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高山杉:中西現(xiàn)代哲學史上的潘光旦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在今年7月19日的《上海書評》上,我對耿昇有關開封猶太人的著譯作品有所評論。當時礙于篇幅,未能將其與優(yōu)生學家、社會學家潘光旦(1899-1967)《中國境內猶太人的若干歷史問題——開封的中國猶太人》(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作一比較。潘書是一部未完稿,最早于1953年6月由中央民族學院油印刊行。對讀潘、耿二人的作品,我想說不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文字上,它們都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潘書自然也有些未決的問題,但多屬為材料所限無法立刻解決者,和潘光旦本人學術水準無關。比如關于猶太人的舊譯名之一“術忽”(Djuhud),潘光旦說:“Djuhud究竟是阿拉伯文呢?還是新波斯文呢?這在搞中東文字學的人是容易辨明的,我們在此姑不深究!保ǖ9頁)現(xiàn)在看來,“Djuhud”是新波斯文(New Persian),這一點應無問題。再如黎伯曼(J. L. Liebermann)發(fā)表于《猶太紀事報》(Jewish Chronicle)1879年7月11日號上的一篇文章,潘光旦說“題目未詳,知系訪問開封猶太人的一個報告”(第87頁)。這個報告的題目,現(xiàn)在很容易知道是“Notes on the Jews in China”。還有勃朗(David A. Brown)有關中國猶太人的系列報道,潘光旦也說“原題未詳,惟知為一系列的報導論述”(第99頁)。我們今天知道這“一系列的報導論述”,是“Brown Meets the Chinese Jews”和“Story of the Chinese Jews——1605-1932”。這些“遲來的補充”,都是依據(jù)李渡南(Donald Daniel Leslie)的專著做出的。在真實水平上后人未必能趕上潘光旦,只是有較好的機會能比他看到更詳細的書目文獻而已。

          潘光旦所著《馮小青:一件影戀之研究》、《優(yōu)生原理》、《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較的研究》等專論,所譯達爾文《人類的由來》、靄理士(Havelock Ellis, 1859-1939)《性心理學》等名著,對我個人有較大影響。我大概最早是從《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較的研究》(上海:新月書店,1930年4月初版)第二章《悲觀哲學》(第21-42頁)里面知道了一點兒“叔本華學派”的哈圖曼(Eduard von Hartmann)和麥蘭德(Philipp Mainlnder),以及印度學的迷勒(Friedrich Max Müller)、鳳士脫(Arthur Pfungst)和達爾門(Joseph Dahlmann)。潘光旦的母親姓沈(沈恩佩),他的舅舅叫沈恩孚,是清末民初有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沈恩孚就是沈有乾(心理學家、邏輯學家、統(tǒng)計學家)、沈有鼎(哲學家、邏輯學家)的父親。沈氏兄弟比潘光旦歲數(shù)小,是他的表弟。沈有乾的《教育統(tǒng)計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還有重印。近讀完同一出版社刊行的呂文浩先生新作《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以及湖北人民出版社刊行的呂先生舊作《潘光旦圖傳》,感覺以前一部分凌亂無序的讀書經驗借此機會得以貫通。現(xiàn)以呂先生書中提到的三位西方哲學家為綱,模仿他的新書自擬一個“中西現(xiàn)代哲學史上的潘光旦”的題目,試著依據(jù)文獻資料就潘光旦和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接觸因緣談點兒粗淺的認識,或能稍補呂先生大作之所未及。

