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歷史
發(fā)布時間:2017-01-2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苗族的歷史篇一:苗服和苗族歷史以及地理分布的關系解讀
概況: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qū),以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qū)[1-3] 。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后又因戰(zhàn)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qū)和云貴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3]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瑫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并用漢文[1]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3] 。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1
分布: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1956年12月31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云南屏邊苗族自治縣(1963年7月1日)
貴州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云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云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1]
貴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6年12月13日)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1987年2月19日)
貴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
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
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20日)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2月)
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1988年10月31日)
總括:中國西南山區(qū)是主要分布區(qū)域。這些區(qū)域主要集中在貴州省。
地理分布特點與民族特色的關系:
一方水土一方人,物質決定意識。古代部族之間戰(zhàn)爭的遺產就是“部落遷徙”;弱肉強食,勝者一方占領肥沃的平原和盆地,享受著坦坦江河的滋潤;戰(zhàn)敗一方則退居窮山惡水,過著不斷遷徙與不斷定居的顛沛生活。苗族就是這樣一個歷史上的苦難民族,他們也是一個極其堅韌不屈聰明智慧的民族,在物質相對資源不足,生產力相對低下的地區(qū)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產生活系統(tǒng),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信仰。這些信仰對反過來對他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表現(xiàn)最為強烈的就是苗族的服飾,或者說是最為直觀和鮮明。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逗鬂h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盛裝",僅插在發(fā)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3]。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 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3]。
