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全國
發(fā)布時間:2017-02-0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高考歷史全國篇一:2013全國1卷高考歷史試題匯編解析
2013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Ⅰ歷史部分解析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脊棚@示,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地區(qū)君王墓葬規(guī)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在經濟發(fā)達的東方六國地區(qū),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別明顯。這表明
A.經濟發(fā)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維系的關鍵
B.分封制中的等級規(guī)定凸顯了君主集權
C.秦國率先消除分封體制走向集權統(tǒng)治
D.東方六國仍嚴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考點: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閱讀與分析的能力。
解題關鍵:本題存在三個關鍵要素:分封制下墓葬分等級,秦國除君王墓葬規(guī)模宏大外其余墓葬等級差別不明顯,但東方六國級差明顯。東方六國墓葬等級明顯,是符合分封制規(guī)定的(分封制下的金字塔結構);秦國除君王墓葬規(guī)模宏大,其余無明顯差別,顯然集中彰顯了“君王”的地位(水平面上的一枝獨秀)。A項,東方六國嚴格執(zhí)行分封制并非因為經濟發(fā)達,而是因為這樣做符合分封制的規(guī)定;秦國君王之下級差不明顯,說明秦國沒有嚴格執(zhí)行分封制。知識面寬的同學應該知道,秦國地處西戎,對中原文化“學習”的不好(類似的還有南蠻楚國),較早實行“縣”制。B項分封制凸顯了君主集權,與史實及材料本意不符(秦國與六國不一樣);D項東方六國遵循分封制度是不是“嚴格”姑且不論,從解題的角度看,本項以偏概全,沒有從宏觀上把握材料核心意思,忽略了秦國,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
答案:C
建議:開好選修課。對學過選修一《商鞅變法》的同學,做對本題的概率會增大。
25.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
A.宗法血緣制度逐漸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
D.陸王心學日益興起
【解析】
考點: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
能力:考查基礎知識,需要考生深度把握課標。
解題關鍵:以宋朝為界,儒學稱謂由“周孔之道”變?yōu)椤翱酌现馈,抬高了孟子的地位?/p>
答案:C
26.有學者說,在古代雅典,“政治領袖和演說家根本就是同義詞”。這一現象是雅典
A.政治體制的產物
B.社會矛盾緩和的反應
C.頻繁改革的結果
C.思想文化繁榮的體現
【解析】
考點: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
能力: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深度理解、史料閱讀與分析的能力。
解題關鍵:“政治領袖”是“演說家”,或者“演說家”容易成為“政治領袖”。這顯然與演說家口才好,善言辭,具有煽動性,容易得到大家的選票有關。而這些都與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相關聯(lián)。本題貌似考查必修一,但需要調動必修三的相關知識。
答案:A
27.1688年,英國議會迎立荷蘭之爭威廉為國王,并擁立他的妻子瑪麗(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為女王,目的是
A.加強英國與荷蘭的友好關系
B.否定王位世襲男性優(yōu)先原則
C.通過雙王相互牽制防止獨裁
D.為光榮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
考點: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力。
能力:史料閱讀與分析的能力。
解題關鍵:趕走國王,擁立國王的女兒——試題括號里面的話是本題題眼“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女兒接替父親,屬于“繼承”關系,具有“合法”性(英國王室繼承無男女之別)。
答案:D
28.恩格斯稱贊一位近代科學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他指的應是
A.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宗教神學崇信的“地心說”
B.伽利略創(chuàng)立的試驗科學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發(fā)展
C.牛頓創(chuàng)立經典力學完成了科學史上的劃時代飛躍
D.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顛覆了關于人類起源的傳統(tǒng)觀念
【解析】
考點:文藝復興。
能力:考查基礎知識。
解題關鍵:自然科學,獨立宣言。自然科學從“神學”中獨立出來。
答案:A
點評:本題命制的比較失敗,違背了新課改的原意。關于哥白尼,人教、人民、北師大教材均未涉及。(人教版在《物理學的重大進展》一節(jié)中,僅提到一句“伽利略用望遠鏡??證明了哥白尼‘日心說’的正確性!保
29.現代化是晚清歷史發(fā)展的一個趨向,最能體現這一趨向的是
A.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
B.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C.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
D.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解析】
考點:中國邁向近代化的歷程。
能力:考查基礎知識及相關術語(現代化)的含義。
解題關鍵:現代化的含義,主要指經濟工業(yè)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經濟工業(yè)化(機械化);戊戌變法倡導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主張民主共和,屬于政治民主化范疇。C項屬于戰(zhàn)爭,D項中的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阻礙了中國近代化。AB比較,辛亥革命顯然優(yōu)于清末新政。
