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運籌帷幄,,謀及子孫

        發(fā)布時間:2020-05-19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當今中國外交面臨的任務是捍衛(wèi)國家主權,爭取國家統(tǒng)一,謀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為此應當堅決地傾覆任何國家的霸權,促使國際外交權力結構走向多極化,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爭取最大的空間與盡可能有利的條件。

          

          反對霸權、破壞單極世界與統(tǒng)一祖國

          

          美國是目前這個世界體系的不折不扣的霸主,理論上中國應該與之建立最好的關系,但是這種選擇深受美國的限制,主動權并不掌握在我國的手中。而且與最強者結盟,實際上就是將自己的生死禍福統(tǒng)統(tǒng)地交給了對手,使最強者的優(yōu)勢不可挽回,自己將永遠處在弱勢的地位上。從歷史經(jīng)驗來看,只有打倒霸權國家,才能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中等強國的生存與發(fā)展開辟新的空間。中國如果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那么就意味著必須主動積極地參與國際均勢外交斗爭,按理出牌,輪番坐莊,建立和維護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中國沒有義務維護以美國為首的統(tǒng)治世界的體系,美國的霸權地位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由美國來維護,因為美國已經(jīng)通過這種霸權地位和國際秩序榨取了幾乎是無限的利益,因此中國不必自作多情,越俎代皰。如果美國僅僅就因為中國對美國持不馴服的態(tài)度而集中全部力量來對付中國,那么這恰恰就證明了美國并不是一個“公正、寬厚和負責任的領袖國家”。因此中國還是應該以積極的均勢外交政策來消解美國的霸權,以有效地保衛(wèi)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

          

          美國現(xiàn)在奉行著遏制與肢解中國的政策,因此反對美國的霸權,消除這種威脅就是中國外交的基本戰(zhàn)略。均勢外交和聯(lián)盟體系是任何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包括中國在世界上站穩(wěn)腳跟的必然手段。在外交斗爭中選擇盟友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步驟,盟友要為我所用,但是又不應該給自己造成威脅,至少這種威脅應該是有限的、同時也應該是可以預測與控制的。而美國對我國的威脅就屬于無限、不可預測和控制的,美國對我國的社會制度,經(jīng)濟建設、領土完整與國家統(tǒng)一等各個方面都有進行大規(guī)模破壞的能力與手段。不管中國政府作何種努力也不可能有絕對的保證能夠消除美國對我國進行遏制和破壞的動機。美國對中國造成了全面與現(xiàn)實的威脅,如果中國打算作為一個統(tǒng)一和富強的大國甚至是領袖國家繼續(xù)存在下去,那么任何關于中美之間結盟的想法都是沒有現(xiàn)實根據(jù)的。

          

          當然,美國的霸權在正面上是打不倒的,而且中國去正面和直接挑戰(zhàn),將落得與德國或者日本一樣的下場。中國沒有必要跟任何對手打仗,不管是臺獨勢力、日本還是美國。如果損失可以承受,發(fā)展的前途有保證,讓美國人來盤剝中國的一部分利益也許也不算什么。不過,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推行均勢外交政策,將中國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這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在外交斗爭中,經(jīng)濟上合作與政治上對抗是并行不悖的兩種手段,在政治上獲得了優(yōu)勢就必將更好地保全和擴展在經(jīng)濟上的利益。反之,如果沒有在政治軍事上遏制對手的手段,又怎么能夠保證長久的經(jīng)濟利益呢?

          

          中國外交尤其是中美關系的最敏感問題是臺灣問題。對于中國來說,臺灣是美國霸權多米洛骨牌最后的同時也是最堅固的一張牌。中國獨自強行解決臺灣問題,將肯定導致美國的干預和打擊。中國政府目前的對臺政策是穩(wěn)健的,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有利于在經(jīng)濟上統(tǒng)戰(zhàn)臺灣,這是完全可行的。但是美國的經(jīng)濟實力與經(jīng)濟吸納能力以及軍事投送能力遠遠大于中國,這個結果取決于美國是否對這個過程進行干擾破壞。一味對美妥協(xié),加大中美之間的經(jīng)濟政治合作也不見得美國會同意中國收復臺灣。這種政策正好就是向美國表明中國政府在收復臺灣的問題上進退兩難,無計可施,完全指望美國的善意與慷慨,那么又怎么可能指望美國會自覺不自覺地放棄制約中國的這張王牌呢?

          

          美國的霸權是集超級軍事武力、金融霸權、高科技霸權、傳媒、信息與文化霸權以及人才吸納中心等等于一身的綜合霸權,不是中國可以獨自施加決定性影響的。美國的霸權應該也只能從其他方向去推倒,臺灣問題必須從其他方向獲得間接解決的渠道。中國外交不應該被臺灣問題牽著鼻子走,不能讓美國握有對中國外交的實質性的否決權。中國應該借鑒當年的英國與美國的崛起為世界霸主的歷史經(jīng)驗。這兩個國家都是利用別的國家出頭為本國火中取栗,英國是利用荷蘭和法國破壞西班牙的霸權,美國是利用德國沖擊英法的霸權。因此中國也應該也必然要如法炮制,利用別的國家去沖擊美國的霸權。如果美國霸權在全世界范圍內最終崩潰或者動搖,其必然結局之一就是臺灣回歸中國。

          

          如何看待美國的霸權

          

