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賴長春:晏陽初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一、公民教育是平民教育的最終目的

          

         。ㄒ唬╆剃柍跗淙似涫耓1]

          晏陽初(1890-1990)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學家。他早年留學美國,自1920年回到中國發(fā)起全國性識字運動,號召“除文盲,做新民”以后,相繼成立了定縣實驗縣、衡山實驗縣、新都實驗縣和華西實驗區(qū)。1943年,針對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即言論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免于匱乏的自由、免于恐懼的自由,提出了“第五項自由”,即“免于愚昧無知的自由(Freedom From Ignorance)”。同年,在哥白尼誕辰400周年之際,鑒于晏陽初“將中國幾千字簡化且容易讀,使書本上的知識開放給以前萬千不識字的人的心智。又是他的偉大人民的領導者:應用科學方法,肥沃他們的田土、增加他們辛苦的果實。”而與愛因斯坦、杜威、福特等人一起,被美國百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評為“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之一,他是惟一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1950年以后,晏陽初以定縣實驗的基本經(jīng)驗與中國平民教育與鄉(xiāng)村建設理論為基礎,在泰國、菲律賓、印度、加納、古巴、哥倫比亞、危地馬拉等國,繼續(xù)為平民教育與鄉(xiāng)村改造奔走,指導推行田間實驗與社區(qū)教育,將初期的“除文盲,做新民”的口號擴展為“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1955年被美國《展望》雜志評選為“當前世界最重要百名人物之一”。菲律賓總統(tǒng)、泰國國王都把自己國家的最高榮譽獎章頒發(fā)給他,以表彰他所作的杰出貢獻。1987年,美國總統(tǒng)里根給他頒發(fā)“終止饑餓終身成就獎”,稱“六十年來為鏟除第三世界饑餓和窮困根源,你始終不渝地推廣和開拓著一個持續(xù)而綜合的計劃!1990年1月,晏陽初在美國紐約逝世,終年100歲。

         。ǘ┕窠逃顷剃柍跗矫窠逃淖罱K目的

          公民教育是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一個核心內(nèi)容。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民眾普遍存在著“愚”、“貧”、“弱”、“私”四大問題,晏陽初針對這四大弊病提出用四大教育來解決。即“第一,用文藝教育攻愚,培養(yǎng)知識力。第二,用生計教育攻貧,培養(yǎng)生活力。第三,用衛(wèi)生教育攻弱,培養(yǎng)強健力。第四,用公民教育攻私,培養(yǎng)團結力!盵2]其中,“識字教育為起點,而以公民教育為正鵠……”,生計教育與衛(wèi)生教育是公民的物質保障和生理基礎?傊,“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把目前全國的‘平民’都養(yǎng)成好國民!闭缢约涸凇镀矫窠逃艣r》一文中所說的一樣,“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做什么人?做‘整個的人’。什么叫‘整個的人’?第一要有知識力,第二要有生產(chǎn)力,第三有要公德心……總之,平民教育是要養(yǎng)成有知識力、生產(chǎn)力和公德心的‘整個的人’”。

        [3]

          不過,“人”在不同教育中的含義是有所區(qū)別的。文藝教育、生計教育和衛(wèi)生教育中的人是單個的人,是自然人;
        而公民教育中的人乃是指社會人,其中尤其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種社會人才是晏陽初平民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公民。因此,他說:“我們辦教育,固然要注意文藝、生計、衛(wèi)生,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根本的根本,就是與人的問題,大家都要自私自利,國家就不能有辦法,絕對沒有復興的希望。所以,我們辦公民教育,用家庭式的教育在家庭的每個分子里,施以公民道德的訓練,使每一個分子了解一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發(fā)揚他們公共心的觀念!盵4]因而,“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僅是使一個不識字的工匠,成為一個讀書人,或把一個純樸的農(nóng)民塑造成懂得科學知識的人,而且還應該使他們成為有聰明才智和進取心的中華民國的公民。至此,我們的口號是‘作新民’”[5]換言之,“以中華民國必須之教育,完成其公民資格”是“平民教育之最終目的”。[6]

          

          二、公民教育的目標與內(nèi)容

          

          平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公民教育,因此,從廣義上說,平民教育就是公民教育,文藝教育只是公民教育的基礎,而生計教育與衛(wèi)生教育是使為了讓民眾更好地成為公民。因此,他們實際上都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不過,為了突出公民教育自身的特質性,本文所指的公民教育,乃是從狹義上說的,以便區(qū)別于文藝教育、生計教育和衛(wèi)生教育。

