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通脹 [中國當前通脹的特殊性及其治理]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中國目前發(fā)生的通貨膨脹,既有一般市場經濟國家由于供需關系變化而引起的價格波動的共性,又有由于市場轉軌進程中的高速經濟增長而產生的特殊性 劉 偉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蔡志洲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研究員
演變?yōu)槌杀就七M的總量性通脹
無論是從經濟增長還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要求看,中國包括消費價格在內的價格總水平不可能長期低迷。首先是政府的預期在發(fā)生變化,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提供的許多公共服務是免費的,這些公共服務的外部性沒有內在化為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如企業(yè)對于公共用品的透支、對于基礎設施的透支、對于公共環(huán)境的透支、對于公共資源的透支等,這些透支從短期來看好像促進了一些地區(qū)甚至是國家的經濟增長,但是從長遠來看,最終政府還是會要求企業(yè)來承擔合理的外部成本,如有些企業(yè)抱怨政府征收的環(huán)境治理費用太貴,但是這些治理費用提高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當前的治理,還有一部分是在償還過去的欠債。隨著我國的社會和經濟發(fā)展,企業(yè)在發(fā)展自身的時候,不應該忘記自己在社會和經濟發(fā)展中的責任。這一部分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二是上游企業(yè)生產成本的上升,最終還是會在下游企業(yè)反映出來,對于投資需求過旺而導致的投資品的價格上漲,最終當然也會導致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從2003年以來,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連續(xù)60多個月高速增長,這種增長的勢頭到現在仍然沒有降下來,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仍然達到24%,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仍然高達15%,高于經濟增長約4個百分點。這種長期的投資規(guī)模擴大所引起的投資品的價格上漲,經過這么長時間之后,必然會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來。三是發(fā)展成本也在上升,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不僅僅是原材料、燃料、動力等實物成本,還需要投入其他生產要素如勞動力成本。從企業(yè)看來是勞動力成本,在居民家庭看來就是收入。由于經濟發(fā)展,居民的消費水平要不斷提高,而由于教育、失業(yè)、養(yǎng)老、社會保障等方面支出的預期在變差,居民家庭還會要求更高的基本收入,國家也在采取各種措施改善居民的收入(如最低收入法制化、社會保障的改善等),這都在客觀上增加企業(yè)的生產成本。這種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但也導致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增加,所以價格總水平均衡和漸進的調整,是經濟良性循環(huán)的必要條件,長期的高速經濟增長,不可能在長期的通貨緊縮下發(fā)生。
中國高速經濟增長和加速工業(yè)化進程中形成的對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使我們除了利用本國資源之外,還需要在國際市場上尋求更多的資源。據張卓元在2005年的測算,1990年我們國家主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為5%,到了2004年已經達到50%以上,一半多的礦產資源需要進口。但是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國際上的能源、自然資源和大宗商品的價格也在上漲,這就使我們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遇到持續(xù)的初級產品上漲的壓力,這種壓力和已經傳遞到加工制成品的價格上漲壓力合在一起,使我國經濟活動過程中的結構型通貨膨脹逐漸演變成為總量型的通貨膨脹,可以說,目前我們正面臨這一轉變的拐點。
通脹的背景發(fā)生了大變化
市場體制與非市場體制下的供需失衡是有區(qū)別的。首先是表現形式不同,在市場體制下表現為價格波動,但在非市場體制下則可能表現為短缺。其次是運行規(guī)律不同,在市場體制下價格變化呈現為周期性的波動,而在計劃體制下卻決定于行政手段的應用;三是作用程度不同,計劃體制下價格變動可能是大起大落的,而在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變動應該是漸進的;四是治理的手段有所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通過各種經濟手段間接地影響價格水平和價格結構而治理通貨膨脹,而在非市場尤其是計劃經濟條件下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
中國今天所發(fā)生的通貨膨脹已經有了一個和過去完全不同的體制背景,市場化程度已經發(fā)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yè)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主要是行政關系,商品供給是短缺的,經濟活動的波動主要決定于政府預算的軟約束。無論是上世紀80年代的價格改革,還是1992年以后發(fā)生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都和政府的財政收支密切相關,政府干預對價格變動、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經過30年的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的經濟體制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基本建立,民營企業(yè)得到相當大的發(fā)展,國有企業(yè)也普遍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市場機制已經成為調節(jié)經濟活動的主導力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企業(yè)自身會越來越注重收益和風險之間的平衡,生產的盲目性在不斷降低,國民經濟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已經大大增強。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在這一輪新的經濟增長中,我們走出了每次加速經濟增長都伴隨著通貨膨脹的怪圈,從2003年以來,一直保持著高增長和低通脹,這說明從整體上看,中國經濟已經基本上具備了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是從深化體制改革的觀點看,我國的市場化進程還應該繼續(xù)推進,我們在注重抑制通貨膨脹的同時,對保持價格總水平的適度和穩(wěn)定的上漲重視不夠,最終使各種矛盾在短期內集中反映出來。但是盡管如此,目前的價格上漲仍然沒有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形成嚴重干擾,經濟增長仍然保持了較快的速度。
當前價格總水平的變動
