直接的內容。

        6.作記號法:題目常出現的詞有“最┄、特點是、含義是、原因是、變化有、影響有、”等等。做題時要將這些詞作一個記號,提醒思考時注意審題的方向。

        7、題干還原法。題干內容和答案之間必有嚴密的邏輯聯(lián)系。解題時首先把題意明顯不符的項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項納入題干之中,進行還原思考。

        8.猜測法:如果對各選項認識不清,無法確定正確選項的情況下,可用猜測法。猜測時有以下規(guī)律:①一般情況下,選項如超出課本知識范圍或超出大綱范圍,則為錯誤;②選項不屬于歷史知識則不選;③選項內容是課本上的細枝末節(jié),正確的可能性;④選擇句子最長的選項;⑤在所有選擇題基本答完的情況下,如有個別題無法確定答案,則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題目中ABCD的出現概率,將出現概率較小的字母選中。

        ▲珍惜第一印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選擇題越改越錯,所以,沒有完全的把握,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選擇。

        三、各種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

        1、因果關系型選擇題

        (1)兩種表現形式:一是題干列出了某一歷史結果,備選項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原因是”“目的”“是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時又多進行細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歷史原因”“主觀原因”等。另一種是題干列出的是歷史原因,備選項列出的是結果,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影響”“結果”等。

        【例題1】:英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隨后歐美各國相繼進行。英國進行工業(yè)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最早確立了資產階級統(tǒng)治 B、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

        C、圈地運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 D、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例題2】:抗戰(zhàn)勝利后,法幣的發(fā)行量自抗戰(zhàn)結束時的5569億元激增至1948年的660萬億元。這一狀況對中國民族工業(yè)的最大影響是 ()

        A、使民族工業(yè)陷入絕境B、為民族工業(yè)提供了充足的資本

        C、便于民族工業(yè)積累資本 D、有利于民族工業(yè)獲取原料

        (2)審題方法:一是要正確理解有關概念的含義,如原因方面要區(qū)別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間接原因、歷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響歷史發(fā)展的各種因素。三是在做題時要準確把握題干

        與備選項之間的邏輯關系,弄清二者之間誰是因誰是果。

        (3)解答方法:①采取時間順序的方法判斷因果關系,時間在前者一定是因。②運用基本理論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那么客觀存在就是因,主觀意識是果。③類似的還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等;同學們利用這些基本理論就比較容易作出判斷。

        ▲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諸多原因中起關健作用、決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質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產力、經濟基礎、社會存在、階級本質、客觀規(guī)律或是事物的內因等。 ▲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各種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原因。而在人為和自然因素、內因和外因中,人為因素和內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與根本原因并列于題中。另,命題中“最主要的原因”實踐中等同于“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近期表面現象,不經過中間事物和中介環(huán)節(jié)。一般是分析出時間關系或邏輯關系上最為接近的因素。

        ▲主觀原因:是指在歷史事物的諸原因中,與事件中我所在的階級、階層、團體、個人的主觀意識密切相關的那一方面因素。

        ▲客觀原因:是指獨立存在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原因。

        ▲“主要目的”“根本目的”:“主要目的”是指當事者想要達到的各種境地和希望實現的各種結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指當事者從其階級本性(立場)、階層(集團)利益、民族利益或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等方面出發(fā)所要達到的最終結果。解答這類選擇題的關鍵之一就在于正確理解它們各自的含義。

        2、組合型選擇題

        (1)特點:①是多項選擇題的變形,考查角度有兩種,一是將同一歷史時期或同一歷史事件影響下的知識進行歸類組合;二是將不同歷史時期的同類知識進行歸類。②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表述關系的題干;根據題干要求列出三組或三組以上的事件或現象,并以數字序號列出;根據這些數字組合成的備選項。③有些組合型選擇題還要求將有關事件或現象按照一定的關系(時間、區(qū)位、邏輯關系等)進行排序。

        【例題1】:《國語·齊語》載:“制國以為二十一鄉(xiāng),工商之鄉(xiāng)六,士鄉(xiāng)十五??處工就官府!边@種手工業(yè)的主要特點是 ()

