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淮河四絕句閱讀 閱讀的“入”與“出”
發(fā)布時間:2020-03-0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閱讀,有時是需要我們整個身心的徹底投入,這是閱讀的“入”。但是,對于閱讀,是否僅是這樣一種方式呢?根據(jù)書中的思想,閱讀的目的和角度,再與我們的人生活動、與我們的生命過程、與我們的重要的實際事務相比,有時我們與閱讀也該是有一些距離的,即要解決好“出”的問題。
與閱讀有一些距離,“出”于書本,我以為一些讀書大家的閱讀體會和經(jīng)驗,是足可以作為我們閱讀的借鑒的。蒙田是智者,同樣,他在讀書生活方面,也有許多關于讀書的智慧的認識。“書給人帶來樂趣。但是,啃得太多,最后便興味索然,還要損害身體,而快樂和健康卻是我們最可寶貴的。倘若結果競弄到有損身心的地步,那么我們就拋開書本吧!边@也就是說,生命要與書本生活保持一定的距離感,要善于從書本的拘束中走“出”來。換言之,對于人生來說,讀書固然是快樂的一種,但除此之外,人生還有許多值得珍視和把玩的東西,比較起來,人生、生命也許比書本更重要。這是蒙田對讀書的獨特的認識,他善于閱讀,更善于拋開書本,走出讀書的拘囿。蒙田的讀書,是能夠真切地反映出人生智慧的。
叔本華則看重思想的價值,而且,重視個人的思想價值的獨立性。但是,這種思想的價值,他認為大部分不可能經(jīng)由讀書而來,而是個人反復思考的結果,即使是要讀書,也是我們“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滯之時,才去讀書”。無疑,這種讀書生活,也是要與書本拉開距離,不要沉溺在書本之中,“入”書過度。為什么叔本華主張讀書要有距離感,要“出”于書呢?這是因為,讀書往往代替了自己的思考,“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復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比起讀書來,現(xiàn)實世界更可能觸發(fā)我們思考的機緣和氣氛,豐富的生活更能引發(fā)和提供思想的內(nèi)容和素材,而這些只有在“出”于書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獲得。
記得一位科學巨人如此說過:過了某個時期之后還要讀書,就未免太分我們的心了,使我們不能從事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任何人讀書過多,自己用腦過少,就要陷于思想懶惰的習慣。要使我們的思想永遠保持創(chuàng)造的活力,閱讀是需要更好的“入”與“出”的。
(摘自《北京日報》)
相關熱詞搜索:閱讀 閱讀的“入”與“出” 閱讀教學的出與入 閱讀教學中的入與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