答案:B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過的《政治議決案》指出:各省自發(fā)的農民游擊戰(zhàn)爭,只有和“無產階級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聯(lián)結起來”,才可能變成“全國勝利的民眾暴動的出發(fā)點”。這反應當時中共中央
A.主張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B.堅持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視農民戰(zhàn)爭與城市暴動的結合
D.認為農民階級是取得革命勝利的主導
【解析】
考點:新民主主義革命。
能力:史料閱讀與分析的能力。
解題關鍵:農民游擊戰(zhàn)爭“只有”和“城市”無產階級發(fā)動的“革命高潮”聯(lián)結才可能“勝利”。重心在“城市”“無產階級”(即工人)。
答案:B
31.有些學者認為,美國總統(tǒng)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對經濟進行了有
限的干預,且為后來的羅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鑒。胡佛采取的干預措施是
A.斡旋勞資雙方達成保持工資水平和不罷工的協(xié)議
B.通過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關稅和保護國內市場
C.發(fā)起自愿減少耕地運動以維護農產品價格
D.成立復興金融公司向一些銀行和公共工程貸款
【解析】
考點: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整。
能力:基礎知識。
解題關鍵:胡佛對經濟有限干預的措施,且為后來的羅斯福新政所借鑒
答案:D
本題批判:1.答案語出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第112頁。原話“胡佛不得不采取兩大措施:一是成立復興金融公司,向大銀行、大企業(yè)、大農場提供貸款,并允許復興金融公司向各州發(fā)放貸款,進行救濟!睂κ褂闷渌姹窘滩牡目忌还。2.題干不嚴謹。題干似乎應更正為“胡佛采取的干預措施且被羅斯福新政借鑒的是”。因為根據人民版教材,“提高關稅和保護國內市場”也是胡佛的措施。根據人民版教材“他要求工商界和勞工組織自愿聯(lián)合起來,共同維護生產和投資,穩(wěn)定工資和物價,并削減個人和公司所得稅!彼坪魽項也可選。3.不應該出現莫名其妙的新概念,如“霍利—斯幕特法”,百度百科都查不到。
32.1950年,法國提出歐洲應該超越國家的藩籬聯(lián)合起來。這一提議得到聯(lián)邦德國等國家的支持,但英國等一些國家反對成立超國家的機構,只有法、德、意等六國實現了聯(lián)合。六國率先實現聯(lián)合的直接原因是這些國家
A.屢遭戰(zhàn)爭重創(chuàng)
B.社會制度相同
C.發(fā)展水平相似
D.歷史上關系緊密
【解析】
考點:多極化趨勢、經濟區(qū)域化(歐盟)。
能力:基礎知識的廣度。
解題關鍵:1950年,法國提議得到聯(lián)邦德國支持,法、德、意等六國實現了聯(lián)合,直接原因。
答案:A
33.1952年,蘇共領導人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報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總收獲量達到80億普特,而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總收獲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認為是最尖銳、最嚴重的問題——谷物問題,就這樣順利地解決了,徹底而永遠地解決了。”這一論斷。
A.與實際情況完全相符
B.成為加快工業(yè)化的依據
C.是對農業(yè)改革的肯定
D.是對斯大林模式的維護
【解析】
考點:斯大林模式。
能力:基礎知識。
解題關鍵:1952年,蘇共領導人,谷物的收獲量大幅度增加,徹底而永遠地解決了谷物(短缺)問題。需要考生知道的知識:斯大林死于1953年3月,領導終身制,它活著時,你要想活著,只有拍馬屁!鞍偌覡庿Q”?——用一百種方式夸它。(小心“陽謀”。。
答案:D
34.圖6中①②③④分別是不同時期的歐洲局部圖。符合德國歷史發(fā)展進程的是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解析】
考點:選修二《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
能力:基礎知識的廣度。
解題關鍵:根據德國疆域及鄰國的變遷判斷。
答案:C
圖片鏈接:
35.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屬于新版的蘇俄新經濟政策。這一認識的依據是兩者都
A.處于相似的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
B.面臨著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
C.鞏固了農村的集體所有制經濟
D.促進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解析】
考點:多極化趨勢、經濟區(qū)域化(歐盟)。
能力:基礎知識的廣度。
解題關鍵:中國改革,蘇俄新經濟政策,相同點。
答案:B
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國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國家之一,殷墟即發(fā)現了來自南海乃至阿曼灣的海貝。齊國借助“邊!钡牡乩項l件,發(fā)展“魚鹽之利”,成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最為富庶的國家。漢代“海上絲綢之路”雛形即已出現,魏晉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為佛教東傳的重要方式。宋元時代指南針等遠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貿易達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鄭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現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等,記錄海行見聞,反映當時東南亞、印度以及阿拉伯、東非等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形勝。明后期,鄭若曾針對倭寇等問題,在《籌海圖編》中明確提出“海防”的主張:“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戰(zhàn)勝于大洋!倍、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辦法。到鴉片戰(zhàn)爭前,“各省水師戰(zhàn)船,均為捕盜緝奸而設”!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返
