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思考的季節(jié)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大自然的冬天,是萬物休生養(yǎng)息的季節(jié);人類社會的“冬天”,是反思調整的大好時機。 中國1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2%,10月份則是同比增長21.9%,兩個月之間儼然是冰火兩重天。中國終于實質性地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
出口是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推動因素。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出口依存度,即出口額占GDP的比重。2000年以來,這個指標開始超過20%,2004年開始超過30%,2007年高達37.4%。
20多年前讀薩繆爾森《經濟學》教科書,說是大國出口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左右。然而中國發(fā)展的實際,立馬改寫了薩氏的理論。薩氏的問題,是沒有預見到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既缺少自然礦產資源,又經濟落后的一個大國,經濟高增長高度依賴于世界貿易的必然性。然而我們又可以從薩氏的理論中,看到出口占中國GDP比重如此之高,很可能會存在著一些不合理性。
中國商品大量出口,靠的是價廉物美。這里起碼有兩大優(yōu)勢,一個是生產成本較低優(yōu)勢,另一個是貿易成本較低優(yōu)勢。
中國藍領的工資水平,大致只有發(fā)達國家的1/10-1/15;如2006年日本制造業(yè)的平均月工資,按現(xiàn)行匯率為2.6萬元人民幣,中國制造業(yè)的2007年平均月工資只有1762元,僅為日本的6.8%。同時中國的土地價格甚至包括污染環(huán)境的成本,都要大大低于發(fā)達國家。
中國白領的工資,也大大低于發(fā)達國家。2006年日本金融業(yè)平均月工資為3.7萬元人民幣,中國則為3667元,大致只有日本的1/10。這種較低的白領工資水平,使得出口貿易企業(yè)的工資成本明顯較低,激發(fā)了這類貿易公司的發(fā)展。據說寧波市區(qū)20來歲的年青人當中,平均每七八個人,就有一個是從事出口貿易的。而這類出口貿易公司的發(fā)展,加上生產成本較低的支撐,就進一步推動了出口額的快速增長。
國內的經濟生態(tài)也不斷地把企業(yè)推往出口的獨木橋上。國內貿易長期存在著交易不規(guī)范、違約普遍、貨款難以回籠等問題。而出口貿易雖然價格不一定好,也使得企業(yè)長期停留在全球價值鏈的低端,但交易規(guī)范、違約較少、貨款回籠較好,所以即使明知一味追求出口是一杯毒藥,眾多企業(yè)也是趨之若鶩,只能硬著頭皮喝下去啊。
2007年,根據WTO公布的數據,中國商品出口已占全球出口總額的9.0%,列全球第二。中國的過度生產、過度投資,和美國的過度消費、過度進口,形成了一對高度互補的關系。
中國的大量廉價商品,熨平了美國本應出現(xiàn)的通貨膨脹,緩解了美國本應出現(xiàn)的周期性危機;中國巨額外匯儲備向美國的回流,助長了美國的信用膨脹,擴大了美國金融衍生產品的市場。進而在這種低通脹、高信用情況下,迎來了美國持續(xù)的房地產熱。這樣,出于房價上漲的預期,那些支付能力很差的家庭,也能按揭買房。一個巨大的危機,就這樣在一派歌舞升平當中,一步步地向我們逼近。
而在國內,長期持續(xù)的低工資則開始嚴重傷害中國宏觀經濟。中國的勞動所得占GDP比重自1983年以來持續(xù)下降,本輪下降則與出口迅猛增長大致同步。根據我的計算,2007年勞動所得僅占GDP的36.0%。在經濟快速增長中,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沒有相應跟上,消費增長對于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作用日益低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弱化,中國經濟被日益捆綁在出口上。
中國經濟于1998年實現(xiàn)軟著陸,1999年至2007年,出現(xiàn)了長達9年的持續(xù)繁榮。隨著經濟失衡逐漸加重,各種問題逐漸累積,經濟增長逆轉是遲早要出現(xiàn)的,全球金融危機只不過是使國內經濟問題顯性化和嚴重化罷了。
所以在這場嚴重的危機當中,我們一方面要嚴密觀察國際經濟變化,采取以擴大內需為主的對策,盡量紓緩金融危機對國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要深刻回顧和總結近10年來的經驗教訓,提升宏觀經濟管理水平,著眼于理順和優(yōu)化宏觀經濟關系,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增長。
大自然的冬天,是萬物休養(yǎng)生息的季節(jié);人類社會的“冬天”,是反思調整的大好時機。在這個冬天,讓我們對往日各種不合理的做法和現(xiàn)象,作一個全面的了斷吧!
相關熱詞搜索:冬天 季節(jié) 思考 冬天是思考的季節(jié) 濟南的冬天思考探究 濟南的冬天思考探究答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