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 賣東西的網(wǎng)址【馬未都『做文人賣東西是個丟人的事。正是這個觀念把我給救了!弧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盛世興收藏。收藏作為一種兼有研究和投資雙重目的的業(yè)余愛好,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性的文化時尚。而通過《百家講壇》里幽默風趣的馬未都,更多的人開始關(guān)注文物投資背后的歷史價值。在大多數(shù)人的眼里,馬未都是收藏界一個坐標式的傳奇人物。
馬未都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不到30年,他的收藏已具規(guī)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并建立了中國第一家私立古典藝術(shù)博物館――觀復(fù)古典藝術(shù)博物館。他的講座手稿《馬未都說收藏》創(chuàng)造了出版界的奇跡,受到讀者追捧。馬未都躥紅之后,他的粉絲叫“馬扎”,“扎”寓意扎捆與凝聚。
馬未都的收藏起始于文物在中國社會的空白期,趕上了好時候。馬未都21歲時“文革”結(jié)束,1980-1990年的10年間,中國古董價格長期處于低谷狀態(tài)。馬未都的收藏其實享用了長期文化破壞的惡果,他進行收藏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樣的想法。上世紀80年代,中國年輕人的消費風尚是新式家電――彩電、沙發(fā)、電冰箱。老東西不值錢。但是馬未都不跟風,轉(zhuǎn)而投資文物,這在當時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蛟S正是這種“遠見卓識”的天性,或者是對老物件的癡迷,讓馬未都在10年內(nèi)以抄底的低價買進,得以成就批量收藏。
馬未都從小就看很多書,對文物的了解程度比一般人多,讀的書多了就想找證據(jù),而“文物是歷史的證據(jù)!蹦莻時候,文物并不值錢,做編輯的馬未都正好能賺點外快,也就是稿費,寫一篇小說能掙好幾十塊錢,夠買好幾件文物的,那時馬未都收藏了不少好東西。等到別人開始搞收藏的時候,馬未都已經(jīng)不怎么收藏了。不知不覺中,馬未都見證了中國民間收藏的變遷,也玩味出了收藏的哲學。
中國文物收藏的三十年,在1993年劃條線,之前是地下交易,之后轉(zhuǎn)為地上。15年來,人們對文物由對“錢”的重視轉(zhuǎn)為對“文化”的重視,中國進入了文化的消費時代。在經(jīng)濟投資的領(lǐng)域,文物收藏這個門檻最高。顯然,馬未都已經(jīng)站在了這座金字塔的頂端。
1996年,觀復(fù)博物館開館,展出的大部分都是馬未都的藏品。作為中國第一家私立古典藝術(shù)博物館的創(chuàng)始人,馬未都更加注重的是收藏背后的文化背景。馬未都說,經(jīng)營民間博物館其實是一個很辛苦的事情,不能僅僅是自己的興趣,還要考慮到公眾的品位。
雖然運營著觀復(fù)博物館,但馬未都說,到最后覺得自己還是最適合做一個文化人,自己只收藏,不做文物投資,對用藝術(shù)品賺錢沒有興趣!白鑫娜速u東西是個丟人的事情;蛟S正是這個觀念把我給救了。才有了現(xiàn)在這些好東西,不然都給賣了!瘪R未都說,喜歡文物完全是出于個人愛好,是因為文化的原因而喜歡,“我覺得文物的背后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知識,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彼M嗟氖詹貝酆谜吒P(guān)注文化,而不是財富本身。
關(guān)于收藏,馬未都的興趣是橫向的,并不分門類界限,“所有的我都喜歡,就像自己的孩子”!榜R未都是一個收藏家”,這是人們給他貼的標簽。但是馬未都說,從來沒有給自己定位,我不是一個什么收藏家,但是爭取成為一個收藏學者。
“收藏忌盲目、戒貪”,還有就是一定要更多地了解歷史,不要只局限于藏品本身。收藏品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因素才應(yīng)當是感動收藏者的所在。這是馬未都對收藏愛好者的建議。收藏首先是怡情,買了件東西,增值了最好,不增值收獲的也是份感情,要有這個心態(tài)。生活的樂趣一定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質(zhì)上的。
后記:9月28日,第二屆山東文化產(chǎn)業(yè)博覽會特邀收藏大家馬未都、著名藝術(shù)品拍賣師劉新惠開講“盛世與收藏”高端論壇。本刊曾于2008年第2期、第4期、第6期特邀劉新惠先生開設(shè)“玩味”欄目,系列介紹收藏投資方面的知識,讀者可查詢閱覽。
In 2008 Shando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Fair (SDICIF), collecting became a new cultural element. SDICIF held a top level forum named “Flourishing age and collecting” and invited Ma Weidu to give a lecture on collecting.
As a hobby with two aims of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collect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kind of social cultural fashion. After becoming familiar with Ma Weidu, the humorous star of the TV program Lecture Room, more and more people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value behind investment in cultural relics. Most people consider Ma Weidu a legendary figure in the field of collecting.
In the early 1980s, Ma Weidu began to collect ancient Chinese vessels. In less than 30 years, his collection has reached a considerable scale. He has more than 1,000 collections such as pottery and porcelain, ancient furniture, and jade articles. He established the first private classical art museum in China―Guanfu Classical Art Museum. His lecture manuscript Ma Weidu’s Collection created a publishing miracle.
Ma Weidu said that he didn’t care about cultural relics investment and just wanted to be a cultural man. “It’s a shame when a cultural man sells something. Maybe this concept saved me, so these good things were kept.” He said he liked cultural relics because of culture. “I feel that behind the cultural relics, there is endless knowledge. That is a kind of spiritual enjoyment.” He wishes that the amateur collectors w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e, not the wealth itself.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是個 我給 救了 馬未都『做文人賣東西是個丟人的事。正是這個觀念把我給救了! 做文人賣東西是個丟人的事 正是這個觀念把我給救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