          那么,晏陽初的公民教育到底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

          之初,晏陽初提出公民教育是直接針對民眾表現(xiàn)出來的“私”,之后,又從鄉(xiāng)村政治建設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角度擴大了公民教育的范圍。晏陽初在各種場合的談話、不同時期的著作及實踐表明,他的公民教育著重于以下幾個方面:

         、鍒F結力、公共心

          在長期的社會觀察和社會實踐中,晏陽初發(fā)現(xiàn)中國民眾普遍存在著“私”的問題,“所謂私,是指中國最大多數(shù)人民是不能團結,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訓練。”[7],因此,公民教育首先就要“培養(yǎng)民眾的團結力,以解決一盤散沙的散,也就是自私的私”。[8]

         、婧献餍

          中國民眾,由于私,往往難以合作,一盤散沙,不能形成一股強力。他說:“外人譏笑我們:‘一個中國人是天下最聰明的人,兩個中國人在一起,就是天下最愚笨的人’。我們鄉(xiāng)村同志,首先要引以為戒”,更要通過教育“培養(yǎng)農(nóng)民合作的觀念、習慣和技能”。[9]他滿懷信心地說:“如果中國四萬萬人都有科學頭腦,都能運用上技術和合作精神,我敢說,就能百戰(zhàn)百勝,要世界和平,世界就不得不和平。”[10]

         、缑褡遄杂X

          作為一國公民,必須要有民族意識和對自己民族和國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在民族危難之際。為此,晏陽初對當時的漢奸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他說:“然而所謂漢奸,又是些什么人呢?不還是中國人嗎?怎么會做漢奸的?你們必會說:這是受了日本人的利用。日本有一套方術,二十年來為斷的在中國制造漢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功了一個普遍的漢奸運動。本來中國的民眾可以成為抵抗的力量,現(xiàn)在反受了敵人的訓練,成為了救國的障礙。這又是多么痛心!”“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成千上萬的男兒,奔赴沙場,冒炮轟而不懼,浴狂炸而不退,神勇無匹,那種壯烈悲歌,前仆后繼的精神,不但開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就是外國戰(zhàn)史上也是空前未見!绱藸奚,如此悲壯!那又是什么人?也是中國人。一方面賣國同胞,無恥的漢奸,是中國人;
        一方面死神不屈,炮火不驚,叫敵人不能不膽寒的志士國殤,也是中國人。同是中國人而表現(xiàn)這樣的不同。這沒有別的緣故,只是:一個沒有教育,一個有教育,又得了英勇的領袖之領導,所以他們有這種驚人的表現(xiàn)。”所以,晏陽初警告說,一定要看重視 “平時為一班自名為上流社會者所藐視,所掩沒”的廣大民眾,只要他們經(jīng)過適當?shù)慕逃,他們將可以化為偉大的力量。他打比喻說:“一個農(nóng)民要收稻米,就得種稻子,先下種而后有收獲。同樣,我們要在廣大的民眾里下教育的種,而后我們才有偉大的力量可取得,可運用,要是整個中國的民眾有了教育,有了組織,我們要世界亂,世界不敢不亂;
        我們要世界和平,世界不敢不和平!盵11]

          總之,晏陽初當時深刻地認識到,我國并不是沒有人,但有的還只是生物學上的人,“中國三萬萬農(nóng)民,雖然具著莫大的潛力,與無限的可能性,但從來沒有充分地被啟發(fā)、培養(yǎng)、組織和運用,有時還被壓迫榨取、蹂躪摧殘,以致本來大有可為的民眾日趨于萎蘼消沉!盵12]因此,公民教育必須擔當起喚醒民眾的重任,培養(yǎng)民族自覺。

         、枵蔚赖

          晏陽初的政治道德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地方行政干部培訓的意義》和《湘行政干部學校第二期學員訓練結束》兩篇文章里。

          晏陽初清楚地看到,“中國能為民眾謀幸福的官吏確實太少。知識分子、舊士大夫、新士大夫,都只顧自己升官發(fā)財,絲毫不替民眾盡力,何況中國偉大的民力長久不曾開發(fā)!”[13]因此,“要把不成東西的縣政,改造成成一個東西;
        把不成東西的一班縣政人員,只知道催科聽訟,向人民收財?shù)娜宋铮脑斐上褚粋東西的,為人民服務的行政官吏!盵14]否則,中國將永遠沒有希望。

