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中的“德育”之我見 德育銀行之我見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我國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滲透在民間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文化場所的各個時空以及人們干的各行各業(yè)之中。歷代的祖先,為了啟德引善,從善如流,他們千方百計地為子孫后代營造看得著、聽得見、感得到的德育環(huán)境和氛圍,以進行道德情操的感染與熏陶,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能成人成才。
一、民間德育的廣泛輿論
素稱“文化之邦”的東陽,每年四時八節(jié),可以看到《碧玉簪》中的好婆婆,《琵琶記》中的好媳婦,有情有義的高文舉,鐵面無私的包龍圖等高臺教化的民間戲曲;夏夜納涼的門堂里,?陕犚娒と搜莩靶踊ㄩ_來是春分,賢孝兒女敬雙親,孝敬爹娘自得福,下代個個成賢人。荔枝花開冬至天,經書寫著佛在心,只要為人良心好,何必普陀拜觀音”等等的花鼓道情。朝夕間弄堂里,也常能聽見“寧拆十座廟,不拆一門婚”,“只可偷朋友的雞,不可嬉朋友的妻”,“擇妻應擇德,勿可光擇色”等等的民間諺語。尤其在成百上千的廳堂、祠堂里,許多廳堂的名稱,就開宗明義地直接把堂名點了出來,如育德堂、樹德堂、崇德堂、尊德堂、種德堂、蓄德堂、懷德堂等等。廳堂兩側的門額上,也相輔相成的書上“培蘭植蘭”、“春風種德”、“秋雨鋤經”、“云爛生輝”等詞語。還有廳堂、祠堂的屋柱上,鐫上詮譯德義的楹聯:
德如樹木需漸滋;財若浮云不遠來
傳家至寶維道德,累世良模在耕讀
善為至寶,一生用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
悟真諦,不忘育人先育德;遵先賢,教誨立業(yè)應立仁
等等,足見我們的祖先對道德教育的宣傳輿論工作非常的深入與廣泛。至于他們何以如此的重視?其目的,無非是胡村胡氏宗祠里的一副楹聯所述: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愿子孫個個賢
果然,通過方方面面的道德教育,歷代來,東陽出了很多名孝子,像許孜、史敦等還上了正史。除此,邑地有很多的人樂于造橋、鋪路建涼亭。例如盧宅的盧溶二造東陽、義烏交界的東江橋;巍山的環(huán)清公在杭州三修考寓館;陳磐裁獨資營建五孝橋;蔡宅村的蔡瓏臣,捐田百余秤在白峰嶺建茶亭等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他們都成了流芳百世的善人好事。
二、德育要求具體落實
由于歷代的圣賢,深切地認識、體驗到“德者,道德品行之謂也”!暗滦袃韧庵Q,在心為德,施之為行”。于是,人們所干的將道德意識與行為貫徹落實到各行各業(yè)之中,成了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文有文德,武有武德,醫(yī)有醫(yī)德,商有商德,甚至皇帝也有圣德。
為了強調德之重要,無論為人處世,立身行事,都將“德”字列在首位,如選擇干部,要求“德才兼?zhèn)洹;學校培養(yǎng)學生,要求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對文藝工作者,要求“德藝雙馨”,即先德行而后文藝;對史料工作者的德與才,認為德為才之帥,才為德所資;對當官的人也要求“先以德為人,后以德為官”等等。進而將“德”字的意義、準則提出具體的規(guī)范與要求。
古訓曰:“納正路之財,拒不義之物”;“飲清潔之茶,戒亂情之酒”;“平生結交為知己,不論貧富淺與深”;“萬兩黃金未為貴,得人一語值千金”等等。例如東陽上蔣“雪舫”蔣腿之出名,民間傳有非常動人的故事:有一年年終時,“雪舫”蔣腿的老板從杭州腿行結帳回來,當他細點銀錢時,發(fā)現對方多給了一千元銀錢。頓時,他設身處地想念對方一定心急如焚,難以安寧。于是,他次日一早就派人將一千元錢立即送回。
杭州腿行的老板,當發(fā)覺多付雪舫一千元銀錢時,急忙派人前往東陽。一到上蔣蔣雪舫家,雪舫明其來意,備起酒水,盛情款待。不等客人開口,雪舫勸告他“不要急,慢慢吃,多付的一千元銀錢我已派人送回去了”。客人一聽,如釋重負,覺得雪舫做事如此的至誠至信,一片欽佩,感激之情由然而生。