          潘光旦一生博覽群書,對西方哲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并不陌生。他在著作中提到次數(shù)最多的現(xiàn)代西方哲學家,非英國實用主義(也譯作“實驗主義”)哲學家席勒(F. C. S. Schiller,1864-1937;
        潘譯為“歇雷”)莫屬。席勒的代表作之一《人本主義研究》有漢譯本,但國內號稱研究西洋哲學史的人未必知道他還是優(yōu)生學的積極擁護者。潘光旦曾寫書評《西方實驗主義者服膺中國舊制度》,介紹席勒的著作《優(yōu)生學與政治》。在《人文生物學》(上海:新月書店,1928年10月初版;
        再版時更名《優(yōu)生概論》)里,潘光旦說:“優(yōu)生運動已不復為優(yōu)生學或遺傳學專家獨有之任務……第就英美二國而論,若宗教家之應牧長(Dean W. R. Inge),哲學家與實證主義者之歇雷(F. C. S. Schiller)……均以相當之熱誠從事于提倡或研究……歇雷與應牧長同為倫敦優(yōu)生學教育會評議員,前者最近作《人之將來》(Tantalus or the Future of Man)一文,以示優(yōu)生運動之議論成績與實證主義或新人文主義不背;
        后者在其《率直之論》(Outspoken Essays)中專為優(yōu)生問題關說之文字不下四五篇!保ǖ264-266頁)潘光旦在《讀書問題》(上海:新月書店,1931年8月再版)里也談到過席勒在《人之將來》中發(fā)揮的“教授為學問之大敵說”(第9-10頁)。潘光旦之所以如此關注席勒,原因有二:一因其根據(jù)優(yōu)生學原理贊賞中國舊時家庭制度的合理;
        二因其同情中國科舉取士制度,認為堪作優(yōu)生學上優(yōu)選作用的代表(呂書第42、168、242頁)。

          同情中國科舉取士制度這個主題,席勒在替莫越(D. L. Murray)的小冊子《實驗主義》(Pragmatism,1912)寫序時也曾提到:“莫越君(像我自己)曾在牛津大學的古典哲學(the classical philosophy of Oxford University)及在牛津大學的第一分科大學百利俄爾(and in its premier college, Balliol)里享受一個嚴重的智力訓練(a severely intellectualistic training)之便利。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注入于國人心中一個堅強的信仰,說哲學自亞立斯多德(Aristotle)以后,毫無進步。這種訓練年費約五萬鎊,然就全體觀之,亦殊卓有成效。這種訓練對于多能的,富有常識的心(capable minds possessed of common sense)所生的效果,在使他們藐視純粹智慧(to produce that contempt for pure intellect),以區(qū)別英國和其他各國,且以保證由考試所取的行政官之實際的成功,這種取士方法與應試者未來的職責毫不關切,大概自中國科舉制度蕭條的身后(since the lamentable demise of the Chinese system),直以他的古舊夸耀于世。然在好為理論及頭腦清楚的人,這種訓練卻產生一種敏銳的洞察,直穿破唯智主義(intellectualism)的缺點,更產生實驗主義智慧的必要的一種知覺(a perception of the intelllectual necessity of Pragmatism),這種知覺是舍實驗主義而無由求得的!保剑骸秾嶒炛髁x》,方東美譯,上海:中華書局,民國9年11月第一版,“失勒原序”)呂先生介紹席勒對中國科舉取士制度的同情,卻似并不知曉這篇已經有漢譯的“失勒原序”。

          呂先生在《潘光旦圖傳》中,曾專門對潘光旦《邊沁(Jeremy Bentham)二百年祭》一文(《新路》周刊第一卷第二期,民國37年5月22日,第10-12頁)作過撮述:“……潘光旦獨具慧眼地看到邊沁的擬制論沒有被人們提到。而他認為,邊沁的擬制論是紀念邊沁最值得紀念的地方,其余都是枝節(jié)。擬制的意思是‘明知其無,而假定為有,而此種假定的有在生活上和實際的有一樣可以發(fā)生影響,在行為上一樣可以引起反應,就是擬制’。比如說,自由、平等一類的觀念就是擬制,事實上自由平等是沒有的,也是永遠不會有的;
        但是追求前者,人們可以少受一些壓迫,多得一些發(fā)展,由于追求后者,人們可以多獲取一些機會的供給,多一些待遇的公道。這樣,擬制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可是如果把擬制看得過真,就是擬制的硬化,即把原來用以輔翼人生的工具變成役使人生的教條。潘光旦認為,擬制與教條之間,只有一線之隔,硬化的擬制即教條;
        它使近代的政治,日漸蛻變?yōu)樽诮潭蛔灾保ǖ?59-160頁)所謂“擬制論”就是“the theory of fiction”。這種學說的系統(tǒng)表述,來自德國新康德派哲學家法依興格爾(Hans Vaihinger, 1852-1933)的《假如哲學》(Die Philosophie des Als-ob,1911)。這本巨著有奧格登(C. K. Ogden)英譯本(The Philosophy of “As-If”,1924)!凹偃缯軐W”闡發(fā)“假如”(as if)和“擬制”(fiction,也可用佛典名詞“假施設”來譯)在學問和人生中的意義,屬于新康德派中的“實用流”或“實證流”。奧格登受法依興格爾影響,在邊沁的著作中發(fā)現(xiàn)也早有“假如哲學”的思想萌芽,于是寫了一本《邊沁擬制論》(Bentham\"s Theory of Fictions,1932)詳加發(fā)揮,而這本書正是潘光旦《邊沁(Jeremy Bentham)二百年祭》一文概述“擬制論”時之所本。邊沁討論“擬制”的利弊,有時未免過火,如潘光旦所說:“十九世紀末年以來,已有人于無形之中加以糾正,例如德國的梵亨兀爾(Vaihinger)與英國的靄理士,我說無形,因為他們也不大知道邊沁有此一部分的學說!迸斯獾┰谶@里為何要把法依興格爾(即梵亨兀爾,他的國籍,《新路》作“法國”,《潘光旦文集》第十卷改為“德國”)和靄理士放到一起來談呢?只要大家讀過靄理士《生命的舞蹈》(The Dance of Life, 1923;
        有兩種漢譯本)第三章《思維術》(“The Art of Thinking”),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對法依興格爾生平和思想的專門介紹(pp.79-95),而且最早把法依興格爾引進英國思想界的人物當中,竟然就有這位性心理學大家兼優(yōu)生學“最大盟友”。呂先生雖能撮述“邊沁擬制論”大意,卻未能點出靄理士和奧格登分別為法依興格爾著作的介紹者和翻譯者這層重要的哲學史和思想史脈絡。