材料二: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卷入世界市場體系,通商口岸不斷增加。魏源認為海運“優(yōu)于”河運者有四利:利國、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長一倍,絲的出口增長將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長55%,絲的出口增長三倍多,海關稅收從1861年的490余萬兩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萬兩。1866年,左宗棠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局,附設福州船政學堂。1868年,江南制造總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輪“惠吉”號下水,1872年輪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占盡”。1885年,海軍衙門設立。隨著西方商品與資本輸出的擴大,部分國人提出與列強進行“商戰(zhàn)”。1904年,張謇上奏朝廷,請準各省成立海洋漁業(yè)公司,購置新式漁輪,發(fā)展海洋漁業(yè)。19世紀60年代后,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條約,允許百姓出國,“毫無禁阻”,僅南洋地區(qū),就有中國移民500萬人!幾栽S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等
⑴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我國古代海洋利用的特點。(10分)
⑵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變化及啟示。(15分) 參考答案
(1)從沿海利用到遠洋開拓;先進技術應用于航海;以經濟文化交流為主,和平利用;以民間交流為主;海洋意識不足。
(2)主要變化:在西方沖擊下海禁政策失效;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貿易拓展;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機構逐步建立,試圖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學成為重要現象,對國內的影響加深。
啟示:加強海洋領土及海權意識;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
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歷史地圖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
比較圖9、圖10,提取兩項有關漢唐間歷史變遷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 參考答案:
示例一:信息:漢代的州集中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體平衡。說明:漢唐間南方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發(fā)展。
示例二:信息:漢代州名與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說明:唐代“道”的劃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勢。
具體閱卷時,會制定的更多“示例答案”(本題評分細則將印制在最新修訂的《高中歷史四種版本合一教程之解題技巧》一書中)。從示例答案來看,“說明”一項集中在:政治
高考歷史全國篇二:2016高考文綜全國卷I
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題相應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我國是世界聞名的陶瓷古國,明清時期,“瓷都”景德鎮(zhèn)是全國的瓷業(yè)中心,產品遠銷海內外,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佛山市率先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逐步發(fā)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產區(qū)被劃入中心城區(qū)范圍,陶瓷產業(yè)向景德鎮(zhèn)等陶瓷產地轉移。據此完成1—3題。
1.與景德鎮(zhèn)相比,20世紀80年代佛山瓷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場廣闊 B.原材料充足C.勞動力素質高D.國家政策傾斜
2.促使佛山陶瓷產業(yè)向外轉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產業(yè)結構調整 B.原產料枯竭C.市場需求減小D. 企業(yè)競爭加劇
3.景德鎮(zhèn)吸引佛山陶瓷產業(yè)轉移的主要優(yōu)勢是
A.資金充足 B.勞動力成本低C.產業(yè)基礎好D.交通運輸便捷
自20世紀50年代,荷蘭的蘭斯塔德地區(qū)經過多次空間規(guī)劃,形成城市在外,郊區(qū)在內的空間特征:該區(qū)中間是一個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綠心”——鄉(xiāng)村地帶;四個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鎮(zhèn)呈環(huán)狀分布在“綠心”的周圍,城鎮(zhèn)之間設置不可侵占的綠地,四個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職能,各城市分工明確,通過快速交通系統(tǒng)連接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近20年來,該地區(qū)城鎮(zhèn)擴展程度小,基本維持穩(wěn)定的城鎮(zhèn)結構體系。據此完成4—6題。
4.蘭斯塔德地區(qū)通過空間規(guī)劃,限制了該地區(qū)各核心城市的
