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在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中,增強學生的學習力!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學習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所應具備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等。提升學生學習力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學習力提升應建立在學校教育特別是學科學習力提升的基礎上。從而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應樹立正確的教材觀。
          一、教材與教材觀
          教材是指依據(jù)課程標準編寫而成的、供教學用的教授和學習的材料。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是指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過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標準的教科書,形形色色的圖書教材等印刷材料,也包括視聽教材,電子教材及其他多媒體教材等。這是目前受到普遍肯定的教材觀念。
          教材觀是教材編制者、教材使用者對教材的基本認識,教材觀支配著教材編制的方式和教學活動方式。對教師這一教材的使用者來說,教科書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不但是教學活動得以進行的物質(zhì)憑借,而且是連接師生之間關系的橋梁與紐帶。
          二、教材觀的變遷
          將教材“神圣化”的舊教材觀:強調(diào)教材內(nèi)容的絕對性和權威性,強調(diào)學科自身的邏輯體系,規(guī)定了某一學段某一學科知識的最高標準,是“上限”,教師在教學時不要突破這一上限。
          將教材回歸生活、服務學生的新教材觀: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以教育內(nèi)容的更新和整合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教材編寫中改變過去課本“繁、難、偏、舊”的知識,精選學生終生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確定知識難度時規(guī)定了某一學段某一學科知識的最低標準,是“下限”,教學不再只是教教材,教材不再是學生學習的支配者,教師也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而是作為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伙伴,與學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教師、教材、學生三者是平等的對話關系,教師與學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學習、共同發(fā)展,即:“用教材教”。
          三、不同的教材觀,會有不同的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力”的影響
          傳統(tǒng)的舊教材觀下:把教材當圣經(jīng),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其一是教學內(nèi)容的窄化,只教教材的內(nèi)容,其二是教學內(nèi)容的圣化。一切以教材的內(nèi)容、觀點和表述為標準,為問題的解答標準,為思考的導向標準,教材怎么講,就怎么教、怎么學、怎么記、怎么背,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維被格式化了,毫無個性化和批判性的思想,教學為注入式教學,教師一講到底,學生僅僅是被當成了填塞知識的容器,沒有思想,沒有個性,何談學為主體!最終成了陶行知先生所批判的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
          新教材觀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fā)展。它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還要求讓每個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優(yōu)良的品質(zhì)、終身學習的愿望與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從而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
          四、《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點及“用教材教”、增強學生“學習力”的實施策略思考
          2017年9月,七年級新教材《道德與法治》開始使用。新教材的形成大致經(jīng)歷了以下歷程:2006—2007年底,《課程標準》初步修訂稿完成;2011年11月,新《課程標準》由國務院批準正式頒布;2012年3月18日,受教育部委托,新教材編寫工作正式啟動;2016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出臺,是新教材編寫的主要依據(jù);2016年9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開始在學校使用,2017年9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開始在學校使用。
          新教材在保持了原有教材特點即:德育回歸生活的課程理念、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工具、突出內(nèi)容活動化與活動內(nèi)容化的要求、體現(xiàn)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fā)展,如:將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并貫穿始終,同時滲透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法治精神、國際視野等等。同舊教材相比,新教材主要有這樣一些顯著特點: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并將之貫穿始終,注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2.教材在不同的主題上都力爭有所突破,有開放性和思維張力,有價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增強思辨性;3.貼近生活,而又引領生活,加強對學生踐行的指導;4.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有其特點。
          用好、用活新教材,增強學生的學習力,有如下一些建議:①認真研讀、吃透新教材,梳理教材的脈絡框架;②把握和體現(xiàn)教材的“寬度”不再是一味追求深度,教師增強自身的積淀;③抓好“兩頭”。一頭:將教材內(nèi)容從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切入,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豐富學生的感受;另一頭:落實對學生踐行的指導;④有選擇地使用新教材上的小欄目,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⑤設計與教材有效吻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效參與,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不拘泥于教材的現(xiàn)成結論,適當補充新認識等等。
          思考這些問題之余,“溫度”一詞日漸清晰和堅定,研讀教材也好、精心設計也好,我想,它實際上解決的應該是教師對教材的“溫度”,教師對你所要教授的內(nèi)容是否有感覺、有溫度、有感情,想要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關注學生也好,設計學生活動也好,注重于學生的交流也好,我想,它實際上解決的應該是教師對學生的“溫度”,教師對你所要面對的學生是否有溫度、有感情、有人文關懷,與學生的交流是真實的、有溫度的。解決了這兩點,我想,這個課堂一定會是一個溫暖的、打動人心的、學生樂于學習的、師生都會感到愉悅和幸福的課堂!如果真的是那樣,學生何其幸福,我們又何其幸福!讓我們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厚德.基礎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李建平.聚焦新課程[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余文森.正確認識教材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M].

        相關熱詞搜索:教材 用好 增強 學生 習力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