          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湖南省成立了地方行政干部學校,開設了縣政人員班、縣政督導員班、技術輔導班、政治訓練員班、鄉(xiāng)鎮(zhèn)長班和婦女訓練員班等。學校主要是為地方培養(yǎng)建設人才,尤其是地方政治建設代人才,因此,晏陽初十分強調(diào)政治道德的培養(yǎng),這也是其公民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

          在晏陽初的眼里,政治道德主要表現(xiàn)為四個字——廉、正、勇、勤。他多次告誡受訓人員:“務必在地方貫徹‘廉正勇勤’之精神,以滌清外人對‘中國官僚’一丑名詞代表貪污、卑鄙、顢頇等政治劣行之全部丑史!”[15]

          在廉、正、勇、勤中,晏陽初又特別強調(diào)“勇”。他說“在辦事上有這樣那樣的顧慮,這樣那樣的困難,完全是缺乏勇氣的緣故”。[16]所以,他要求各學員一定不要由私誼而忘掉公務關系,不能有黨派觀念,更應極端避免黨派之爭。他說:“國家危急到今天這種程度,還有什么一黨一派人的權利可爭,意氣可斗?合力同心去應付強敵還不夠,怎么有余心余力在家里向自己人算帳?我常說,‘覆巢之下無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真的亡了,一黨一派的明爭暗斗有什么意義?”晏陽初之所以要說這些,乃是想讓國人明白,不要有什么顧慮,要有大勇,以民族為重,心國家為念。

          

          三、公民教育的實施的原則與途徑

          

         。ㄒ唬┕窠逃脑瓌t

          1、層次性原則

          晏陽初認為,“人人都有做公民的資格,人人都有受公民教育的權利。我們要大多數(shù)民眾都能實施公民教育的權利,就得給他們一種公民教育!盵17]但是,由于中國人口素質的具有差異性,因此,必須有層次地進行公民教育。首先是識字教育,爾后是繼續(xù)教育。

          中國人口號稱四萬萬,十二歲以上不識字的人就占二萬萬有余,我們可以想象以過這些不識字的民眾實施公民教育,正如沒有基礎,就要建筑房屋,勢不可能。“所以,如果真要對民眾進行公民教育,必須從根本上著手,必須從誤字教育入手,因為,誤字是求知的工具,受教育的工具,日常生活上最需要的基本知能。”況且,大多數(shù)失學的民眾事事被動,事事待鼓動刺激,終非長久之計。在培養(yǎng)他們的的主動精神,非從基本教育入手不可。假如我們不這樣做,想單靠幾天演講的鼓動,幾種圖畫的刺激,幾張傳單的宣傳,就算為公民教育運動,所得的效果至多不過引起少數(shù)人的暫時興趣和注意罷了。因而,誤字教育實是基礎,必不可少。

          有了識字教育作基礎后,就應當對民眾進行“平民的繼續(xù)教育”,其目的在于進行“程度較高的公民常識”教育。這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公民教育的實質性內(nèi)容。

          2、適切性原則

          一提到公民教育,晏陽初說,我們必須精思熟慮兩個問題,一是什么是“中國的公民”?二是什么是“中國的公民教育”?并以此告誡大家,“務必所施的公民為真正中國的公民教育,不是由他國摹仿來的公民教育”。他說:“有外國的歷史文化和環(huán)境,而后產(chǎn)生他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有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環(huán)境,而后產(chǎn)生我國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適應我國的需要!盵18]總之,“各國教育有各國教育的制度和精神,各有它的空間性和時間性,萬不能亂七八糟拿來借用!苯窈笮陆逃耐緩绞牵骸安灰倌7聞e人,要自尊自信,自創(chuàng)造!盵19]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首先明確“什么是中國的公民教育”,為此,必須先進行“徹底地”、“實地地”調(diào)查研究。

          3、生活化與參與性原則

          晏陽初一直強調(diào)在教科書里所學的理論之外,應給他們一些事實作為應用的機會,即強調(diào)公民教育的生活化和應用性。他舉例說,例如所失的重要領土,重要的不平等條約等等。這類事實可編成小冊,作為補充讀物;
        搞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就應當給他們合作的機會;
        搞自治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給他們政治參與的機會等等?傊,不能將公民教育搞成純理論的,也不能把公民教育與民眾生活離得遠遠的。

