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美文
發(fā)布時間:2017-01-15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大學生心理美文篇一:大學生心里文章
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大學生嫉妒心理解析
2008-11-28 12:20
本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就大學生嫉妒心理的實質、表現(xiàn)形式及自我調節(jié)方面來進行具體分析,值得正在尋找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關于大學生嫉妒心理素材的和正在考慮如何克服嫉妒心理的人參考。
摘要: 作為心理世界的有機組成部分,嫉妒心理的出現(xiàn)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若聽之任之發(fā)展,其危害性則不言而喻。因此對嫉妒心理,只有正確認識并有意識地加以良性引導,才能促進個體心理健康成長。本文就大學生嫉妒心理的實質、表現(xiàn)形式進行分析,并總結出大學生如何進行自我調節(jié)克服嫉妒心理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嫉妒心理(轉載于:smilezhuce.com 蒲 公 英 文 摘:大學生心理美文);自我調節(jié)。
大學生處在人生的青年期。青年期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西方許多學者把青年期身心特點描述為“苦惱期”、“反抗期”、“危機期”、“矛盾期”與“沖突期”等。與其它年齡階段的個性相比,青年具有明顯的身心亢奮、思想動蕩、思維敏捷、求知與創(chuàng)造欲望強烈等心理特征。青年期是人生生理變化高峰、智力發(fā)展高峰、需求高峰和創(chuàng)造高峰的“四大高峰”時期,所以青年心理時常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tài)之中。加上面臨著升學就業(yè)、選擇人生道路、戀愛婚姻等人生的重大課題,處理稍有不當,極易產生嫉妒心理。
一.嫉妒的定義
《酉陽雜記上》載有著名的“妒婦津”的故事:相傳劉伯玉妻斷氏有嫉妒心。劉伯玉曾經稱贊曹植在《洛神賦》中所寫洛神的美麗,斷氏聽到后,氣氛地說:“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輕我?我死,何愁不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殺。于是后人將她投水的地方稱為“妒婦津”,相傳凡女子渡此津時均不敢盛妝,否則就會風波大作.那么,到底什么是嫉妒心理?由于嫉妒這種社會心理和行為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社會心理的產物,給嫉妒心理下一個簡潔明了的定義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根據我的理解,嫉妒是一種負性情緒,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離縮短時所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多年情緒體驗。它是有明顯的敵意甚至會產生攻擊詆毀行為,不但危害他人,給人際關系造成極大的障礙,最終還會推毀自身。地位相似,年齡相仿,經歷相近的人之間容易發(fā)生嫉妒。
二.嫉妒的根源及內涵
根據心理學的解釋,嫉妒是指恐懼(恐懼他人優(yōu)于自己)和憤怒(憤怒他人優(yōu)于自己)的混合心理,是懷疑自己的所有物可能性被侵犯,從而引起恐慌或不安。由此可見,嫉妒是在與別人的比較中產生的。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衡量幸福時往往不是根據它的內在價值,而總是把它和別人的幸福相互比較作出估量,并且進一步把這種估量形象地表達出來。嫉妒的形成過程,按其程度可劃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萌芽階段(羨慕階段)。這是最早的、程度較淺的階段。此時嫉妒心開始滋生,但是深藏在人的潛意識中,還沒有明顯的表露出來。
第二階段是發(fā)展階段(嫉憂階段),是程度較深的嫉妒。其特征是對人對物的嫉妒不再潛藏在心里,而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以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如對被嫉妒者作直接或間接的冷嘲熱諷、惡語中傷、任意歪曲事實等。
第三階段是深化階段(嫉恨階段)。這是嫉妒發(fā)展的最高階段,此時人的嫉妒之心非常強
烈,在強烈的敵意和憎恨情緒的驅使下,完全喪失了理智,會做出一些極端的暴力行為,如偷盜、放火、走私等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犯罪行為。因此嫉妒是人本質上的疵點,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劣根性的一種。它是一種消極的、不健康的社會心理和感情。
從根本上來說,嫉妒源于病態(tài)競爭,與個體的性格、文化背景、閱歷、世界觀關系密切。嫉妒產生的根源有:
(1)自我封閉、自卑、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產生嫉妒。
(2)特定的文化背景影響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3)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總是認為自己應該是萬事超人前,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也是無必要的。