A.服務種類 B.服務等級C.服務范圍D.服務人口
5. 蘭斯塔德空間規(guī)劃的實施,顯著促進該地區(qū)同類產業(yè)活動的
A.技術創(chuàng)新 B.空間集聚C.市場拓展D.產品升級
6. 蘭斯塔德空間規(guī)劃的實施,可以
A.提高鄉(xiāng)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C.促進城市競爭D.優(yōu)化城鄉(xiāng)用地結構 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qū)經常分布著多條貝殼堤,標志著海岸線位置的變化,圖1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qū)貝殼堤的分布。據此完成7—9題
7.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海岸線
A.向陸地方向推進 B.向海洋方向推進C.位置穩(wěn)定D. 反復進退
8.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谔幍哪嗌,并在貝殼堤外堆積。由此
A.形成新的貝殼堤B.加大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
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沖積物是該地海岸線變動的物質來源。多條貝殼堤的形成說明河流入?
A.位置穩(wěn)定,泥沙沉積量小 B.位置穩(wěn)定,泥沙沉積量大
C.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小D.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大
磷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長的營養(yǎng)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積,氣溫升高和流水侵蝕會減少土壤中磷累積量。圖2示意我國四川西部某山地東坡土壤中磷累積量的垂直變化,據此完成10~11題。
10.磷高累積區(qū)是
A.高山草甸帶 B.高山冰雪帶
C.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帶D. 常綠闊葉林帶
11.與磷高累積區(qū)相比,該山坡2000~3000米處
A.大氣溫度較低B.生物生產量較低
C.土壤含水量較低 D. 地表徑流量較小
12.互補品戰(zhàn)略是企業(yè)利用兩種商品之間的互補關系,優(yōu)化產品組合,達到一定目標的經營戰(zhàn)略。下列做法屬于該戰(zhàn)略的是
①某快餐店與飲料商合作,提供漢堡包與飲料搭配的套餐
②為降低碳排放,某運輸公司將動力燃料由汽油改為天然氣
③為促銷增利,某企業(yè)降低其噴墨打印機價格,題高墨盒價格
④玉米價格上漲,某飼料廠在生產中減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麥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3.2015年8月,國務院批復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數投資管理辦法》規(guī)定,養(yǎng)老基金在投資國債、銀行債券等債權性資產的同時,可以投資股票、股票基金,但投資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比重不超過30%。上述規(guī)定的主要目的是學科&網
A.增強資本流動性,平抑資本市場的波動
B.擴大投資渠道,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C.優(yōu)化投資組合,追求收益與風險的平衡
D.提高投資安全性,促進資本市場的增長
14.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流感特效藥的制藥企業(yè)陷入經營困境,為保證藥品的正常供給,政府對該類制藥企業(yè)實施生產補貼,若用S、S’表示補貼前后該藥品的供給曲線,不考慮其他因素,準確反映補貼前后該藥品供給變化的圖示是
15.2015年,某國宏觀經濟形勢如下:產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4.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幅從2.5%下跌至1%,低于國際公認的合理值3%。據此,預防通
貨緊縮成為關注的焦點。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可能引發(fā)通貨緊縮的傳導路徑是
①產能過!I(yè)品供過于求→工業(yè)品價格走低→企業(yè)利潤下滑
②消費低迷→消費品供過于求→消費品價格走低
③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物價總水平持續(xù)下跌
④企業(yè)投資萎縮→失業(yè)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16.某市規(guī)定,對下派社區(qū)的工作事務,實行清單管理:屬于各部門/街道辦事處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給社區(qū):需要社區(qū)協(xié)助的事項,應當為社區(qū)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工作條件。這一規(guī)定()
①彰顯了社區(qū)組織的自治功能②創(chuàng)新了社區(qū)組織管理形式③有利于推進社區(qū)居民的自我管理④旨在提高基層政府行政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決定,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8月29日簽署特赦令,對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四類服刑罪犯實行特赦,特赦令指出,對符合特赦條件的服刑罪犯,經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后,予以釋放,決定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權力屬于()
A.國家主席B.全國人大常委會C.人民法院D .中央人民政府
18.為落實全面依法治國要求,我國采取一系列舉措推動民族語言和漢語雙語法官的培養(yǎng)。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藏漢雙語發(fā)法官培訓師資庫和5個培訓基地,西藏自治區(qū)有兼通藏漢雙語的法官199名,約占全國總數的62%。為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民漢書雙語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區(qū)各級法院變通執(zhí)行國家法律