特點總結:
1、便裝和盛裝相得益彰,
彰顯苗族是一支歡樂民族,也是一支勤勞的勞動民族;
2、女裝銀飾,
是苗服最大的特色,光彩照人的各式首飾,和銀飾百褶裙充分彰顯苗家女人的美麗,我們也可以由此推斷苗族也是有母系氏族發(fā)展而來,而由于長期的遷徙和部落動蕩導致這些母系氏族的蛛絲馬跡留存在目前,也就是男子服裝以素為主,而女子以華貴為主。
3、神秘感,歷史感
苗族是一個和漢族同歲的兄弟民族,但是由于苗族長期沒有一塊固定的領土和一個相對強大的軍事政權,所以他們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文字歷史記載。而把歷史事件和重要祖先以及歷史崇拜通過一定的符號記載在衣服上,所以有人稱苗服為一部無字的歷史書,而這些符號至今日不能完全為世人準確解讀。這位苗族服飾蒙上了一塊神秘的面紗。
苗族的歷史篇二:苗族遷移史
第一篇 源流遷徙
一、神州土著
1、發(fā)韌濟淮 苗族遠祖蚩尤最早居住在原太皞、少皞氏活動的地域,即黃河下游與長江中下流之間的濟水、淮水流域一 帶,也就是今天的山東西南部和河南東部。
2、蚩尤作兵 蚩尤率族人開掘葛盧山銅礦,研制發(fā)明了劍刀矛戟大弩等兵器。苗族先民在蚩尤率領下,不僅開冶煉兵器之先河,而且創(chuàng)制了刑法和宗教。蚩尤的三大發(fā)明,說明遠古時期的苗族文化就已經相當發(fā)達。
3、一統(tǒng)九黎 史載蚩尤因造五兵而威振天下,萬民欽命,各部落紛紛與蚩尤結成聯(lián)盟,形成了史稱“九九八十一兄弟”的強大的九黎部落聯(lián)盟。
二、逐鹿中原
1、“九隅之爭” 正當蚩尤九黎部落逐漸向黃河中下游平原擴張發(fā)展時,與來自甘陜黃土高原的炎帝神農氏部落不期而遇,開始他們和平相處了一段時期,后來在今河北、山東一帶發(fā)生了激烈沖突和爭逐,蚩尤驅走了炎帝,奪取了炎帝曾占有的黃河中下游的全部疆域,即史書上說的“九隅無遺”。
2、涿鹿大戰(zhàn) 黃帝九戰(zhàn)失敗后,遂聯(lián)合炎帝,共同進攻蚩尤。公元前4600年,黃帝大軍與蚩尤部隊會于涿鹿,一場空前激烈殘酷的大戰(zhàn)隨即拉開序幕。黃帝以“熊、羆、貔、貅”為先鋒,命善于蓄水行雨的應龍攻打翼州平原。交戰(zhàn)伊始,應龍掘開河堤放水,蚩尤急令風伯、雨師助戰(zhàn),頓時黃沙滾滾,風雨漫天。此時,黃帝軍中走出一個玄女“魃”,施展旱魔之術,將風雨停了下來。蚩尤敗北,部眾或參與“釜山結盟”,或南下組成三苗國。
4、畫像服眾 蚩尤雖戰(zhàn)敗被擒殺,但其余威尚在。蚩尤死后,天下大亂,黃帝畫蚩尤的像以威懾天下,人們都認為蚩尤沒有死,于是天下八方萬邦相繼歸服黃帝。
三、悲壯遷徙
(一)流徙“斗南一莫”
蚩尤兵敗被殺后,九黎部落被迫離開“甘丹地壩”(同海相連的平原),遷離位于黃河、長江下游之間的東部平原地帶,向西南遷到“斗南一莫”(大江邊),聚居長江中游地區(qū)。
(二)三苗興衰
1、德復九黎 南退長江中游的九黎部落余部,重新組成了三苗部落集團,他們繼承九黎的刑法、宗教等文化,休養(yǎng)生息,重又強大起來。
2、三苗疆域 三苗,與距今四五千年左右的堯、舜、禹同時代的苗族先民部落集團,史料記載他們的生活區(qū)域是“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大致處于江漢、江淮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南北、洞庭彭蠡之間的遼闊地域內,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部、安徽省西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3、丹水之役 帝堯陶唐氏欲禪位天下于舜、堯子丹朱不滿,三苗首領同情丹朱,強烈反對堯的決定,堯殺了三苗首領并放逐丹朱于丹水,三苗余眾遷居丹水支持丹朱,堯即發(fā)兵征討三苗,大戰(zhàn)于“丹水之浦”,即今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湖北交界處,三苗兵敗。
4、分遷西北 三苗在江淮荊州一帶,數次舉兵反對舜,舜了解情況后,建議堯帝強行遷徙部分三苗部落到今甘肅省內的“三!贝笊礁浇,中國西北地區(qū)便有了三苗后裔。
