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夢想,高科技制造|夢想改造家高科技衣柜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玄:火炬巍然立“鳥巢” 2008年8月8日晚,代表著歡樂與希望,象征著團結與友誼的奧運主火炬滑出導軌,巍然豎起,與祥云畫卷合而為一,驚艷世界。
火炬亮相短短數(shù)分鐘,卻充滿玄機,它凝聚了總裝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技術人員近兩年的心血與汗水。
錘煉“音符”
2006年10月,奧運主火炬塔研制工作啟動?傃b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一批機械、結構、控制工程師首先參與其中,負責把導演創(chuàng)意轉化為藝術裝置。
萬事開頭難。頭10個月,他們經(jīng)受了太多的“折騰”,剛剛見到一點曙光,拿出總體方案,導演創(chuàng)意卻改變了,只能重新再來。2007年8月,一個充滿智慧與靈氣的主火炬設計創(chuàng)意浮現(xiàn)出來―― 一道“音符”。創(chuàng)意令人耳目一新,但卻給結構設計帶來巨大困難。方案論證了3個月,2007年10月開始正式設計。
踏著奧運的節(jié)拍,從“線”擴展到“面”,延伸至“體”,負責結構設計的黃偉開始火炬的計算機建模。表面平整的主火炬,里面藏著不少“機關”,要為焰火燃燒及控制提供空間,還要解決自身連接問題。運用三維軟件,黃偉畫出了第一支主火炬。在三維空間里,這支火炬的每一個螺絲都進行了精確表達。通過計算機控制,可以看到各個角度各個部位的情況。
然而,這樣一支火炬,能否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鳥巢”頂部?長期從事特種工程設計的火炬塔團隊決定把它請進大型風洞,做一做“吹風”試驗。12月底,在四川某地的風洞試驗中心,第一支1∶25的主火炬模型造了出來。結果發(fā)現(xiàn),火炬中心的燃氣管道部分太小,沒法表現(xiàn)受風情況下的氣流變化,試驗無法進行。
于是,第二支1∶15的火炬模型又造了出來,各種測試設備裝進了火炬塔。站立、平躺、側身,靜止、運動,各種姿態(tài)、各種情況,都進行了風載荷試驗。結果證明,火炬塔的設計安全可靠。
對接“鳥巢”
網(wǎng)狀鋼結構交織成的“鳥巢”,頂部起伏不平;鹁嫠幍奈菝媸且粋弧形緩坡,每個點的曲率都不一樣。該怎樣實現(xiàn)火炬與“鳥巢”的對接,成為又一個工程難題。
在“鳥巢”頂部搭建火炬塔,一個關鍵問題是要進行重量控制?萍既藛T慎重選材、用材,把厚鋼板用在關鍵部位,從總體到細節(jié),全程控制。最終,主火炬重約45噸,驅動系統(tǒng)重約80噸,燃氣系統(tǒng)十幾噸,完全控制在“鳥巢”的承受范圍內,難題終于得到解決。
每一次試驗,都必須把火炬塔所處的特殊環(huán)境模擬出來。為此,以原設計圖紙為基礎,火炬塔團隊搭建出一個個“鳥巢”局部。在京東郊區(qū)的某個地方,甚至專門做了14米高、1∶1的“鳥巢”局部作為試驗平臺。主火炬、驅動、燃氣,從分項到整體,全部進行實物模擬試驗。今年4月下旬,京郊試驗場進行火炬塔首期豎起點火試驗。試驗一舉成功。
5月10日,火炬塔開始現(xiàn)場安裝。試驗場上整體調試完畢的火炬塔,到了“鳥巢”卻需要一點一滴重新開始。甚至,原來嚴絲合縫的螺絲連接,因為一個點位誤差的放大,也變得相距甚遠。高空作業(yè),從“鳥巢”5層的外環(huán)通道爬上第一層膜,翻山越嶺般走到內環(huán),再爬上頂部。7月26日,經(jīng)過幾次試驗檢驗調整,火炬塔系統(tǒng)施工才算全部完成。
華麗轉身
開幕式要求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中華文明精髓。豎立在“鳥巢”頂部一角的主火炬,猶如從上方十幾米寬的膜結構卷出,與“鳥巢”渾然一體。主火炬的下邊緣,要和膜結構上的造型線相合。精確的定位要求,為火炬塔的驅動系統(tǒng)設計帶來了巨大難題。