②保障名族地區(qū)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③民族地區(qū)個民族的相互溝通和團結
④確定民族語言作為民族自治機關公務語言的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
19.陜西省地方戲“華陰老腔”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聲腔剛直高亢、磅礴豪邁,卻因表
現形式單調難以吸引觀眾,面臨傳承危機。2016年,華陰老腔演出團隊與搖滾歌手與合作,將傳統(tǒng)民族音樂與現代搖滾音樂相結合,在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聯(lián)袂演唱《華陰老腔一聲喊》,引起巨大反響。“華陰老腔”煥發(fā)新的生機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
②滿足人民大眾需要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③與現代流行文化融合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的根本途徑
④傳播手段與傳播形式的創(chuàng)新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習近平強調,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zhàn)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重視智庫建設的認識論依據是
①腦力勞動者的認識活動越來越具有直接現實性
②任何具體的認識主體總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認識主體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發(fā)現真理
A 得到不同認識主體認同的知識才具有真理性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個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績七分錯誤,還是七分成績三分錯誤,必須有個根本的估計。如果是七分成績,那么就應對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績?yōu)橹髡f成錯誤為主,那就完全錯了!睆奈ㄎ镛q證法看,這里強調的是 ①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②無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確認識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轉化
④在認識矛盾時須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2.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強調,推動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設和發(fā)展,最大限度增加勞動關系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從唯物史觀看,之所以重視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因為 ①勞動關系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生產關系的性質
②勞動關系矛盾是制約生產發(fā)展,社會進步的重要矛盾
③勞動關系矛盾的解決決定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高考歷史全國篇三:2015年高考真題新課標全國Ⅱ卷文綜(歷史部分)word解析版
2015年高考真題新課標全國Ⅱ卷文綜(歷史部分)word解析版
24.古代儒家學者批評現實政治,往往稱頌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堯、舜一樣圣明。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適應現實政治 B.反對進行社會變革
C.理想化的政治訴求 D.以復古為政治目標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過敘述古代儒者借古諷今,通過古代帝王的賢明來批判現實,以達到自己的政治訴求。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君主賢明,社會穩(wěn)定,因此C正確。A、B、D三個選項都不能反映出事件的本質。
25.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上述觀念。這主要體現了()
A.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
C.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代所沿用 D.歷代帝王將漢宣帝作為治國榜樣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關鍵句子就是漢宣帝的那句話。漢宣帝說能夠與他一同統(tǒng)治天下的人只有優(yōu)秀的郡太守。這說明漢宣帝對待地方問題的重視,因此CD排除。再根據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視這個問題,說明地方的穩(wěn)定對于國家的統(tǒng)治是很重要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選項。
26.唐宋時期,江南經濟迅猛發(fā)展,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這一轉變主要動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劇
C.農業(yè)技術進步
【答案】:C
【解析】D.海外貿易拓展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很明顯的給出“主要”二字,說明本題只針對最重要的因素。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只有生產力得到提高,經濟中心南移才能最終實現。在生產力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27.明成祖朱棣認為,北京“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將都城從南京遷至北京,這一舉措客觀上()