          美國在阿富汗和中亞的存在,是僅僅要控制中亞的石油資源,還是針對中國進行戰(zhàn)略包圍,或者兼而有之?美國的南亞政策,究竟是拋棄巴基斯坦,聯(lián)合印度反華,還是雙管齊下,既扶持巴基斯坦,又支持印度,以促使勢力均衡和長期保持印巴對立的格局,將南亞格局中東化?美國阻礙臺灣回歸中國到底是為了普及民主制度還是為了赤裸裸的國家利益?臺灣獨立是因為臺灣人的愿望還是美國人的愿望?美國是僅僅希望維持臺灣的現(xiàn)狀,還是試圖將臺灣問題作為外交杠桿來干擾、分裂和摧毀中國?這一切對于中國來說其實都沒有什么根本性的區(qū)別,因為美國在中國的戰(zhàn)略邊疆和未統(tǒng)一的海外領土上保持主導性的存在,這對于中國的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來說就是不可接受的損害。

          

          美國究竟是有一套清晰完整的計劃要滅亡、分裂或者奴役中國還是并沒有什么清晰完整的計劃,而是相機行事,趁勢邀利,僅僅是將中國的能力局限在一個對美國不能造成多大威脅的地位上,這兩種情況就中國在世界外交格局中的處境來說沒有本質性的區(qū)別。至于美國國內實行的到底是真正的憲政民主制度還是財富寡頭專政,不會改變美國霸權的性質,更不可能改變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美國的霸權下的不利處境。十九世紀的德國大戰(zhàn)略家俾斯麥說過,“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敝袊粦搩H僅關心美國對中國到底抱有什么意圖,因為美國的意圖將隨著中美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決策者首先要關心的是美國對中國到底有多大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有可能對中國造成多大的傷害。因此中國外交唯一嚴肅的主題就是如何使用一切手段來抵消這種優(yōu)勢。中美矛盾或者說是中美競爭的最關鍵的問題就在于,美國有很多的能力包括損害中國利益的能力而中國沒有或者不如美國的能力大。美國在中國的海外領土和戰(zhàn)略邊疆地區(qū)肆無忌憚地插手和活動,而中國卻不能對美國如法炮制。比如說,中國就不能夠扶植操縱夏威夷或者加利福尼亞分裂勢力以困擾美國。對于中國來說,這就意味著不公正,不對等,不平衡,不利于中美之間建立真正平等友好和互惠互利的關系。因此中國就必須積極推行均勢外交政策,剝奪美國的這種能力,使中美之間的力量對比恢復平衡,這樣才能夠為中美之間建立平等友好和互惠互利的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個世界上任何構造與關系都有可能是虛假的,只有權力結構與利害關系才是真實的。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改變,但是只有人性、歷史事實與地理環(huán)境不可能改變。因此,一個大國制訂外交政策的時候首先應該從人性、利害關系、權力結構、歷史經(jīng)驗以及地緣政治的原理出發(fā)來構筑大戰(zhàn)略,而不僅僅是跟蹤對手的短期的對策,應付公眾的臨時性的壓力。只求太平無事,總是不了了之。一個國家的決策者制定外交戰(zhàn)略的時候要以大概率事件為基準,世界格局的常態(tài)就應該是均勢格局,單極世界或者兩極世界都是不正常的;
        一個國家就應該是統(tǒng)一的,長期分裂或者特殊地區(qū)獨立半獨立的局面就是不正常的。決策者在制定外交戰(zhàn)略的時候要考慮外交戰(zhàn)略在盡可能長的時段中有效,比如說五十到一百年,這樣才能夠保證外交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才不至于被對手的戰(zhàn)略欺騙行動所毒化!吧媳ブ\,其次伐交”,在外交斗爭中,最重要的就是決策者要有大戰(zhàn)略思維,并且在這個方面勝出對手一籌至少是力求勢均力敵。

          

          中國不應該過分關注中美之外的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大國究竟是傾向美國還是傾向中國,因為這種傾向將隨著中美之間的力量對比以及均勢外交政策的推行而發(fā)生微妙的變化。在國際政治中不可能有什么歃血為盟,簽字畫押之類的單方面的許諾和保證。即便有這種舉動,最好還是不要過于當真。外交斗爭不是請客吃飯,不是走親訪友,不是做官樣文章,不是審訊犯人,不是將心比心,甚至也不是報仇雪恨。感情、證據(jù)、動機與誠信在外交斗爭中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忽略不計。外交斗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營造有利于本國的天下大勢,并不需要斤斤計較于國家之間的恩恩怨怨和人情往來。至于那些仁至義盡,哀兵必勝的表演,希望它們僅僅就是表演而已,沒有使中國人民受到任何實際的損失或者損失不大。我個人認為,以追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的現(xiàn)實主義的均勢外交是中國崛起為世界一極或者領袖國家的唯一選擇。那些正心誠意的道德外交、溫柔敦厚的人情外交甚至磕頭作揖的消氣外交也許也還會有一定的用處,不過就不是這篇文章所能夠探討的了。

          

          中國的地緣政治處境和周邊國家聯(lián)盟體系

          

          目前客觀存在的中美俄大三角關系這個格局是美國強加給中俄兩國的,就如同當年的中美蘇三角關系是蘇聯(lián)強加給中美兩國的一樣。對于中國來說,這個三角關系是自然存在的,是美國強加給中國和俄國的,并不需要中國去主動建立。中國的一切外交斗爭的目標就應該在這個三角關系中爭取主導地位,但是目前這個關系的主角是美國,這也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一個現(xiàn)實威脅。限于實力,中國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還不可能在中美俄大三角關系中去充當主角,只可能另辟蹊徑進行戰(zhàn)略迂回和削弱美國的相對優(yōu)勢。為此中國需要兩個三角關系即中俄印大三角關系與中俄日大三角關系,來對中國的全球戰(zhàn)略進行支撐,以抵抗美國的壓力和防止美國搶得先手,在中國的鄰國間推行挑撥離間,分而治之的戰(zhàn)略。