          4、經(jīng)濟性原則

          中國民眾大都受經(jīng)濟的壓迫,而且,他們每汲汲于謀生計,自不能有多少時間來撫育。因此,公民教育應當講究經(jīng)濟原則,一方面,時間上要講經(jīng)濟,另一方面,費用上也要講經(jīng)濟。因此,實施公民教育,應研究用“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費用”來實施“最不可少的公民教育”。

          5、持久性原則

          公民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在民眾中扎根。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歷史和文化氛圍里,更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因此,晏陽初時常告誡大家“勿以一星期的運動,就算了事”。[20]大家需要“繼續(xù)努力,徹底研究,群策群力,共求良效”。每一個鄉(xiāng)建工作者人都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準備在鄉(xiāng)村打一場持久戰(zhàn)。

         。ǘ┕窠逃膶嵤┩緩

          1、自助社、合作社、合作社聯(lián)合會、

          “私,也可以說是散。(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中國四萬萬人,便是一盤散沙,各顧各的,毫無集團生活,毫無團結力量,這是最危險不過的事!盵21]所以,培養(yǎng)民眾的團結精神便成為了公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實踐表明,團結力的培養(yǎng),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合作性組織。

          在定縣實驗中,晏陽初和他的同事們利用自助社、合作社、合作社聯(lián)合會來培養(yǎng)民眾的團結力,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自助社是對農(nóng)民的一種資金救助的臨時組織!盵22]晏陽初認為,“在合作訓練未能完成,合作社尚未組織之前,應先組織自助社!盵23]自助社之性質,實為合作社之準備,社員不必繳納股金。成立之后,可以用自助社的名義,向倉庫抵押棉麥等農(nóng)產(chǎn)品,通融資金。定縣實驗區(qū)共設有276處自助社,后來有20個自助社改為了合作社。

          合作社采取兼營方式,按農(nóng)民之需要量,逐漸經(jīng)營信用、購買、生產(chǎn)、運銷四方面之經(jīng)濟活動。其目的仍然是合作教育訓練。晏陽初再三強調(diào),推行合作社必須“注意業(yè)務視導,以指導社會之進行,審核其會計,并繼續(xù)授以合作教育之訓練!盵24]

          普通的合作社雖然有效,但遠遠滿足不了農(nóng)民的所有需要。因此,晏陽初又發(fā)動成立了“合作社聯(lián)合會”,“它不僅像合作社那樣包括信貸業(yè)務,而且包括整個生產(chǎn)、運銷和購買過程。”[25]這些環(huán)節(jié)相互關聯(lián),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最大的效益。以定縣的棉花生產(chǎn)為例,“在開展合作項目時,農(nóng)民們部經(jīng)營額為12萬元,而三年之后,則增長到1800萬元。”[26]其意義在于,它不僅使民眾的經(jīng)濟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農(nóng)民們一方面受到了科學的生產(chǎn)技術的培訓,另一方面又受到了合作經(jīng)濟組織的培訓。在這場運動中,“鄉(xiāng)民們學到了現(xiàn)代公民教育的本質東西,即‘合作’二字。”[27]所以,晏陽初興奮地說,如果我們給三億中國農(nóng)民提供這種科學生產(chǎn)和合作經(jīng)濟組織的綜合經(jīng)濟培訓,那么,我們就將為建立起偉大的現(xiàn)代國家打下堅實的基礎。

          2、公民服務團與政治參與

          在定縣進行縣政改革時,晏陽初清楚地了解到,平時一般縣政府只看做兩件事——催科和聽訟。因此,貪污黑暗,弊病百出,平常說親民之政是縣政,但最壞的也是縣政。然而,縣政是國家政治的基礎,“縣政辦不好,國家如何會好?可惜今日一般人的視線根本沒有注意到人民身上!”[28]他提醒說,今天的青年,假如對這個問題沒有認識,那么國家是永遠不會有辦法的。

          所以,在定縣實驗縣進行縣政改革時,晏陽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組整個縣政機構,全縣成立公民服務團,建立穩(wěn)固的基層組織,推進充實基層的建設活動。這個公民服務團,就是縣政建設的重心,使一切的建設活動都落在人民身上,使人民的一切活動法律化;
        這個組織機構是基層大,上面小,免掉了一般的頭重腳輕的毛病,人民的成分加多,人民的力量也自然加大。

