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主題 小人物大精神700字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編者按:本期選取美國《時代》周刊的《中國工人》和《華爾街日報》的《中國正在成為綠色技術領導者》兩篇文章進行點評剖析。作者認為,《中國工人》的一組報道給我們的啟發(fā)是,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主題不宏大,而是我們沒有找到表達主題的最佳方式。后一篇點評則提出。在做科學事件的報道中。我們應巧用術語和數(shù)據(jù)。運用比喻化繁為簡。
美國《時代》周刊2009年12月將“中國工人”這個特殊群體與駐阿富汗美軍總司令麥克里斯特爾將軍、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牙買加飛人――奧運金牌得主博爾特被共同評為“2009年度人物”亞軍。
2009年12月28日出版的《時代》用6頁的篇幅,大幅黑白照片配“豆腐塊”的版式向讀者介紹了以5位外來務工人員為代表的中國工人群體。作者稱,中國經濟順利實現(xiàn)“保八”,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xù)保持最怏的發(fā)展速度,并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蘇,首先應當歸功于數(shù)千萬勤勞堅韌的普通中國工人,特別是那些背井離鄉(xiāng)、在沿海發(fā)達城市工作的外來務工人員。
這組題為《中國工人》的報道在選材和寫作手法上,都不同于傳統(tǒng)報道,沒有長篇祟牘地講述中國工人群體的生存狀況和為經濟發(fā)展做出的貢獻,甚至沒有講述太多的人物故事。稿件開篇用4位女工的合影和一段導語,粗線條地概述了中國工人對“保八”乃至世界經濟復蘇的貢獻。隨后,作者用大幅人物肖像和百余字的介紹,為5位年輕工人各自勾勒出一幅小圖,將他們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濃縮在其中。
照片上的工人,表情或羞澀或凝重,或局促或無所適從,簡短的小傳與此相得益彰,準確地勾畫出他們淳樸低調的個性和隨遇而安的平和心態(tài)。
這5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小人物,實際上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人都有獨特的人生經歷,在發(fā)掘他們的故事時,作者舉重若輕,寥寥兒筆就讓幾個不同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有的從學校畢業(yè)后離開家鄉(xiāng),只為換個環(huán)境嘗試新事物或者追求城市的快節(jié)奏;有的則因為貧困被迫少小離家。作者用高度洗練的文字講述出這些紛繁復雜的人物故事,言簡意賅,節(jié)奏明怏,值得我們外宣工作者借鑒。
盡管報道的文字部分篇幅很短,作者卻沒有忽略細節(jié)――包括數(shù)字和直接引語的運用,例如,鄧濤(音)的家鄉(xiāng)常德只有600萬人口,而深圳有1200萬;1980年到2006年間,深圳經濟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長,認為成都的生活很“無聊”的曹彬在這里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快節(jié)奏。
稿件在提供給讀者幾個直觀的中國工人形象之后,就此收尾,沒有繼續(xù)延伸到這一群體的功德榮辱,卻留給了讀者更大思考和回味的空間。
《時代》推出的年度人物報道迅速引發(fā)了國內媒體和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共鳴,不少媒體還對幾位工人進行了追蹤報道。應該說,中國工人成為年度人物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在某種意義上說,恰恰是《時代》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些推動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無名英雄。
《時代》為什么會選擇“中國工人”?《時代》總編輯理查德?斯坦格爾在2009年12月14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專訪時說:“幾乎每年,中國對全球經濟的發(fā)展部至關重要。沒有中國工人,就沒有中國8%的經濟增長,世界經濟也會處于更糟糕的境地。所以中國工人是觀察中國對世界影響的一個角度,這種影響實在是無法估量!