        ①生產規(guī)模大,分工細致 ②主要生產武器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 ③占據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yōu)勢,生產不計成本 ④主要是為市場和對外貿易生產精美商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題2】:流行語是時代的產物,能深刻的反映社會的變化。將下列流行語按出現時間的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拿起筆來做刀槍,集中火力打黑幫,文化革命齊造反,革命路上當闖將 ②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金橋 ③電腦、發(fā)燒友、因特網、安居工程 ④包產到戶、包干到戶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2)解法:①篩選法:篩選法又分為肯定篩選法和否定篩選法,肯定篩選法是先根據試題要求分析各個選項,確定一個正確的選項,這樣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選項的組合,然后一一篩選,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否定篩選法又稱排除法,即確定一個或兩個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包含這些選項的組合,得出正確答案。②“首位判斷法”,即找出發(fā)生最早的一件史實。③“尾端判斷法”,即找出發(fā)生最后的一件史實。④“首尾兩端結合判斷法”。⑤“先兩頭,后中間”的判斷法等。

        3、否定型選擇題

        (1)特點:否定型選擇題要求選出不符合史實和歷史邏輯關系的選項,也稱逆向選擇題。

        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不是”“不正確”“不包括”“錯誤的”“無關的”“不屬于”等。

        【例題1】:下列說法不符合史實的是 ( ) ...

        A、夏商周時期諸侯的土地不得轉讓和買賣 B、土地私有制是中國古代唯一的土地制度形態(tài)

        C、土地兼并加重了農民負擔,減少了政府收入 D、均田制并未真正解決土地兼并問題

        (2)解法:在做此類題時,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歷史概念,要注意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主要做題方法有:①排除法,通過排除符合史實和歷史邏輯關系的選項,選出符合題意的選項;②推理法,若不能確定某個選項時,可以先假設此選項正確,然后再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推理,分析其結論是否符合史實和歷史邏輯關系;③直選法,根據自己對歷史事實的認識和理解,直接確定不符合史實和歷史邏輯關系的選項。

        4、材料型選擇題(所選答案就要注意全面、準確的反映材料原則。)

        (1)特點:有兩種形式,一是在選擇題的題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據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境,并根據材料設置備選項。二是題干中沒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為備選項,要求同學們根據材料內容與題干要求對比進行選擇。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歷史文獻、考古報告、文學作品等;另一類是圖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種地圖、圖畫、照片、統(tǒng)計圖表等。

        【例題1】:關于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生存的狀況,從下表中可以讀取的正確信息是()

        A、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一直呈下降趨勢 B、兩次快速發(fā)展均得益于社會的巨變

        C、戰(zhàn)爭對民族工業(yè)造成的影響不大D、反映出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曲折

        【例題2】:漢代諺語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婦不織或受之寒!迸c該諺語所反映的生產模式不相符的是 ( ) ...

        A、“五口之家,治田百畝” B、“田夫蠶妾,牛郎織女”

        C、“千耦其耘,十千維耦” D、“日出而作,自給自足”

        (2)解法:①認真閱讀材料是做好材料題的基礎,在閱讀時要根據題意抓住關鍵詞語,提取有效信息,排除無效信息。②是聯(lián)系教材及相關歷史知識,進行知識遷移。同學們在讀懂材料后,要找準切入點,將材料反映的內容同相關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知識轉化要準確、到位、客觀。③是要對材料來源及作者進行分析,根據材料來源及作者分析其對材料反映的史實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準確地做出判斷。

        (3)圖表型選擇題解法:解題時,先分析圖表信息,將其轉化為文字,然后再回歸課本,尋求正確答案。該題型通常采用排除法。總之,要將教材、圖片、選項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5、概念闡述型

        (1)特點:兩種形式,一在“題干”中提出歷史概念,在選項中表述對概念的闡釋;二是在“題干”中進行闡釋,在選項中列出相關概念。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實質、含義、目的、標志、特點、表現、反映、性質”等。

        【例題】:某電視劇中有這樣的場景:唐山一家水泥廠召開全廠大會,慶祝公私合營,工人們歡欣鼓舞。此場景反映的是()

        A、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B、人民公社會運動的開展

        C、“大躍進”運動的開展D、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體制改革

        (2)解法:關鍵在于平時要正確把握和理解相關歷史概念的實質和內涵。

        6、比較異同型

        (1)特點: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相同”、“不同”、“新特點”、“新變化”、“繼承了┄”、“發(fā)展了┄”等。有些選擇題要求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所給選項是通過比較得出的結論。有的題目沒有明確要求比較,但作出正確判斷需要以比較為基礎。

        【例題1】: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中指出:“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只有區(qū)域性大國,而沒有全球性大國。西方世界興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先后成為大國??”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成為大國的主要相似原因是( )

        A、都是島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B、都是西歐最早探尋新航路的國家

        C、都是發(fā)達國家,率先開展了工業(yè)革命 D、都進行了商業(yè)貿易和野蠻的殖民掠奪

        【例題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①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確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③都提出了實行改革開放④這兩個會議有一定的繼承性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解題方法:一、比較型選擇題涉及到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現象,所以在做題時要對各個事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二、同學們一方面要注意全面準確地掌握歷史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將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觀點進行分析比較,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比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題時要找準比較角度,結合史實分析其共同點和不同點。解答比較型選擇題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7、程度型選擇題