          

          中國是一個大陸半沿海的國家,海外軍事投送能力有限,被美國勢力封鎖在第一島鏈內,四周的大國有俄國、印度和日本以及在韓國和日本駐軍和公開操縱臺獨勢力的美國。中國處在俄國、日本與印度之間,是唯一同時與這三個國家都接壤或相鄰的國家。因此中國是中俄印和中俄日這兩個三角關系的中心樞紐國家,中國必須在締結這兩個三角關系中發(fā)揮主導作用,以為中國打開最大的外交生存空間。美國是中國的頭號對手,并且因為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矛盾不可調和。在這個戰(zhàn)略前提下,不管中國如何不愿意,俄國、印度和日本就是中國聯(lián)盟外交的直接對象。中國的逐漸強大必然在地緣政治上對這三個國家造成威脅,因此如果讓這三個鄰國獲得了相對于中國的完全的行動自由,說不定它們會聯(lián)合起來壓制中國以求徹底消除這種威脅。如果中國相對于這三個國家獲得了完全的行動自由,那么同樣也會讓這三個國家心生懷疑,是否中國對它們有不利的圖謀,結果還是會互相聯(lián)合以自保,其效果跟第一種態(tài)勢完全類似。與周邊國家締結聯(lián)盟體系,固然意味著中國放棄某些行動自由,但同時這也是為了限制潛在對手的行動自由。因此,締造互相利用、制約與防范的聯(lián)盟體系是中國周邊外交唯一可行的政策。

          

          中國目前在地緣政治處境方面與十九世紀統(tǒng)一后的德國有極大的類似。當年的德國領袖俾斯麥為了消除周邊大國對德國的圍剿態(tài)勢,與奧地利和俄國建立了復雜的同盟體系,有效地為德國和歐洲保住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和平。按照俾斯麥的本意,他未必愿意占領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因為這讓法國永久性地與德國處于不可調和的敵對狀態(tài),使得德國外交喪失左右逢源和八面玲瓏地優(yōu)越地位。他也未必愿意與俄國和奧地利結盟。因為俄國土地廣袤,人口眾多,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對德國太具有潛在的威脅。俄國的擴張欲望集宗教狂熱、民族主義和地緣政治之大成,無邊無際且難以限制,是一個極難纏的盟友。但是與俄國疏遠對于德國來說完全辦不到。俄德兩國是鄰國,德國的產(chǎn)品和資本要進入俄國,俄國也是一個比較發(fā)達的世界大國,俄德兩國間不可能僅僅維持一種純經(jīng)濟的不冷不熱的關系。任何一個強國都希望鄰國是弱國,俄國就希望俄德之間維持一種俄強德弱的局面,就象在拿破侖戰(zhàn)爭前后俄國跟普魯士的關系一樣。俄國對德國既羨慕嫉妒,又恐懼憎恨,如果德國不預先與之建立一種互相約束的關系,俄國馬上就會跟德國的死敵法國建立聯(lián)盟關系以求首先在地緣政治上,然后在經(jīng)濟方面削弱德國的優(yōu)勢。

          

          德國的忠實盟友奧地利匈牙利二元帝國則是一個靠著中世紀的統(tǒng)治形式勉強維持的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對德國幫助極少,拖累很多。普魯士當年在對奧作戰(zhàn)勝利時或者在普法戰(zhàn)爭中勝利時完全可以將其占領甚至合并,之所以放過了奧地利完全是因為俾斯麥不愿意讓信仰天主教的奧地利本部進入北德意志聯(lián)邦或者德意志帝國,(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從而削弱信仰新教的普魯士操縱這兩個本質上是各邦聯(lián)盟的統(tǒng)治體系的能力。同時拋棄奧地利帝國的德語區(qū)以外的領土,將使得東南歐一帶王綱解紐,天下大亂,給其他大國在其間挑撥離間和擴張勢力提供了機會,這種格局對統(tǒng)一的“大德國”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不如保留奧地利帝國,依靠其統(tǒng)治民族奧地利的德意志人,以圓滑的手段和審慎的作風將那些在種族、宗教和文化上千差萬別的民族聯(lián)合起來,使它們在一個統(tǒng)一的政治框架內共存,這在根本上有利于歐洲的和平和德國的利益。如果德國與奧地利保持疏遠冷淡的關系,奧地利或者將孤注一擲向奧斯曼土耳其擴張,造成大國尤其是俄國干涉的局面;
        或者將屈服于俄國的壓力,給予本國境內的斯拉夫人以民族自決權;
        這兩種情況最終都將削弱奧地利的大國地位,有利于其他大國——英國、法國和俄國的對奧地利和東南歐地區(qū)進行操縱,這對德國都不利。因此與其在事后與其他國家去競爭控制奧地利,不如在局面還平靜,德國的地位強大,奧地利還沒有過分削弱時主動締結聯(lián)盟關系,以求獲得對奧地利外交政策的否決權,保全奧地利的大國地位,避免鄰國的輕舉妄動給本國帶來不可預料的災難。

          