(4)角色定位錯誤,不能自得其所的其樂。
(5)胸無大志無所事事,才會去挑別人的刺。
(6)自我實現(xiàn)受阻時,容易產生嫉妒心理。
三、大學生嫉妒心理的表現(xiàn)形式
1、來自學業(yè)方面的嫉妒
學習活動是大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習活動強烈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荚、評優(yōu)、保研等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需要青年去面對、適應。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嫉妒心理。它不僅表現(xiàn)在差生對優(yōu)生的嫉妒,而且也產生在優(yōu)生群體之中。特別是優(yōu)生,在學業(yè)上得到的贊譽比較多,伴隨的總是鮮花和掌聲,已經習慣了自己的“優(yōu)越”地位一旦成績下滑,成為“一般者”或是“較差者”,就會產生心理落差,感到心理緊張,產生嫉妒心理。
2、來自人際方面的嫉妒
青年期還面臨著認同的危機。由于缺乏基本的人際交往知識和技巧,表現(xiàn)為交際圈子窄,容易造成嚴重的自傲心理、敵對情緒和攻擊行為,引發(fā)人際沖突。部分大學生在班級中地位偏低,沒有競選上“班干部”、沒有評上“三好學生”,或在評優(yōu)、評先進中名不列次,在集體中長期受到忽視和排斥,看到其他同學學習成績優(yōu)秀、工作出色,且人緣好,總是受到教師的好評和校領導的贊揚,心里產生苦惱,甚至妒火中燒,產生莫名其妙的怨恨之情,有被拋棄感和憤怒感,可能產生交往障礙,與同學關系緊張,出現(xiàn)自卑、焦慮等不良情緒。成績優(yōu)異、人際交往能力強、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為他們嫉妒的對象。
3、來自感情方面的嫉妒
嫉妒也是大學生戀愛中較常出現(xiàn)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愛情中的嫉妒心理是由于愛情的排他性、占有心理、過度關注、自卑、猜疑心、缺乏安全感等原因引起。處于戀愛中的青年男女,常常把對方看作是屬于自己的。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戀人同其他異性接觸,就感覺渾身不自在,心里頓生無名之火,限于痛苦之中。更有甚者,就連自己的戀人講異性朋友的優(yōu)點,也會引發(fā)猜疑,產生嫉妒心理。失戀者帶著羞愧和憤怒的心理對拋棄自己的負心者進行的報復心理與報復行為,也是嫉妒心理的一種表現(xiàn)。
4、來自容貌方面的嫉妒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同處一個集體,有的大學生英俊、天生麗質,可有的卻相貌平平。這時,那些相貌漂亮的大學生就特別容易成為被嫉妒的對象(在女大學生身上表現(xiàn)尤為突出)。特別是因自己的容貌、身材、生理缺陷成為前進的絆腳石時,這些大學生就對自己的相貌和魅力缺乏信心,認為是別人給自己制造并帶來痛苦,對相貌出眾者產生無名的嫉妒之火,采取貶低、冷落、甚至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來消除內心的不平。
5、來自經濟方面的嫉妒
大學生是經濟不獨立或不完全獨立的群體,日用開支和求學、求職費用尚需家庭的支付。但來自貧困地區(qū)的大學生不得不靠勤工儉學、貸款和領取貧困補助支付高昂的學費和生活
費。部分大學生認為申請貸款、貧困補助會在同學面前丟面子,擔心被人看不起。部分大學生在貪圖享受、追求高消費的同時,物質上的要求經常受到阻抑,看到經濟條件好的同學花錢大方,而自己卻囊中羞澀,產生了“學好數(shù)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的自卑心理,并對家境條件優(yōu)越者產生一種包含著憎恨與羨慕、憤怒與怨恨、屈辱與虛榮的復雜心態(tài)。
6、來自求職擇業(yè)方面的嫉妒
擇業(yè)方面的嫉妒心理常出現(xiàn)在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上。由于當前就業(yè)機制的不健全、不規(guī)范,靠拉關系、走后門、憑人情、靠鈔票找到待遇優(yōu)厚、工作清閑職位的就業(yè)者大有人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即將就業(yè)的大學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打擊,排斥、挖苦、疏遠、為難比自己職位優(yōu)越的人,以此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求的心理平衡。
四. 大學生怎樣自我調節(jié)嫉妒心理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是否產生嫉妒心同他的理解力、判斷力、抑制力、信念、社會良知、教養(yǎng)與性格等方面的因素有關,是諸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當這些因素不能達到一種平衡狀態(tài)或出現(xiàn)偏差時,勢必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嫉妒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但更多的表現(xiàn)出消極作用.嫉妒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承認它,并正確的適應它才能對大學生自己起到積極的作用.