一條11米長、3米多寬的軌道,鋪上“鳥巢”頂部。主火炬平常藏在靠近外環(huán)的帳篷里。點火前,一套水平驅動系統(tǒng)把它緩緩拉出,直到近半部分探出內環(huán)。另一套復合驅動系統(tǒng)又把它頂起,推到與“鳥巢”內環(huán)與之垂直,下緣與膜結構曲線對接。
為了確保精確定位、穩(wěn)定可靠,驅動控制系統(tǒng)采用了智能化設計。在火炬塔運行的幾個關鍵部位,專門布設監(jiān)測儀器,實時反映設備運行狀態(tài)。根據(jù)反饋信息,控制系統(tǒng)能夠自動調整設備運行方向、速度。經(jīng)測試,直徑3米多、行程11米多的主火炬,終于實現(xiàn)了運行控制誤差低于2毫米、精確度達到萬分之二。(江福梅、趙波、孫陽)
妙:“夢幻五環(huán)”舉世驚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國際奧組委對奧運會開幕式文藝節(jié)目并不審查,而只審查3個環(huán)節(jié):奧運五環(huán)展示、點火儀式和運動員入場儀式。
“奧運五環(huán)在展示中如果出現(xiàn)問題,國際影響將不堪設想!倍秸绿寡裕寒敃r受領任務后,壓力非常大。董平章是總裝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的通信工程師、“夢幻五環(huán)”負責人,是他和同事們一起把導演創(chuàng)意變成了現(xiàn)實。
夢幻成真
“太奇妙了!”開幕式上,當“夢幻五環(huán)”出現(xiàn)時,現(xiàn)場數(shù)萬觀眾發(fā)出同樣的感嘆。特別是當奧運五環(huán)展示結束后,突然在空中“消失”了,很多人在驚嘆的同時,不禁疑問:這是魔術嗎?
這要先了解奧運五環(huán)的制作工藝。
首先要解決“五環(huán)”依托的問題。為此,技術人員制作了一張直徑1.5毫米鋼絲線編織成的巨型網(wǎng),寬16.5米,長36米,網(wǎng)眼為40×50毫米的方格狀。他們按照五環(huán)的布局在鋼絲網(wǎng)上焊接上了45000多個LED(發(fā)光二極管)小燈,當這些燈發(fā)出白色光時,就呈現(xiàn)出了大家所見到的璀璨五環(huán)。
這張巨型網(wǎng)的上下兩邊各固定了一根鋼管,上邊的鋼管上焊接了4個掛環(huán),用于連接鋼索裝置。這么長的鋼管,如何在盡量控制尺寸的同時保證不變形?這要歸功于負責特種結構的設計人。為了這根鋼管,他們進行了大量的演算。甚至,在第一次演出前,還對吊點的位置進行了精確調整,保證了“星星五環(huán)”能夠最平整地展示。
鋼絲都裹上了一層塑料皮,和大家平時所見的電燈線結構是一樣的。塑料皮和鋼管都刷成黑色。這張網(wǎng)事先被放在了舞臺中央!皦艋梦瀛h(huán)”節(jié)目開始時,全場燈光都暗下來,音樂響起,舞臺中央巨型顯示屏出現(xiàn)了奧運五環(huán)圖案,與鋼絲網(wǎng)上的五環(huán)圖片重合。此時鋼絲隨著音樂緩緩拉起鋼絲網(wǎng),網(wǎng)上的LED燈亮起,同時顯示屏上五環(huán)圖案消失,看起來奧運五環(huán)就像從屏幕上脫離、升起。
前所未見
董平章給記者展示了一截鋼絲網(wǎng),這就是“夢幻五環(huán)”設計初期的樣子,最大的不同是網(wǎng)的顏色。董平章說,鋼絲線和鋼管,剛開始都是刷成灰色的,但演出時有部分反光,達不到滿意的效果,最后都刷成了黑色。
他還透露,巨網(wǎng)上下兩邊剛開始時是用玻璃鋼固定的,成本高,強度也較弱,換成鋼管雖然相對要沉一些,但在鋼絲吊索的承載范圍內,最主要的是比玻璃鋼結實,可靠性更勝一籌。
奧運五環(huán)的大小也進行過反復的調整。起初每個環(huán)的直徑是8米,后來修改成6米、7米,直到最后才定為10米。
萬無一失
LED燈很小,在鋼絲網(wǎng)的搬運過程中容易掉下來。光鋼絲網(wǎng)的線就有800多條,每一次排練至少有十幾條壞掉。因此每次彩排后,技術保障人員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修補鋼絲網(wǎng)和焊接燈,工作量很大。