經過3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尤其是經過進入21世紀以來的強勁經濟增長。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已經大大提升。2007年中國的GDP現價總量,已經達到249530億元,按三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GDP已經達到2400美元,即達到了中等收入新興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中國家的水平。城市化水平、就業(yè)結構、產業(yè)結構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城市人口在全國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經從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6年的43.90%;三次產業(yè)就業(yè)人員的結構也從1978年的70.5:17.3:12.2演變成為2006年的42.6:25.2:32.0,雖然第一產業(yè)就業(yè)人員的比重仍然比較大,但非農產業(yè)已經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主流;三次產業(yè)的增加值結構變化得更大,1978年,中國三大產業(yè)的GDP中的比重為28.2:47.9:23.9,而到了2007年,這一比重改變?yōu)?1.3:48.6:40.1,產業(yè)結構顯示出鮮明的加速工業(yè)化階段國家的特征。
世界銀行早在1989年發(fā)表的世界發(fā)展報告中就指出,在經濟發(fā)展史上,低收入窮國階段通脹通常很低,因為增長速度慢,也因為市場化程度低,但當經濟進入工業(yè)化加速時期,由于需求持續(xù)擴張,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要素成本持續(xù)上升,通脹進入高水平,經常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當經濟發(fā)展完成工業(yè)化、城市化、市場化之后,通脹數會回落到一位數之內。而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yè)化加速時期,如果經濟增長率保持在6%-8%之間,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能完成這一過程。在這一階段,按照一般規(guī)律,經濟增長本身是會產生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的,表現在國內總需求方面,固定資產投資會迅速增加,而在消費領域,由于對外開放帶來的對外部社會現代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現為早熟消費,并且會由于示范效應帶動消費品生產和消費的迅速升級。雖然在中國,投資和消費之間的增長存在著不均衡的現象,但就消費本身來看增長也是非常迅速的。
和世界大多數國家新興工業(yè)化進程相比,中國的年平均通貨膨脹程度相對較低,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起步較晚,我們可以借鑒世界各國在趕超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探索出一條符合實際的漸進式的改革和發(fā)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起伏和通貨膨脹對人民生活及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但是無論如何,處于這一發(fā)展階段中的國家,通常要面臨比一般國家更大的通貨膨脹的壓力。
治理通脹需變革經濟增長方式
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通常把2%的輕微通貨膨脹率作為調控目標,而在中國,由于高速經濟增長需要更大的價格調整空間,3%(正負0.5-1個百分點)的通貨膨脹率應該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標準。由于從1997年開始,中國就長期處于通貨緊縮的陰影中,唯有2004年和2007年的CPI超過了2%,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2007年及其目前的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不僅僅是以往通脹壓力的釋放,而且標志著中國結構性的通貨膨脹向總量性通貨膨脹轉變,對它的治理可能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很快地把這一通貨膨脹率降到3%以下是不現實的。但是也要看到,如果通貨膨脹率過高,不但會對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產生沖擊,而且還會因為改變人們的預期而影響經濟發(fā)展,因此,200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當年的CPI控制在4.8%左右是有根據和比較合理的。雖然在第一季度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高,但由于在上一年的居民消費價格呈由低向高的上升趨勢,如果措施得當,考慮到翹尾因素,二季度以后的CPI有可能逐漸降低。
2008年是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有可能發(fā)生重要調整的一年,原因在于通貨膨脹與失業(yè)升高兩者之間尋求均衡的條件下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因而:(1)由于前幾年失衡的結構性矛盾的特征,使得淡化總量、強化結構調整的政策成為自然,也就是對總需求難以明確是緊縮還是擴張,進而強調有保有壓區(qū)別對待的結構調整,這種政策是否要調整為總量從緊注重結構的政策傾向?(2)同樣原因,前幾年“松緊”結合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格局,即財政政策總體上仍在擴張而貨幣政策則持續(xù)收緊,是否要向“雙緊”政策轉變?(3)國際收支領域中的失衡所導致的外匯儲備的持續(xù)增大,遠遠超出正常儲備額所形成的大量外匯占款,進而大大地加強了通脹的壓力,由此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僅是來自國外力量,尤其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對我們的外部壓力,同時也是我國經濟自身降低通脹的要求。
面對著國內外能源、資源等的短缺和價格上漲,增長方式的轉變已經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效率,抵消由于資源短缺造成的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的提高。技術進步要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來得以實現,而技術創(chuàng)新要由體制創(chuàng)新提供條件。如果說技術創(chuàng)新是由企業(yè)進行的,那么企業(yè)進行這種創(chuàng)新的動力則應該來源于國家和市場推動的體制創(chuàng)新,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仍然要深化市場化改革。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對于商品的市場化改革要遠遠快于對于要素市場化的改革,正因為此,在此次的通貨膨脹中,要素價格的不確定性對于通貨膨脹的影響要大于商品價格。這也是我們強調要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原因。要通過生產要素的進一步市場化為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創(chuàng)造條件,推動企業(yè)的技術進步,完善我國市場環(huán)境。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改善結構。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如果說提高效率是在生產方發(fā)生的,那么產業(yè)結構的改善則需要通過在需求方的更多引導,而國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及其使用的調整,對于最終需求結構的調整和產業(yè)結構的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
�。�4月9日《華夏時報》)
相關熱詞搜索:通脹 特殊性 中國 中國當前通脹的特殊性及其治理 我國的通貨膨脹及其治理 我國治理通貨膨脹的措施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