自我調節(jié),擺脫嫉妒的若干方法:
(1)降低對自己的預期。
(2)增強修養(yǎng),發(fā)展寬容之心。
(3)明白每個人都有天賦,而且每個人的發(fā)展都是不均衡的。
(4)多與人合作。
(5)坦誠相對,將心比心,設心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密切交往加深理解。
(6)培養(yǎng)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自得其所自得其樂。
(7)盡量不去與別人比,多與自己的過去比。
(8)把別人的成就看作是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對自己的剝奪或威脅,將別人的成功當作一道風景線來欣賞。
(9)學會贊養(yǎng)別人通過贊養(yǎng)別人來呈現(xiàn)自己博大寬容的胸襟。
(10)向對方公開展示自己的抱負,提高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地位,給自己增添應用的壓力,利用競爭促自己上進。
(11)充實自己的生活,揚長避短,尋找新的自我價值,發(fā)揮自身應有的潛能,開拓新領域,建立新的動力定勢。
(12)真正的強者需要埋頭苦干,培根曾說:“每一個埋頭沉入自己事業(yè)的人,是沒有功夫去嫉妒別人的!
相關鏈接: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分析-人際交往障礙最常見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怎樣消除嫉妒心理--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分析
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解析
大學生心理問題論文
2008-06-16 16:06
大學生心理問題
內容摘要:主要通過從主觀和客觀上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
的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問題 心理教育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xiàn)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fā)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fā)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xiàn)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郁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fā)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分不開。大學生由于心理發(fā)展不成熟,情緒不穩(wěn)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fā)生,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yè)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xiàn)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對變化的環(huán)境適應不良而出現(xiàn)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fā)展中的失衡狀態(tài)。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huán)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fā)生了變化。 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大學學的是專業(yè)知識,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 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shù)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后,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huán)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qū),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 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數(shù)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邕M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qū),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因此,每逢節(jié)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fā)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愿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fā)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huán)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 。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夸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松懈了斗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 。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后感到理想與現(xiàn)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 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后奮斗目標不明,適
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松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為環(huán)境變化而瞻前顧后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fā)展。
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于后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充分發(fā)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fā)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采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區(qū)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tǒng)學習心理、衛(wèi)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掌握心理調節(jié)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品質,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征。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fā)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蕩、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zhàn)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qū),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新浪網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2008-06-04 22:13
