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達人黃玄龍:鳥籠收藏達人
發(fā)布時間:2020-03-25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從懷揣一萬美金,悄悄來大陸展開淘寶之旅,到如今動則千萬以上的拍賣規(guī)模,日益火爆的民間收藏市場讓他的藏品屢屢拍出天價,但收藏早已不僅僅是黃玄龍的興趣愛好,或是資產(chǎn)升值的手段,更是一種在紅塵網(wǎng)錮里讓自己適心快意去實踐明代文人生活的方式。
一把8公分高的小紫砂壺拍出天價:1232萬元人民幣,這是世上第一把以千萬級別價格成交的紫砂壺。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嘉德春拍在緊張地進行;貞浧鹌甙四昵疤缘竭@把壺時的情景,翦淞閣的主人黃玄龍掩飾不住喜悅和興奮:“不到30萬,我輕而易舉地拍下它了!
1988年,從大陸進口紫砂壺的生意人黃玄龍,和朋友結(jié)伴來大陸旅游,老上海的風(fēng)情觸動了他心底的那抹古舊情懷。當朋友們陸續(xù)返回臺灣,流連于古玩舊貨店鋪的黃玄龍,一頭扎進了上海的古玩市場。當明清官窯價格炒得滿天飛的時候,他堅持著對文房類古物的收藏研究,希望在生活中實踐明代文人的簡約生活。
這個小個子的臺灣人那時留著一撮小胡子,古玩市場的人都喜歡叫他“希特勒”。不過,和希特勒不同,戴著舊式圓形眼鏡的黃玄龍有著一張溫和的臉,這也讓他有著不同尋常的好人緣。
他把家安在上海最著名的古玩市場――東臺路,一住就是20年。好客的黃玄龍常常陪著來自臺灣、北京、上海等地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在這里品茶、喝酒,并由此得了一個響亮的外號――“地下臺辦”。
用雞毛換雞腿
剛到上海的黃玄龍還只是24歲的毛頭小伙子,他熱愛紫砂、喜愛竹雕,上海距離紫砂的原產(chǎn)地宜興和盛產(chǎn)竹雕的嘉定都很近,同時上海又是清末民國時期重要的收藏基地,在這里,黃玄龍經(jīng)熱心朋友介紹,認識了清末大收藏家龔心釗的女兒龔安英女士。
黃玄龍就常常拎著糕點去找龔老太太喝下午茶,龔老太太對這個禮貌、好學(xué)的臺灣小伙子很有好感,不但愿意傳授收藏知識,還把他視作家人。
這段與龔家延續(xù)至今的友誼給黃玄龍帶來了巨大收益,他也有機緣收藏了多件龔心釗的舊藏,甚至包括龔家極為看重的田黃凍達摩面壁像、白壽山彗可斷臂像,這兩件不足十公分高的小石雕,出自曾供職于康熙造辦處的福建籍著名石雕宗匠楊玉璇之手。作為這次嘉德春拍的重器,前者拍出1568萬元,后者以1064萬元成交。
在黃玄龍眼里,他和龔家后人的交往中,最重要的收益是收藏的知識,“收藏不是單純拿來玩而已,還有它后面的含義所在”。雖然他還做不到像龔心釗先生那樣,重金聘請能工巧匠住在家里,為每一件藏品量體裁衣的做出最精美的錦盒包裝,但那些理念開啟了他的思路。譬如,為重要藏品寫出詳盡的考據(jù),仔細考證出它們的傳承關(guān)系、來龍去脈。
在和龔家后人交往的同時,黃玄龍還結(jié)識了另一位重量級老人――被稱為幾百年才能出一個的紫砂大師顧景舟。
此次創(chuàng)下天價的顧景舟制相明石瓢壺,當時(1948年)一共制作了五把,顧景舟自留一把,另外四把贈與了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吳湖帆等著名書畫篆刻家。
顧景舟以前叫顧景洲,從制作這五把壺開始,他正式使用“顧景舟”這個名字。五把壺身上的字畫,除了吳湖帆藏的那把是江寒汀畫的寒雀外,其余四把都是吳湖帆畫的形態(tài)各異的竹枝,并題字。
和顧景舟交往中,黃玄龍得到這個珍貴的信息,立刻意識到這五把壺在紫砂器物譜系中的重要地位。經(jīng)過長期的關(guān)注和追蹤,黃玄龍掌握了其中四把壺的下落,卻唯獨找不到戴相明藏的那把壺。
黃玄龍一度懷疑這把相明壺或許已經(jīng)在歷史動蕩中消失了。一次,他從字畫圈的朋友那里得知,北京一個小型拍賣會出現(xiàn)了一把紫砂壺,上面刻著吳湖帆的字畫,黃玄龍立刻覺得血往上涌、頭皮發(fā)麻,即刻乘機趕到北京。一見到這把壺,他認定這就是自己一直尋找的相明壺。
當時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把壺的重要地位,黃玄龍僅花費不到30萬元就輕松拿下這把相明壺。
從1萬美金起步,到如今動則千萬以上的拍賣規(guī)模,黃玄龍的夫人徐盼萍戲稱:“我們就是用雞的羽毛,換雞翅膀,用雞翅膀再換雞大腿!