5、南放驩兜 丹水之役失敗后,在三苗部族支持下,驩兜始終反對堯禪位于舜,于是堯帝就把驩兜及其部眾流放到今湘西崇山附近,企圖以此來分化江南蠻眾。
6、干戚服苗 三苗部落每每不服華夏部落集團號令,禹請命調兵征討,舜帝不準,認為“諭教”未成,于是舜帝修文教三年,編演手執(zhí)兵器的舞蹈,三苗因此而請求臣服。
7、巡狩蒼梧 舜帝在三苗臣服后,深入三苗腹地撫慰各部落,他帶著娥皇、女英二妃,泛舟洞庭,溯湘江而上,直達蒼梧九疑,后長眠于九疑山。
8、禹滅三苗 大禹繼舜帝位后,以三苗不服君令為由誓師伐三苗,三苗舉眾反抗,血戰(zhàn)有日,驚天地泣鬼神,天降血雨,夏天冰凍,地裂噴泉,五谷變種。后三苗首領中箭身亡,留師大亂,禹軍趨勢屠殺苗師殆盡。自此,三苗部落聯(lián)盟解體,大部避居山林沼澤,開始向西南山區(qū)遷徙。
(三)荊蠻融楚
1、荊蠻疆域 三苗集團被分化瓦解后,分布于荊州(洞庭湖南北,即今鄂、湘二省及鄰近地區(qū))的廣闊山澤和偏遠地帶的三苗后裔,經過數百年繁
衍生息,復又強盛起來,并與中原地區(qū)時有接觸和沖突,被稱之為荊蠻(或“蠻荊”、“荊楚”)。
2、成湯降荊 商朝成湯時期,商朝軍隊攻占河南南部地區(qū)后,乘勝南征荊蠻,荊蠻一度被迫歸順商朝。
3、武丁伐荊 成湯死后,商朝內亂,政治衰敗,荊蠻擺脫商朝控制。盤庚遷殷后,商王武丁勵精圖治,國力增強,在征伐西北、西南地區(qū)同時,對荊蠻發(fā)動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商軍從河南進入湖北,深入荊蠻腹地,打敗荊蠻武裝力量,并俘獲大量人口北歸。
4、南巡不返 西周初期,荊蠻經過商末脫離朝廷自由發(fā)展后,成為周朝南方勁敵。周昭王發(fā)動了三次征伐荊蠻的戰(zhàn)爭,第一次過漢水南下,遇激烈抵抗而失;第二次所帶周朝勁旅,在漢水一帶全軍為荊蠻所殲;第三次征討,昭王亦客死南國江水中。
5、荊人來貢 周穆王即位后,兩次出征荊蠻,曾涉江漢過洞庭,經過激烈攻戰(zhàn)后,深入湖南,抵達周昭王曾到過的荊蠻腹心地區(qū),荊蠻勢力大大削弱,被迫歸順周朝,稱臣進貢。這種局面維持近百年時間,后因厲王殘暴,荊蠻趁“國人暴動”之亂,奮起反抗。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將方叔率全國軍隊傾巢出動以征荊蠻,經鏖戰(zhàn),荊蠻戰(zhàn)敗,被俘大批人口,被迫歸服周朝。
6、分支建楚 楚族先民系三苗集團和荊蠻集團中的分支,其始祖鬻熊于西周初年受封建國。其始國土方圓百里,后任楚王的篳路藍縷的精神,南下荊山地區(qū),于荊州之域拓土擴疆。
7、楚地千里 楚立國后,即著手征服鄰近土著“蠻”族,西周中葉開始控制長江中游,隨后對江漢的苗族先民“群蠻”、“百濮”加以征服,繼而遠征湖南澧水、沅水流域設黔中部,至楚成王,一舉征服洞庭湖以來“群蠻”,版圖擴張至湘水、資水中游,楚疆已有千里之闊。
8、南并蠻越 楚悼王時,楚相吳起率大軍沿洞庭湖東部南下,他包括苗族先民在內的“蠻越”并入楚國版籍,楚國擁有全部洞庭湖,地域擴張至九疑山及鄰近的五嶺南北地區(qū)。
9、夜郎古國 據史載,夜郎國是以苗族為主體的未納入漢朝版圖的西南強國,“東接交趾、西有滇國、北有邛都國”,其范圍包括今天湘西、川南、
重慶、桂林、滇東北及貴州全境。《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弊源,幾經演變,“夜郎自大”成為一個帶有貶義色彩的成語。
10、莊蹻王滇 楚建威王時(前339-329),楚國大將莊蹻奉王命拓疆西南。莊蹻率大軍溯長江而上,一路攻城拔寨,略取黔中郡以西地區(qū),一舉征服夜郎,并改名夜郎為牂牁。最后到達滇池這塊肥美的地方,實行軍屯,與當地民眾一同開發(fā)云南,并占據此地,自立為王,史稱“滇國苗王”!俺邸币幻闯䦟⑶f蹻的后裔傳名。莊蹻入滇,也奠定了烏蒙山苗區(qū)的雛形。
(四)聚居武陵 在經過商、周、春秋、戰(zhàn)國的朝廷軍隊多次討伐后,部分“荊蠻”、“群蠻”、“百濮”等“蠻”族與楚人一起消融到華夏族中,但大部分“蠻”族避住山區(qū),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點,形成了荊、雍二州的“盤
瓠”蠻,而武陵山區(qū)成為“盤瓠”蠻的主要聚居地區(qū)。
(五)遷徙大西南
1、苗族遷離武陵示意圖 自秦漢開始,一直到清朝初葉,由于戰(zhàn)爭及災害,苗族從聚居地武陵五溪地區(qū),陸續(xù)西遷貴州(東部、東南部)、四川(東部、南部),南遷湘南、桂北,再由黔、川、桂入滇,或由川、桂遷徙聚居貴州西部和南部,形成了貴州內苗族主要聚居地的分布格局。