          據(jù)俞可平、徐秀麗等人的研究,定縣的基礎組織原有村保衛(wèi)團,他們的職責“只限于在夜間巡邏柏樹更,維護村中治安,預防盜賊!倍穹⻊請F除了這些職責外,還有宣傳和組織作用?谷諔(zhàn)爭暴發(fā)后,河北成為抗日救亡的前哨,公民服務團充分發(fā)揮了宣傳組織作用,作好了充分利用民間力量抵御外敵的準備!岸沂聦嵣,定縣在日本入侵后確實進行了有力的抵抗!盵29]

          公民服務團之所以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主要是由于通過公民服務團的建設,培養(yǎng)了普通民眾的自治力和民族意識,使他們有了組織的意愿和能力,有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國家意識。這是公民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與此相應的是,民意機關的設立。

          晏陽初認為,如果只是天天談談民主,卻沒有工具給民眾,沒有機會給民眾,教他運用民權,那就是空談民主政治,一點沒有用處。實現(xiàn)民主政治,一方面固然是知識問題,一方面也是機會問題,有機會給民眾鍛煉自治能力,民主政治才會實現(xiàn)。我們希望一個不會騎自行車的人會騎自行車,增加他的行動效力,當然要給他自行車,更要給他實習的機會。而且傾跌磕碰,更是難免的事。然而要他真能騎自行車,我們至多只能教他少跌,卻不能防護到他絕對不跌。要知騎自行車的能力是幾次三番的傾跌失誤中學成的。“所以不談民主政治則已,要談民主政治,就不能以民眾缺乏自治能力為借口,不給他們自治的機會、自治的工具!盵30]不僅民意機關的設立是為了給民眾參與政治的機會,而且公民服務團的設立也是給民眾參與政治的機會,也是鍛煉民眾自治能力與政治道德。

         。ㄈ┕窠逃龑嵤┑哪J絒31]

           1、學校式:就是采用平民學校的形式。具體辦有“初級平民學!、“高級平民學!焙汀捌矫翊髮W”。初級平民學校主要針對十二歲以上已超過入學年齡的文盲,進行掃盲工作。采用的教材是晏陽初他們用白話文編寫的《平民千字課》,學完后經(jīng)過考試,畢業(yè)后就取得了繼續(xù)學習的識字工具。進入高級平民學校后,這些學員已掌握了識字的工具,并且腦筋靈敏,思想活潑,可以對他們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訓練,以培養(yǎng)鄉(xiāng)村領袖。主要課程有社會、政治、歷史、經(jīng)濟學、農(nóng)學等。這種形式的學校在“定縣實驗”的基礎上推廣到全國各縣及社區(qū)。再就是“平民職業(yè)學!,主要對農(nóng)民進行生產(chǎn)技術、選擇良種、防蟲治病等技能的訓練。“平民職業(yè)學!焙髞戆l(fā)展成為“平民大學”,這是為平民教育和鄉(xiāng)村建設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縣以上的專家和領導人。

          2、社會式:它是以高級平民學;蚱矫衤殬I(yè)學校畢業(yè)生的各種活動為中心,使畢業(yè)生按照四個方面繼續(xù)受教育。這主要針對成年人和婦女。青年農(nóng)民在平民學校畢業(yè)后加入“畢業(yè)同學會”(或校友會),他們可以利用“流動圖書館”,閱讀農(nóng)民周刊,并向該報投稿。此外還有:組織戲劇社和辯論俱樂部,為村民辦無線電廣播,傳播農(nóng)業(yè)知識;
        舉辦墻報、板報、刊登當天新聞及知識技能;
        調(diào)解民事糾紛。還有植樹、修路、農(nóng)業(yè)展覽、反毒品買賣、禁毒拒賭運動等等。“同學會”會員還可當“表證農(nóng)家”,向廣大農(nóng)民表演與解說農(nóng)村建設的知識技能。

          3、家庭式:家庭式教育是中國的特殊教育方式,它主要是“聯(lián)合各個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當?shù)挠柧殹保乖诩彝ブ械睦仙倌信寄艿玫较喈數(shù)慕逃,分別有戶主、主婦、少年、閨女、幼童五種組合。這種方式常與學校式、社會式結合進行,目的是幫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幫助解決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矛盾,擴大家庭的責任感,減少對上學青年、兒童的反對和阻力,使家庭社會化、增進家庭的社會責任。