          俾斯麥以及后來的德國外交決策者其實都希望與英國達成諒解,德國與英國互相承認或者默認彼此的歐洲霸權和世界霸權。無奈英國將德國視為歐洲均勢的破壞者和英國霸權的挑戰(zhàn)者,不僅不肯和德國妥協(xié),而且暗地里支持一切國家的反德傾向。最終,因為德國的歐洲安全體系缺乏英國這個最重要的不出場的主角,同時俾斯麥之后的德國外交的決策者因缺乏智慧和手腕,追求一種比較透明和簡單的外交政策,放棄了德國與奧地利和俄國三國間的復雜聯(lián)盟體系,建立了太具有針對性和缺乏彈性的德奧雙邊同盟,從而使俾斯麥擔心的反德大聯(lián)盟最終建立了起來。

          

          歷史的經(jīng)驗與教訓值得中國借鑒。與德國一樣,作為一個被其他大國包圍的大國,中國不可能只制訂某種透明和簡單的外交政策。目前中國所處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既不允許中國光榮孤立,獨善其身,也不允許中國僅僅依靠中俄聯(lián)盟。現(xiàn)在的周邊國家中除了日本對中國擁有強勢地位以外,印度與俄國對中國都處于弱勢。對于中國來說,保全俄國的大國地位、成全印度的大國地位以及默認日本的大國地位,分別與之結成結盟,有利于在周邊外交中獲得主動地位,有利于減少與周邊國家的誤會和摩擦以及霸權國家在中國周邊國家中進行挑撥離間。美國的霸權實質上不容中國置喙,中國目前也缺乏與美國進行討價還價的本錢,中國只有積極去締造周邊國家的聯(lián)盟體系,才能夠加強在對美外交和爭取國家統(tǒng)一斗爭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破壞美國在中國的周圍建立反華大聯(lián)盟和利用中國內部的熱點問題挑起戰(zhàn)爭以徹底打垮分裂中國,制止中國挑戰(zhàn)現(xiàn)存國家秩序的圖謀。

          

          中國的全球外交框架

          

          在一九九八年,世界各大國之間的雙邊關系的框架基本建立起來了。中俄之間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中法之間的“全面伙伴關系”、中美之間的“建設性伙伴關系”、美俄之間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以及俄法之間的“優(yōu)先伙伴關系”。同時,法美之間的關系是同屬于大西洋聯(lián)盟的政治軍事聯(lián)盟。這四個大國之間的全部六種組合關系都已經(jīng)浮出水面,這樣看來,站在中國的立場上,中美俄大三角關系與中法俄大三角關系都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是中國外交斗爭的兩個互相依存與互相影響的框架。中國政府的一切全球性和戰(zhàn)略性的外交行動都必須在這兩個框架內來考察與進行。

          

          作為中美俄大三角關系的替代品與真正的對立面,中國應該可能地建立中法俄大三角關系。在全球范圍內,中法俄大三角關系就是對中美俄大三角關系的替代。這個關系的主角肯定將是法國,因為法國是一個真正的世界性的大國,除了相對于美國比較弱小以外,它什么都不缺,具備一個全球大國甚至是領袖國家的任何一種要素。因此,中國和俄國加強法國的實力,幫助法國重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的地位,將使得大西洋聯(lián)盟內部出現(xiàn)深刻的裂痕。使得美國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與財力來平息這種裂痕,從而將減輕對中俄兩國的戰(zhàn)略壓力。中國、俄國與法國之間的大三角關系才是真正的全球進攻性的,才能夠徹底動搖霸權國家的優(yōu)勢,使世界外交格局恢復到均勢狀態(tài),因此中國的最高戰(zhàn)略是要把法國推到反美的最前線去。法國現(xiàn)在的反美愿望和決心到底有多大,這當然是一個未知數(shù)。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愿望與決心將隨著法國對美國劣勢的縮小和對其他歐洲國家優(yōu)勢的擴大而越來越大。法國從來就不是一個謙虛謹慎的、善于克制的國家,要它去韜光養(yǎng)晦,永不出頭,比要它滅亡還難受。而且對于中國來說,即便要推行韜光養(yǎng)晦的戰(zhàn)略,那么也要有其他國家出頭的客觀現(xiàn)實才能夠如愿以償。目前中美矛盾大于美國跟任何一個大國的矛盾,如果沒有一個大國對美國形成挑戰(zhàn),那么美國可以集中力量在它愿意的任何時候對中國進行騷擾破壞。因此在自我孤立的情況下韜光養(yǎng)晦,決不當頭,這完全是自欺欺人。

          

          也許有人擔心中國會被法國出賣,擔心法國依仗同中俄兩國的特殊關系來要挾美國做出讓步,以建立法美兩國之間的特殊關系,這在法國來說倒是有極大的可能。不過歷史經(jīng)驗告訴中國,在意識形態(tài)斗爭極為激烈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的時候,法國的領袖戴高樂將軍希望跟美國建立特殊關系,當時他提出了美英法三國世界指導委員會的主張,結果卻遭到拒絕。當時還是冷戰(zhàn)正酣的時代,美國連這點形式上的讓步也不愿意,難道在當今赤裸裸的國家利益競爭的時代還會對法國青眼有加?美國策士布熱津斯基就曾經(jīng)不冷不熱地嘲諷,“法國不大不小正好是個中等的歐洲大國!笔聦嵣希粋國家的外交政策并不由短期利益的誘惑所決定,而是由長期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決定。美國對于本國的救命恩人法國是這樣刻薄寡恩,是由其冷酷無情,精明勢利的的民族天性決定的,不會幡然改變。從法國的遭遇也可以看出,中國如果采取加強與美國聯(lián)系的單邊外交政策并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難道中國人比法國人在種族文化與政治制度上與美國更親近些?