后來,他們想了個簡單易行的辦法,蘸上一種特殊的膠水點在小燈上,膠水凝固后就包住了小燈及兩邊的焊點,既不影響亮度又比原先牢固。
為了防止個別線路出現(xiàn)問題導致“夢幻五環(huán)”短路,工作人員采取4條線路同時供電。只要其中有一條不短路,鋼絲網(wǎng)都能完整地顯示出奧運五環(huán)的圖案,當然這四條線同時正常工作的話,“夢幻五環(huán)”也就達到了最佳的效果。他們還采用2個不同頻率的電路開關控制電源,即使兩個開關都出現(xiàn)問題,還有1個手動控制開關。(唐振宇、邱展招、孫陽)
奇:超級“魔方”大舞臺
隨著音樂流轉,一幅壯美的“祥云”畫軸從地下升起,在光影變幻中徐徐展開,踏著節(jié)拍,它一會兒幻化成波濤浩瀚的大海,一會托舉起炫目的星球……這個升降組合式舞臺,猶如一個異常復雜的超級“魔方”,令人贊嘆稱奇。
升降舞臺宏大復雜
舞臺由4層組成。第一層,中間是可開合的兩塊活動蓋板,兩邊是可下藏的60塊補臺。第二層,中心是20個模塊組成的直徑20米可拆卸圓臺,周邊為A、B、C三類10塊異形子臺。第三層,直徑18米的九環(huán)球,第7-9環(huán)之下設有臨時支柱。第四層,直徑20米圓臺,又稱母臺,中心豎起直徑6米子臺。
在計算機控制下,補臺下降,活動蓋板打開,第二層舞臺就可以上升到地面。這兩層舞臺的臺面,都鋪設了大型高清晰度的液晶顯示屏。拆除第二層的直徑20米圓臺,第三層的九環(huán)球才能出現(xiàn)在觀眾眼前。第四層的中心子臺,則幾乎全部藏在九環(huán)球里面。
這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復雜的可升降組合舞臺系統(tǒng)。整個系統(tǒng)由300多臺(套)設備組成,總重1200多噸,裝配近2000瓦的電機,專用的控制柜、電源柜有100多個,最大載重200多噸。
設計方案一波三折
國家體育場地面設備工程要為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4場演出和儀式服務。據(jù)2006年初參加工程建設、負責地面設備統(tǒng)籌的陳威介紹,由于當時開閉幕式演出還在方案創(chuàng)意階段,最初連舞臺區(qū)域、大小、形式都是未知數(shù)。設計人員從摸清同時上場的最大人數(shù)入手,綜合4場演出的共同需求,經(jīng)過多輪方案評審,拿出了舞臺工藝方案,并為各場演出需要的裝置與運行要求進行了預留設計。
由于導演創(chuàng)意不斷調整,工程研究設計遲遲不能定型。有時看似很簡單的調制卻要求對結構體系、電機設置、運行方式以及控制系統(tǒng)進行全套修改。2006年6月開始方案研究,經(jīng)過3次方案調整,十幾次局部修改,到2007年3月工程設計才算正式確定。
為了確保設備運行可靠,整個舞臺系統(tǒng)運用了大量可靠性設計。從驅動電機到整個控制系統(tǒng),全部都有備份措施。由于各類平臺交錯,設備交叉運行,相互沖突的平臺都采取了互鎖設計。設計人員還專門開展了設備故障快速診斷課題研究,所有的操作、運行數(shù)據(jù)都記錄保存,為整個系統(tǒng)裝上了“黑匣子”。
今年4月初,系統(tǒng)安裝完畢開始調試,問題卻接踵而至。由于設備行程超長,傳動鏈走完一圈多出一大截,阻礙了周邊子臺的運行。經(jīng)過專家研究,又觀察了幾天,加裝了一個導向輪,才把傳動鏈固定起來。兩個互為備份的電機,同時啟動,電流流量卻不一致。是不是存在什么隱患?專家們開會討論了幾天,又專門作了各種荷載試驗,才算找到電機運行規(guī)律,證明沒有隱患。
為了迎接首場測試賽,活動蓋板和補臺要鋪上草坪。十幾輛履帶車“轟隆隆”開上舞臺,刺耳的噪聲混合著機械設備的振動共鳴。振動會不會影響升降設備?大家紛紛主動到振動最厲害的地方查看,直至測試最終圓滿成功。(江福梅、趙波)
酷:“卷軸”橫跨五千年
一紙、一軸、一屏,串起開幕式整場演出,橫跨五千年時空,融合中華五千年文明精華,是全球觀眾關注的焦點所在。
一張畫紙的橫空出世
這張貫穿整場演出的畫紙,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一個亮點?此破胀ǖ倪@張紙,卻給工程研制人員提出了巨大難題。項目負責人黃偉介紹說,這是運用航空材料,為奧運會開幕式特制的第5張紙。