A.推動了國家政治統(tǒng)一進程 B.促進了跨區(qū)域貿易的繁榮
C.抑制了區(qū)域性商幫的形成 D.改變了南北經濟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影響。A選項說法錯誤,靖難之變本就是由北往南進行的,北方此時已經足夠穩(wěn)固;C選項說法錯誤,晉商和徽商在明清時期盛行;D選項錯誤,宋以后南方經濟文化逐漸超過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明成祖遷都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使跨區(qū)域的貿易盛行,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28.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
A.洋務運動與傳統(tǒng)的觀念發(fā)生沖突 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
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評 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給出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恭親王奕?和丁汝昌都被人冠以“鬼”的綽號,說明對他們學習西方的洋務運動的鄙視。這說明在傳統(tǒng)思想下洋務運動不被世人所接受,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到達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水平。因此正確答案為A選項。
29.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典的古文經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行國內,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旨在()
A.揭露歷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論C.倡導維新變法D.顛覆孔孟學說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給出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風行后被禁止,說明該書在當時被社會人士所認同但是遭到了政府的抵制。這就反映出他的思想違背了政府的意志,與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相違背。結合史實,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所以在戊戌變法失敗后,他的著作被政府禁止。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設立“中國聯(lián)合準備銀行”,發(fā)行“聯(lián)銀券”,流通于平、津、魯、豫等地;同時還發(fā)行了大量不具備貨幣性質的“軍用票”,流通于市場。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徑的目的是()
A.擾亂國統(tǒng)區(qū)金融秩序B.轉嫁戰(zhàn)爭負擔
C.封鎖抗日根據地經濟D.強化物資管制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敘述了日本在侵略中國同時,使用經濟手段對中國進行經濟控制和掠奪。我們要認清這件事情的本質,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在經濟上轉讓危機,以達到用中國的經濟支撐自己侵略中國。A選項錯在“國統(tǒng)區(qū)”,擴大了范圍;C選項題干中沒有體現;D選項不對,題中是銀行和貨幣,沒有物資。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31.到1952年底,新中國已建立多所俄文?茖W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學開設了俄文課程,許多中小城鎮(zhèn)也掀起了學習俄語的熱潮。這是我國當時()
A.外交政策轉變的需要B.計劃經濟體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解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給出的時間段是關鍵,材料中說到1952年底,俄語熱在中國風行。1952年正處于中俄關系的蜜月期,從新中國1949年建立以來就確定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直至中俄關系惡化。因此外交政策并沒有轉變,A選項錯誤。俄語熱的產生是為了與蘇聯(lián)進行更好的學習,這就是為了中國的發(fā)展而做出的調整,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32.17世紀60年代,茶葉在英國只是上流社會的消費品;到18世紀末,茶葉已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消費品。這反映了當時的英國()
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 B.崇尚東方的生活方式
C.貧富差距日益縮小 D.擴大了與東方的貿易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紹了茶葉在英國社會的發(fā)展狀況。注意兩個時間點:“17世紀60年代”和“18世紀末”,這個時間變化內英國已經經歷了工業(yè)革命,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也已形成。茶葉屬于中國的作物,能夠在英國普通民眾中流傳,說明它的價格已經下降,這也是世界市場的作用,東西方交流增多,才會產生這種現象。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33.表1 英、美、法、德工業(yè)生產總和在世界工業(yè)生產中所占比例表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
A.歐美發(fā)達國家已經開始盛極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業(yè)化有所發(fā)展
