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公盨“升職記”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合格項: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2002年春,遂公盨在海外文物市場被偶然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眾多專家鑒定和研究后,由保利藝術博物館購藏。
盨出現(xiàn)于西周中期后段,盛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遂公盨由西周中期遂國的某位國君所鑄,遂國地處今山東寧陽西北部與肥城臨界處,據(jù)說為夏朝所封虞舜后裔,媯姓,子爵國,也因其是舜的后裔,所以歷經(jīng)商周改朝換代一直延續(xù)下來,直到春秋時期才被齊桓公所滅。
不僅身份不一般,遂公盨的年紀也不小。據(jù)專家研究,遂公盨應該是西周中期后段的文物,單論這2900多年的高齡,就稱得上是文物中的“老前輩”了。
遂公盨高11.8厘米,口徑24.8厘米,重2.5千克,呈圓角長方形,口沿裝飾一周分尾鳥紋,腹微鼓并飾有瓦溝紋,獸首雙耳,原有垂環(huán),圈足正中有尖擴弧形缺,唯一遺憾的是盨蓋已缺失。
加分項:大禹治水的最早記載
做工精美當然是遂公盨能夠晉升文物行列的重要先決條件,但是更為關鍵的原因在于其銘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為翔實的關于大禹的可靠文獻記錄。
遂公盨內底銘文共計10行98字,據(jù)專家研究,這篇銘文的大意是:上天命令大禹布治下土,隨山刊木,疏浚河流,以平定水患,于是,大禹根據(jù)各地土地條件的不同規(guī)定各自的貢賦,洪水消退后,那些因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崗之上的民眾重新回到平原,因有功于民眾,大禹得以為王。
遂公盨的發(fā)現(xiàn)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們就已廣泛傳頌大禹的功績,而夏為夏、商、周三代之首的觀念早在西周時期就已深入人心,這為專家學者研究大禹治水提供了有利的物證。
德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德治思想貫穿于整個封建王朝。遂公盨銘文中前后六次出現(xiàn)有關德的文字,而且內涵頗為寬泛,如要求民眾既要注重自身的修身養(yǎng)性,做人要齊明中正,還要孝順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諧,注重對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顧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統(tǒng)治才能長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這不僅是周人尚德的實證,還表明2900年前我國關于德的思想已相當豐富系統(tǒng),德治觀念已經(jīng)形成,更使人們了解到我國德治思想的淵源——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的主張,其實只是對周人思想的總結與概括。
遂公盨,又名“燹公盨”,盨是什么呢?《說文解字》曰:“盨,杠盨,負載器也!北S由圈足簋發(fā)展而來,用途和簋基本一致,是盛放黍、稷、稻、粱等谷物的禮器或食具。那么,遂公盨是怎樣從“食盒”晉升到國家一級文物的行列呢?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