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棠:英倫垮掉 垮掉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英倫青年大騷亂,一時間令英國傳統(tǒng)左派和新左派評論家們束手無措,如果動用前者擅長的階級斗爭觀來分析,則無法理解不少富有白人子弟咸與“革命”之舉;若是后者從全球化和后殖民角度批判之,這些青年本應是價值鏈上的受益者,還是沒有革命的必要性。
我愿意把這理解為“無因的反叛”,無因其實也是因,從文學心理的角度去理解,這是青春燃燒的沖動,也是必然包含毀滅的虛無主義沖動,英國從恩格斯、喬治?奧維爾到“性手槍”、“沖撞”樂隊,到如今一眾青春反叛作家歌手,素來是硬派傳統(tǒng),對社會之惡冷眼而對。后來者更加上了美國強猛的“垮掉派”力量增援,咄咄逼人,更能呼應現(xiàn)實中這幫大小伙子的荷爾蒙過剩。
上世紀50年代,美國舊金山的反叛詩人金斯堡和小說家凱魯亞克分別以長詩《嚎叫》和小說《在路上》發(fā)難,掀起了那個沉悶時代中最驚世駭俗的一次文學運動:他們被稱為“垮掉的一代”。到后來垮掉派走向沉靜和放縱兩個極端:分別以詩人斯奈德和小說家巴勒斯為代表。前者主張沉思冥修,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后者卻從“墮落生活”中獲取靈感,著力去描寫生活的丑和惡,描寫吸毒和性愛的快感和隨之的失落。
巴勒斯的創(chuàng)作其實繼承著現(xiàn)代派文學中隱密黑暗的一脈:可以上溯到變態(tài)文學的法國祖師薩德侯爵和寫《惡之花》的“頹廢詩人”波德萊爾。也許是因為呼應了青年人心中對暴力?快感的本能向往,巴勒斯的一端經(jīng)由英倫朋克運動?波普文化的推崇和發(fā)揚,至今大受英國青年的熱愛,新生代的作家亦自覺繼承其衣缽,而威爾?塞爾夫(Will Self)則是其中最為矚目的一個怪才。
威爾?塞爾夫曾經(jīng)當過記者,對英國低下階層的生活深有接觸;而更厲害的是他曾有多年吸毒的經(jīng)驗,這樣的經(jīng)歷令人想起他另一個名留英國文學史的前輩:寫《一個吸鴉片者的自白》的德?昆西,塞爾夫亦無比沉醉于對迷幻旅程,并且對“墮落者”的生活敝履自珍―他們都不帶道德判斷地去面對這種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更沒有借文學來“拯救”世界的企圖。
《給頑強男孩的頑強玩具》是塞爾夫頗具代表性的一部中短篇小說集,置于書首和書尾的姐妹篇小說《像麗池一樣大的快克》和《臨創(chuàng)獎》是最能代表塞爾夫“美學”的文字。
黑人丹尼去拉美為黑社會工作,他偷走黑社會頭子的錢后回國,和吸毒的弟弟提克一起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一天他們在公寓墻上挖到大量毒品“快克”,于是兩人成為毒販,直到黑社會的殺手找到丹尼。殺手把一樁虐殺幼童案嫁禍給丹尼,使他被判刑二十年。丹尼為了洗脫罪名,開始在監(jiān)獄中學習寫作,他想在一次寫作比賽得獎,但結果卻讓一個真正的性變態(tài)者獲獎了。從中可看出塞爾夫的世界觀:世界就是荒誕邪惡的,人無能改變,甚至文學也不能,作家所能做的只有把它的殘酷一一描述而已。
看得出塞爾夫和他的垮掉派祖師們首先的不同在于,塞爾夫比較入世─他樂于譏諷這個世界虛偽和阻礙他的放縱的一面,他好像在說:“為什么不肯正視你的丑陋呢?”垮掉派們則比較出世,在迷幻的煙霧對世界不屑一顧。
這跟塞爾夫所接受的另一文學傳統(tǒng)有關:英國50年代的“憤怒的一代”作家,相同的低下階層出身,因之對英國長期換湯不換藥的經(jīng)濟改革所帶來的─靠福利制度勉強支撐的腐朽社會的不滿。不像在大美國精神下的迷幻樂園中可以避之不見。但更重要的不同─顯出了新世代的衰落卻在于,文學主角的精神力量和取向。
在垮掉派文學中,人們雖然過著頹廢的生活,但他們深得存在主義“真?zhèn)鳌暴ざ紦碛凶晕疫x擇的勇氣和隨之而來的行動、追求和承擔,因此起碼在精神上,他們抵達了自由。但塞爾夫的主角們卻任由社會的變態(tài)所擺布,并且自認爛命一條,甚至和黑暗的事物同流合污了─最可怕的是他們竟以此為樂,混世為生。而實際上,這不也是我們當代的反叛青年和60年代的反叛青年的最大的不同嗎?這是真正“無因的反叛”。也許這是今世代的無奈之處:他們只能這樣嬉皮賴臉,才能面對這個鋼鐵都市的丑陋和殘酷茍延殘喘。他們只能狂暴于自己的鄰人,才能安全地實驗早已遠離他們的革命。
作者系知名詩人
相關熱詞搜索:英倫 垮掉 廖偉 廖偉棠:英倫垮掉 英倫垮掉 獨家記錄鄭智英倫生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