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通西域的明代外交家傅安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傅安(?-1429年),明代外交家,字志道,父傅嚴,母端氏,元末生于祥符(今河南開封),祖籍太康縣。他于明初以吏起家,始任南京后軍都督府吏,后歷任四夷館通事、舍人、鴻臚寺序班,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以才智擢升為兵科給事中。四夷館是明朝中央政府專事翻譯邊疆少數(shù)民族和鄰國語言文字的機構,鴻臚寺是負責外交禮儀的部門,傅安在這兩個部門工作多年,很可能通曉外族語言文字,這和以后朝廷派他出使中亞、西域有很大的關系。
明朝初年,西域有個剛剛崛起的帖木兒帝國,該帝國由蒙古貴族帖木兒建立。當時,帖木兒忙于西征,無暇東顧,為了解除后顧之憂,他曾多次派使者向明朝稱臣納貢,表示通好。但隨著他的勢力逐漸壯大,對外擴張節(jié)節(jié)勝利后,帖木兒開始野心勃勃,驕橫起來。他表面上雖然仍不斷派使者前來朝拜進貢,以此麻痹朱元璋,實際上是到內(nèi)地刺探軍情,為軍事擴張做準備。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欲遠通西域”,決定派傅安等出使帖木兒帝國。于是,傅安等人攜帶璽書、金幣,率領1500多人的龐大外交使團,踏上了艱難的萬里征程。
永樂二年(1404年),大學士曾綮在《西游勝覽》序中記述了傅安一行出使的路線:由甘肅酒泉出玉門關,行走800里后進入流沙地帶(今新疆東部的哈順沙漠),西北跋涉2000余里至哈迷哩(今哈密市);再向西行穿越瀚海(今哈密盆地的南湖戈壁),經(jīng)行1300余里至火州(今吐魯番市)之地;復西行到亦刺8里(今伊寧市附近)。比照陳誠出使的路線,傅安使團也應該是翻越天山那拉提達坂進入伊犁河谷的。他發(fā)現(xiàn)從伊犁再往西行,伊犁河等河流都是向西流的;又西行3000里始至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涉流沙、過空磧、翻雪山,傅安一行歷時近一年最終來到了當時帖木兒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
傅安使團是中外史籍記錄的明朝到達中亞的第一個外交使團。他們到達時,恰逢帖木兒西征勝利,占領了欽察汗國的都城。于是,帖木兒“驕倨不順命”,反而威逼傅安等人投降。傅安表現(xiàn)了高度的民族氣節(jié),對帖木兒說:“吾天朝使臣,可以從汝反邪?”帖木兒見傅安不服,欲夸其國土遼闊廣大,以此來誘迫傅安等人屈服,他命人導引傅安等人在其國巡行六年之久。由于傅安始終不為所動,帖木兒惱羞成怒,扣留了他們。
永樂三年(1405年),69歲的帖木兒病死在東征大明王朝的途中,遠征中國成為泡影。帖木兒死后,其后裔爭奪王位,割據(jù)稱雄,國勢日漸衰微。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帖木兒的孫子哈里派遣使者虎歹達等人,護送被扣留長達13年之久的傅安回國,以示重新與明朝通貢交好。明代陳繼儒在《見聞錄》中記述:“初安之使西域也,方壯齡,比歸,須眉盡白,同行御史姚臣、太監(jiān)劉惟俱物故,官軍千五百人,而生還者十有七人而已。”
第二年,傅安再次奉旨出使帖木兒帝國,并頒賜其他諸國。史料記載:永樂七年(1409年),撒馬爾罕、哈烈、火州諸國隨安等入朝,貢西馬550匹。后,明成祖再派傅安護送多國使臣們回國。再之后,傅安又三次奉命出使西域的東察合臺汗國。
宣德四年(1429年),傅安病逝于家中。這位經(jīng)歷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五位皇帝的功勛外交家,終于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里,傅安六次出使西域,奔波往來于西域古道的沙海綠洲之中,對加強明朝與西域的聯(lián)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促進絲綢之路的暢通、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