人一生中,每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都會遭遇一系列新的問題,都會遇到一些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新矛盾。人類成長智慧啟示我們:成長中的矛盾,正是推動我們進行新的學習、獲得新的適應能力的力量。本篇將擇要介紹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般問題。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健康觀、人生觀,能掌握正確理解社會、文化與自我的方法,學會有效籌劃自已的大學生活,盡快適應環(huán)境,接受新的挑戰(zhàn),以清醒的認識、積極的心態(tài)、頑
大學生心理美文篇二:心理美文征集
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
大學生,一個令人羨慕的身份,為了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們付出
了太多的汗水和淚水,我們的父母也為之傾注了很多心血。這一切在
當我們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刻便成為幸福的回憶!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身邊的大人們就開始在我們耳邊念叨要好好
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我們從小就承受了父母太多的期望?墒,考
上了大學就代表我們可以沒有煩惱了嗎?答案顯然不是肯定的。上高
中的時候,我們時?吹诫娨曅侣剤蟮勒f某某學生不看學習的壓力選
擇了自殺。進入大學,當我們把關心的對象轉向大學生群體時,我們
又聽到某某學生因為四級考試屢次不過或是感情受挫等等原因自殺。
以前,總認為到了大學就沒有壓力,沒有學習上的擔憂了?墒牵
發(fā)現(xiàn)我錯了。因為只要你還有夢想,只要你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壓
力就會存在,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
在大學的校園里,身邊沒有了父母的管教,我們似乎自由了許多。
于是學校便有了很多種人,有人忙著考研,如苦行僧一般奔波于自習
室和圖書館;有人沉迷于游戲;也有人忙于戀愛。追求不同學則的生
活方式也不同。因為我們年輕,因為我們充滿陽光,走在校園里的我
們應該是充滿自信的?墒俏覀儾坏貌怀姓J,我們還是社會上的弱勢
群體。經濟上我們還沒有獨立,對于未來的路還一無所知。走出校園
我們就要面對社會競爭,這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大學校園就是一個
小社會,對于出于起跑線上的我們,要勇于抓住每個屬于自己的機會。
在學校要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要提高
自我要求意識,要知道懶惰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最大敵人。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痹诮裉焐鐣,知己知彼仍然
至關重要,尤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剖析自我,認清
自己的長短、優(yōu)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把 握自己的長處并使
其得到充分發(fā)揮,才能脫穎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過大學生心理健
康教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并分析自己的性格,
由此我們才能解決好各種問題與矛盾。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社會
壓力,所以如何調節(jié)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壓力,解決好理想與現(xiàn)實的
沖突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及戀愛中的矛盾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
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是非常關鍵的!以下是對我自己的分析:
一、性格分析
總體來說,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人。平時熱衷于參加各種活
動,喜歡結識各種朋友,所以給人的感覺一般是大大咧咧、沒心沒肺
的樣子?墒,每個人都有著不為人所知的一面。也許是因為表現(xiàn)出
來的堅強給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實際上越是這種看似堅強的人越
脆弱,因為堅強的外衣下掩蓋的是不為人知的不堪一擊。所以有時候
會懷疑自己的 這種偽裝的堅強是否有意義, 可總是在下定決心改變
自己時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做不到,因為自我不能接受 自己是個弱者的事
實。 也許是自我心理因素所致,有時候會覺得因為我的這種外在的
堅強會讓大家認為我什么 都可以做,任何刺激、打擊都能扛得住,
認為我是一個不需要顧及、不需要保護的人。從小到大,在學校跟在
家里的我扮演著迥然不同的角色。在家里我是個處處被保護的小孩
子,不管是來自于爸媽還是姐姐,我一直都是什么都不會做的人,所
以他們認為我很弱;可是在學 校,我卻一直扮演著強者的角色,不
管是作為一個班干部還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同學們總是 會認為我是
一個足夠堅強到扛得住一切的人,我的一切付出輕易不會有什么回
報?墒菚r間長了,我的身心俱疲,我不再想要讓自己成為強者,很
少人能明白我是多么的需要被理解、被保護,我想要大聲的向全世界
吶喊出我心里的委屈,可事實確實總是把這些委屈偷偷藏在 心里,
表現(xiàn)出來的依然是沒心沒肺的堅強與樂觀,也許這才是真我吧。 我
不是一個弱者,但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強者。在所有人看
到的樂觀、堅強 背后也盈滿了心酸、委屈與淚水,只不過這些都是
屬于沒有星星的夜晚。一個粗糙的人不懂 得如何將心事付瑤琴, 所
以只能讓委屈隨著淚水在黑暗中傾泄,第二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最
燦爛的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壓抑的不正確的做法,可我深深的
明白一點:不要因為自己不爽就連帶別人遭殃,我們改變不了環(huán)境到
是可以改變心情,改變不了事實但卻可以尋找另一種心態(tài)對待?傊,
不要轉嫁自己的情緒,這一點我確信是正確的。
二、學習特點分析
我是一個學習比較自主的人,我認為一切你想要得到的知識和能