          

          根據(jù)利害關系與權力結構,可以認為,中法俄三國聯(lián)合起來,將給法國獲得最大的利益與戰(zhàn)略空間。這肯定是事實,不過對中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妨礙。法國的外交地位的增強通常會引起美國以及英國的不快,法國的優(yōu)越地位一向就是被盎格魯·薩克遜人極為嫉視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初期,法國在歐洲獲得了霸權地位。英美兩國便聯(lián)手利用了一切手段如貨幣金融政策搞垮法郎和扶植德國復興等等削弱了法國的經(jīng)濟實力,摧毀了法國的政治軍事霸權,最后導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滅亡。這段歷史恩怨是戴高樂將軍后來反美的極其重要的原因。即便美國為了破壞中法俄大三角關系而給予法國特殊優(yōu)惠,那么法國也會明白,正是這種三角關系的存在對美國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美國才會額外對法國施加恩惠。因此為了加強法國對美國進行討價還價的地位,就必須長期穩(wěn)定地保存這種三角關系。如果美國對中國與俄國如法炮制的話,那么上述推斷中所蘊含的利害關系也是同樣成立的。中法俄三國建立穩(wěn)定有效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關系,并不是互相喜愛,甚至也不是互相幫助,也可以不以反對美國的霸權為宗旨,而是要形成一種客觀存在的態(tài)勢,削弱美國操縱世界局勢的能力,使得美國在做出戰(zhàn)略決策的時候不敢無視中法俄三個國家的存在與利益。至于背叛與忘恩負義,這是國家的特權和國家行為本質,永遠也不可根治與消除。國家之間的關系本來就是以利合,無利則散,只要在事實上削弱美國霸權的目的到達,其他的行動可以不予關注。

          

          中俄聯(lián)盟是中國外交的基礎與底線

          

          俄國是中國外交格局中最重要的國家,無論與其友好或者敵對,中國都不可能離開它,徹底脫離接觸。不象美國或者法國,因為不與中國接壤,有可能與中國毫無關系。在中國全球外交格局中的四個大三角關系中,俄國都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俄國在中國外交戰(zhàn)略格局中的頭等重要性。任何關于中國應該拋棄或者孤立俄國,甚至利用俄國的困境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全面合作以求收復中國失地的想法都是極不現(xiàn)實和極為有害的。

          

          俄國要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在地緣政治上必須在三個方向同時出擊:首先要在東歐地區(qū)保持攻勢,為此需要與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進行親密合作,要使芬蘭與波羅的海三國保持友好中立;
        其次要在高加索、中亞各國以及蒙古保持強大的影響力,直接占領或者作為對中國的緩沖國;
        最后就要在遠東地區(qū)保持軍事優(yōu)勢。中國的應對是,盡可能的滿足與支持俄國在東歐、高加索三國以及除土庫曼斯坦以外的中亞四國的特殊地位與特殊權力。讓俄國陷在這些地區(qū)不能自拔,同時也可以使俄國跟美英勢力以及德國和土耳其的擴張戰(zhàn)略發(fā)生嚴重的沖突,從而削弱俄國在中俄邊境問題上與中國討價還價的地位。使俄國保持一個世界大國至少是地區(qū)性大國的地位,從勢力均衡的角度對于中國來說是有好處的。中國只需要表態(tài)承認俄國在獨聯(lián)體中的領袖地位,并不需要付出更多的現(xiàn)實性利益。再說,前蘇聯(lián)集團國家也不值得中國為之操更多的心。不管俄國決策層對北約東擴到底是持何種立場,中國應該對俄國明確表態(tài),支持俄國反對北約東擴的立場,支持俄國推行獨聯(lián)體國家一體化的政策。同時支持俄國打擊俄國境內的分裂分子,以換取俄國對我國打擊國內分裂勢力的行動的支持。至于遠東地區(qū),俄國在目前不可能對中國再形成有效的威脅,保持俄國在遠東地區(qū)和北太平洋的存在,有利于遏制日本和美國勢力,對中國有相當?shù)暮锰帯?/p>

          

          中國在俄國實際上也是中國的戰(zhàn)略邊疆地區(qū)中亞應該保持一個什么樣的存在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中亞諸小國擴展影響對于中國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但是從維護勢力平衡的角度出發(fā),還是承認俄國在中亞擁有行動自由,以換取俄國承認中國在外蒙古和臺灣擁有行動自由為佳。美國悍然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對抗與拆散“上海合作組織”。同時為了中亞石油經(jīng)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輸出,扶植美國石油利益的代理人卡爾扎伊上臺。今后美國在中亞的軍事、政治與經(jīng)濟存在將是長期的,中國必須做好外交反擊的準備。中國目前最好的手段是簡化外交格局,與俄國達成互惠性協(xié)議,中國同意俄國在中亞諸國享有特殊地位,與此相對應俄國必須同意中國在外蒙古享有特殊地位。這樣有利于遏制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這些敏感地區(qū)扇風點火的能力,也使得中國對于中亞格局不至于過分敏感。中國沒有必要跟俄國去競爭控制中亞地區(qū),同時又要將美國逐出中亞地區(qū),為此中國應該支持俄國在中亞地區(qū)占據(jù)主導地位。目前的“上海合作組織”最好更名為“中亞安全與合作組織”,總部設在某個中亞國家,以保全俄國的體面和消除俄國對中國的猜忌。中國憑借與俄國的聯(lián)盟關系以及事實上在中亞的存在照樣可以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集中抗美的力量,保持國家的相對行動自由而不是深陷在地區(qū)地緣政治的泥潭中符合中國當前的國家利益。臺灣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不應該主動制造那種利益很小,風險很大的外交死結。

