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我不滿意自己的媒體形象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12月22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上張海,對方爽快地答應當天下午就接受采訪。此前幾天,《21世紀經濟報道》登出了一篇報道――《張海涉嫌侵吞健力寶數(shù)億元》,一石激起千層浪,全國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張海,被猝然間推到了風口浪尖。
下午3點半,記者在北京昆侖飯店陽光酒廊見到張海。
然后,在整個兩個多小時的訪談中,張海,自報年齡為“30歲”,一系列正在擴散攪深的旋渦中心的張海,基本保持了他一貫給媒體的表情,笑呵呵,一直笑呵呵。即使偶爾的言辭欠缺“舉重若輕”的風度,也會來上一句,“我開玩笑了,哈哈”,找補一下。
他在“他想談的”和“想被知道”之間,一直堅定不移地“詳略得當”。
他著力“詳”的個人表白有:
為了健力寶球隊,他正在心急如焚地斡旋,為的是給球員發(fā)工資,留住要轉會的球員,為明年年初的亞洲區(qū)俱樂部賽“爭光”;
在他主政健力寶的兩年多時間,健力寶既賺錢又發(fā)展了品牌,成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第五季”;而他本人,當初進入健力寶的內心動力之一是,尋求一個成功者的自我突破,之二是,為發(fā)揚民族名牌,甚至有年少時“健力寶情結”的原因;以及包括進入健力寶后,他個人類似勞動模范的各種好人好事,比如,連續(xù)72小時工作,吃盒飯,無奈之下,學抽煙、喝酒等。
他經意“略”的問題,常常是,記者提問,他或笑而不答,或只回答很少,然后問題再被提起……它們包括:
關于教育背景。總結張海零星的說法如是:初中畢業(yè),即因武術被河南大學公共體育專業(yè)特招。在校學習一年多時間后輟學。那時候,社會活動就非常多了。后來沒有再受過正規(guī)學校教育。
關于18歲以前的人生。在談話中,張海常常試圖以“18時,……”為開頭,岔開追述,讓話題重回這個,讓他開始一帆風順陽光燦爛的發(fā)財成名之路的“時代賦予的偶然機遇”:在互聯(lián)網初興之時,這個18歲的,“有比較多人際關系”的河南青年,以香港一高科公司國內代理之名,來到北京,與國家大企事業(yè)單位簽下巨額網絡工程承包合同。
關于他的信仰背景,以及這個背景與他從商之間的關系。關于前者,他一直“羞澀”――“那是以前的一段經歷了,沒什么好說的”;關于后者,他一直“堅決”――“沒有關系”。
關于“這幾天的狀態(tài)”和球隊
人物周刊:您這兩天很忙,很急吧。
張海:也沒有。
人物周刊:關于您從健力寶拿走6個億的報道出來后,您覺得被動嗎?
張海:我已經請了律師保留起訴的權利。對于造謠和誣陷,你只有采取法律手段捍衛(wèi)自己了。負面作用該產生的也產生了,那天我去談一個項目,人家說,你不是被抓起來了么?你怎么又來了?那我來了就證明我沒事吧。大家就悶著頭跟我談,談到最后談價格的時候,突然間就冒出一句話:2000萬你在乎什么,你不是從健力寶拿走六七個億嗎?
這個行為,名譽侵權是次要的,但現(xiàn)在在“刑事”上,有一個損害商業(yè)信用罪,那我現(xiàn)在談的一個項目,萬一人家受這個的影響,那我肯定是要追究的。當然了,開玩笑的。呵呵。
人物周刊:那就說一下您今天的一些安排吧。
張海:實際上我這次來北京在等李志達(編者注:現(xiàn)在的健力寶大股東,11月份張海簽定協(xié)議,將自己的股份轉讓給了李),他約我來的,來了之后他就聯(lián)系不上了。約好的時間通過中間人改了三次。一推再推,原來約的前天,后來改昨天,然后昨天又改成明天,明天現(xiàn)在又取消了。
人物周刊:那您是還在等?