2009年12月24日,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稱,目前,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繳稅額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左右。這個數(shù)字,也說明了在中小企業(yè)打工的“中國工人”們對中國經濟所做的貢獻。
這個貢獻《時代》看到了,而很多國內媒體卻沒有看到。2009年12月24日,網友子晉山右在新華網發(fā)表文章,質疑央視剛剛揭曉的“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他在這篇名為《中國工人為什么上不了CCTV經濟年度人物》的文章中寫道:大致看了一下這個名單,18位人物不是老總,就是董事長,或者是CEO,清一色的商界領袖或者領軍人物!爸袊と嗽诿绹梢垣@得年度人物稱號,在中國本土卻不能。為什么呢?原兇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沒有把我們的工人當作一回事,即使在官方宣傳中或主流媒體上,中國工人的地位越來越低了,占據(jù)的位置越來越小了,宣傳他們做出的貢獻越來越少了!弊訒x山右認為,因此盡管中國工人在美國人看來對世界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我們中很多人把功勞全都歸于了老板、富人、精英。
工人尤其是農民工,在當今中國無疑屬于弱勢群體?v覽國內媒體關于農民工的報道,很多令人唏噓,他們的身影經常出現(xiàn)在討薪欠薪和安全事故現(xiàn)場,他們?yōu)槌鞘邪l(fā)展奉獻了青春甚至生命,卻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時代》周刊的報道為我們上了一課:我們的目光應該更多地投向社會生活中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的背后通常蘊藏著大故事,代表了主流。對外報道也好,對內報道也罷,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主題不宏大,而是我們沒有找到表達主題的最佳方式。
(作者系新華社對外部編輯)
文章實例――中國工人
奧斯汀?萊姆茲
中國有個新詞叫“保八”,意思是保持每年8%的經濟增長率。官員們認為這個增長率對維持社會穩(wěn)定至關重要。一年前,很多人認為想在2009年實現(xiàn)這個目標是白日做夢。但是中國做到了。今年,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xù)保持最快的發(fā)展速度,同時也刺激了他國經濟發(fā)展。
中國經濟順利實現(xiàn)“保八”,應該歸功于誰?首先是數(shù)千萬的中國工人,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到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沿海城市的工廠里打22,――譬如位于香港附近的深圳光科(音)技術公司。這家工廠周圍都是小吃攤、廉價服裝攤和拖著小車向輪休工人兜售糖果的老人。在工廠附近,我們找到了一些引領世界經濟復蘇的人:這些中國的男女,他們以往的奮斗,現(xiàn)今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展望。
鄧濤(音)
――21歲,湖南常德人
常德有600萬人口,不能算是小城鎮(zhèn)。但是在中國,它無疑是個二線城市。因此在這里度過了人生的前18年后,鄧濤準備嘗試新事物。“在一個地方呆了太久,我想出去,”他說。職業(yè)學校畢業(yè)后,他去了有著1200萬人口、幾乎一夜間就成為中國第四大都市的深圳。“我是跟朋友們一起來的,”他說,“我們覺得很好玩!
盡管如此,鄧也注意到,在工廠里情況有些不尋常!昂芏嗳穗x開了,也許跟金融危機有關!彼f,“我們的銷量沒那么大了,所以工資很低。”
李春英(音)
――34歲,湖南邵陽人
李春英16歲開始在一家玩具廠打工,現(xiàn)在是一家LED工廠的流水線主管。她盼著休息日可以有時間和朋友們一起購物或者去湘菜館吃飯!笆裁磿r候最快樂?我不知道。在這里我一直都很快樂!彼f?伤是想家,只要回去后能找到工作,她希望跟丈夫和兩個女兒一起回家。
邱小院
――26歲,廣東梅州人
邱小院6歲那年,父親去世了,母親把她和弟弟交給一個叔叔照看!八要供養(yǎng)自己的一家人,”邱說,“所以我們的生活真的很貧困!16歲時,邱小院離開家鄉(xiāng)梅州來到了深圳。
她現(xiàn)在當上了管理人員,卻并不打算在制造業(yè)長期發(fā)展。邱的丈夫也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女兒已經3歲,現(xiàn)在跟著爺爺奶奶在江西老家。邱希望攢夠錢開個小店,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至于工廠的工作,“你不可能干一輩子!彼f。
曹彬
――20歲,四川成都人
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渴望回家,曹彬卻很高興離開家鄉(xiāng)。兩年前離開老家四川成都后,他一直沒回去過。成都是中國最舒適的城市之一,但曹覺得那里無聊!澳莻城市感覺懶洋洋的,”他說,“我想去一個生活節(jié)奏更快的地方!1980年到2006年間,深圳經濟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長,他在這里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快節(jié)奏。
彭春霞
――21歲,湖南邵陽人
和其他數(shù)千萬中國年輕女子一樣,彭春霞從內地來到沿海的制造業(yè)基地找工作。比她早來十年的同事常常講起她們經歷的艱苦和做出的犧牲,彭卻覺得這種經歷挺愉快。她17歲跟著姐姐離家!霸谖覀兝霞,大多數(shù)人都外出打工了!彼f,“我那時年輕,認為來這里很好玩!钡侥壳盀橹,情況確實也正如她想象的那樣。她的工作很繁重――一周工作6天,只有星期天休息――但遠沒有以前的工人那么艱苦!拔乙灿X得累,但是還好,”她說,“畢竟我有工作可做。”
――摘編自《時代》周刊2009年12月28日
相關熱詞搜索:小人物 主題 小人物 大主題 小人物大公主電視劇 小人物大公主音樂下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