          

          對于中國來說,保全俄國的世界大國地位,支持俄國在三個戰(zhàn)略方向上的存在,有利于分散美國對中國施加的壓力,有利于締造勢力均衡的外交格局,有利于中國在其間縱橫捭闔,防止外交局面徹底失控。一個徹底衰落軟弱,復興無望,在地緣政治方向全面收縮的俄國,不僅易于鋌而走險,而且容易被美國徹底控制,中國將減少戰(zhàn)略選擇的空間。因為中國要么去跟美國競爭控制俄國,要么將要面對白種人國家大聯(lián)盟的包圍。不如在俄國處于相對衰落軟弱,缺乏討價還價實力的時候,預先跟它達成妥協(xié)和戰(zhàn)略安排,以降低在日后遭受報復的風險。俄國與中國有著地緣政治上的沖突,但是與俄國的聯(lián)盟從反抗美國的壓力的角度出發(fā),對中國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這個結局不是中國所選擇的,而是由地緣政治規(guī)律以及世界經(jīng)濟政治格局所決定的。不過,簡單的中俄聯(lián)盟的作用是有限的,是一個比較單純的軍事上的聯(lián)盟而非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上的全面聯(lián)盟;
        是局限在東亞地區(qū),而非全世界性的;
        具有與日美聯(lián)盟和北約針鋒相對進行對抗的性質,因此不但不能消解日美聯(lián)盟與北約,反而將加強了日美聯(lián)盟與北約。

          

          同時,俄國與中國有太多的歷史恩怨,有太多的利害沖突。單獨的中俄聯(lián)盟,具有極大的不穩(wěn)定性,容易被美國挑撥離間,分而治之。必須再加上一個國家,這樣才能使得中俄之間的聯(lián)盟關系更加穩(wěn)定有效。這樣的國家是印度和日本。中俄印與中俄日這兩個三角關系是防御性的,既有反對霸權國家的考慮,但同時也是彼此之間的防范。讓俄國、日本與印度這三大鄰國同時獲得完全的行動自由,對中國有極大的不利。(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與此類似,如果中國獲得了相對與上述三個國家更為優(yōu)越的戰(zhàn)略地位,能夠完全自由行動,也會對上述三個國家造成極大的威脅。四大國的兩種互相分離戰(zhàn)略態(tài)勢都有極大的可能導致俄國、日本與印度三國聯(lián)合起來壓制中國的危險局面,最后被美國徹底操縱與利用。因此中國必須未雨綢繆,主動去塑造均勢格局,而不是在危機來臨的時刻被動應付。

          

          俄羅斯最近與北約建立了伙伴關系,成為了北約決策中心濫竽充數(shù)的一員。俄國的這種選擇究竟是歷史文化意義上的,還是政治經(jīng)濟戰(zhàn)略上的;
        究竟是長期的國策,還是短期的對策;
        究竟是洗心革面,還是臥薪嘗膽,這對于中國來說并沒有根本區(qū)別。俄國可以改變外交政策,可以改變民族感情,可以改變聯(lián)盟體系,可就是改變不了俄國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俄國是世界的一極,獨立而且強大,人口眾多,國土廣袤。無論俄國與美國是何種關系,它的存在和強大對美國總是會產(chǎn)生制約和平衡的作用。中國不應該以俄國加入北約為由對其進行疏遠,相反倒是應該更加加強中俄合作的力度,以保全俄國的大國地位和獨立態(tài)勢,因為任何一個大國的抵抗力量和抵抗意志的消失只可能有利于霸權國家而不是像中國這樣的中等強國。如果中國把俄國逼到走投無路的境地,那俄國也許會假戲真做,徹底投靠美國,成為北約的前鋒和打手,配合美國的世界戰(zhàn)略對中國進行遏制與破壞。因此中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削弱與俄國的聯(lián)盟關系,必須隨時給予俄國以最大的支持,加強俄國與北約的抗衡能力,防止俄國被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徹底吸納或者拖垮。

          

          俄國總統(tǒng)普京在俄美蜜月期間已經(jīng)公開表示,俄中關系優(yōu)先于俄美關系。事實上,這個判斷說明俄國決策層知道,正是由于中俄聯(lián)盟實質性的存在,才使得美國愿意對俄國做出較大的妥協(xié)和讓步。如果中國在美俄之間保持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俄國是不可能得到美國目前的優(yōu)惠待遇的。這種事態(tài)也可以反過來警告中國,如果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放棄中俄戰(zhàn)略聯(lián)盟關系,只有死路一條?梢灶A言,俄國為了保持美國的這種優(yōu)惠政策,將會繼續(xù)深化與中國的合作以增強對美討價還價的地位。在聯(lián)盟關系中,助人即助己。中國應該知道,如果在要挾美國進行讓步方面,中國從中俄聯(lián)盟中不如俄國獲利大,那也是因為中國的國家意志、國家實力以及國際戰(zhàn)略處境等等方面統(tǒng)統(tǒng)不如俄國優(yōu)越。因此中國目前要做的就是振奮國家意志,增強國家實力以改善中國的國際戰(zhàn)略處境。而其中首要的步驟就是繼續(xù)加強中俄聯(lián)盟關系以加強中國對美國討價還價的地位,而絕不是放棄中俄聯(lián)盟關系,自我孤立,以求得美國的善意回應。

          

          中俄印、中巴印和中俄伊關系

          