復(fù)興文人的美感
收藏市場近二十年來賣得好的主要是明清官窯瓷器,這些東西紋飾比較繁雜,比較花俏,尤其是清代的東西,黃玄龍卻把目光牢牢盯在了文房雜項這一塊。他把收藏劃分為兩類:一是宮廷類的收藏,二是文人類的收藏,并且敏感地意識到文人類收藏的巨大潛力。
有一句話對他影響深刻:“此生無田石破硯”。黃玄龍認為:“古代文人覺得,沒有田產(chǎn)不要緊,靠一方硯臺就能討生活。文房器具不僅是他們的精神寄托,也是了解古代圣賢的最佳途徑!
他不僅對藏品品質(zhì)挑剔,在出售環(huán)節(jié)中還非常追求美感,精心設(shè)計賣點。一般的藏家送拍,基本都是拍賣公司制作圖錄,他們在拍攝時,往往喜歡把景深刻意調(diào)得很大,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每個局部都會清晰,除了方便客戶鑒別,言外之意是:你看吧,我這可是真的,從頭到腳都讓你看得清清楚楚。
翦淞閣拍的圖片則把景深控制得很自然,有虛有實,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有著中國畫的意味。圖錄從拍攝到文字說明、考據(jù)、設(shè)計、印刷,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自己獨立完成。
對此,黃玄龍有自己的理論:普通拍賣圖錄是以鑒為主,所以拍得很清楚,這樣賞的部分就比較弱,美感部分會不足,F(xiàn)在的人都說鑒賞,其實傳統(tǒng)文人都說賞鑒,賞在鑒的前面。
黃玄龍的夫人徐盼萍就提到一個概念:復(fù)興文人的美感。
在這樣的理念下,翦淞閣圖錄設(shè)計很有傳統(tǒng)文化的美感,有張有弛,古色古香。從2008年的“翦淞閣”專場拍賣會以后,國內(nèi)很多拍賣公司的賞石圖錄都開始模仿翦淞閣的圖片風(fēng)格,黃灰色的背景紙,中性色調(diào)的燈光,注意營造環(huán)境的氛圍等等,但還是每個局部都拍得清清楚楚。
黃玄龍收藏的文房品類很多,竹刻、紫砂、犀角都很出名,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供石收藏。通過二十年的收集,翦淞閣收藏的供石由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組成。一般談到文房供石,明清的就很不錯了,而他的藏品里有元代和宋代的供石,當屬不簡單。宋代文人的審美能力是公認的一個高峰,皇室和文人都非常崇石。
但用這些來說服當代的收藏者還遠遠不夠。通過富有想像力的方式來恢復(fù)和提升文房賞石的收藏地位,黃玄龍用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找到了有力支撐點。近些年,當代藝術(shù)風(fēng)起云涌,拍賣市場上的成交價一浪高過一浪,其中有位喜歡畫石頭的藝術(shù)家劉丹,他的一幅作品在2006年曾拍出90多萬元。黃玄龍找到劉丹為自己的石頭畫了幾幅畫,一并登在圖錄上。同時,在攝影師理查•皮爾森寫的感觸文字里,這些美麗的石頭被拿來和著名雕塑大師亨利•摩爾的作品相類比。
這里隱含著一個邏輯,文房賞石不僅是中國古代文人案頭把玩的雅物,它也同樣可以成為當代藝術(shù)珍品的源泉。既然劉丹畫的石頭價值90多萬人民幣,亨利•摩爾的雕塑價值620萬美元,那他黃玄龍收藏的這些經(jīng)過歷代文人把玩的石頭,估價定為幾十萬或上百萬人民幣,就顯得理所當然。
不僅如此,每一件重要賞石的圖片旁邊,都還有詳細的文字考據(jù),甚至提供參照物,你可以在北京或蘇州的哪個園林里找到相同年代的石頭,言下之意,你可以拿它們和那些博物館里的石頭對比驗證。
這樣的學(xué)究氣,在黃玄龍出版的書中更是得到充分體現(xiàn)。他非常注重考證,弄得像寫學(xué)術(shù)論文似的,文章引用的每一句古文都會注明出處,書后還標注所有的參考書籍。
國內(nèi)的拍賣中也不是沒有出現(xiàn)過好石頭,譬如西冷2008年曾拍過一塊名為墨玉通靈的元代靈壁石,但僅僅拍出50多萬,不及翦淞閣同為元代靈壁石的“玉山璞”的零頭。
御物而不御于物
文玩收藏對黃玄龍來說,已不僅僅是興趣愛好,或是資產(chǎn)升值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種在紅塵網(wǎng)錮里讓自己適心快意的生活方式。
在夫人徐盼萍眼中,黃玄龍是一個對生活品質(zhì)很有要求的人。“他非常向往明代文人的生活,我們在家里的生活方式,都往那個方向靠!