        (1)特點:程度型選擇題中的四個備選項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題干要求的標準,但這些備選擇的內容與題干要求的標準之間,“不同于一般選擇題的正、誤關系”,而是一種“質、量關系,或者說是程度關系”。 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主要”、“重要”、“最主要”、“最重大”、“最┄”等

        【例題】:人們由于籍貫相同,且具有相同的口音和生活習慣,甚至具有相同的思維習慣和價值取向,從而形成同鄉(xiāng)間特有的親近感,正所謂“他鄉(xiāng)遇故知”,“親不親,家鄉(xiāng)人”,商幫由此形成。因為我們給商幫所下的定義中,最準確的是 ( )

        A、專門在某地做生意的商人的總稱 B、按其從事的某一行業(yè)結成的行會

        C、按地域關系結成的商人團體D、商人按照利益關系結成的小幫派

        (2)解法:明確確定最佳選項的基本依據是:就歷史原因而言,所選的選項應對歷史事件的產生有決定性作用,其他選項或由這一選項而存在,或只是對事件發(fā)展起到加速、延緩的作用;就歷史內容而,所選的選項與其他選項相比,或表述更全面、更確切,或對歷史事件的最終結局有決定性作用;就歷史影響而言,所選的選項與其他選項相比,是主要影響,或更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其他影響或從屬于主要影響,或處于相對次要的層面。

        先根據題干要求,確定好題目的邏輯思維關系。題干與選項之間不是一種正、誤關系或有、無關系,而是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確定“最佳”標準,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運用優(yōu)選法,逐個比較、分析備選項,找出最佳答案。

        【總結】

        其他技巧:①根本原因經濟上找,最好能跟生產、生產力直接掛鉤。②不破不立,影響一定要找“立”,比如建立了,奠定了,走上了,開辟了……③不選明顯的錯誤④所選項不能被其他三項解釋⑤舉一反N

        專題二怎樣做歷史材料題?

        一、基本結構:一般由材料和問題組成

        1、材料:涉及歷史知識或熱點知識的文字材料或圖表材料

        2、問題:主要有五大類①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說明、指出…… ②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概述、說明、指出……

        ③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概述、說明、指出……

        ④對比兩則(或兩則以上)材料說明、指出異同點(或各自特點)……

        ⑤簡述……的啟示

        二、答案類型

        1、據答案來源分:①來源于材料的答案:指從指定材料中概括、歸納或摘錄的答案;②來源于課本的答案:指出自課本的原話、某種觀點、認識或看法等;來源于自己組織的答案:多指根據相關歷史知識自己歸納答案。

        2、按答案內容分:①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來源于課本或材料中的答案。如: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和部分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概述、說明、指出……②開放性答案:指來源于自己組織的答案。如:啟示題和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題。

        三、解題步驟

        第一步審題:時間、范圍、答題角度及方法

        第二步閱讀材料信息,對應教材知識

        第三步整合教材知識和材料信息

        第四步依據題干設問要求作答,注意表達時使用關鍵詞、套話、歷史專有名詞等。

        四、解題技巧

        1、解題過程應把握好4個環(huán)節(jié):讀(審題)、找(相關信息)、接(嫁接)、答(組織答案)

        (1)、讀(審題):審題分兩步:第一步是看材料設置的問題是什么,審問題要注意3個方面:首先要審中心詞,即答什么;其次要審限定詞,主要指時間和空間等限定詞;再次要審分值,正如量體裁衣,我們答題也要根據分值寫要點。第二步是仔細閱讀理解材料。要讀懂材料,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世紀、年月、朝代等),發(fā)生的空間(某大洲、國家、地區(qū)、流域、城市等),事件所包含的層次、觀點,揭示的規(guī)律等,以及暗含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

        (2)、找(相關信息):找相關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如何解讀材料信息: 文字型材料: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處、人物、言論、所處時代等;材料分層、概括層意 地圖型材料:看圖例、地圖反映的時間、事件、體現的方面。根據地圖名稱,地圖圖示和地圖隱含信息判斷地圖是什么時期或者朝代的、什么國家或者地區(qū),尋找地圖關鍵地點,分析地圖上地點的分布特點,聯(lián)系所學知識解答(分布特點及其原因)。 表格型材料:縱看、橫看,比較特殊點,找到發(fā)展趨勢。表格注意橫縱欄間的數據大小變化,餅狀圖注意各項數據的比例關系,柱狀圖注意相互間數據的高低變化,曲線圖注意與時間聯(lián)系反映的高低起伏。 歷史圖片類:人物圖、文物圖等等,關鍵圖上方或者下方的注釋文字、判斷圖中涉及的朝代、時期特征,聯(lián)系相關課本知識根據設問要求解答(狀況及其原因等)。