張海:所以我就有空見記者嘍。(笑)等他是因為足球隊的事。因為今年的這些球員都是我從全國各地買來的。現(xiàn)在得為人家負責啊。
人物周刊:您這么有責任心。
張海:實際上是個負擔。馬上該過年了,人家工資還沒領到呢。民工都要去討工錢啊。現(xiàn)在找不到領導是誰,政府托管的是健力寶集團,俱樂部的股權已經賣給了李志達,現(xiàn)在李志達不出現(xiàn),對這個問題回避。這怎么辦?年底球員都在到處找工作。
人物周刊:您心情這么迫切,可之前為什么健力寶拖欠了幾個月工資呢。
張海:我在的時候沒有拖欠,我4月份就離開健力寶了,我就沒有權力了。然后所有張海時代喜歡干的事人家都不干,恨不得把我修的球場的草都拔了,別說給球員發(fā)工資了。
人物周刊:您分析李志達為什么不見你呢?
張海:不知道。不想花錢唄。沒理由啊。我現(xiàn)在變成秋菊了嘛。來要個說法。(如果)你說,張海你不要管這事;那我就跟我的球員說,老板說了,不讓我管,你們去找老板;蛘吣阏f,我不管了,我把球隊交歸你管,六千五百萬的工資,大概連稅下來八九千萬,你自己解決。好,我來解決,我想辦法給你們錢。2月9號,深圳隊要代表中國去打亞洲冠軍杯,馬上要打亞洲俱樂部杯,難道要讓健力寶丟人丟到國際上去么?
人物周刊:關于您和健力寶的報道中,提到不少健力寶的員工把矛頭指向你,認為您把健力寶搞砸了。
張海:這個很正常,這個我倒一點氣都沒有。為什么呢?我剛接觸健力寶的時候,很多員工都來告李經緯的狀。我第二天,就把這批人給炒掉了。今天我很理解這個事情。李經緯那么大功勞都有人罵,我張海,比起他來說,挨兩句健力寶人的罵很正常。不在位了嘛,說什么的都有。
人物周刊:還不光指責操作上,還指責你的戰(zhàn)略投資、包括品牌運營。
張海:戰(zhàn)略投資和品牌運營,我跟很多媒體都講了,我認為沒有錯,都是非常成功的。而且他們沒資格指責我這個――我不給你發(fā)工資你可以指責我。但是從股東的角度來說,那么我只要是賺錢,而且得到了董事會的批準,不存在被指責的問題。
關于過去:信仰、第一桶金
人物周刊:好像很多人都喜歡用“神秘”這個詞來形容你,你覺得這個扮相怎么樣?
張海:應該不神秘,我多爽快的一個人。你們采訪的企業(yè)家也很多,實際上像我這樣講話的人不多。我是個,實際上在根本上來說,屬于一把快刀,做事比較果斷,在處理一些人的關系上,反而變成了不愿意過多地跟人解釋,因為你做之前跟人解釋,屬于泄密,做之后跟人解釋,也沒用了。
人物周刊:大家說的神秘包括不清楚您過去的經歷。
張海:是,這個沒辦法,年輕,你被人關注,然后各種各樣的猜測,實際上本身很簡單,實際上各種各樣的猜測和推測,堆積在一起就變成神秘了。
信仰和少年時光
按照張海的原話是:家住河南開封相國寺附近,曾經在未成年之前受過一段時間“這方面”(指佛學)的熏陶。學習過梵文,很早就開始翻譯。曾經離開過開封一段時間,到西北搞佛學方面的學術交流。老師之中,有夏日冬活佛(編者注:經本刊記者調查,該活佛已于前文簡介說2001年去世)。開始走的學術道路,甚至考慮過翻譯《鄧小平文選》,但是發(fā)現(xiàn)已經有人翻譯了……這些東西,我都不想多去說,嗯,沒有什么太多好說的……然后,18歲,我就變成了個商人。
人物周刊:您的這個信仰背景,和您后來從商有關系嗎?對您有幫助嗎?
