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菠菜【請收下這把菠菜】
發(fā)布時間:2020-02-2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不要別人的東西本來是美德,但是,當“不要”淪為拒絕別人的情意時,便是“尷尬”了。你知道嗎?有種饋贈,接受下來比不接受好得多,爽快地接受比推三阻四勉強地接受好得多。充滿了情義的禮物是心的坦示,它不用金錢去衡量,也不用德性去規(guī)范,只能用心去體驗,里面有尊重有理解還有真誠。
記得恢復高考那時候,我在一所中學任教導主任,有位家長要我給他的孩子開一張去無錫讀書的轉(zhuǎn)學證明。他們老家在無錫,孩子的戶籍也在無錫,近年來爺爺奶奶感到孤單,生病連個捎口信的人都沒有,想讓孫子回到身邊做伴。我覺得家長的申請十分在理,立即給他們辦了轉(zhuǎn)學手續(xù)。孩子到了無錫,家長在中秋節(jié)里送來兩盒精制月餅外加一袋茶葉。那時候,這份禮已不算薄了。我說:“都是熟人熟事的,辦這點事不用道謝。”家長說:“爺爺奶奶見孫子過去了很高興,也要我們表示感謝!蔽艺f:“你們的情我全領(lǐng)了,禮物還是帶回去吧!”
家長說:“這算什么禮呀,不就是份心意嗎?”他執(zhí)意要送,我堅持不收,兩人糾纏再三,最后還是沒能拗過我,他把禮品帶了回去。
人是去了可心卻未平。我沒料到,過去我們兩個見面時說長道短,挺熱的,此后反淡了,迎了面也只做個程序性對答。聽人說,這次傷了他的心,他說:“沒想到這么不給面子,知道我那雙腳是怎樣跨出門檻的?”
我們有時會這樣的尷尬,像坐上了翹翹板那樣,只顧了把高的這頭拼命壓下去,卻忘了低的那一頭會翹起來。當時,我要是換個方式,收下他送的禮,再給老人寄封慰問信或捎點他所需的過去,情況一定會好得多?墒俏覜]有那樣做。當我還自覺站高了一寸時,不防我們的心距已拉下了一丈。
一個網(wǎng)絡(luò)型社會,那些縱橫的“連結(jié)”才構(gòu)成了你我的繽紛生活。尤其在我們這個講究禮儀的國度,你為人出力盡心了,他過意不去總想找個方式表達一下。當他感到單用語言太蒼白空泛,用行動又一時找不到途徑時,便有了以物代情的情況。有時是我們過敏了,并不是每次饋贈都張著血口等著噬肉。相隔不久的一個星期天,我正上樓,樓下的嬸子跑上來給我遞上一大把菠菜,熱情地笑著說:“我兄弟自家種的,嘗嘗鮮吧!”那時菠菜剛剛上市,當然好,但想起平時未見過她這樣大方,我警覺起來,于是脫口便說:“你們也不多,留著自己吃吧。”那嬸子干脆跨前一步把菜遞到我的手中:“拿著吧,也不是什么稀罕東西嘛!闭f著語調(diào)和臉色全變得不流暢起來。
正在相持時,妻子來了,她快步下樓代我接過嬸子手里的菠菜,連聲稱道,“多好的菜,嫩出水來,怎么種得這么早啊?多謝啦!”接下去兩人都笑了起來。這一回,妻讓樓下嬸子充分展示了大方和愛心,也讓我們家吃上了時鮮菠菜。我呢,也上了一節(jié)生動的“公關(guān)”課,比書上寫的那些要實在得多。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菠菜 收下 這把 請收下這把菠菜 收菠菜 收菠菜數(shù)據(jù)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