2、苗族第一次大遷徙 秦漢至南北朝時朝,封建王朝長期實施民族歧視政策,發(fā)動了一次又一次討伐武陵苗五溪蠻的野蠻戰(zhàn)爭,給武陵五溪地區(qū)的苗民帶來深重災難,廣大苗民流離失所,紛紛向外逃難。其主要流向是走入貴州、重慶、廣西等地區(qū)。
3、苗族第二次大遷徙 唐宋時期,由于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不斷發(fā)動對苗族的討伐戰(zhàn)爭,迫使苗民西遷南逃。除武陵五溪及其夜郎、牂牁地區(qū)仍為苗族的主要聚居區(qū)外,苗民開始大面積遷徙流離,先后進入黔西、川南和桂北。
4、苗族第三次大遷徙 元明和清初由于受到中央正權和漢族的擠壓,開始是苗民分三路遷入貴州,形成黔東北、黔北、黔西、黔東南、黔南等苗族聚居區(qū),其后又分三路遷入云南,即由黔西南興義一帶遷往滇東南文山,由川南進入滇東北威信、彝良等地。此次遷移,逐步形成了武陵山區(qū)、苗嶺和大婁山區(qū)、烏蒙山區(qū)、南山山區(qū)和云嶺東南山區(qū)等苗族五大聚居區(qū)的新格局。
5、盤瓠種落 帝嚳高辛時,犬戎族入侵,高辛帝畜狗盤瓠獵殺犬戎首領,娶高辛公主為妻,生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后人,至秦漢時,其后人散居于武陵、長沙、廬江郡,時稱“盤瓠種落”。
6、麻陽熟苗 麻陽古稱苗疆,是苗夷雜處之所,自隋唐后,封建王朝逐步加強對麻陽的統(tǒng)治,使麻陽成為朝廷圍征湘西苗民的前哨地區(qū),成為所謂的“熟苗”區(qū),至今尚有“五溪蠻”后裔28萬余人。
7、黔西“喇叭苗” 明初,朝廷實行“調北征南”討伐苗族,不少苗族被調遠征,后來就留住他鄉(xiāng)。當時,湖南城步、武岡地區(qū)有一批苗兵由胡大海率領,被征調到貴州西部戌守,后留居晴隆、普安、郎岱、水城等縣,其后裔成為當地“喇叭苗”的一部分。
8、川南“六寨苗” 清康熙初年,吳三桂先后征調川南三千苗兵、廣西苗兵討水西,后川南苗兵后裔形成大定府新龍、八普等六個苗寨的“六寨苗”,廣西苗兵后裔定居修文、平壩一帶,史稱“素苗”。
9、海南苗民 海南地方志載,明伐從廣西征調苗兵討伐不服統(tǒng)治的黎族,事平后,防守樂安城,其后裔散居山谷,仍稱苗民。
10、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目前最集中的苗族聚居群落。地處雷山縣城37公里處,民居為木質桿欄式多層半邊吊腳樓,被譽為“天然民族博物館”。
四、漫入東南亞
1、越南赫蒙族 越南苗族自稱“赫蒙”(HMONG),明清時自中國云南遷入,是越南第七大少數民族,有人口78.8萬余人,主要分布于中越、老越邊境臨過13個省份。
2、赫蒙抗法 苗族遷居越南后,并沒擺脫被壓迫、被剝削的命運和苦難的生活,因此發(fā)動了一次又一次起義斗爭,尤其是法國殖民注義者占領越南后,他們的反抗更加頻繁,僅1886年至1922年的36年里,就舉行(轉 載 于:smilezhuce.com 蒲 公英文 摘:苗族的歷史)了6次大規(guī)模的反抗斗爭,并在長達數十年的抗法、抗日和抗美戰(zhàn)爭中,為爭取越南獨 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3、老撾“老松族” 19世紀初,苗族自中國、越南遷居老撾后,成為“山頂上的老撾人”(老松)的一部分,老撾苗族人口達31.5萬余人,占老撾總人口的60%左右,主要分布于老撾北部山區(qū)。
苗族的歷史篇三: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黃傳說時代。 <br> 當時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xiàn)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聯(lián)盟,而在甘陜黃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為首的另兩大部落集團。<br><br> 炎帝與黃帝沿黃河由西向東發(fā)展,先后與蚩尤在涿鹿一帶發(fā)生戰(zhàn)爭。蚩尤先敗炎帝,“蚩尤乃逐帝,爭于涿鹿之阿,九隅無遺!<br><br> 后來炎帝與黃帝聯(lián)合戰(zhàn)敗了蚩尤,“軒轅之時,蚩尤最為暴,莫能伐,于是黃帝乃征師諸候,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br><br> 蚩尤死后,天下大亂,黃帝便畫了幅蚩尤的畫像威懾天下,天下這才安定下來。