張海:沒有。完全沒有。
人物周刊:有報道說,您當時在各地辦氣功班,收費的,很火的。
張海:沒這回事。
人物周刊:從來沒有過?
張海:有也是在大學里,是學術交流。
人物周刊:您那時候十幾歲,神童啊。
張海:我很早就開始工作了,邊工作邊學習。
18歲那一年發(fā)生了什么
按照張海的說法,他18歲時,由于感覺“如果只是做學問,完全掉進書本里的話,可能和現(xiàn)實生活離得很遠”,所以放棄了做學問,開始從商,加入香港一家名叫康達的公司。這個公司的主業(yè)是通訊和電腦。張做的是國內業(yè)務,“類似包工頭”,做網絡硬件的施工。先后做了很多大型的網絡工程,包括工商銀行總行,農業(yè)銀行總行,人民銀行總行,中國銀行總行,香港的匯豐銀行,香港的會展中心,而且1995年1996年的時候參與了當時亞洲區(qū)最大的互聯(lián)網工程,香港機場的ATM網的工程,“那時候是亞洲最大,現(xiàn)在也是”。張作為其在大陸業(yè)務的拓展者,“從一開始就持有一定股份”,后來趕上互聯(lián)網的春天,這家公司上市,再后來這公司與香港一家公司換股,張遂賣掉股份,退出。
至于,如何加入,該公司為何看中18歲的沒有專業(yè)背景的“自己”,張海說,“是關系,當時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有一定社會關系了”;至于這么值錢有用的“關系”是否與“信仰”有關?――“沒幫助,完全沒有,反倒有影響!蹦敲词侨绾谓⒌?張海的回答非常地“綜合”:
“綜合的吧。再說句難聽話,他們是香港人,你是大陸人,自然比他們關系要多一點。
而且真正的關系,至今我還認為,其核心在于你做的事情。”
至于“成功的秘訣”,張海說是,“由于需要。因為我選擇的行業(yè)都很好,在行業(yè)的選擇上我認為自己有一個獨特的眼光。我做互聯(lián)網的時候,互聯(lián)網在中國剛開始,接著1993年、1994年、1995年每年都在高速上升,在它最頂峰時離開這個行業(yè)的;然后做手機,做之前是很困難,我一接觸手機立即是國產手機暴漲的兩年;電腦也是一樣,接手那時候方正也不是特別好,但是接下來趕上電腦最好的兩年!
健力寶啊健力寶
這之后的事情,按照張海的自述:20郎當歲的自己,開始做證券,收購中國高科,給都是大學校長的董事們當25歲的董事長;收購科健手機,取牌方正――“兩個全國第二”……
但是,這位“當時二十六七歲,很多人羨慕”的“方正的執(zhí)行董事,持科健手機51%股份的大股東”,“投資了很多其他上市公司”的張海,“發(fā)現(xiàn)一件非常不開心的事情,有一種失落感,就是中國IT行業(yè)的核心技術中國資本永遠無法掌握。你做來做去都是在做別人的下水道。非常之不開心,甚至一度想從此就退出江湖了!
彷徨!按蟾裴葆辶税肽甓鄷r間”,然后突然有一天,戲劇化的轉折發(fā)生了。
2001年年底,飛機上看報紙,民族品牌要賣給新加坡人?民族自尊心,回憶起童年得冠軍才有健力寶的時光,再加上“早有進軍越土越好的食品業(yè)的念頭”,――“下飛機就去三水,我說新加坡人出多少錢,我比他多出5000萬”,十幾天后簽約……
“然后一晃就是兩年”!斑@兩年”,在記者與張海的敘述里,是張海最主動的一段,幾乎有點滔滔不絕的架勢;從內容上講,基本是“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以及令人欣慰的成功”。
“艱苦很多”,比如,原來“做資本的,每天西服革履,道貌岸然,坐著奔馳勞斯萊斯、公務倉,滿天飛;現(xiàn)在做事業(yè),整天開會,會議室里煙霧繚繞,最后頂不住了我就抽雪茄……”
“成就很多”,比如一個月時間“第五季”,“從包裝的設計到廣告的拍攝到中央臺的世界杯招標。然后1個月零15天,就收了將近2個億回來,第一次上市就收了1億5的訂單,第一年的銷售就將近十個億,第二年超過十個億!