        (3)、接(嫁接):嫁接是解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嫁接主要指根據問題把材料中涉及的歷史知識和課本的相關歷史知識有機聯(lián)系起來,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歷史知識還原或定位到課本中去。

        (4)、答(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是解題的歸宿或落腳點。

        2、組織答案的的基本要求

        怎樣的歷史篇三: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學歷史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學歷史?

        作者:王晴佳《新史學講演錄》代前言2012年04月23日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部小書,是以我自2007年以來在各地高校演講的記錄匯總、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會準備這些講演,是因為自2007年初,我應聘成為了北京大學歷史系的長江講座教授。依據“長江學者”的合同,我在北大歷史系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些相關課程為基礎,就當代史學在世界范圍的變化和趨向(當然以我的知識范圍為限),開設了一系列講座,有的對外公開,有的則采取小規(guī)模座談的形式。這些講座是本書得以成型的基礎。以后,我又應邀在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上海大學和臺灣大學等高校做了一些講座,其內容大致與我在北大上課、開講座的內容相同。在整理過程中,我個人對于講座的錄音整理,做了相當大的更動—比如將原來的一次講座,在這里分為兩講,而有時又將原來的兩次講座,合為這里的一講。我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是為了方便讀者的閱讀,因為開設講座與整理成書,顯然有明顯的不同。講座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單元,而整理成書,則本質上是一種歷史敘述,因此可以有鋪陳、可以有延伸,有必要顯出敘述的某種順序和連續(xù)性。不過雖然有這些更動,重復的地方可能還是在所難免,這里只能提請讀者注意并原諒。

        新史學與西方

        本書冠名《新史學講演錄》,其內容大致討論戰(zhàn)后、特別是1970年代以來史學界所發(fā)生的變化。毋庸贅言,這些變化,主要產生在歐

        美學術界,因此不可避免地體現西方在當今學術界的霸權地位。但本書的書名沒有加上“西方”兩字,其原因是我在開設講座和整理成書的時候,都想盡量避免這種“西方中心論”,而把這些變化放在一個更大的范圍內來討論。而因為此書是以中文寫出的,而那些講座又主要以與中國師生交流為目的,所以我又特別注重加上與中國有關的內容?墒亲x者還是會發(fā)現,本書的內容還是以西方的變化為線索的。這里有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原因,一是上面所談到的西方學術的霸權地位,二是中國學界對于當代西方的史學變化的興趣。我在應邀做講座的時候,常常開出一些可能的題目,但對方往往挑選的是有關西方的史學變化。也許他們考慮到我長期在西方生活、工作,講起這些題目相對比較自然一些。但不管怎樣,西方學術在當今中國,顯然還是有不小的市場的。這一點我們無法輕易否認。當然我在講演的時候,卻常常是抱著希望聽眾能“知己知彼”的心態(tài)的。我們都知道這句成語的后一句就是“百戰(zhàn)不殆”。我們最終是否能做到這一點,誰也無法預測,但至少在我,是頗有此心愿的。這也是我最終決定將這些講演稿整理成冊、與更多的讀者見面的原因。

        有關1970年代以來史學界的變化,也是我在《后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中特別探討的一個內容。此書最早是在1998年我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的時候,與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古偉瀛先生討論有關問題,決定合作而寫成的,于2000年在臺灣地區(qū)由巨流出版公司出版。然后山東大學出版社于2003年發(fā)行了大陸版,據說在兩岸銷路都還不錯。在這之后,有關后現代主義與歷史研究的

        關系,也有很多新的論著的發(fā)表,我也比較關心。但同時我也做了其他的工作,所以我近年的研究并不都與有關后現代主義和歷史學關系有關,雖然我對這個課題一直比較關心。出了那本《后現代與歷史學》之后,也有一些其它出版社邀我再寫這方面的書,如《后現代史學入門》等。但我并沒愿意、也沒敢這么做。其中的原因是,我不想讓讀者看到由我署名的一本新書,但卻發(fā)現與原來那本大同小異。我想避免這種情形的發(fā)生,至少盡量避免。就我個人來說,雖然電腦時代有的東西復制起來很容易,但是用一句俗話來形容:我不想“炒冷飯”。在閱讀本書的時候,讀者可能而且一定會發(fā)現與《后現代與歷史學》重疊的地方,因為所處理的時間段相同,所以也許也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問心無愧的是,我在整理此書稿的時候,沒有拷貝和復制原來的一些底稿(甚至也沒有再讀一下原書),而是盡量想展現一些近年獲得的新的思考和心得。