他們在上海的家,是一間寬敞的躍層“豪宅”,屋內(nèi)的家具線條簡潔、挺拔――大多是價值不菲的明代家具?蛷d的落地玻璃前,擺放著一口巨大的銅缸,這是明清時期消防用的,和故宮里的大銅缸類似,這缸黃玄龍曾用來養(yǎng)魚,《長物志》中非常推崇這類陳設(shè):“水缸有古銅缸……今取以蓄魚,最古”。
拾級而上,是黃玄龍的書房,整墻的書柜里擺放著各類昂貴的收藏類書籍,書柜前擺著一張明代書案,屋內(nèi)呈放著各種珍稀古玩,楊奇初的紫砂筆筒、張鳴岐的手爐、弘一的字,各類物品相互輝映。
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鬧市,“翦淞閣”這樣一個布置典雅的空間吸引著各色人等在此駐足停留。說到“翦淞閣”的由來,這是黃玄龍在十多年前收藏的一個匾額,為清代著名書法家尹秉綬所題。黃玄龍和尹秉綬都是福建人,“翦”是收藏的意思,“淞”是蘇州河流經(jīng)上海的這一段,得到這塊匾,黃玄龍覺得簡直是天作之合,立刻替換了以前的堂號。
每次拍賣,對于那些即將出售的心愛之物,黃玄龍都會有些依依不舍,徐盼萍說,在這次嘉德春拍前,夫妻倆還為是否把楊玉璇的兩件小石雕拿出來拍賣討論多次,每次黃玄龍都要忍不住嘆息:“唉,以后可能再沒有機會擁有楊玉璇的東西了!
但不斷收藏、研究、出售古器的黃玄龍,還是努力保持著對待這些身外之物的超然態(tài)度,他說:“應(yīng)該御物而不能御于物。”
這種超然態(tài)度也體現(xiàn)在《竹人兩錄》一書的出版上!吨袢虽洝肥怯嘘P(guān)竹刻工藝的專著,于嘉慶年間初刊,后遇火災(zāi)傳本非常之少。黃玄龍一直只聞其名,不見其書,經(jīng)過多年奔走探訪,終于得以收藏數(shù)個版本的《竹人錄》。但他并未束之高閣、密不示人,體會到得書不易,推己及人,他出錢出力將《竹人錄》和《竹人續(xù)錄》合刊,并請王世襄老人題字,命名為《竹人兩錄》,分贈給竹刻愛好者。
由收藏而研究,由研究而推廣,現(xiàn)在看結(jié)果,黃玄龍的藏品賣得火熱,但當年買東西時是不可能預(yù)測到的。文物拍賣來自西方,所以現(xiàn)代收藏體系中,文物價值的判斷也往往受到西方傳統(tǒng)審美的影響。如今,文房藝術(shù)獲得市場的認可,在黃玄龍看來,中國藝術(shù)市場的主導(dǎo)者開始變成中國人自己。
接下來,翦淞閣的拍賣專場可能暫停一陣,最近很少呆在上海的黃玄龍,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臺灣去研究他的收藏!白鸸拧、“法古”到“融古”,他在和古物朝夕相處中,享受著古代文人的情志樂趣。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達人 收藏 黃玄龍 收藏達人黃玄龍 收藏老電器達人視頻 收藏舊書達人視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