力都應該是一個主動接 受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主動接受與學習的
效率遠遠高于被動接受。因此,我習慣在自己規(guī) 定的時間內完成自
己應該得到的知識的學習, 不管是做作業(yè)抑或是自我補充都是如此。
從小到大,我的學習從來沒有來自于父母的壓力,也許是家庭環(huán)境的
關系,我一直都認為自己肩負著一種職責,那就是好好學習,考上大
學。所以我的學習都會是自己主動接受室的過程。 雖然學生的學習
很狹隘, 但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必然的包括適應
社會 能力及學習生活的能力。亦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認為不管
是哪方面的學習,都不能脫離 主動接受這一中心要點, 只有自己感
興趣的東西你才會有想要學習的欲望,才會想要主動學習與接受,因
此不管是任何方面的學習,都一定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興趣第一。
三、人際交往能力分析
大學生由于自身成長中的固有特點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對于人
際交往有一定的障礙,比如認知錯覺、性格障礙、能力缺陷等。大學
的同學在生活習慣、性格、過去經驗等方面存 在很大差異,在校園
內交往的主體同為面臨艱巨適應任務而又缺乏經驗的個體,雙方的人
際 適應困難較為突出。性格決定我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我認為與人交
往貴在一個主動。主動的與人溝通、交流才會讓你更快的打入人群,
拓寬你的人際關系面甚至人際關系網,只有這樣你才會擁有寶貴的
人力資源與人際關系。當然,圈子大了,那么沖突也越容易發(fā)生,在
我看來解決人際沖突的 關鍵是要相信一切沖突都是可以通過理性的
建設性協(xié)商獲得解決的,這也少不了一個主動:主動的弄清楚沖突的
原因、主動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地面對錯誤從而主動的提出可
能解決沖突的方法。
四、戀愛心理分析
戀愛是一種高級的情感交流,是男女雙方相互傾心、相互愛慕,
以愛情為中心培養(yǎng)愛情 的社會心理行為。斯滕伯格認為不論人類的
愛情有多么的紛繁復雜,它都是由三個相同的成 分構成的:動機、
情緒與認知。進而又將動機、情緒與認知三者各自在兩性間發(fā)生的愛
情關系,分別稱之為熱情、親密與承諾。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直
相信會有最完美的愛情,即完全擁有親密、激情和承諾。作為互相吸
引的兩性,生活中不可能缺少親密與激情,但是我 認為完美的愛情
承諾確是最重要的,這種承諾并不是山盟海誓,而是一種基本的對人
格、人性以及生活方面的擔保,這是我們獲得安全感所必需的成分。
在漫漫人生路上,在四年大學生涯中,我們都要為自己確定一
個目標。而首先,我們要了解真實的自己,一系列的心理講座就是為
了使同學們能夠正視自己的內心,直面生活,正確地處理各種情緒帶
來的影響,更好地學習,更好地感悟生活,真正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學院:會計學院
班級:東財15-2
姓名:姚曉麟
聯(lián)系電話:17708854687
大學生心理美文篇三:心理美文
愛,需要用心去經營
無論你信或不信,這世界上總有那么一個人在等你!獜垚哿
愛情是美好的,似一顆糖,吃到嘴里的人,貪戀它的甜,看著別人吃的人也總想嘗嘗味道。盡管有些人不喜甜食,但那卻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養(yǎng)分。
對待愛情,個人喜歡張愛玲的這句話。因為相信總有那么一個人在等著,所以淡然,不急不躁。等的越久,說明越值得等。說到這里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爭議。有的人認為就應該及時行樂,人生苦短,何必執(zhí)著。即使談不上情深,如若你情我愿,又有何不可? 還可能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消極避世的說法。有些東西不是光等待就可以得到的。該出手時就出手,不然好花都被別人摘了。也可能有人認為這根本就是胡扯,中國未來幾百萬光棍呢,妹子哪里夠分?確實,都有道理。
愛情是什么?
有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么是愛情?”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是有個規(guī)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后,他卻空著手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怎么空手回來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走在田間的時候,曾看到過幾株特別大特別燦爛的麥穗,可是,我總想著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于是沒有摘;
但是,我繼續(xù)走的時候,看到的麥穗,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沒有摘到??”
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愛情!
愛情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解釋。那是一段繽紛的旅程。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原本想要得到更好的,到最后卻什么都沒有得到。大學里的我們也是如此,現(xiàn)如今大學生有這樣一句話,“以前喜歡一個人,現(xiàn)在喜歡一個人!
總是挑肥揀瘦,最后可能成為別人挑剩的?赡茏钊菀族e過的是愛情,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愛情。如果遇到了,就無需再猶豫,我們本沒有那么多顧慮,何必在錯過之后再去感慨遺憾;蛟S一次邁步,一個伸手,一個點頭,愛就萌芽了。
戀愛以一個人的表白開始,又以一個人的退出結束。原本不怎么熟悉的人,因為一句“我喜歡你”便可以開始最親近的關系,經過隨后一段時間的相處發(fā)現(xiàn)并不那么美好,便各奔東子。這樣的戀愛就像夏日里的陣雨,來得快,去的也快,氣勢夠猛,但過后又像不曾來過,只是過去了那一段的時間,之后又是不同的艷陽天。這是一種戀愛的方式,但多數(shù)人并不以為如此。有的人一旦開始了,便是一生或很長的時間,他們慎重用心經營著戀愛,就像對待生活,并不是隨便敷衍。這也是更美麗的生活。
愛情是相互的,平等的。
生活中不乏各種癡情種子,他們因為一個美麗的邂逅一見鐘情,
或一次深入的接觸二見傾心,如果被對方拒絕便一蹶不振。這是愛嗎?愛應該是美麗的,需要我們去認真看待,當愛的天平傾斜,我們就要重新考慮,再次定位。我們雖不能因為太多顧慮而怯懦,也不可以忽視問題而將就一生。不需要因為一點小事而決絕,卻要用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
大多數(shù)人們,總是習慣了要求、挑剔自己身邊之人。對自己的孩子、長輩、愛人,或是同事、下屬、上級,還有許多不認識的人以及如今這個社會,有著諸多主觀性的成見,且忽視了對方的角度、感受與社會中存在的普遍性的庸俗。其實,每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與境遇皆不同,哪怕是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親人們,也因為年齡的差異,對生活、對社會、對世事,有著千差萬別的看法,所以要求他人太多,其實是自私且無理的表現(xiàn)!而愛情是相互的,平等的。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
12級經貿英語一班 王丹
相關熱詞搜索:美文 大學生心理 心理治愈系美文 大學生心理美文征集稿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