          印度對于中國來說一方面類似于當年的奧匈帝國對于德國,另一方面也類似于當年的俄國對于德國?偠灾《仁且粋很難纏的鄰居,建設性的能力很小,因為國內各民族四分五裂、種姓對立和貧富分化走向極端;
        破壞性的能力倒很大,就因為可以糾集一支龐大的軍隊并且還掌握核武器。中國對其敬而遠之雖然是可行的辦法,但是從長遠的趨勢來看,讓印度相對于中國獲得完全的自由,對中國極為不利。印度既有對中國進行大規(guī)模干擾的能力,也有進行干擾的動機。如果印美之間達成妥協(xié),印度服從美國的外交戰(zhàn)略對中國進行遏制,以及如臺灣新人類李登輝所希望的那樣跟日本和臺灣夾擊中國,這兩種前景對于中國來說都是極為嚴峻的。如果中國把印度這枚外交棋局中重要的棋子放棄,任由美俄兩國使用,這對中國來說極為不利。印度是跟中國接壤的國家,中國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與它的糾纏。中國沒有當年英國和美國在國家力量上的相對優(yōu)勢和優(yōu)越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不可能無視印度的存在,推行永久敵對與冷淡的對印政策。

          

          印度與中國之間目前存在的這種微妙的敵對狀態(tài)究竟是因為現(xiàn)實的地緣政治矛盾,還是因為抽象的大國地位競爭;
        究竟是因為中國支持巴基斯坦導致印度的敵視,還是因為印度的威脅導致中國支持巴基斯坦,這些問題的真相都無關緊要。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不能在中美對抗的大格局中,在周邊國家中再樹立一個強大的對手。印度在中國的各大戰(zhàn)略對手中最弱小,不過中國最好不要因為印度最弱小就打算長期對抗下去。其實印度恐怕也是這么打算盤的,因為中國在大國俱樂部中也是最弱的,向中國挑戰(zhàn)風險最小,收益最大。因此中印之間及早解決邊境問題和互相妥協(xié)合作才是長久之計。對于中國來說,對手比較弱小,才好達成妥協(xié),做出一點讓步也不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中國當然應該繼續(xù)發(fā)展綜合國力,保持對印度的全面優(yōu)勢,但是沒有必要引起印度的敵意。不管中印之間的邊境爭端能否順利解決,中印之間至少可以達成以下諒解:中國保證不干涉克什米爾問題,但是要以印度做出相應的讓步,保證不得以任何形式支持藏獨、疆獨與臺獨勢力;
        中印兩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進行南南合作,領導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對西方勢力進行抗衡;
        中國公開大力支持印度在不結盟國家集團中起領袖作用,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斯永否決權時聽取印度的意見等等,這種兩國親密合作的格局可以或多或少平息印度對中國的怒火與嫉妒。中印之間的聯(lián)盟并非出于相互喜愛,而是出于互相利用與提防。是為了防止印度自行其是,采取危及中國的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的行動的預防性措施。中國要防止臺灣與印度進行勾結,進行危及中國主權與利益的陰謀活動;
        防止俄國與印度聯(lián)手制約中國;
        防止印度、日本與美國三國聯(lián)合起來夾擊中國。與印度結盟就可以在這些斗爭中掌握主動權,贏得先手。印度并非對西方惟命是從,但是印度要進行反美與反西方的活動有賴于中國的支持。與印度的結盟可以使得印度與中國都同時擺脫孤立地面對西方國家壓力的處境。

          

          中印之間除了存在邊境糾紛以及針對印度的中巴聯(lián)盟以外,締結良好關系的障礙還在于,中印兩國都是在經(jīng)濟權力結構中同一等級與地位的國家,中印兩國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蘊藏著更大的沖突,兩國的經(jīng)濟沒有互補性,在政治上存在著競爭性。這些矛盾的存在需要兩國政府進行密切的磋商與協(xié)調,防止這些矛盾被西方列強惡意利用。中印之間的廣泛合作,就是防止這種沖突激化的手段之一。當然,要形成中印之間的親密合作的關系缺乏充分的粘合劑,僅僅依靠中國政府的善意表示或者讓步還是不夠的。因此必須把俄國拉進來,才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三角關系。俄國外交界也有過一種提議,建立中俄印三角聯(lián)盟,這是完全可行的外交格局,對于中國來說利多弊少。(蘇)俄印關系在地緣政治上本有共同遏止中國的考慮,但現(xiàn)在俄國跟中國已經(jīng)建立了有效的聯(lián)盟關系,中國兩面作戰(zhàn)的噩夢基本消除。因此順勢清理與印度的矛盾,消除地緣政治上的隱患,以將對中國的威脅化為無形,這種政策對于中國是勢在必行的。因此,中國政府必須主動去塑造中俄印大三角關系,利用這個三角關系增強中國的外交戰(zhàn)略地位。對于任何國家來說,良好的外交態(tài)勢都是不會自動來臨的,需要決策者以巨大的勇氣、智慧和耐心去爭取。中國要盡量避免與印度直接對抗,這根本改變不了中國在國際外交權力結構地位與解決本國的任何問題,在中印邊界的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上適當?shù)刈龀鲎尣讲粫笞暸_灣獨立一樣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以及地緣政治處境的質變。

          