艱苦“如是”、成績“如是”;“但是”,“執(zhí)著于民族實業(yè)而不被理解,被排擠出局!”
人物周刊:您這么成功,后來被免去董事長之職,您覺得為什么?
張海:因為董事會的改組。原來健力寶董事會的4個人我控制3票,后來改成7個人我只有2票了,我不能完全控制的企業(yè)我不能做。當時我在和一個大型的品牌做一個合并,這個方案,我們的股東們表面上支持,實際上反對。因為祝維沙他們就是為了套現(xiàn),我則是有一個5年的長期戰(zhàn)略,我是5年要達到4個目標:
一是,健力寶要成為中國消費者首選的品牌;第二是進入中國500強;第三是上市;第四,能夠在收購或者通過重組的方式兼并一個國內的飲料,進入到第一軍團。四個目標,前兩個完成了。我本來還有10年規(guī)劃呢,是達到世界消費者首選的中國飲料……那不說了。
人物周刊:合作的分歧在哪里?
張海:他們可能覺得套現(xiàn)比做產業(yè)更重要。可能他們和我合作時,是把我當成一個資本家來合作的,想快進快出,但我一不小心來了健力寶成了實業(yè)家,就沒合作價值了。
被“道不同不相為謀者”“排擠出局”后,英雄還有未競的責任。
人物周刊:那您的實業(yè)計劃已經基本結束了?
張海:2005年我的新年愿望是:春節(jié)之前,能夠把健力寶收購這件事有個了結。然后健力寶恢復正常生產,球員能夠領到工資。
人物周刊:但是你現(xiàn)在已經退出了,健力寶生產不生產與你還有很大的關系么?
張海:你賣條狗都得關心它到人家家里是否吃飽穿暖;何況不是(狗),這是健力寶啊,這個情感肯定是在的。我打個比方吧。這個茶壺值200元,你是個萬元戶,你把茶壺給摔了,砸了,但是別人還等著喝茶壺里的水救命啊。那你摔了這個茶壺,人家就沒命了啊。你有錢,你買這個企業(yè)花了2個億你無所謂,不要了。但這得關系到多少人的飯碗啊。大家都得過個好年啊。
關于年齡、速度、自我評價
人物周刊:你30歲,就已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你的人生似乎比一般人速度快一些,那您覺得你有過青春期,所謂彷徨迷茫的時期?青春期給你留下的遺產是什么?
張海:我覺得人的成長是個過程。過程,何謂過程?過去了才能回過頭去想你這個過程。前一段時間我有個朋友拍了部電影叫《成長》,拍一個小孩,從8歲,98年開始拍,每年固定在北京的亞運村凱迪克大廈的樓頂上拍一段。你會發(fā)現(xiàn),6年過去了,整個城市在成長,不光是這個小孩子成長為一個大姑娘了。
實際上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價值就是:你所在這個社會的變化,比你個人的變化還要大。因為你不是在一個穩(wěn)定成型的社會,這社會一直不斷地在變,給你的過渡時間、準備時間相對來說少一點?赡苣銜r刻準備著,比如30歲開始個什么事業(yè),但對于我來說可能準備的時間短一些,直接開始了。
人物周刊:那您覺得到現(xiàn)在為止過得最愉快的時光是哪一段時光?
張海:在健力寶這一段時間。
人物周刊:那您有沒有感覺特別疲憊,比如自己過得太快了?
