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學生評教的博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8-1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學生評教是高等教育師生間的一種博弈行為。現行高等教育學生評教中存在著分數失真、學生消極、教師質疑等問題,究其根源在于學生評教機制存在博弈角色定位不準、博弈信息不透明、博弈者利益未充分實現等制度性缺陷。要解決這些問題應從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生評教機制、強化師生評教意識、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保障師生核心利益等方面對學生評教制度進行改革,從而實現以學生評教促進教學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生評教;博弈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595(2018)03-0105-04
學生評教是指由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活動。學生評教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逐漸在美國各高校興起,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普及,現已發(fā)展成為保障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制度之一。雖然,多年的實踐經驗已經證明學生評教是“可靠、有效且有價值的教學評估手段”,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學術界及各高校的師生對學生評教的合理性、實證性、有效性的爭論一直存在。本文將從博弈的視角分析高校學生評教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構建更為科學有效的高等教育學生評教機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博弈視閾下的學生評教
博弈是指在同一活動中的兩個或多個行為者,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實施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或策略,并在活動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博弈的特征是行為者采取行動以影響其他行為者的選擇,沒有行為者能單獨決定情境的結果,所有行為者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都必須思考其他行動者會做什么,最終,所有行為者的利益達到平衡。
高等教育學生評教的目的在于促進教師改進教學、保障和實現學生學習利益,是作為利益相關者的教師和學生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共同治理。在高等教育中,學生評教是教師和學生以實現自身最大利益為目標而進行的博弈。高校教師和學生是具有獨立行為和決策能力的主體,是博弈的直接參與者。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需求付出教學勞動,希望自己的教學方法、過程和結果能夠幫助學生成長并得到學生認可:學生根據學習要求、興趣愛好及自身發(fā)展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參與教學,希望在教師的指導下解答疑惑、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為將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現行高等教育學生評教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高等教育學生評教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導致學生評教過程偏向形式主義,學生評教結果與教師教學水平和質量產生較大偏差,學生評教公信力降低。其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u教分數失真
調查研究表明,在絕大多數高校中,教師的學生評教成績都集中在90分以上,這樣的評教結果顯然難以區(qū)分各位教師的真實教學質量,因此,許多高校試圖通過按分數排名的方式進行彌補,然后按照“評教排名前10%”和“評教排名后10%”進行獎懲,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fā)現,即便“評教排名后10%”的教師,其評教成績也大多超過90分。按照排名,這些教師的教學質量屬于差的,但按照分數,這些教師的教學質量屬于優(yōu)秀。這種矛盾的現象在當今高校中越來越普遍,使得學生評教不能真實地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從博弈的角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在于博弈角色定位不準。前已述及,學生評教過程中的博弈雙方是教師和學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學行政管理者是學生評教的實際監(jiān)控者和執(zhí)行者,教學行政管理者規(guī)定了評教的方式和內容,利用評教成績考核教師,將評教成績與教師的升職和獎懲掛鉤,同時,利用各種行政手段強制學生參加評教。這種評教模式將教學行政管理者和師生放在了對立面,導致師生合謀與教學行政管理者進行博弈:為了得到教學行政管理者的認可,教師通過放松對學生的管理,滿足學生對考試成績的需求,甚至討好學生而獲得較高的評教分數:學生通過給教師提高評教成績,與教師搞好關系,甚至討好教師以便順利獲得考試高分。在這種博弈關系下,教學行政管理者失去了對教學質量的客觀評價能力,教師失去了追求教學進步的動力,學生失去了嚴謹求學的意識,對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ǘ⿲W生消極評教
某高校的調查結果顯示,近80%的學生認為評教沒有意義或意義不大,超過30%的學生認為評教結果對自身的學習沒有影響,多數學生評教的動機只是為了完成教學行政管理者規(guī)定的任務。例如,有的高校規(guī)定學生必須先評教才能查詢考試成績或者參加選課,這種強制評教機制讓學生對評教的目的產生質疑,誤導學生產生評教不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而是為教學行政管理者和教師的考評服務的錯誤認知。這種錯誤認知必然導致學生“逆向選擇”,產生消極評教心理。從博弈的角度分析,學生消極評教的根本原因是評教信息不透明。首先,學生評教的目的、規(guī)則、用途、結論等信息一般由教學行政管理者制定,因此,教學行政管理者對評教信息最為明確;其次,評教結果與對教師的考核密切相關,因此教師會主動了解評教的相關信息并迎合評教的要求:再次,學生因對評教的誤解而認為評教與自己的利益無關,因此對評教信息不感興趣。博弈行為者充分掌握博弈信息是維持博弈持續(xù)健康運行的前提。作為評教的主體,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評教信息,必然導致其在評教中無法作出正確的行為決策,導致學生消極評教。缺乏學生的積極參與,評教活動只能淪為“形式主義”。
。ㄈ┙處熧|疑評教
某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0%左右的教師認可學生評教的真實性,這種情況在我國各大高校中較為普遍,有的教師對評教效果提出了嚴重質疑,認為評教不僅對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無益,反而束縛了教師發(fā)展,限制了學術自由,僵化了教學方法。從博弈的角度分析,教師質疑評教的根本原因是現有評教機制中未能充分實現教師的核心利益,即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首先,現有評教機制“重結果、輕過程”。多數高校的評教發(fā)生在結課考試之后,學生對教師在整個學期的教學表現進行“一次評價”。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生只能對最后幾次課留有較深印象,而對教師的前期授課情況幾乎遺忘,因此,這種“一次評教”難以反映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表現。其次,現有評教機制“重考核、輕反饋”。評教的目的是發(fā)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策略,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保證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現有評教機制僅作為考核教師的一種量化手段,評教結果直接與教師的聘任、晉升、獎懲等掛鉤,而沒有向教師反饋教學問題,也未給出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這無助于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有評教機制只能反映教師在某一個階段的教學效果,且不能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更無法提供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導致教師只能被動接受評教結果,甚至為了迎合評教指標而喪失教學的基本原則,這種評教機制無助于教師核心利益的實現,最終也無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其必要性和有效性自然受到教師質疑。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