<br><br> 而蚩尤的九黎集團戰(zhàn)敗后大部分向南流徙,開始了苗族多苦多難的遷移史。<br><br> 至今苗族人民中還廣泛流傳著蚩尤的傳說,他們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br><br> 貴州關嶺一帶流傳有《蚩尤神話》,傳說遠古時,苗族居住在黃河邊上,共“八十一”寨,他們的首領叫蚩尤,蚩尤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后來妖婆的三個妖娃請來了赤龍公和黃龍公(即赤帝和黃帝)復仇,蚩尤率領苗族人民英勇作戰(zhàn),多次打敗赤龍和黃龍二公。赤龍、黃龍二公聯(lián)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殺了蚩尤,焚毀了“八十一寨”。剩下來的苗族子民被迫遠走他鄉(xiāng)。<br><br> 大約在堯、舜、禹時代,南遷的九黎在江淮、江漢和洞庭、彭蠡間形成了新的部落集團--三苗。隨著堯、舜、禹不斷大規(guī)模征伐,三苗集團也不斷削弱和瓦解,
被迫向西南山區(qū)遷徙,龐大的三苗部落聯(lián)盟消失了,到夏、商、周之際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部落集團,這就是史籍上所載的“荊蠻”,所謂“蠻”,是中原華夏族人按方位對南方諸民族和部落的稱呼。而這時的“蠻”就是原來三苗的后裔。進入春秋戰(zhàn)國時代,南方楚國勢力興起。楚人并非苗族,但二者極有可能同源異支,至少兩族人長期混雜生活,同時楚國也不斷向苗族征伐,開拓疆域。<br><br> 苗族繼續(xù)向西南遷徙,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被稱為“武陵蠻”和“五溪蠻”。武陵指西漢初建立的武陵郡,包括湖南常德地區(qū)、張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懷化市,以及黔東、重慶南部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縣(市)。五溪地區(qū)基本上同武陵郡相合,其地域大致包括今天的重慶酉陽、秀山,貴州銅仁、松桃、玉屏、鎮(zhèn)遠、黎平、錦屏,湖南沅陵、永順、古丈、龍山、保靖、大庸、花垣、吉首、瀘溪、溆浦、麻陽、鳳凰、芷江、新晃、會同、靖州、綏寧等縣(市)。唐宋數百年間的戰(zhàn)亂,苗族斷續(xù)被迫從武陵五溪地區(qū)繼續(xù)由東而西,由北而南流徙。一部分從武陵山脈的北端向西,進入今貴州北部、中部、西北部和川南;一部分沿沅水而上,經湖南西南部,深入貴州東南、西南和廣西境內;一部分南下進入廣西,再由廣西溯都柳江北上徙入今貴州東南部和南部。這一帶統(tǒng)稱為夜郎、牂牁地區(qū)。同時再向各地遷移,以至遠達云南。 <br><br> 元明清初,苗族一部分仍聚居在武陵五溪地區(qū),但繼續(xù)在向西遷徙,致使原夜郎、牂牁地區(qū)(今貴州省)的苗族越來越多,并形成某些較大的聚居區(qū)
(如現(xiàn)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時又在向云南各地遷徙,苗族進入云南,也主要有三條路線:一是經黔西北威寧一帶遷入滇東北各地;一是經安順地區(qū)由黔西南興義等地遷往滇東南(今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和滇南;一是經四川南部筠連、敘永等地南下進入云增東北威信、彝良等地。<br><br><br> 清康熙中葉以后,由于清朝統(tǒng)治者改土歸流政策的推行和對苗民起義的殘酷鎮(zhèn)壓,導致苗族人口的繼續(xù)流動和遷徙。其中主要是貴州境內的部分苗族進入云南,并經昭通、東川、曲靖、文山等地區(qū)向紅河、思茅、大姚、普洱、楚雄等地,以至東南亞諸國遷徙。<br><br> 苗族,在中國境內,迄今的人口數量大致在600萬左右。人口的數量在蒙族,藏族等大族之上,是名副其實的東方大族。<br><br> 苗族的族源起源,目前比較為學界所認可的說法是:起源于蚩尤,奠定根基于三苗,興盛于古楚國。在秦統(tǒng)一六國以后逐步退出中心舞臺,到唐宋時發(fā)展成現(xiàn)代苗族的定型。<br> <br><br>(稿源:金黔旅游)<br>(編輯:采芹)
相關熱詞搜索:苗族 歷史 苗族的歷史演變 苗族的歷史發(fā)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