        讀者稍微瞥一下本書目錄,便可發(fā)現,本書所講的“新史學”,以“新文化史”為中心,盡管在許多方面,“新文化史”的興起與記憶史學和全球史的開展以及民族國家史學的式微,都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后者也是“新史學”的表現。就本書的寫作來說,有關“新文化史”,一共有兩講,一是有關其興起的背景,二是有關其特征。這樣安排,主要是出于講演的需要,基本是以介紹、分析為主,而不是一種專題論述,因此沒有著重呈現個人對這些流派的觀點和態(tài)度。比如就個人來說,我對“新文化史”主導當今史壇的狀況,是頗有些批評的,雖然“新文化史”的內容,頗有一些讓我欣賞的地方。我想借寫

        作這個前言的機會,稍微做一些陳述,簡單表達一下個人的看法。

        坦白說來,筆者自1978年入學、1982年開始攻讀研究生,然后再遠渡重洋來美求學,進而參加工作,我在歷史這一行里也折騰了大半輩子了。但個人治史這么多年,近年以來,卻常常會對史學界的最新發(fā)展,產生一種隔膜感,甚至有一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感覺。這一形容,并不是指自己有意想離開史學界(到了這把年紀,似乎也有點太遲了),而是指自己雖然身在史學界,但卻有一種跟不上趟的感覺;蛟S“沉舟側畔千帆過”能更好的形容自己的感受,因為我常常覺得自己就是那“沉舟”,或者是啼叫不止的“猿聲”,而同人就像是“輕舟”,倏忽之間已經過了“萬重山”了。

        史學與史學史

        我形容自己像是史學界的“沉舟”,或者是在河岸上旁觀舟帆輕渡的山猿,是因為長期以來,我所感興趣和研究的對象是史學史。史學界之外的朋友可能會認為,這在史學研究中是一個頗為重要的領域,如某人想研究文學,就必得學習文學史一樣。但其實不然,史學工作者雖然研究過去,但卻對自己的過去,抑或對史學這一學科的過去,并沒表現出太大的研究熱忱。史家愿意研究其它的過去,對此十分投入并由此而“忘我”,因此頗有些“大公無私”的姿態(tài)。比如歐美國家歷史系的本科生,雖然也上“史學方法論”或“史學入門”這樣的課程,但并不像英語系的學生那樣,必得學習文學史。到了研究生的階段,“史學史”(historiography) 成了一門必修的課程,但在許多學校,這一課程并不是以“通史”的形式出現的—大部分修課的

        學生,并無法從其中獲得對史學學科從古至今發(fā)展的通盤了解。這一課程的側重點,常常是史學界時髦的理論和方法,而且對這些理論和方法的選擇,也往往取決于授課教授自己的興趣。其實,我將 Historiography 這門課程譯成“史學史”,也有點一廂情愿,因為該詞的原意只是歷史編纂學,其中雖然有“史”的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編纂傳統(tǒng),因此中國的大學里,“史學史”(包括中外)是必修的課程,但這并不表明中國的歷史系學生,對史學史這一類的課程就特別有興趣。近年來中國大學的歷史系大量招收研究生,但投考史學史專業(yè)的并不多,就是一例。史學史的研究應該是屬于很冷門的一個專業(yè)的。而就我所認識的一些史學界的朋友而言,其治學的興趣,也都顯得很“大公無私”,像我這樣含一點“私心”,企求在研究中回顧、關照一下史學本身學科發(fā)展的人,實在很少。我長期處于這樣一種“獨學無友”的狀態(tài),也許讀者看官會理解為什么我會在前面將自己比喻為“沉舟側畔千帆過”里的“沉舟”了。

        怎樣的歷史

        讀者看到這里,也許會感到我牢騷滿腹,其實不然。坦白地說,我雖然在史學界相對有點孤單影只,但我的那些同行,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因為在現代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從事史學教學研究的人,都是被視為有點“落伍的”(quaint)。比如你在美國如果告訴一個陌生人,你在大學研究、講授歷史,一般的反應總是簡單的“好啊”(Oh, good)。對方其實是想講幾句恭維話的,但實在想不出來,因此就作罷了。運氣好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說,“歷史很有趣的。我在念中(大)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歷史課了”。你乍聽之后,也許有點沾沾自

        相關熱詞搜索:歷史 歷史小說 歷史的天空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