          同時,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個國家互為鄰國的現(xiàn)實是不可改變的,中印關系不能回避中巴關系和印巴關系,中印巴小三角關系也是一個客觀存在。三國間的任何誤解和沖突都會被其他國家利用,因此中國必須防止美國在在中印巴三國間挑起和擴大矛盾,應該盡力調解克什米爾問題,使之在公正合理的條件下解決。中國不可能在保持中國戰(zhàn)略邊疆的和平與穩(wěn)定的問題上采取長期回避的態(tài)度,同時也不允許長期實行單邊戰(zhàn)略,一味支持巴基斯坦反印。中國事實上既無法絕對控制巴基斯坦,也沒有這個必要。在中俄印三國合作大戰(zhàn)略下,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必須適可而止。中國必須使巴基斯坦明白,它必須服從中國的戰(zhàn)略利益,中國與印度的聯(lián)盟是從全球戰(zhàn)略出發(fā)的,巴基斯坦必須為之做出犧牲或者必須主動協(xié)調和靠攏中國的戰(zhàn)略。必須指出的是,巴基斯坦的存在和對印度的遏制并非僅僅對中國有利,因此中國需要仔細衡量中巴關系的付出與回報問題。巴基斯坦還可以利用和依靠伊斯蘭世界以及美國的支持。美國在南亞和中亞的利益與印度未必完全一致,美國需要保留巴基斯坦作為中亞石油的輸出口,不會坐視巴基斯坦被印度消滅或者徹底控制,中國完全沒有必要包攬對巴基斯坦的義務。目前巴基斯坦的陸空軍武器依賴中國,海軍武器依賴法國,這種合作的格局很有啟發(fā)意義?梢栽诤芏嗟鼐壵屋S心國家中如法炮制,當然在建立中法俄大三角關系后會更有效。

          

          同時,為了斬斷美國伸在中亞的黑手,中國必須與伊朗和巴基斯坦加強戰(zhàn)略合作,可以考慮將伊朗和巴基斯坦拉入“上海合作組織”中。在這個大合作的框架中,中國、俄國、伊朗和巴基斯坦達成協(xié)議,建立排斥地區(qū)外大國插足的機制,支持俄國以某種合法的形式控制除土庫曼斯坦以外的中亞四國,支持伊朗以某種合法的形式控制甚至合并土庫曼斯坦,支持巴基斯坦以某種合法的形式控制甚至合并阿富汗。形成三足鼎立的均勢,這樣才能夠結束中亞地區(qū)無窮無盡的爭端與內戰(zhàn),使得某些國家不必借助宗教極端勢力來擴展國家利益,防止美國在中國的戰(zhàn)略邊疆地區(qū)扇風點火,趁機插足。

          

          美國未來的石油戰(zhàn)略大概是——里海的石油通過高加索三國和土耳其出口,中亞的石油通過巴基斯坦出口,伊拉克的石油則由未來的美國扶植的傀儡政府控制,海灣被保護國家維持原狀。因此中國必須與俄國合作加強對伊朗的支持,以防止美國全面控制波斯灣、中亞和里海地區(qū)的石油出口。中國政府必須考慮未來中國的石油安全,將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所必需的石油從什么地方進口,本國西部地區(qū)可以生產(chǎn)一些,可以從俄國、中亞和西亞地區(qū)進口。為此也需要和俄國和伊朗搞關系,而讓美國在中亞和西亞地區(qū)站穩(wěn)腳跟對中國有極大的不利,中國將被迫在東西兩條戰(zhàn)線上對付美國的挑釁。因此中國在推行地區(qū)外交政策的時候不能夠以美國是否反對作為標準,美國反對中俄伊三國建立密切合作的關系,恰恰就是因為美國害怕這種格局的出現(xiàn),因此中國政府更加應該有效的締結這種關系,以便在有利的條件下跟美國討價還價。例如要求美國以放棄美臺特殊關系作為中國放棄中伊(伊朗、伊拉克或者伊斯蘭國家)特殊關系的先決條件。

          

          美國策士亨廷頓和布熱津斯基均擔心中國、俄國和伊朗會結成某種反美的同盟,亨廷頓是從“文明的沖突”來著眼的,而布熱津斯基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分析的。站在中國的立場上來分析,這個小三角關系雖然用處有限,但是還是有相當可用之處。首先是針對土耳其重溫大突厥帝國或者大突厥共同體的舊夢,斬斷土耳其與中亞諸國和中國新疆地區(qū)分裂分子聯(lián)系。俄國和伊朗結成聯(lián)盟還有助于俄國在高加索三國鞏固勢力范圍,從而有效地回擊土耳其的另一個擴張方向。中國決不允許土耳其這種三流美國走狗國家也敢在中國的戰(zhàn)略邊疆擴展勢力甚至干涉中國的國內問題,一定要把它徹底孤立。其次,中俄伊三角關系建立后有利于策動建立建立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家聯(lián)合陣線,把土耳其趕出或者隔絕于伊斯蘭世界;
        俄國解決了后顧之憂后,可以利用東正教的關系跟希臘合作把土耳其隔絕于歐洲之外,也可能動搖北約的團結與穩(wěn)定;
        最后要說明的是伊斯蘭教激進國家大聯(lián)合的這種格局也可以有效地反制美國和印度的擴張戰(zhàn)略的。以上各種政策中國政府可以并行不悖,視情況集中力量在一個方向上取得突破,以帶動在其他方向上的突破。美國對伊拉克的戰(zhàn)爭企圖,中國必須配合俄國和法國盡全力阻止,以防止美國徹底控制中東地區(qū)?偠灾袊灰竿軌蛑蒙硎峦,更要極力阻止俄國從這些地區(qū)撤退,從而導致美國全面控制這些戰(zhàn)略地區(qū)的最壞結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第二頁】

        相關熱詞搜索:運籌帷幄 子孫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