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北京的日子
發(fā)布時間:2018-06-30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在散步的時候,我望著這一棟棟高樓,不禁感慨,我只是想要擁有一個能夠自由、放松的家,一個冬天不會透風、夏天不會熱得失眠的家,可是好難好難。
從考進北京的大學開始,我就與北京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學校的日子是窮歡樂的日子,集體生活可以抹去大家之間的差距,似乎每個人都只是擁有那張小床鋪,也沒有漂的感覺。畢業(yè)之后,我真正開始了北漂的生活。
大部分人的漂泊感首先來自無休止地租房、搬家,我想沒租過合租房的一定不能夠算是合格的北漂,沒有刻骨銘心的體會一切就顯得無病呻吟。記得開始租住到回龍觀附近的史各莊,一間小小的平房。冬天很冷,四面透風,最慘的是因為沒找到工作,又不好意思和家里要錢,竟然沒錢買棉被。當時以為四月的北京應該不是很冷,但是實際上當時我們把大衣都披上也還是凍得無法入睡。我們互相安慰著說,哆嗦嗦,哆嗦嗦,明天就搭窩。
后來我繼續(xù)讀研究生,我男朋友搬家到了通州,而我仍然留在回龍觀附近的學校里。周末的時候,我要坐兩個半小時的地鐵,輾轉(zhuǎn)13號線、1號線、八通線才能到他那狹小的小房子里。擠地鐵是另一項在北京生存的必備技能,尤其在首發(fā)站的時候。當你排在比較靠前的隊伍里,大家在地鐵車門打開的瞬間,就都變成了百米賽跑的能手。因為一旦搶不到座位,可能就要站上一個小時。有一次,我有點心慌,地鐵里渾濁的空氣更加讓人喘不上氣來,我單手拽著車的吊環(huán),閉著眼睛很痛苦,還是有個小伙子說能不能讓這個生病的人坐一下。
記得最后租的是六里橋附近的一個合租房中的一居室。夏天開始租的感覺環(huán)境貌似還行。真正入住后才發(fā)現(xiàn)在北京的三伏天中,住在六樓且不通風的一間閉塞的小房間里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感覺自己像是一屜放在蒸籠上的包子。悶熱還不是最難以忍耐的,從窗邊飄上來的是理發(fā)館里那改編的山寨音樂,隨之而來的是痛苦的失眠。因此,那時我最喜歡跑到附近廣場上,散步后在長椅上享受夏季半夜的涼風,直到困得睜不開眼睛。后來,我出差到南方的一個城市,去了整整100天。男朋友為了解悶養(yǎng)了一只寵物狗,冬天里過節(jié)他要回老家一天,便把小狗鎖在陽臺。等他回來時,發(fā)現(xiàn)小狗被凍死了。他沒有想到冬天的北京是那么冷。
我時常會懷疑自己,留在北京是不是個錯誤的決定,雖然工作還過得去,但是這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對我而言每天都是個考驗。在散步的時候,我望著這一棟棟高樓,不禁感慨,我只是想要擁有一個能夠自由、放松的家,一個冬天不會透風、夏天不會熱得失眠的家,可是好難好難。
我的一個同樣留在北京的同學,畢業(yè)后很快結(jié)婚生子了,同樣是租房子。記得我當時去看望她,穿過長長的、昏暗的客廳,進入那個僅能放下一張床的房間。那張床上堆滿了孩子的衣服、紙尿褲,她說沒辦法,這兩天就要搬家,正在收拾衣服。孩子很可愛,但是我的心里卻很不是滋味,我感覺到了漂泊的痛,讓安寧的生活都成了一種奢望。
又過了幾年,我與男朋友決定要結(jié)婚了,但是難題來了,結(jié)婚便意味著買房。當時是2010年,北京城區(qū)三環(huán)的房價也是要3萬起步,一套小平米的老房子也不是我們可以企及的。無奈之下,只得和家里硬著頭皮商量,最后在家人的資助下,我們終于買到了第一套小房子。我清晰地記得,房子不大,是80年代的房子,在6樓。我們拿到鑰匙的那天就迫不及待地搬了進去。當時房子里還剩下以前出租房剩下的家具,但是沒有床,于是我們就把衣柜放倒,鋪個墊子當床了。我們心里裝滿了幸福,高興得像兩個孩子,因為我們終于不再漂泊了。
而今,我早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雖然生活中還是會遇到種種不如意,但是每當想起最初在北京做北漂的生活,便再苦也不覺得苦了。有的時候,想起曾經(jīng)那么渴望有一個家,想起曾經(jīng)那么渴望有一間遮風擋雨的房子,便對生活中的苦難甘之如飴了。
責任編輯 張琳琳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