這張紙,既是演出平臺,也是巨型畫布,還是重要道具。它有時鋪在地上,有時懸在空中。它的韌性必須很好,否則容易扯破。也不能太重,否則不便于吊起、移動、翻轉。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調研、論證,才初步確定造紙的材料和結構形式。紙的基材是一種蜂窩板,由1.2米長、2.4米寬的小板拼合裁剪而成。兩側采用真空技術壓上高分子合成板,面上再粘一層無紡布。紙的吊點的設計,又是一大難題。吊點的選擇,運用了大量力學計算分析。除了考慮各種姿態(tài)下紙自身的重量分布,還對受風情況進行了模擬演算。吊點的制作,運用了5種材料、3種工藝。
第一張紙,根據(jù)導演要求,長14米,寬36米。2007年10月研制完成,重約1.8噸。這張紙驗證了材料和結構的可行性,也暴露出邊緣起波浪、局部起死褶等問題。
第二張紙,為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同時降低制作難度,調整為28米寬。今年3月初,進入排練場,飽受風、雨、柳絮侵蝕。
第三張紙,徹底解決了吊點加工難題,于5月4日首次進入“鳥巢”排練。為此,專門制作了10米長、3.8米寬的平板車,動用了200多個人,一點點蹭進場地。
第四張紙,根據(jù)“鳥巢”現(xiàn)場排練效果,縮小為20米長,11米寬,由第三張紙裁剪加工而成。紙厚20毫米,重約800公斤。在7月16日開幕式首次匯報演出中,這張紙第一次畫上了山水太陽。
一幅畫軸的舒緩打開
畫軸的造型,源于中國書畫卷軸。直徑2米、寬22米,從臺倉送到臺面,掛上驅動設備,打開后成為一幅長卷。項目負責人陳威介紹說,畫軸的研制,要解決重量控制、液晶顯示和運行定位等難點。
控制重量,是因為畫軸要在液晶屏上滾動,必須避免把屏幕壓壞。為了美觀,畫軸的截面由祥云圖案演變,猶如盛開的花朵。為此,在結構形式上,采取了分段布置的辦法。畫軸兩端用于表現(xiàn)造型,中間為圓筒結構,里面藏著配套設備。在材料選擇上,采用了特種鋁合金,并通過電腦模擬計算,使厚度降到最低。
由于畫軸很長,液晶電源和顯示控制采用了隨軸近供的方式。畫軸里藏著鋰電池,演出時工作人員就在里面操作液晶顯示。
為了保證美觀、完整,畫軸的驅動采用了鋼絲牽引方式。為此,軸兩端的臺面專門開了兩道槽,里面藏著鋼絲、滑輪等設施。
一面大屏的瀟灑亮相
亮相開幕式的液晶顯示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面高清晰度液晶顯示屏。大屏分辨率高達7052×1056,是普通電腦屏幕的數(shù)倍。采用5臺電腦同步控制。液晶屏的圖像顯示,采用無線遙控方式。
6月初,液晶屏安裝到位,初試完好。幾天訓練過后,卻頻頻出現(xiàn)險情。一天的驕陽暴曬后,屏幕邊緣預留的空隙完全填滿。前一天好好的屏幕,第二天晚上卻發(fā)現(xiàn)了碾壓痕跡。原來,由于氣溫過高,屏幕中央也發(fā)生變形,無法承受畫軸碾壓。為此,排練場上多了一條要求:每天中午11點到下午5點,畫軸不能從屏幕上滾過。
排練期間,正是多雨時節(jié)。高溫高濕,是液晶屏幕的殺手。有的地方整條屏幕黑了,有的局部亮點閃爍……于是,排查整改成為視屏團隊的重要任務。向著萬無一失的目標,超級大屏終于走向開幕式,迎接全球億萬觀眾的檢閱。(江福梅、趙波)
絕:高空“芭蕾”好精彩
這是一個絕妙的空中舞臺。22位婀娜多姿的飛天仙女,環(huán)游璀璨奪目的奧運五環(huán)……在高空,古典與現(xiàn)代就這樣夢幻般地融合了。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張藝謀開篇就用“吊鋼絲”的技法為世界呈上了一道空中視覺奇觀“盛宴”。這個場面對于經(jīng)?措娪暗挠^眾,或許似曾相識,但開幕式中的“吊鋼絲”遠比電影中的復雜。
鋼絲編織“五線譜”
“吊鋼絲”也稱吊威亞,威亞是英文“wire”的音譯,意為鋼絲。片場上,通常是起吊車吊起固定滑輪,掛在演員身上的鋼絲穿過滑輪,攥在工作人員手里。他們憑著經(jīng)驗,往后邊跑邊拉,演員就能“飛檐走壁”了。