不久,杭州的老板出于感恩載德,特雕了塊“誠信無欺,聲譽卓越”的匾額相贈。從此,東陽上蔣的“雪舫蔣腿”聲譽鵲起。
再如浦江縣鄭氏義門的老祖鄭綺,每當他看見有外地的乞丐來乞討,他就把他拉進家里來,讓妻子賣掉首飾給那些人做衣服,并從田里割下的作物送給人家。后來,漸漸地他自己的生活也難以為繼了。當時,一黃姓的大戶見狀,“袖金二斤相贈”,但卻遭到鄭綺的拒絕,他說:“我寧可餓死,也不能受這莫名的賞賜”?梢,“德”是具體、實際的思想行為。是出于一種完全自覺的“心德”。所以,他家稱“江南第一家”,是以德治家的典范。
社會上的各種職業(yè)道德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標準,如當教師的“教之以才,導之以德,方為師矣”。做醫(yī)生的須做到“懸壺濟世救蒼生”。做官的人,也同樣須以社稷民生為重,“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們的祖先,歷來把“德”放在首位,并要求“人品更比藝品高”等等。從此看來,“德”是一種非常美的人性操行。歷史上的各個時代社會,都將以有德、缺德作為評價人是美是丑的分水嶺。恰如一副民間的客堂聯所云:
職業(yè)不分貴賤,無論你剃頭、做戲、縫衣裳,只要誠心服務不算低下;
品德應論高低,即使他做官、為宦、當皇帝,如若不務正業(yè)照樣是骯臟
于是乎,人稱“德是為人之本也”。
對于德性的培養(yǎng),民間還廣泛流傳著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故事:鄭板橋,深諳培養(yǎng)兒子勞動意識的益處,他在彌留之際,叫兒子親自做饅頭給他吃,當做好饅頭端到他的床前時,他已經咽了氣。兒子悲痛欲絕。突然看到茶幾上有張父親臨終時留下的遺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業(yè)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漢”。教誨兒子“勞以養(yǎng)德”。
三、德的要義與功能作用
《荀子》中說:“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究竟這德“貴”在何處?下面且舉幾個事例:①早在春秋時,孔夫子曾多次對弟子強調說“大德者必其壽”。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養(yǎng)生序》中指出:“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又說:“道德日全,不祈壽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
明代龔延賢在《壽世保元》中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梢姽湃嗽陴B(yǎng)生中強調養(yǎng)德,因為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有益于人的健康長壽。
、凇墩撜Z》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貢問政于孔子,孔子答道:“足食、足兵、足信”。子貢又問:“假如不得已于三者中去掉一項呢?”孔子說可“去兵”;又問假如說不得已再去掉一項呢?孔子答“去食”,唯獨不可去“信”也。因為“民無信不立”;仡櫸尹h八十多年的奮斗歷程,無論條件多么艱難困苦,不管遇到什么驚濤駭浪,共產黨人始與人民誠信相待,風雨同舟,從而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出無數人間奇跡,取得革命建設的輝煌成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講“誠信”。
誠信是一種美德。它雖然不是金錢、權力,也不是才學、健康,但它能放射出比其它一切更加光彩奪目。許多好東西,憑金錢、才學等是得不到的,而憑誠信卻可以得到。下面不妨舉個現代誠信的小事例。退伍軍人汪勁林,參加深圳某企業(yè)招聘經理秘書的考試,經過層層篩選進入最后的角逐----“請寫出原單位最秘密的東西和本公司最有價值的材料”。而對這一試題,汪勁林雖則珍惜這一難得的應聘機遇,但他更懂得誠信處世的重要。經思考后,便在試題上寫道:“本人非常愿意為貴公司效力,可我是個退伍軍人,保守秘密是我的神圣職責。這份工作對我固然重要,但為了國家人民的利益,我只能交白卷”。結果,這家公司的卓有見識的大老板,就是喜歡擁有這種誠信美德的人而被優(yōu)等錄取。