          

          四、晏陽初公民教育思想的意義與啟示

          

          晏陽初公民教育思想產(chǎn)生于他對當時中國社會所進行的深入調(diào)查與研究,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日臻成熟,對當時中國及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獲得了廣泛的國際贊譽。它不僅在20世紀30、40年代的中國獲得了成功的驗證,而且指導了許多亞非拉國家的社會改造事業(yè),對于提高這些國家民眾的素質和催生現(xiàn)代民主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不僅如此,就是對于今日中國來講,它也是有著許多啟發(fā)意義的。

          對于中國公民教育的現(xiàn)狀,胡弘弘在《試論我國的公民教育》一文中進行了深度頗析。[32]他認為“縱觀我國目前的公民教育之現(xiàn)狀,其不足之處基本可以概括為氛圍淡漠、經(jīng)驗不足、沒有專門內(nèi)容、目標不明確、缺乏具體的實施計劃。同我國法治建設目標極不相稱。而晏陽初對公民教育的思考與實踐正好可以針對這些不足給我們今天開展公民教育一些有益的啟示。比如,要站在培養(yǎng)“完整的人”的高度來認識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根據(jù)國情和當今世界的發(fā)展形勢提出明確的公民教育目標,并建立起相應的內(nèi)容體系;
        要能針對公民教育的目標,通過切實可行的途徑,采取科學有效的組織形式,嚴格實施等等。

          

          參考文獻:

           [1]關于晏陽初先生生平事跡介紹的著述較多,本文主要參考著名史學家吳湘湘撰寫的《晏陽初傳》(岳麓書社,2001年7月版)和晏陽初先生侄孫晏鴻撰寫的《晏陽初傳略》(天地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2]晏陽初.在平民專科學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175

          [3] 晏陽初.平民教育概況[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124)

          [4] 晏陽初.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工作大概[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249

          [5] 晏陽初.中國的新民[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171

          [6] 晏陽初.關于平民教育精神的講話[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85

          [7] 晏陽初.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工作大概[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247

          [8] 晏陽初.平民教育運動的回顧與前瞻[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P294

          [9] 晏陽初.農(nóng)民運動與民族自救[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386

          [10] 晏陽初.農(nóng)民運動與民族自救[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385

          [11] 晏陽初.保衛(wèi)國家必須教育民眾[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7-8

          [12] 晏陽初.再談農(nóng)民抗戰(zhàn)的意義[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127

          [13] 晏陽初.青年應獻身于基層政治工作[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93

          [14] 晏陽初.農(nóng)民抗戰(zhàn)與平教運動之溯源[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536

          [15] 晏陽初.地方行政干部培訓學校的意義[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27

          [16] 晏陽初.湘行政干部學校第二期學員訓練結束[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63

          [17] 晏陽初.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65

          [18] 晏陽初.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65

          [19] 晏陽初. “誤教”與“無教”[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465

          [20] 晏陽初.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67

          [21] 晏陽初.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工作的演進[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436

          [22] 晏陽初.定縣的鄉(xiāng)村實驗[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269

          [23](《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實驗工作報告[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325

          [24] 晏陽初.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實驗工作報告[A],晏陽初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325

          [25] 晏陽初.中國平民教育的總結[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215

          [26] 晏陽初.平民教育與中國的抗戰(zhàn)及民族建設[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P188

          [27] 晏陽初.平民教育與中國的抗戰(zhàn)及民族建設[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188

          [28晏陽初.]平民教育運動的回顧與前瞻[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296

          [29]俞可平、徐秀麗《中國農(nóng)村治理的歷史與現(xiàn)狀:以定縣、鄒平和江寧為例的比較分析》,http://www .cctb.net /wjkw/bijiao/bijiaowz/200404010004.htm(中央編譯局)

          [30] 晏陽初.平教事業(yè)在抗戰(zhàn)救國中的芹獻[A],晏陽初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74

          [31]姜榮耀.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點.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1).P63-69

          ([32]胡弘弘.試論我國的公民教育.中國法學.2002(12).

          

          作者單位: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相關熱詞搜索:公民 思想 研究 教育 賴長春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