“開幕式上用的威亞裝置,科技含量要高得多!遍_閉幕式上空設備機械系統(tǒng)的負責人常嵩說。開幕式上空共安裝了31套威亞裝置,每套包括1臺移動小車、1個帶滑輪吊具和3臺卷揚機,這些組成了“鳥巢”上空的威亞系統(tǒng)。
橫跨“鳥巢”上空的10條鋼索――東西向3條,南北向7條。這是移動小車滑動的軌道,稱為承載鋼索系統(tǒng)。操作員在上空控制臺發(fā)出各種指令,自動控制卷揚機收、放鋼絲繩,拉動小車在鋼索上來回移動和滑輪吊具上下運動。抬頭望去,就像演奏一曲精妙絕倫的五線譜。
鋼索舞出空中“芭蕾”
在這項難度很高、錯綜復雜的龐大工程面前,設計師方志剛形象地稱一定要讓這一條條鋼索聽話地舞出空中“芭蕾”。
其中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采集吊威亞物體的移動坐標數(shù)據(jù),編成電腦指令。因為開幕式中,吊威亞的有仙女、宇航員、放風箏的小姑娘、夢幻五環(huán)、巨型紙等,只能在相應的指令下移動。
而實際情況是,10條鋼索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向下彎曲,看起來就像是渡橋上呈弓狀的鋼纜。因為鋼索是“軟”的,再加上熱脹冷縮,根據(jù)數(shù)學模型計算的數(shù)據(jù)與實際有很大出入。最后,他們精確測算初始兩個位置之間所要排放鋼繩的長度,通過控制卷揚機收、排鋼繩的長度和速度,確定了物體在這兩點間的移動軌跡。
航天科技融入設計
當全世界觀眾享受著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盛宴時,方志剛則以另一種心情緊盯著“鳥巢”的上空。
“這是一項和航天發(fā)射同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狈街緞傉f,“我們必須用一萬分的努力應對萬一的突發(fā)情況!
為此,他們對開閉幕式特點進行了風險分析,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預案處置體系,做到一個環(huán)節(jié)出故障,能有幾套方案解決。
“我們所用的設備既要先進,更要可靠!狈街緞傉f:“我們不會把開幕式當作新產(chǎn)品的試驗臺,所有的設備、系統(tǒng)都必須要有多年的成功應用經(jīng)驗!北热,開幕式上空設備的控制臺,用的就是成功保障過航天發(fā)射任務的“神舟4000”控制臺,它是我國研發(fā)的第四代控制臺。上空設備系統(tǒng)的所有控制軟件也都經(jīng)過了嚴格的軟件測試,測試用例多達245個。
他們還將航天發(fā)射經(jīng)驗“嫁接”到開幕式技術保障中。在演出設備系統(tǒng)中全面實行可靠性管控,大范圍采用冗余設計。像核心控制器、操作系統(tǒng)、網(wǎng)絡傳輸系統(tǒng)都是雙備份。在一個出現(xiàn)故障的情況下,備份系統(tǒng)無延時切換。
此外,他們還給控制系統(tǒng)裝上了“黑匣子”――快速故障診斷系統(tǒng)和歷史數(shù)據(jù)記錄系統(tǒng),能幫助技術保障人員迅速查找故障原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邱展招、江福梅、孫陽)
神:壓軸大戲“九環(huán)球”
一顆直徑18米、晶瑩剔透的藍色星球從“鳥巢”正中間緩緩升起,壓軸大戲“同一個夢想”讓億萬觀眾眼前一亮,把開幕式演出推向了高潮。
中國工程師太棒了
起初,當導演提出想要一個可以上人表演的“球”時,大家都對它有一種神秘感。這個球在演出最后才登場,因此它必須能夠在地下好好藏著。它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同時,它所在的這塊場地半個月后要舉辦閉幕式,期間要承辦足球、田徑等比賽。因此,必須能夠盡快拆裝。
這樣的問題,中國工程師們有信心解決。當這顆“星球”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時,北京奧組委的國際顧問情不自禁地說:“中國的工程師太棒了!”