          二十世紀初從事德國哲學譯介的英國學者,除靄理士、奧格登等人之外,還有一位蒲士(Meyrick Booth)。蒲士的《婦女解放新論》有漢譯本(劉英士譯,上海:新月書店,1931年11月初版),潘光旦曾為其寫序(《婦女解放新論——介紹英人蒲士氏的學說》),專從優(yōu)生學方面推進蒲士對極端女權主義的批評(呂書第205頁),其中特別說到:“蒲士是英國人,生于一八八三年。初習科學于里茲大學(Leeds),后留學德、奧、瑞士,入耶納(Jena)等大學,專攻哲學及心理學,為倭鏗(Eucken)、理普曼(Liebmann)與弗厄士德(Foerster)的入室弟子。關于倭鏗,他曾翻譯過他兩種最長的著作;
        自己也著書一種,叫做《倭鏗的哲學與影響》。弗厄士德《婚姻與性的問題》一書的英譯本,也是他的貢獻。”倭鏗(Rudolf Eucken,1846-1926)又譯倭伊鏗,近代德國哲學名家,在哲學上屬于玄學派(形而上學),和法依興格爾、席勒、靄理士、奧格登不是屬于同一陣營的!顿羚H的哲學與影響》(Rudolf Eucken: His Philosophy and Influence,1913)有瞿世英漢譯本《倭伊鏗哲學》(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4年),蒲士被翻作“步茲”。“關于倭鏗,他曾翻譯過他兩種最長的著作”,指的是蒲士翻譯的《現(xiàn)代思想主潮》(Main Currents of Modern Thought, 1912)和《倭鏗文選》(Collected Essays of Rudolf Eucken, 1914)。

        呂先生似未留意到寫《倭伊鏗哲學》的步茲,就是寫《婦女解放新論》的蒲士。現(xiàn)在特別提出這一點來,供大家深入探討“潘光旦的學術研究和社會思想的奧秘”(呂書第282頁)參考。

          呂先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青年研究人員,他文字功夫了得,敘事說理極為清晰,很值得看好。只可惜他寫得實在太少了,大概屬于在學術上“成婚遲而艱于生育”的類型,希望他今后能像某位前輩學者勸告的那樣“在寫作、發(fā)表的過程中得到鍛煉,使自己逐步成熟起來”(呂書第283頁)。因為你在學術上“不生育或少生育”,就會有在學術上“品質雜沓,并且結婚早而生產多”的人來寫,“卒之,中下之流品日滋……而中上之流品,乃不得不為相當之自貶以圖存矣”(借用潘光旦《人文生物學》中語)?紤]到目前學術出版方面人人心頭“按捺不住”的實際情況,我們又不能在這些“中下之流品”中間強制推行學術上的“絕育”,那么像呂先生這樣的人若再不寫或者不發(fā)表,豈不大違“學術優(yōu)生學”的原理!

        相關熱詞搜索:高山 史上 中西 哲學 潘光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