、郛斘矣斡[“薔薇洞”景點時,導游曾向我們介紹這里曾有這樣的傳說:此處是歷史名人謝安邀歌伎“絲竹歌舞”之地。一天有位姓李的歌伎問謝守:“謝公,若要薔薇花生長,必先做到什么?”謝安答:“必先牢固其根本”。李又問:“要想救國救民,必先做到什么?”安答曰:“必先積蓄其道德”。確實,源泉不深卻望流水長遠,根本不固卻求樹木生長,德義不厚卻想救國安邦,乃“優(yōu)而咕天”也!足見德的內涵與特質具有強身健體、取信于民、熱愛祖國的功能和作用。
四、德育的加強與提高發(fā)展
建國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來,由于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的物質生活也跟著大踏步地提高與改善。正在為現實全面的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進。然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這兩個時代的車輪,精神文明這一個輪子顯得相對的滯后,甚至產生滑坡現象。時下,一些年輕之輩拜倒在趙公元帥腳下,往往被金錢這個擋不住的誘惑所誘惑。因此,社會上不僅偷、盜、拐、騙等現象時有發(fā)生,甚至連農民之子胡長清、鄭道訪等也成了官場上的巨貪。前幾天在《金華日報》上看到一則報道,金華××銀行的四位搶劫者,平均年齡還不到十七歲。最近又在報紙上看見一個十六歲的兒子舉起屠刀把母親殺死等等。頗給人以“道德淪喪”之慨嘆!這說明了我們的德育工作(由于十年浩劫,曾一變脫節(jié)),及需加強。日前,由于德育意識、文化意識的薄弱,一些地方的名勝古跡、祠堂廟宇拆掉了,像全國四大書院之一的石洞書院,原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毀壞殆盡,像廟內柱子上鐫有“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的公婆廟早被水庫的水淹沒掉。許多富有德育文化的廳堂也拆的拆,倒的倒。尤其像東陽江鎮(zhèn)熱心于道德教育的農民秀才郭榮昌等,“時為后生陳古事,閑聽長老述前因”的機會也消失了等等。鑒于許多社會的現實情況,道德教育顯得更加的必要,這情況引起了中共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他們在繼承傳統(tǒng)的德育基礎上,特地制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熬V要”中指出“提出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是基礎”。……堅持不懈地在全體公民中進行道德教育……使人們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要使是非善惡,德與非德的觀念深入心靈,溶入情感,就需要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道德輿論、道德氛圍、道德習尚,使生活其中的每個人,目之所接,耳之所聞,都在接受道德的熏陶。
此外,還組織有關的專家編寫《新三字經》、《干部道德建設讀本》、《美德故事新編》等書,由民間文化一躍而為國家黨政的政府行為,這是道德教育的大提高、大發(fā)展。
古人說:“德即心德,心從根生,治國必治人,治人先育德”。如此,對道德建設,中共中央也作為治國方略的大事來抓。胡錦濤總書記為了樹立人們的榮辱觀、是非觀、弘揚傳統(tǒng)美德,轉變社會風氣,提出了十分具體的“八榮八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育德,一個古老的話題,一個當今的課題,一個永恒的主題?傊乱材酥螄咭。讓我們使榮譽回歸真實,使知恥蔚然成風,形成強大的輿論力量,為建設和諧的新農村而堅持不懈。
相關熱詞搜索:德育 我見 民間文化 民間文化中的“德育”之我見 德育辦公室文化圖片 德育主任室文化布置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