張海:沒有。
人物周刊:您有過不喜歡自己的時期么?就是自我否定的時候。
張海:沒有太多。實際上一直在做事,沒太多時間去思考。就是把自己的智慧變成“應用式”的了,很少用于去感慨,也可能還沒到時候。我覺得30歲還沒到一個去評論自己過去或者下結論的時候。
人物周刊:那您說說您崇拜的人吧,或者比較敬重的……
張海:真正比較敬重的是我母親。
人物周刊:稍微談一下上一輩人對您的影響,談談您自己的母親吧。
張海:資本市場很險惡,你看到的都是成功,可能中間(會)經歷很多失敗,每到這個時候,我母親都說“沒事,千萬不要跟別人計較”。每到關鍵時刻,我都會想起我母親的話,沒必要去跟一些不值得計較的人或事去計較。我個性中養(yǎng)成一個特點,就是不計較,什么事都基本上不太在乎。
人物周刊:類似這樣的話,可能每個媽媽都和孩子說過。這些簡單的信條你覺得就可以幫助你?
張海:知道,理解,做到。佛學中有所謂的見、修、行。見是認識,修是對認識的修正,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后對認識進行修正,剩下就是去做。
人物周刊:父母對你的影響體現(xiàn)在你的人格上,性格上。事業(yè)上沒有什么幫助。
張海:基本上沒有吧。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團隊吧。
人物周刊:您能稍微介紹一下這些團隊是怎么形成的么?
張海:不說了吧。說清楚是很難的,而且還牽扯到別人。
人物周刊:你在媒體上的形象讓你自己滿意么?
張海:我相信沒有人會對自己在媒體上的形象滿意的。中國的媒體現(xiàn)在就這樣。
人物周刊:那您覺得和您最大的誤差在哪里?
張海:我比大家想象的都簡單。
張海與健力寶的兩年恩怨
2002年2月6日,28歲的張海出任健力寶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據(jù)張自稱,他擁有健力寶超過50%的股權。
兩年來,張海模仿可口可樂的營銷模式,先后推出“第5季”等,并投資2000萬引進了一條專門生產功能飲料的250毫升易拉罐生產線。對此,張海自己的評價是:“2002年至2004年期間,中國出來了無數(shù)新品牌。哪個單品牌銷售額超過10億了,只有第五季。第五季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針對外界對張海執(zhí)掌期間健力寶的債務升至35億左右(其中欠銀行24億、供應商8億、經銷商約2億)的質疑,張海否認有如此之高的數(shù)額,他說:“新增資產這塊是30%左右的負債率。這是一個很好的操作結果了。”
2004年8月,健力寶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張海并非健力寶事實上的大股東。外界傳言張海挪用近6億元資金,投資在平安保險和即將去香港上市的興業(yè)銀行,導致健力寶資金鏈斷裂。對此張海表示“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8月26日,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發(fā)表聲明,宣布解除張海的董事長和總裁職務,張海的任何言行都不代表健力寶公司。
2004年11月14日,張海仍以健力寶集團董事身份與北京匯中天恒董事長李志達(控股麗斯達,擁有“小護士”品牌)順利簽訂協(xié)議,李志達出資2億元收購健力寶,張海出局。
但很快李志達等收購方成員被勒令“不得再進入健力寶集團及屬下各公司”,對此李志達難以壓抑內心的憤怒:“這是一個陰謀。”
今年10月25日,張海曾作為健力寶俱樂部代表與徐明共同出席中超投資會議,挑戰(zhàn)中國足協(xié),但會上其代表身份受到質疑。
12月20日左右,《21世紀經濟報道》突然發(fā)表調查報道,炮轟張海,指其涉嫌挪用健力寶數(shù)億元資金。此后國內各大媒體紛紛跟進。
12月27日,匯中天恒集團和深圳健力寶俱樂部在深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在發(fā)布會上俱樂部宣布了5點聲明,聲明指出:健力寶俱樂部與張海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不允許張海以俱樂部名義進行任何欺騙活動。并稱張海已被“立案”和被“監(jiān)控”。
當日,張海就該新聞發(fā)布會的聲明一事,做出“兩點聲明”,要求匯中天恒能遵守其諾言,盡快補發(fā)健力寶足球俱樂部球員工資。
相關熱詞搜索:自己的 我不 滿意 張海 我不滿意自己的媒體形象 我不滿意自己的媒體形象 媒體揭密張海出局深層原因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