C.世界各國工業(yè)發(fā)展差距明顯縮小 D.世界經濟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圖表分析能力。圖表顯示四國在1870年到1913年的總產值雖然隨著時間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70%以上的控制地位,因此AC選項排除。結合所學,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世界經濟結構主要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并沒有什么重大變化,D不選。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34.1930年蘇聯(lián)糧食產量為835.4億千克,1931年降至694.8億千克;1930年蘇聯(lián)糧食出口483億千克,1931年增至518億千克。這表明蘇聯(lián)()
A.人民為國家工業(yè)化建設作出貢獻 B.農業(yè)投入不足造成糧食供不應求
C.糧食減產嚴重制約工業(yè)發(fā)展速度 D.農業(yè)集體化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是將蘇聯(lián)1930年與1931年的糧食生產量與出口量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隨著時間的變化糧食生產量減少,出口量卻增多。再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這個時候蘇聯(lián)正在進行農業(yè)集體化和工業(yè)化的建設,世界正處于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之下。糧食雖然減產,但是出口量增多,工業(yè)化成果明顯,這都是人民的力量,是蘇聯(lián)人民的貢獻。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35.如果以“兩極格局的確立與解體”為題撰寫專著,貫穿全書的主線應該是,美蘇兩國()
A.根本利益的趨同 B.軍事沖突的加劇
C.國家實力的消長 D.敵對意識的淡化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所學歷史知識的掌握。兩極格局的確立與解體是一個大的概念,我們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按_立”與“解體”是一始一終,代表著兩極格局的開始與結束,說明貫穿兩極格局的就是蘇聯(lián)與美國實力的此消彼漲,在兩者的冷戰(zhàn)中提升自己的實力,以達到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記載了孟子與其學生關于法律問題的討論。學生問:“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殺人,舜的法官該怎么辦呢?”孟子回答:“抓起來就行了!睂W生又問:“難道舜不阻止法官嗎?”孟子說:“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職責辦事!睂W生問:“那舜又該怎么辦呢?”孟子說:“舜應當放棄天子之位,毫不顧惜。然
后偷偷也背上父親逃到海邊住下,一輩子都很快樂,把曾經做過天子的事情忘掉!
——據《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雅典陪審法庭以褻瀆神明與蠱惑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他與他的弟子們都認為判決不公。當弟子們安排蘇格拉底逃走時,他卻認為,雖然逃走是一種正義,但審判過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決也是正義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義,因為如果拒服從判決,就等于踐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認為的正義為借口而任意踐踏法律,社會秩序將混亂不堪,城邦將無法存在。最終他選擇在弟子面前飲下毒藥,從容赴死。
——摘編自(古希臘)柏拉圖《蘇格
拉底的申辯》(1)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孟子和蘇拉拉底的法制觀念。(10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種法制觀念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共同的歷史價值。(15分)
【答案】:(1)孟子:治國需要法制;權力不能干預執(zhí)法;當法律與人倫沖突時,維護人倫。(5分) 蘇格拉底:守法是正義行為;法制關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嚴格守法。(5分)
(2)社會背景: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圖強,法律的權威地位逐漸確立;宗法觀念的影響;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6分)
古希臘工商業(yè)相對繁榮;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fā)達;各種社會思潮活躍;法律作用突出。(6分)
歷史價值:他們的法制觀念分別對中國和西方法制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是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上的寶貴遺產。(3分)
【解析】
(1)本題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對比。孟子的主張體現傳統(tǒng)的中國式思想,忠孝很重要,因此在不違背法律的同時要注意孝行,因此才會有放棄天子地位來救父親的行為。蘇格拉底的思想主要是源于民主政治的法制理念,是城邦政治的產物。柱狀大義為先,因此不會違背應有的“大義”,法律至上。
(2)本題考查對所學歷史知識的掌握;卮鹕鐣尘皶r需要從政治、經濟和文化角度來回答背景。針對他們的不同要分別分析背景對他們的作用。對于歷史價值的評判,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社會價值和對后世的價值來談。要充分肯定他們思想的重要意義,給出最中肯的評價。
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1950—2008年我國部分節(jié)假日一覽表
相關熱詞搜索:高考 全國 歷史 2016全國高考歷史卷 高考歷史試卷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