首先,需要確定球的結構形式。據(jù)組織項目研制的劉曉華介紹,最初的選擇至少5種以上,逐一分析、排除后,剩下“多環(huán)同心”方案。
接著,需要確定構造九環(huán)球的材料。環(huán)與環(huán)之間、球的表面,要求采用半透明的材料。原來想用一種航空材料,可是太重。找來PVC板,卻達不到要求的強度。有的產(chǎn)品,工程師們在上面使勁跳、拼命踹,都完好無損。換了上場演出的“少林小子”,三拳兩腳就壞了。幾經(jīng)周折,前后試了七、八種材料,才找到最終選擇。
特種材料打造球體
造球用的材料,有普通合金、各種高分子材料,總共20多種,不少是航空、航海、野外特殊裝備。在球的內部,環(huán)與環(huán)之間有繩索連接,同時起到減震作用。繩索是球的“雙保險”,選用強度與彈性兼?zhèn)、價格昂貴的防彈材料制造。
看似自由奔跑的“少林小子”,其實腰纏“風火輪”――通過一種特制的小車固定在球的圓環(huán)軌道上。這種小車原用于帆船,經(jīng)過巧妙改造后,適應了訓練場的風沙揚塵,耐磨性大幅提高。
一環(huán)一球邁開步
球的制造前后經(jīng)過7次大的試驗。其中用三分之一大小的模型作過結構形式和整體穩(wěn)定性試驗,用30度球檢驗過燈光效果,在排練場制作了一個訓練用球和專用平臺。之前,還專門制作了軌道訓練器。
球還沒造出來,就要開始訓練。從直線到弧線,從1/8球到1/2球,負責球的技術保障的樊宏偉先后組織制作了8套不同形式不同規(guī)模的軌道訓練器。最緊張的時候,兩、三天就要升級一套裝置。球的制作也在緊張進行。2008年年初,專門用于訓練的九環(huán)球安裝完畢,先做沙袋試驗,把可能影響安全的每一個問題都找出來。
拆除球籠僅需8分鐘
今年4月中旬,趕在首場測試賽前,九環(huán)球第一次進入鳥巢安裝。直徑18米的九環(huán)球,切分成80段,擺滿從通道到臺倉的每一塊空地。
為了保證演出需要,球上裝了球籠――直徑20米的圓形平臺。臺面分成20塊,最重的一塊1.2噸。中間主梁由兩段組成,重1.4噸。球籠必須在15分鐘內拆除,為此專門研制了兩種叉車。車子進入臺面再發(fā)力拉出,解決了場地局限、無處用力的問題。160多人的一支技術保障隊,前后訓練20多次,用了1個多月,把拆除時間從一個半小時縮減到最快8分鐘。
球的“破籠而出”是開幕式臺倉準備的重要工作。上場演員還未全部退出臺倉,負責“球籠”拆除、球體和演員保障的工作人員已經(jīng)全部到位。球籠拆除,九環(huán)球打開到位,演員們上球站定準備好。隨著主題歌前奏響起,活動蓋板迅速打開,球緩緩升起,“同一個夢想”隨即展現(xiàn)在億萬觀眾眼前。(江福梅、趙波)
。ㄕ8月9日《解放軍報》,標題有改動)
相關熱詞搜索:高科技 奧運 夢想 奧運夢想,高科技制造 奧運夢想盛典 奧運夢想盛典完整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